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质疑 被引量:4
1
作者 梅节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11,44,共8页
所谓“曹雪芹佚著和传记材料”,在材料的来源、内容文字所及人和事、时间与地点、董邦达与曹雪芹的关系、写作文风、天气与写作时间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疑问。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合理的解释之前,笔者倾向于认为,这批材料可... 所谓“曹雪芹佚著和传记材料”,在材料的来源、内容文字所及人和事、时间与地点、董邦达与曹雪芹的关系、写作文风、天气与写作时间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疑问。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合理的解释之前,笔者倾向于认为,这批材料可能是艺人的传本风筝谱,有人加以篡改、伪造而嫁名雪芹、敦敏和董邦达。甚至也有可能,全部文字都是伪造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佚著 《废艺集稿》 《南鹞北鸢考工志》 《瓶湖懋斋记盛》
下载PDF
《废艺斋集稿》系曹雪芹著述
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废艺集稿》 曹雪芹 作者考证 《瓶湖懋斋记盛》
下载PDF
民间美术欣赏系列之七江苏民间美术欣赏——南通板鹞
3
作者 严抒勤 《中国美术教育》 2012年第5期90-93,共4页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干余年的历史。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风筝在古代被称为“鹞”或“鸢”。据史料记载,“鸢”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干余年的历史。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风筝在古代被称为“鹞”或“鸢”。据史料记载,“鸢”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由此不难看出木鸢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且有可能是战争之时用于作战。汉代起也称其为“鹞子”。在江苏南通民间有关于韩信、张良放飞“鹞子”的传说,说的是这两位古人制作了一具“铁鹞子”,大且牢固,用铁索放飞,上能乘人。一次,张良坐铁鹞,从通州(南通古称)江边十万步荡(地名),直飞到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故乡。他见地上有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在芝麻田里削草,便唱起了一首调情的山歌。但田里削草的不是别人,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另一个是他的亲生女儿。张良又羞又愧,身子一晃,从铁鹞子上跌落下来,摔死在西子湖里。据说西子湖枯水时节,还能看到铁鹞子。五代时,在纸鹞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古筝鸣响,才开始正式命名为“风筝”。从地域匕看,风筝起源于江苏北部,是苏北民间工艺的卓越创造。随着历史的发展,风筝从长江以北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据清光绪年间的《通州直隶州志四卷·民斌志》载:“风鸢,出自如皋,自草虫、鱼鸟,以至仙佛,无所不具,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叠藏之。”《瓶湖懋斋记盛》有云:“风筝放飞时节,江海之滨,蓝天之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大小不一的风筝比高竞翔,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美术欣赏 南通 《中国科学技术史》 江苏 《瓶湖懋斋记盛》 春秋战国时期 “四大发明”
原文传递
曹雪芹书箱补论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其庸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前两天,我读到了本年《寻根》杂志第5期上陈传坤先生的《有关"曹雪芹书箱"问题考两则》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查出了"曹雪芹书箱"和《瓶湖懋斋记盛》
关键词 曹雪芹 《瓶湖懋斋记盛》 文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