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盲山》中个体在环境秩序中的无力追寻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世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4-75,共2页
笔者从人在环境中对环境秩序的顺应的角度,解读电影《盲山》,颠覆一直以来对影片中村民的冷漠形象的批判,从合理的同情的角度解析个体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寻求自身平衡点这一事实。分析过程中看到环境对人的压迫和人在环境中要存在... 笔者从人在环境中对环境秩序的顺应的角度,解读电影《盲山》,颠覆一直以来对影片中村民的冷漠形象的批判,从合理的同情的角度解析个体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寻求自身平衡点这一事实。分析过程中看到环境对人的压迫和人在环境中要存在就必须顺应环境的秩序,从而在解读影片的过程中,对影片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抱着同情的感情来分析,并点明要真正改变这个环境中个体的命运,就必须通过外界文明的正确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山》 秩序 环境 封闭性 顺应
下载PDF
一个女人的“越狱”:评电影《盲山》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春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7-78,共2页
电影《盲山》讲述了一个被拐卖妇女白雪梅为了追求自由,在女性生存充满困境的乡村中一再地"越狱",她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立的女性意识和人性价值,她的光芒反衬出周围人的盲。"越狱"的意义。在整部影片中,导演... 电影《盲山》讲述了一个被拐卖妇女白雪梅为了追求自由,在女性生存充满困境的乡村中一再地"越狱",她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立的女性意识和人性价值,她的光芒反衬出周围人的盲。"越狱"的意义。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对白雪梅这个角色的倾力倾心,白雪梅的"越狱"成为贯穿影片的主线,在反衬周围的人和社会时也起到了独具匠心的寓意作用。一方面,揭示了山里山外人的心灵之盲。另一方面,揭示了山村社会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山》 女性困境 女性意识
下载PDF
由电影《盲山》引发的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3
作者 詹木生 纪谦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1,共1页
通过电影《盲山》引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就目前我国性别平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性别平等的对策。
关键词 《盲山》 性别平等 对策
下载PDF
《极花》:《盲山》之后,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4
作者 徐洪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虽然与电影《盲山》有着较为相似的故事框架,但贾平凹的新作《极花》却并非对拐卖妇女故事的重复书写。通过与《盲山》的对比,从叙述视角、叙述立场以及大量的细节描写方面论述了《极花》的创作目的:作家希望借助胡蝶的眼光与经历向我... 虽然与电影《盲山》有着较为相似的故事框架,但贾平凹的新作《极花》却并非对拐卖妇女故事的重复书写。通过与《盲山》的对比,从叙述视角、叙述立场以及大量的细节描写方面论述了《极花》的创作目的:作家希望借助胡蝶的眼光与经历向我们展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西北农村的凋敝与悲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花》 《盲山》 叙述视角 叙述立场 创作目的
下载PDF
中国女性的生存困境——电影《盲山》的社会视角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乐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8-30,共3页
电影《盲山》(2007)涉及三类女性形象:一类是以黄德贵的母亲为代表的服从男性所建立的社会秩序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陈姐为代表的被拐卖到大山中逃脱失败的女性群体;白雪梅通过连续抗争争取自身的解放,打破男性所构建起来的对女性的压抑... 电影《盲山》(2007)涉及三类女性形象:一类是以黄德贵的母亲为代表的服从男性所建立的社会秩序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陈姐为代表的被拐卖到大山中逃脱失败的女性群体;白雪梅通过连续抗争争取自身的解放,打破男性所构建起来的对女性的压抑体系,是影片中的第三类女性形象。影片中,三类女性在同一困境中有不同的反应与选择,深刻揭示了女大学生白雪梅在面临困境之时通过各种抗争完成自身的意义追寻与自我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山》 女性形象 困境
下载PDF
电影《盲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6
作者 孙佳利 《视听》 2018年第10期80-81,共2页
自古中国的女性就被三从四德所束缚,随着女性主义的渐渐崛起,女性的想法和眼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影片《盲山》中塑造了被拐卖妇女白雪梅以及她的婆婆等女性形象,体现出新时代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也刻画出在命运的摧残之... 自古中国的女性就被三从四德所束缚,随着女性主义的渐渐崛起,女性的想法和眼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影片《盲山》中塑造了被拐卖妇女白雪梅以及她的婆婆等女性形象,体现出新时代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也刻画出在命运的摧残之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发型形象 衣着色彩评判 《盲山》
下载PDF
无言的山丘:山村生存的极致——以《盲山》、《光棍儿》为例
7
作者 谢晓霞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0,108,共4页
本文以电影《盲山》、《光棍儿》为例,从题材、审美取向、影像呈现三个方面,分析影片如何以贴近的方式表现当下中国某些地域农村物质和精神双重生活的现状,这类电影虽然在当代中国影坛有些异类,但在多元现代性语境下却各有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影 《盲山》 《光棍儿》 荒原
原文传递
盲山与太阳:2007国产电影的两个瞬间
8
作者 秦良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5-45,共1页
同为第六代导演的新作,《盲山》与《太阳照常升起》因不同的价值与美学取向而风格迥异。《太阳》的高投资主要用于打造画面质量,而它的负极性情感取向和叙事的断裂则导致了影片的价值错位;《盲山》在艺术与伦理之间找到平衡,赓续了中国... 同为第六代导演的新作,《盲山》与《太阳照常升起》因不同的价值与美学取向而风格迥异。《太阳》的高投资主要用于打造画面质量,而它的负极性情感取向和叙事的断裂则导致了影片的价值错位;《盲山》在艺术与伦理之间找到平衡,赓续了中国电影的东方美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山》 《太阳照常升起》 伦理 叙事
下载PDF
恶的彰显与善的式微——论李杨电影中的人文意蕴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为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盲井》和《盲山》是旅德新锐导演李杨回国后的两部现实主义力作。关于李杨的这两部电影,国内的论者大多只探究其一。本文主要从作品的人文意蕴出发,着重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两部影片中所揭示出的人性的“善”“恶”问题。
关键词 善恶 李杨 人文意蕴 《盲井》 《盲山》
下载PDF
新媒体“围剿”贾平凹《极花》背后的文化考察
10
作者 李磊 《德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贾平凹以拐卖妇女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极花》关切农村的凋敝存亡,城乡的贫富差距,反感强大的现代性话语的压迫,不认为农村是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需要摆脱的包袱,一个需要摘除的毒瘤。对盘剥农村、排斥农民、污名化农民的行... 贾平凹以拐卖妇女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极花》关切农村的凋敝存亡,城乡的贫富差距,反感强大的现代性话语的压迫,不认为农村是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需要摆脱的包袱,一个需要摘除的毒瘤。对盘剥农村、排斥农民、污名化农民的行为以及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他有深切熟虑的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对被拐妇女的同情与对加害者行为的控诉上,这是他遭遇道德审判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花》 妇女拐卖 《盲山》 城乡关系
下载PDF
生存还是毁灭 电影《盲井》中的辩证法与文化反思
11
作者 易永谊 罗甜甜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11期93-99,共7页
《盲井》是中国导演李杨拍摄的“三盲系列”电影的首部,于2003年上映,其他两部分别是2007年上映的《盲山》与2018年上映的《盲·道》。《盲井》上映之时,中国已经走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不断... 《盲井》是中国导演李杨拍摄的“三盲系列”电影的首部,于2003年上映,其他两部分别是2007年上映的《盲山》与2018年上映的《盲·道》。《盲井》上映之时,中国已经走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不断崛起的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从农村涌向城镇的打工人群。改革开放这场“及时雨”在为广大人民创造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盲井》中,唐朝阳、宋金明与元凤鸣三人同为贫穷与圈套的受害者,然而他们对生存困境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井》 《盲山》 宋金明 生存哲学 开放之路 文化反思 生存困境 辩证法
原文传递
李杨:一意孤行的"扫盲人"
12
作者 东方剑 《各界》 2022年第6期6-12,共7页
在中国电影界,李杨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按照年龄和拍摄风格,他应该算第六代导演,但他却表示从来不混圈子.他从42岁开始拍摄电影,15年间只拍了"盲系列三部曲"——《盲井》《盲山》《盲·道》,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关注底层... 在中国电影界,李杨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按照年龄和拍摄风格,他应该算第六代导演,但他却表示从来不混圈子.他从42岁开始拍摄电影,15年间只拍了"盲系列三部曲"——《盲井》《盲山》《盲·道》,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关注底层社会问题,替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人发声.这位留着一头大波浪卷、颇具文艺范的导演,恰如一名仗剑走天涯的剑客,用电影直击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界 第六代导演 《盲井》 《盲山》 拍摄风格 李杨 底层社会 三部曲
原文传递
Blind Mountain (2007)
13
作者 玉竹 《Women of China》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Li Yang made his directorial debut in 2003 with the award-winning ,Blind Shaft, a movie about China's coal mines. Four yearslater, he released his second work, Blind Mountain, through which he addressed the illegal ... Li Yang made his directorial debut in 2003 with the award-winning ,Blind Shaft, a movie about China's coal mines. Four yearslater, he released his second work, Blind Mountain, through which he addressed the illegal "bride trade" in China's countryside. In both works, Li adopted a documentary approach, through which he reflected his concern about social realiti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影视评论 艺术评论 演员 《盲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