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婚外情:《小城之春》偶遇《相见恨晚》
1
作者 刘成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8,I0007,共6页
费穆导演于1948年创作的《小城之春》新时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电影的经典之作。经过严格考证与比较,该片明显受到英国1945年名片《相见恨晚》的影响,这又一次印证了中国早期电影对西方影片的大量借鉴与学习。两片都以中... 费穆导演于1948年创作的《小城之春》新时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电影的经典之作。经过严格考证与比较,该片明显受到英国1945年名片《相见恨晚》的影响,这又一次印证了中国早期电影对西方影片的大量借鉴与学习。两片都以中产阶级家庭女性自身的视角表述了被中断的婚外恋情,运用女主角的“心声自白”对恋情中的男女心理做出了细致的描绘。而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小城之春》在影像风格和内涵寓意上则更有深意,较之《相见恨晚》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之春》 《相见恨晚》 弗洛伊德口误(Freudian slip)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下载PDF
松竹和梅兰的遥望——浅论广播剧《相见恨晚》的艺术特色
2
作者 杨顺安 《视听纵横》 2003年第6期93-94,共2页
京剧演员或漫画家能冠以大师者,当属凤毛麟角,梅兰芳和丰子恺即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有杰出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之相遇,该是何等辉煌的场景。浙江电台和桐乡市广电局联合创作、录制的广播剧《相见恨晚》再现了这段至纯至美的艺坛佳话。
关键词 《相见恨晚》 广播剧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费穆电影《小城之春》中的美学与道德政治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文瑜 朱怡淼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7,共8页
本文分析费穆1948年的电影杰作《小城之春》,并提供一种基于美学背景的解读。费穆现代主义的电影拍摄手法,既彰显了女性主角的主体性又增强了电影的抒情性,从而传达了一种儒家道德寓意。其核心在于把强烈的情感("情")作为一... 本文分析费穆1948年的电影杰作《小城之春》,并提供一种基于美学背景的解读。费穆现代主义的电影拍摄手法,既彰显了女性主角的主体性又增强了电影的抒情性,从而传达了一种儒家道德寓意。其核心在于把强烈的情感("情")作为一种通往智慧和通"情"达"理"的途径。该片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对1947年文化界涌现的中国战争史诗创作现象的响应。对比考察1945年大卫·里恩(David Lean)的电影《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中描绘的英式激情与克制,我们可以发现相似之处,在战后世界,有着不同阶级和政治结构的社会也同样面对着一些深层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穆 《小城之春》 美学 儒家道德 《相见恨晚》
原文传递
话题:吻,还是不吻?
4
《茶博览》 2009年第3期54-55,共2页
吻,是指用嘴唇触碰人或物。 吻有时是神奇的:王子吻了睡美人,就唤醒了她;吻偶尔是可怕的:加略人犹大吻了耶稣,背叛了他的主;吻通常是浪漫的:杭州城里的K155路电车,被人们亲昵地称作"KISS路",2006年的夏天,电车营运的最后一日,有... 吻,是指用嘴唇触碰人或物。 吻有时是神奇的:王子吻了睡美人,就唤醒了她;吻偶尔是可怕的:加略人犹大吻了耶稣,背叛了他的主;吻通常是浪漫的:杭州城里的K155路电车,被人们亲昵地称作"KISS路",2006年的夏天,电车营运的最后一日,有情侣专程赶去,肩并肩坐在双人座上感受爱情线路最后的浪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见恨晚》 话题 接吻 电车 浪漫
原文传递
看经典电影学情景对话——道别离
5
作者 辜丽 《新东方英语》 2004年第03M期68-73,共6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关键词 经典电影 情景对话 英语会话 《远大前程》 《相见恨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