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日本电影《白河夜船》中的色彩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璋 宋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2-94,共3页
电影《白河夜船》依据其同名小说而改编。导演若木信吾在影片中真实地再现了小说《白河夜船》所呈现出的艺术世界。色彩作为电影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黑白... 电影《白河夜船》依据其同名小说而改编。导演若木信吾在影片中真实地再现了小说《白河夜船》所呈现出的艺术世界。色彩作为电影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黑白影像的运用""冷暖色的对比""白色的象征意义"3个方面对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这部影片以及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色彩运用 《白河夜船》 黑白影像 吉本芭娜娜
下载PDF
吉本芭娜娜小说集《白河夜船》中的梦境意象研究
2
作者 张璋 宋波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49-55,共7页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集《白河夜船》中有多处涉及梦境、睡眠的描写,因此又被称为"睡眠三部曲"。其中的梦境意象,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以及作品主题的烘托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河夜船》中的梦境意象呈现出女主人...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集《白河夜船》中有多处涉及梦境、睡眠的描写,因此又被称为"睡眠三部曲"。其中的梦境意象,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以及作品主题的烘托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河夜船》中的梦境意象呈现出女主人公从逃避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夜和夜的旅人》中的梦境意象则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于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一种体验》中的伴随歌声的梦境则转化为连接生者与死者的一个载体。这些梦境意象是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的显著特色,同时也彰显出其文学世界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本芭娜娜 梦境 《白河夜船》 《夜和夜的旅人》 《一种体验》
下载PDF
村上春树与吉本芭娜娜文学中的睡眠书写——以《天黑以后》和《白河夜船》为例
3
作者 张璋 宋波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睡眠,从生理层面来看是人类恢复精力的方式,而从文学层面来看,则被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表征。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和吉本芭娜娜的《白河夜船》都有对主人公的睡眠的描写。在这两部小说中,睡眠都被作为与现实相隔绝的空间,被视为一种... 睡眠,从生理层面来看是人类恢复精力的方式,而从文学层面来看,则被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表征。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和吉本芭娜娜的《白河夜船》都有对主人公的睡眠的描写。在这两部小说中,睡眠都被作为与现实相隔绝的空间,被视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睡眠以及伴随睡眠的梦境,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看作超现实意义上的相互交流的手段。同时,睡眠空间作为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也呈现出一种闭塞感与孤独感。而这些,都是与当代日本高度发达的都市社会以及都市中人们的孤独、封闭的精神状态紧密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吉本芭娜娜 《天黑以后》 《白河夜船》 睡眠
下载PDF
内涵丰富 情理兼美——《白河》赏析
4
作者 苏启平 《语文月刊》 2007年第6期12-12,共1页
彭学明是当代一个很有名气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生活在湖南湘西,作品融合了强烈的现代人文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其中以湘西为题材的系列散文,曾在全国引起过很大的反响,《白河》就是其中的一篇。
关键词 《白河》 赏析 兼美 情理 少数民族作家 民族文化精神 现代人文意识 彭学明
原文传递
《白河夜船》艺术魅力探讨
5
作者 荣炯 王辽南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本文分析吉本芭娜娜小说《白河夜船》的艺术魅力,认为《白河夜船》的成功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结构的整一对称、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造就了文本在荒诞外衣下的真实感;二是用速度和悬念造就了文本的阅读张力;三是以情绪先行造就了感染... 本文分析吉本芭娜娜小说《白河夜船》的艺术魅力,认为《白河夜船》的成功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结构的整一对称、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造就了文本在荒诞外衣下的真实感;二是用速度和悬念造就了文本的阅读张力;三是以情绪先行造就了感染力;四是在文本中隐含了一定的价值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夜船》 结构整一对称 第一人称视角 速度 悬念 情绪先行 价值重构
下载PDF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白河夜船》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幕英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68-69,96,共3页
由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个较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该理论主张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立场和最终目的是发现文学的伦理价值。吉本芭娜娜在短篇小说《白河夜船》中,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及丰富的情绪,描... 由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个较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该理论主张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立场和最终目的是发现文学的伦理价值。吉本芭娜娜在短篇小说《白河夜船》中,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及丰富的情绪,描写了日本当代都市女性在伦理环境中的困惑、选择、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主人公在陷入痛苦深渊后,凭着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苏醒重生。芭娜娜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了“人其实是不容易被摧垮”的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夜船》 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 伦理意识 现实价值
下载PDF
邵冠祥与天津海风社
7
作者 高洪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2-77,共6页
邵冠祥 (1916— 1937) ,江苏宜兴人。抗战前在天津求学。因组织进步青年文学社团 ,出版刊物 ,宣传抗日救亡 ,被日本帝国主义者绑架杀害 ,时年 2 1岁。所著有《风沙夜》、《白河》、《晚集》
关键词 《白河》 《风沙液》 邵冠祥 海风社 《诗歌小品》 鲁迅 《益世报·语林》 现代文学 诗人 文学研究 诗歌 生平
下载PDF
试论《白河夜船》的黑白世界
8
作者 林燕燕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150,共2页
《白河夜船》通过梦境将寺子的心路历程完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也随之坠入黑白的睡眠世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烦恼与酸楚,与小说的主人公一起徜徉于吉本芭娜娜独特的文学世界中。本文对梦境的描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白河夜船》 梦境描述 黑白世界
原文传递
从《白河夜船》看吉本芭娜娜文学的超现实体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芝 向卿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0,共4页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被称为"疗伤"小说。本文基于文本分析,通过对《白河夜船》所采用的独特的"超现实体验"的叙事手法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超现实体验"与芭娜娜文学主题"死亡与救赎"之间的内在关...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被称为"疗伤"小说。本文基于文本分析,通过对《白河夜船》所采用的独特的"超现实体验"的叙事手法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超现实体验"与芭娜娜文学主题"死亡与救赎"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深化了对芭娜娜文学"疗伤"主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本芭娜娜 《白河夜船》 超现实体验 死亡 救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