-
题名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中的城市文化推广研究
- 1
-
-
作者
郑琳喆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基于舞蹈影像的广州历史文化‘新语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GZGJ285。
-
文摘
2023年元宵夜,河南卫视在《元宵奇妙游》中推出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这支舞蹈由广州歌舞剧院演绎,由河南卫视和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呈现,以“元宵喜乐日,瑞鹤翩翔归”为主题,展现了广东省肇庆市的山水人文,探索了以舞蹈影像的方式推广肇庆城市名片的路径,促进了肇庆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广东其他地区的城市文化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关键词
《瑞鹤归》
肇庆星湖景区
舞蹈影像
文旅推广
-
分类号
J722
[艺术—舞蹈]
-
-
题名群鹤飞舞 朝兮暮兮──《瑞鹤图》有关问题的阐释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刘伟冬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瑞鹤图》赵佶题跋中“清晓”与“次夕”时间上的矛盾提出质疑,探讨了此图诗文、画作与题跋三者的关系。这一解读对我们重新认识古代名作有启发意义。
-
关键词
《瑞鹤图》
赵佶
清晓
次夕
审美价值
北宋
院体画
诗文
画作
题跋
-
Keywords
Auspicious Cranes>, ZhaoJi, morning, evening Lei GuiYuan Ideas of Pattern Education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瑞鹤图》解读赵佶的性格特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吴彦婕
-
机构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
出处
《艺术探索》
2010年第4期22-22,25,共2页
-
文摘
《瑞鹤图》是赵佶的传世神品,整幅作品呈祥和吉庆的气氛。从对这幅画的构图、色彩、物象、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宋徽宗赵佶平稳又追求浪漫的性格特征。
-
关键词
《瑞鹤图》
赵佶
性格特征
-
Keywords
Picture of Prosperous Crane,Zhao Ji,traits of character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
-
题名2000年以来国内宋徽宗《瑞鹤图》研究述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何飞龙
-
机构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87-90,共4页
-
文摘
《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书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2000年以来,国内对《瑞鹤图》的研究方向较多,有对比分析类研究,其中包括赵佶不同作品间的对比以及与其他画家的对比;有对画作本身的赏析研究;有以"画作"论"人世"的研究;对后世绘画的影响研究以及关于作者之辨的研究。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将《瑞鹤图》作为"画作"本身的研究尚少,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来充实。
-
关键词
2000年
宋徽宗
《瑞鹤图》
画作研究
述评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寓兴取象:《瑞鹤图》与北宋画学中的象辞思维
- 5
-
-
作者
傅慧敏
-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
-
出处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0期55-59,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瑞鹤图》中的图像构成与画学内涵出发,结合北宋所设“画学”机构及相关文献著述,探讨和分析北宋画学著作中“寓兴取象”的象辞思维的突出特点。在北宋官方对“经学”教育的重视下,这一时期的画学延续和发展了六朝时“图画与《易》象同体”的观点,“深于取象”的象辞哲学与诗性思维在此时的绘画和画学文献中均得以强调。“画《易》相表里”的思想体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图像逻辑与视觉文化内涵,对其的观察与研究或可对其时画学文献和传世作品的认知理解有所助益。
-
关键词
《瑞鹤图》
画学
象数易学
崇宁兴学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形式美法则在《瑞鹤图》中的运用探析
- 6
-
-
作者
孙国庆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
-
出处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宋徽宗赵佶尤其精于翎毛花卉的描绘,在工笔花鸟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瑞鹤图》反映了其高深的艺术造诣。从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及运用出发,发现赵佶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对《瑞鹤图》进行绘画创作,具备了构图、物象的安排,各种艺术手段的和谐运用,意象手法等,仙鹤盘旋在宣德门上空美妙绝伦的景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惊叹不已。
-
关键词
赵佶
形式美法则
《瑞鹤图》
-
Keywords
Zhao Ji
the law of beauty in form
Auspicious Cranes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赵佶《瑞鹤图》探究
- 7
-
-
作者
鞠佳霖
温蕾铃
-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艺术研究快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
文摘
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千年封建社会中拥有较高艺术造诣的皇帝之一,是使花鸟工笔画达到全盛顶峰的关键人物。正是他重视画院体制改革,不断增加画院数量,扩大画院规模,提升画家地位,使得北宋时期绘画水平远高于其他朝代。他的一系列改革促进了花鸟工笔画技法的提升,推动宋代绘画审美达到新高度。宋徽宗赵佶画作《瑞鹤图》被公认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瑞鹤图》内容结构新颖、意象寓意丰富,同时还包含更深层次的政治意蕴。本文就《瑞鹤图》的内容构图、色彩运用、意象寓意、理性精神、道教意识以及政治意蕴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探究。
-
关键词
《瑞鹤图》
赵佶
花鸟工笔画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
-
题名《瑞鹤图》鹤舞九天
- 8
-
-
作者
周颖秋
-
出处
《华人世界》
2008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
文摘
从古至今人们常常以鹤喻人或自喻,鹤跃然成为某种精神和意境的代表。鹤也深得很多画家的喜爱,并留下诸多惊世绝品。
-
关键词
《瑞鹤图》
中国
绘画作品
历史文化
-
分类号
J212.27
[艺术—美术]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瑞鹤图》中的城楼建筑解析
- 9
-
-
作者
王婕弘
-
机构
韩国大真大学
-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1期31-33,共3页
-
文摘
《瑞鹤图》是北宋政和年间宋徽宗赵佶所作画卷。《瑞鹤图》表现的主体包括鹤、祥云和宣德门,其特殊的构图(对称与半景式)展示了三大主体的关系。赵佶信奉道教,绘制这幅画时,正值上元佳节,画面因之流露出吉祥且神秘的气息。在画面中虽只能看到宫门的脊梁部分,但仍然能感受到气氛的庄严肃穆。本次研究将绘画要素与整体氛围的营造作为切入点,分析创新风格与绘画技法的运用,了解城楼建筑取景视觉的构图与色彩,解析城楼建筑的内容与形式。
-
关键词
《瑞鹤图》
城楼建筑
绘画技法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瑞鹤呈祥》
- 10
-
-
作者
陈实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
-
关键词
《瑞鹤呈祥》
中国
艺术品
-
分类号
J62
[艺术—音乐]
-
-
题名周邦彦四过扬州词以及扬州歌妓即岳楚云考证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孙虹
-
机构
江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4-78,共5页
-
文摘
文章在《清真集校注》的研究基础上,考证出周邦彦一生中四次经过扬州时留有词作,共计得扬州词十一首;厘清了扬州词与《清真集校注》考得的两首苏州词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开了歌妓岳楚云的身份之谜。并且通过与《西平乐》的比照,辨明了已成定论的周邦彦梦中得《瑞鹤仙》词的讹误。
-
关键词
周邦彦
四过扬州
《瑞鹤仙》
岳楚云
-
Keywords
ZhouBangyan
passing by Yangzhou four times
Rut He Xian
Yue Chuyun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等20余件国宝亮相京城
- 12
-
-
-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共1页
-
文摘
9月1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论书帖》、宋徽宗《瑞鹤图》和《草书千字文》等20余件国宝级书画,在北京新保利大厦的保利艺术博物馆新馆中亮相,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可近距离欣赏这些国宝级书画真迹。
-
关键词
《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
国宝
保利艺术博物馆
《瑞鹤图》
省博物馆
欧阳询
近距离
-
分类号
J292.26
[艺术—美术]
-
-
题名对水乡画历史和现状的思考
- 13
-
-
作者
叶其嘉
-
出处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39-39,共1页
-
文摘
顺德水乡画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长期浸润与熏陶,更体现了水乡生活丰富多彩、地域条件优越和人文基础深厚。水乡画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回顾和探讨的问题。从现有资料看,最早以水乡景物题材入画的,我们看到黎雄才创作于1932年的《潇湘夜雨》,创作于1943年的《蓉湖月色》,创作于1961年的《广州郊区一景》;关山月创作于1960年的《南国水乡》,创作于1962年的《榕荫曲》《春江水暖》《瑞鹤图》;
-
关键词
水乡
现状
历史
《潇湘夜雨》
《春江水暖》
《瑞鹤图》
岭南文化
人文基础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宋瓷宋画看宋代审美
- 14
-
-
作者
许悦
-
机构
《羊城晚报》经济新闻中心采访室
广东省政府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
-
出处
《客家文博》
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
-
文摘
北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近期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打“飞的”前往朝圣。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宋徽宗很可能是最有热度的古代艺术家了。去年北京故宫展出的《千里江山图》,也是由宋徽宗指点王希孟而作,很多人不惜排队几小时只为一睹古画的芳容。
-
关键词
宋代
《千里江山图》
《瑞鹤图》
《千字文》
宋徽宗
省博物馆
大众文化
当代中国
-
分类号
J212.26
[艺术—美术]
-
-
题名中国书画大事记
- 15
-
-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9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辽博举办国宝特展迎国庆8月20日至10月18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清官散佚书画国宝特展。此次特展以时间为顺序,展出了重要书画作品:《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古诗四帖》、董源的《山口待渡图》、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赵佶的草书《千字文》及《瑞鹤图》、陆游的《草书自作诗》、文天祥的《草书木鸡集序》、徐扬《姑苏繁华图》等。
-
关键词
中国书画
大事记
《姑苏繁华图》
《瑞鹤图》
《千字文》
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
王羲之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
-
题名节令、礼乐、道教: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宋画《瑞鹤图》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冯鸣阳
-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设计学院
-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4,12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两宋祥瑞图像研究”(18CF18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瑞鹤图》为现存宋徽宗较为可靠的御画之一。以政治文化为视角,可知《瑞鹤图》的画面内容、绘制的时间与地点、题记中隐含了许多图像产生及使用的政治文化信息:《瑞鹤图》的图像表现的主体并非只有鹤,还有祥云与宣德门,其对称加半景式的特殊构图更加突显了三大主体间的关系;上元节是《瑞鹤图》产生及使用的节令背景;时常伴随着瑞鹤事件发生的是大晟乐这一宫廷礼乐制度;《瑞鹤图》中的鹤暗示了徽宗的道教信仰。总的来说,《瑞鹤图》作为政治祥瑞图像在官方重要节庆场合中的展示与被赏赐,与官方礼乐——大晟乐在官方宴饮演奏情境中互相配合,与徽宗崇尚的道教信仰形成了物象象征及主旨意义上的多重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融合了官方节日民俗、宫廷礼乐制度、宗教信仰的祥瑞政治文化景观。
-
关键词
《瑞鹤图》
宋徽宗
宗教艺术
宋画
道教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城楼建筑解析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吕竹
王强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国画家》
2018年第3期70-71,共2页
-
文摘
《瑞鹤图》创作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传为宋徽宗赵佶30岁时所作的“御笔画”。绢本设色,纵长51.8厘米,横长138.5厘米,堪称北宋院体画中的经典之作。画面严谨写实,富有装饰效果。《瑞鹤图》中所表现的绘画观念、视角构图、装饰色彩等方面都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图中所绘的城楼建筑庄严耸立,结构清晰,画法独特,设色精细,虽只露出屋顶和部分斗拱,却是解析北宋城楼建筑内容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瑞鹤图》
宋徽宗
建筑
解析
中国绘画史
装饰效果
绘画观念
装饰色彩
-
分类号
J212.27
[艺术—美术]
-
-
题名三种真实——宋代祥瑞画《瑞鹤图》的写实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冯鸣阳
-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5,共6页
-
文摘
《瑞鹤图》为徽宗朝勇实花鸟画与象征祥瑞画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关注《瑞鹤图》的写实性,通过芳察图像中的三大主体——仙鹤、祥云、宣德门,及对发生在政和二年(1112)的瑞鹤事件的考证,探究《瑞鹤图》中的三种真实——自然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本文认为.《瑞鹤图》中的祥云及宣德门试图还原自然与人文景观.而画中的瑞鹤则超越了自然的真实,用局部的夸张、变形及虚拟而达到艺术化的真实.从而触及当时的历史环境、政治意图及精神内核——徽宗朝用艺术作品收集瑞物并进行视觉的整理及再现.从而使之成为君主及王朝形象的视觉辅助.这也使得《瑞鹤图》脱离了普通花鸟画的范畴.而成为徽宗朝用动植物等瑞物进行“物象瑞应”的政治祥瑞画.
-
关键词
《瑞鹤图》祥瑞
花鸟画
写实
真实
-
Keywords
Auspicious Cranes
auspicious ness
flower-and-bird pain ting
realism
truth
-
分类号
J209
[艺术—美术]
-
-
题名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 19
-
-
作者
杨勇
-
机构
辽宁省博物馆
-
出处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125-131,共7页
-
文摘
《瑞鹤图》是中国古代书画史上的经典名作,其雅致精细的绘画风格与成熟飘逸的瘦金书题记诗文相得益彰,诗书画印圆融相合,是宋徽宗赵佶艺术造诣的综合体现,也是早期文人画的典型作品。笃信道教的宋徽宗无论是从追求长生、升仙的宗教角度,还是作为皇帝粉饰太平、巩固皇权的政治角度,都具有绘制《瑞鹤图》的充分动机。赵佶画鹤可以溯源至唐代鹤画宗师薛稷,二人确有渊源,也多有著述记载,并有相关画作流传,所以完全有理由确认作为画家的赵佶具备绘制《瑞鹤图》的能力。《瑞鹤图》款识中明确写出“御画”,就是在强调此画为皇帝赵佶亲笔所绘。
-
关键词
《瑞鹤图》
宋徽宗
绘画动机
绘画能力
款识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上海博物馆 梦境中诞生的《瑞鹤图》
- 20
-
-
作者
胡绪雯
-
机构
上海博物馆艺术品总公司
-
出处
《今日财富》
2015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
文摘
博物馆的文创负责人通常身兼没计、研发、销售、管理多职。上海博物馆艺术品总公司的胡绪雯既是总经理,也是设计师,从1996年上海博物馆刚成立艺术品总公司时就参与其中.至今已近20年。本文是她从设计角度谈博物馆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设计艺术衍生品。
-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瑞鹤图》
梦境
设计艺术
从业人员
设计角度
艺术品
负责人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