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萧红小说中的熟语研究——以《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例
1
作者 金悦 刘颖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279-285,共7页
《生死场》《呼兰河传》两部小说中运用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方言词和熟语,其中《生死场》一共31个,《呼兰河传》一共212个。文章通过对这两本书中熟语的分布情况、类型归纳、地域性和时代性以及其中的动物意象和文化意蕴进行举例、归纳分析... 《生死场》《呼兰河传》两部小说中运用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方言词和熟语,其中《生死场》一共31个,《呼兰河传》一共212个。文章通过对这两本书中熟语的分布情况、类型归纳、地域性和时代性以及其中的动物意象和文化意蕴进行举例、归纳分析,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东北熟语研究和萧红小说用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The two novels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and “Tales of the Hulan River” use dialect words and idioms with local flavor, of which there are 31 in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and 212 in “The Tales of the Hulan River”. This paper gives examples and induct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typology, regionality and epochality of idioms in these two books, as well as the animal imagery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these two books, and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Northeast idioms and the study of Xiao Hong’s novel w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语 《生死场》 《呼兰传》 萧红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特征及其成因探析——以《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例
2
作者 王东凯 杜红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萧红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笔触描写了在旧中国传统封建礼教观念对女性命运的束缚与摧残,她在《生死场》《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悲剧特征的女性形象。文章以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为切入点,对萧红作品中女性群体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 萧红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笔触描写了在旧中国传统封建礼教观念对女性命运的束缚与摧残,她在《生死场》《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悲剧特征的女性形象。文章以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为切入点,对萧红作品中女性群体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旨在揭露封建思想和男权社会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同时探究萧红书写女性苦难的原因和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呼兰传》 女性悲剧
下载PDF
《生死场》、《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创作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中 王玫 《绥化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41-45,共5页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她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创作《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她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创作《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原则。虽然人们把它看成是“抗战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但它的主体仍然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表现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生死场”。从《生死场》的人物、情节看,它与《呼兰河传》在反映封建制度统治下造成的农民的苦难与愚昧,在揭露、鞭挞和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上是相当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红 创作观 '抗战文学' 国民性 小说
下载PDF
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 被引量:29
4
作者 林幸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10,124,共12页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大量地书写了女体空间所可能载的各种符号形态,特别是有关跳大神的仪式化女体现象。萧红笔下女性所构成的女体符号空间,其根基建立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乡土想象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红对女体的想象书写和乡土的文化空间建构是双线并行的,缺一不可。此种女体/乡土叙述突显出历史文化交织的符号空间,乡土的象征功能是女性作家藉以窥探女性内宇及社会文化系和人生命运不可或缺的书写策略。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女体的符号化和乡土的女体化,让萧红笔下的农乡女性归属于此以富有女性意识的土地,也让乡土同样归属于这些生活其上的女性团体。此种乡土经验有别于传统父权/男性视下的乡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呼兰传》 女体 乡土
下载PDF
女性色彩的潜隐与淡化——论萧红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的连环画改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树勤 李岳峰 《文艺评论》 2019年第6期113-119,共7页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常常结合自己多舛的生命体验,凝练出具有强烈现实性意义和细腻感伤色彩的女性气质。因此,鲁迅赞誉萧红的作品具有"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为小说"增加了...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常常结合自己多舛的生命体验,凝练出具有强烈现实性意义和细腻感伤色彩的女性气质。因此,鲁迅赞誉萧红的作品具有"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为小说"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种带有悲剧化与批判性意味的女性笔调在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中表现尤为显著。1985年由赵欣野改编、阴衍江绘画的复线式线描连环画《生死场》,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绘画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生死场》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作者 萧红 女性色彩 悲剧化 女性气质
原文传递
从《生死场》、《后花园》、《呼兰河传》看萧红的存在之思 被引量:3
6
作者 崔云伟 《泰安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从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萧红三大文本 ,论述了生与死的轮回 :《生死场》 ;时间意识的觉醒 :《后花园》 ;孤独、寂寞的生存体验与反抗绝望的生存勇气 :《呼兰河传》。萧红文本具有丰富的存在思想 ,在许多... 本文从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萧红三大文本 ,论述了生与死的轮回 :《生死场》 ;时间意识的觉醒 :《后花园》 ;孤独、寂寞的生存体验与反抗绝望的生存勇气 :《呼兰河传》。萧红文本具有丰富的存在思想 ,在许多方面暗合于存在主义的生命哲学 ,但表达的却是自己独异的生命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后花园》 《呼兰传》 萧红 存在主义 生命体悟 文学创价 时间意识 小说
下载PDF
苦难与拯救—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主题意蕴的对应性
7
作者 罗维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现代女作家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与《生死场》有着主题意蕴上的对应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是一以贯之的,由揭示苦难到寻求解脱之道,从观照现实到回归自我。荒原的苍凉、幽径的深邃中都积... 现代女作家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与《生死场》有着主题意蕴上的对应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是一以贯之的,由揭示苦难到寻求解脱之道,从观照现实到回归自我。荒原的苍凉、幽径的深邃中都积淀着作者对生死两极之间"人"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呼兰传》 主题 萧红 小说
下载PDF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复调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明 丁晓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6-71,共6页
以往研究者多谈萧红小说叙述视角的复调性、小说的音乐性、审美心理的复调建构等,但鲜有注意到她笔下的小说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呈现出鲜明的复调特征。从萧红文本中的声音出发,结合巴赫金的相关复调理论,从人与人、人与神、人与... 以往研究者多谈萧红小说叙述视角的复调性、小说的音乐性、审美心理的复调建构等,但鲜有注意到她笔下的小说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呈现出鲜明的复调特征。从萧红文本中的声音出发,结合巴赫金的相关复调理论,从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对话入手,由声音对话的表层潜入主题深层,联系小说创作的社会生活背景,以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索萧红《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中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呼兰传》 《生死场》 复调艺术
下载PDF
文本内外的双重幻灭——关于《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的连续性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舒多多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这三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三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三... 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这三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三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三部小说又埋藏着她自身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悲剧。文本内的被思考者和文本外的思考者的双重悲剧呼吁着整个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独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死 呼兰 小城三月 文本 悲剧
下载PDF
论萧红女性意识的变化——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艳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2-,24,共2页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着力点不再是《生死场》中男女性别间的对抗,而是转移到整个中国...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着力点不再是《生死场》中男女性别间的对抗,而是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女性自身思想局限,启发我们认识到女性真正的觉醒和解放包含着社会的、文化的以及性别自身的许多层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女性意识 《生死场》 《呼兰传》
下载PDF
生命的悲剧意识──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深层意蕴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玉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生死场》 《呼兰传》 生命的悲剧意识 萧红 生命意识 生命形态 生命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东北乡村 自然存在物
下载PDF
生命的悲吟——对《生死场》、《呼兰河传》苦难主题的创作心理
12
作者 袁丽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35-37,共3页
萧红诸多的创作中都表现了苦难的主题,既是她对生命存在的内在思索,也是心理体验的外在体现。文章通过萧红小说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苦难主题的探讨,分析其创作心理的变化,以此透视萧红生命观中的苦难意识。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呼兰传》 创作心理
下载PDF
浅析《呼兰河传》中的生死观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楚琳 张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8,共3页
《呼兰河传》以细腻感伤的笔触描绘了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现状,他们在死寂中挣扎隐忍,却依然透露出对生的期盼。萧红自身的童年记忆和心灵的孤寂弥漫于字里行间,展现着生与死的较量,以及作者自身的生死观念。
关键词 萧红 《呼兰传》 人性 生死观念
下载PDF
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兼谈《呼兰河传》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秀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有人认为,小说要有一定的格局,要有一定的要素。不写则已,一写就得象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否则就不是小说。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关键词 《呼兰传》 呼兰 小团圆 欣赏习惯 生死 《生死场》 跳大神 时代主流 艺术之宫 描写对象
下载PDF
生命力的抗争与战叫——关于《呼兰河传》的文化选择与意象本真的审美阐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凤武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59-65,共7页
萧红是活跃在本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颇有影响的现代著名女作家。从1933年初涉文坛到1942年英华早逝、弃骨香港(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其遗骨由港迁回广州),她的暂短的九年文学生涯却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值得光耀的传世之作。... 萧红是活跃在本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颇有影响的现代著名女作家。从1933年初涉文坛到1942年英华早逝、弃骨香港(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其遗骨由港迁回广州),她的暂短的九年文学生涯却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值得光耀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的临终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是也非也,言人人殊,仁者智者各有所见。本文试图对女作家这部辞世之作的文化选择及其意象本真作些审美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意象本真 萧红 审美阐释 文化选择 女作家 作品 生命力 《生死场》 小城
下载PDF
寻找转折点——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 被引量:1
16
作者 皇甫晓涛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7-42,共6页
萧红的《呼兰河传》描写了一幅东北农民世代相因的乡村生活画卷。由于“当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其他中国作家们大都在写战时报道文学、短文、戏剧,或者写抗日性的小说或短篇宣传等作品,”加之人们一开始对萧红小说创作起点《生死场... 萧红的《呼兰河传》描写了一幅东北农民世代相因的乡村生活画卷。由于“当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其他中国作家们大都在写战时报道文学、短文、戏剧,或者写抗日性的小说或短篇宣传等作品,”加之人们一开始对萧红小说创作起点《生死场》的严重误解,在这一整体氛围之下,人们必然更强烈地向这个年轻的女作家要求抗战味更足的艺术画面。然而他们失望了,“当萧红写作才能与日俱进时,她在文学评论家眼中的地位反而江河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 萧红 四十年代 文化思想 生死 转折点 国民性 中国现代 文学评论 作品
下载PDF
寻找隐喻在文本中的微言大义——以《呼兰河传》为例谈
17
作者 王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3期65-67,共3页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喜爱的一篇文章。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那棵叶子发光闪烁的大榆树……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后花园。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喜爱的一篇文章。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那棵叶子发光闪烁的大榆树……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后花园。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小小的"我"——在慈爱的祖父身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玩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玩。无怪乎每次教这篇文章时学生们兴致盎然,向往无限,就连我内心最柔软之处仿佛也被触动,轻轻吟唱。这篇文章勾起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兴致盎然 萧红 苏教版 《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 端木蕻良 孤独寂寞 《生死场》 大榆树
下载PDF
谈《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
18
作者 舒晓丹 《文艺评论》 1988年第4期88-90,共3页
如果说萧红前期的《生死场》在语言上还有一些生涩之处,那么,在她后期的《呼兰河传》里,语言则完全是活脱、自然的了。这部作品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整个故事平淡无奇,读来却令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忘怀,这便不能不说是... 如果说萧红前期的《生死场》在语言上还有一些生涩之处,那么,在她后期的《呼兰河传》里,语言则完全是活脱、自然的了。这部作品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整个故事平淡无奇,读来却令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忘怀,这便不能不说是语言的风格使这部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语言特色 萧红 大众语言 《生死场》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孩童时期 文学作品 起伏跌宕
下载PDF
说《呼兰河传》
19
作者 田玲华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9-83,共5页
萧红的作品,常常被称为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这是因为,她作品的题材,大都来自于她难以忘怀的故乡——东北的小城,乡村。她的小说,散文,真实地层现了这块土地上的社会风貌,人情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萧红的作品,又被归入以... 萧红的作品,常常被称为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这是因为,她作品的题材,大都来自于她难以忘怀的故乡——东北的小城,乡村。她的小说,散文,真实地层现了这块土地上的社会风貌,人情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萧红的作品,又被归入以鲁迅的《故乡》、《社戏》为源头,以郭沫若,郁达天、庐隐、贺名、沈从文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现代抒情小说之流。这是因为,萧红的小说,具有抒情散文的笔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萧红 抒情散文 庐隐 《社戏》 社会风貌 小团圆 呼兰 《故乡》 《生死场》
下载PDF
《呼兰河传》三题
20
作者 郭玉斌 《绥化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4-48,共5页
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着历久常新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当年,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作序写道:“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个评语如果移在《呼兰河传》上,也是很中肯的。一、细腻——由于一个女... 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着历久常新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当年,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作序写道:“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个评语如果移在《呼兰河传》上,也是很中肯的。一、细腻——由于一个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纤细的感受应是她的长处。然而萧红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她的眼光常在人们熟识的事物上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传》 萧红 一个女性 《生死场》 呼兰 女性作者 史诗性 小团圆 小城三月 山地回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