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首珩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4-55,共2页
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教学的改革 ,作者在文中就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 ,提出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 机械类专业 《电工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谈机械专业学生如何学习《电工学》课程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利荣 任奕林 《湖北农机化》 2006年第2期24-24,共1页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电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微机原...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电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微机原理与应用等)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机械专业 学生 微机原理与应用 专业基础课 电子技术 电工技术 电工学课程 机电一体化 专业设置
下载PDF
《电工学》课程的教改探索
3
作者 张平泽 《机械职业教育》 2002年第1期28-28,共1页
非电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类的),学习<电工学>课程时,感到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是: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 职业技能鉴定
下载PDF
《电工学》课程教学浅探
4
作者 臧永丽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教学过程 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 学生培养
下载PDF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5
作者 马永年 《现代技能开发》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教学过程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生 教师 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 课堂气氛
下载PDF
面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探索
6
作者 梁虎 熊燕 《三峡高教研究》 2016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依据目前《电工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电工学》的课程改革,设计了课程改革、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和方向;课改凸显专业性和应用技术性.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机械专业 课程改革
下载PDF
现行《电工学》教材中应增加的内容
7
作者 杜欣慧 《高等工程教育》 1997年第3期38-39,60,共3页
《电工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探入以及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和日渐普及.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电工学》这门技术基础课程应该不断地更新内容,使... 《电工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探入以及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和日渐普及.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电工学》这门技术基础课程应该不断地更新内容,使之反映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也应该使这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与新的时代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课程 教材 可编程序控制嚣 中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稳压电源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联系实际教好《电工学》
8
作者 吕国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中专 《电工学》课程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电工学教学探讨
9
作者 李娅萍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2年第5期146-146,共1页
《电工学》课程是电类专业、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切后续电类课程的基础,是工科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电工学》课程是电类专业、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切后续电类课程的基础,是工科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从而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教学 《电工学》课程 非电类专业 专业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工科学生 电类课程 知识结构
下载PDF
关于“开放性实验课”的探讨
10
作者 张建全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课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电工学》课程
下载PDF
An Optimum and Effective Drawing Teaching System in Engineering 被引量:1
11
作者 Rsutu Ucan Hatice Ercan Sami Erca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1期76-83,共8页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hall illustrate the difficulties, pros and cons of "Technical Drawing" courses in engineering curriculums. The authors also show the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grasping the e...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hall illustrate the difficulties, pros and cons of "Technical Drawing" courses in engineering curriculums. The authors also show the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grasping the engineering drawing concepts in depth. The authors have conducted a survey on students and their instructors for teaching the course. Whether the course should be taught with manual handling and then computerized or starting with computer aid and finishing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authors shall also go in detail of syllabus how the drawing rooms and aid tools will be. This part of study shall look into the ergonomics, safety and conditions of classrooms. Responses of 300 students will be shared in this presen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ill dete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questionna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D (computer integrated drawing) efficie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