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汉合时掌中珠》汉文俗字的类型与构字法
1
作者 贾雨晴 柳玉宏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公元1190年成书的一部夏汉对译词语集,其中的汉文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俗文字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夏时期西北地区所通行汉字的实际情况。本文综合全部可考版本的字形写法,对其中的俗文字进行了分类和举要例释...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公元1190年成书的一部夏汉对译词语集,其中的汉文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俗文字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夏时期西北地区所通行汉字的实际情况。本文综合全部可考版本的字形写法,对其中的俗文字进行了分类和举要例释,认为该书俗字主要以“省简”“增繁”“替换”作为核心类型,兼以“改换结构”“改换六书”“语境类化”等通行俗字创造方法而成。考察可知“■”与“■”为《掌中珠》孤例俗字,现有大型字书未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俗字 俗字类型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异讹字
2
作者 贾常业 《西夏研究》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第1页至36页,刊布了编号为俄Инв.No.214 215 216217 218 685 4777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甲种本和乙种本,笔者对这两个版本中的西夏字逐一进行了查阅,发现有41个罕见于其他字书的西夏文字,其中异体字11个、讹...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第1页至36页,刊布了编号为俄Инв.No.214 215 216217 218 685 4777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甲种本和乙种本,笔者对这两个版本中的西夏字逐一进行了查阅,发现有41个罕见于其他字书的西夏文字,其中异体字11个、讹体字26个、存疑字4个,现将其誉录,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异体字 讹体字 存疑字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管窥
3
作者 穆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对西夏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自成书之日起,它经过数次版本流变,目前所见《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史金波等人在诸本基础上综合整理的结果,为学界所认可。笔者仅通过对该书几个问题的探讨管...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对西夏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自成书之日起,它经过数次版本流变,目前所见《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史金波等人在诸本基础上综合整理的结果,为学界所认可。笔者仅通过对该书几个问题的探讨管窥其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骨勒茂才 编修体例 版本 价值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笼床”考
4
作者 庞倩 《西夏研究》 2021年第2期23-26,共4页
迄今为止,学界对《番汉合时掌中珠》里大多数注音汉字所代表的音值及少量带口字旁和带小圆圈的字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西夏语音系统的构拟也提出了大致的框架,但对《番汉合时掌中珠》中一些偏僻字义的考释却涉及较少。本文综合... 迄今为止,学界对《番汉合时掌中珠》里大多数注音汉字所代表的音值及少量带口字旁和带小圆圈的字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西夏语音系统的构拟也提出了大致的框架,但对《番汉合时掌中珠》中一些偏僻字义的考释却涉及较少。本文综合考察《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明确提及“笼床”的资料并加以词源的考据,指出《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笼床)就是“蒸笼”,是用来蒸诸如馒头和蒸饼等食物的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床 蒸笼 西夏 《番汉合时掌中珠》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余麻”考
5
作者 李玮璟 《西夏研究》 2022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番汉合时掌中珠》译为“檎”,读为“余麻”“■”到底指什么水果?本文通过讨论“檎”“朱柰”“频婆果”“苹果”的关系,认为在明代之前,这几种名称没有严格区分,混为一物。我们发现突厥语“阿里马(Alma)”读音、意义与“磐驾... “■”《番汉合时掌中珠》译为“檎”,读为“余麻”“■”到底指什么水果?本文通过讨论“檎”“朱柰”“频婆果”“苹果”的关系,认为在明代之前,这几种名称没有严格区分,混为一物。我们发现突厥语“阿里马(Alma)”读音、意义与“磐驾”读音及意义完全相同,从该词汇看,西夏语的一些词汇与突厥语词汇有密切的关系,故西夏语中一些词汇可能为外来词汇。外来词汇在对译的过程中受双音节词化的影响,党项人采用音义兼译词的方法对其进行翻译,这也为西夏语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双音节词化 音义兼译词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局分”考释
6
作者 周佳慧 《西夏研究》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局分”在《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指各官署中的低级职事吏员。它广泛使用在西夏各司之中,可以任职“局分”的吏员名称有都案、案头、司吏等。和金代不同,任职西夏“局分”的官员不强调出身,磨勘方式较为简单。“局分”一词的常用形式有... “局分”在《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指各官署中的低级职事吏员。它广泛使用在西夏各司之中,可以任职“局分”的吏员名称有都案、案头、司吏等。和金代不同,任职西夏“局分”的官员不强调出身,磨勘方式较为简单。“局分”一词的常用形式有局分人、大小局分人、局分处等,可以和其他官职名称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局分 局分承应人
下载PDF
一部深度反映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奇书——《番汉合时掌中珠》 被引量:3
7
作者 史金波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3期82-93,172,共13页
西夏时期刊印的党项族和汉族互相学习语言的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是民族间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愈趋密切的历史见证。其序言明确提倡民族间要互相学习语言,掌握双语以达到深入交流,... 西夏时期刊印的党项族和汉族互相学习语言的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是民族间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愈趋密切的历史见证。其序言明确提倡民族间要互相学习语言,掌握双语以达到深入交流,表现出作者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和责任感。其体例采用了两种语言、文字四项对照的方法,使党项族和汉族都能方便地学习对方语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成系统的双语双音词典。在内容上作为西夏最重要的蒙书反映出民族间文化互鉴互融的事实,展现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巨大影响,表现出西夏对中国的高度认同。此书适应当时社会上双语学习的需求,曾多次刊行,并在西夏不同地区广泛流传,为进一步推动民族间的交融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代此书出土后成为揭开“死文字”西夏文奥秘的钥匙和学习西夏文的入门书籍。此书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间日益密切的关系提供了典型资料,有助于深刻认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文 汉文 双语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西夏黑水名义考
8
作者 木仕华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7年第1期192-204,共13页
公元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1863-1935)在位于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的西夏黑水城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番汉合时掌中珠》及《同音》《文海》等西夏文典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了... 公元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1863-1935)在位于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的西夏黑水城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番汉合时掌中珠》及《同音》《文海》等西夏文典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和国际东方学界。现代意义的国际西夏学研究也由此开启。西夏黑水城也因此名贯中外。俄罗斯学者依仗资源优势和东方学传统,自始至今在国际西夏学界保持着雄厚的实力,代不绝人。黑水城因旁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蒙古语的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语的译音,意为'黑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田龙雄 《番汉合时掌中珠》 汉字注音 西夏语 蒙古语族 名义考
原文传递
四十二载苦坚守 春华秋实凝硕果——《契丹文字研究类编》出版 被引量:1
9
作者 康鹏 《书品》 2015年第3期34-39,共6页
自1922年凯尔温(L.Kervyn)首次在辽庆陵发现契丹小字哀册以来,迄今已九十余年。契丹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破译的中国民族古文字之一,是一道横亘在语言学家面前的“世纪难题”。释读契丹文的困难在于:一没有活的语言资料提供线索... 自1922年凯尔温(L.Kervyn)首次在辽庆陵发现契丹小字哀册以来,迄今已九十余年。契丹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破译的中国民族古文字之一,是一道横亘在语言学家面前的“世纪难题”。释读契丹文的困难在于:一没有活的语言资料提供线索,只能借助蒙古语、达斡尔语等亲属语言:二没有类似《番汉合时掌中珠》、《女真译语》之类的工具书可资利用:三缺乏契汉完全对译的文字资料,至今仅有一个不足百字的《郎君行记》而已。面对这样一种困境,很少有学者愿意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去研究如此冷僻而难以预期成果的一门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小字 文字研究 《番汉合时掌中珠》 出版 类编 民族古文字 契丹文字 语言学家
原文传递
《〈同音文海宝韵合编〉整理与研究》读后
10
作者 聂鸿音 《书品》 2009年第2期56-61,共6页
一百年前,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掘获了大批西夏文献,其中以《番汉合时掌中珠》为代表的几部“字书”终使学界解读西夏文字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整理 同音 西夏文献 额济纳旗 地理考察 科兹洛夫 西夏文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