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先秦两汉解经文体的萌生与确立——以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为中心
1
作者 王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故训""传"是先秦时期就开始流行与运用的解经文体,到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昌盛蔚为大观。惜先秦时期缺少独立的文本。马王堆帛书《相马经》的发现,是古代解经文体史上的一块活化石。其"故训""传&qu... "故训""传"是先秦时期就开始流行与运用的解经文体,到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昌盛蔚为大观。惜先秦时期缺少独立的文本。马王堆帛书《相马经》的发现,是古代解经文体史上的一块活化石。其"故训""传"体例,证明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经"的解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而且这种文体不仅用于解释儒家经典,同时在其他行业经典文本的传授中业已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经文体 帛书《相马经》 “故训” “传” 文体渊源
下载PDF
从帛书《相马经》看战国晚期散体赋的成熟与定型
2
作者 孙海龙 刘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72,192,共11页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相马经》是一篇成于战国晚期的相马术专著,由于采用了散体赋的文体形式进行写作,其在赋史研究中具有了相应的史料参考价值。从《相马经》文体形式、写作年代及其对于散体赋的借鉴与接受来看,无论是题材选择、篇...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相马经》是一篇成于战国晚期的相马术专著,由于采用了散体赋的文体形式进行写作,其在赋史研究中具有了相应的史料参考价值。从《相马经》文体形式、写作年代及其对于散体赋的借鉴与接受来看,无论是题材选择、篇章结构,还是语言形式与修辞手法,帛书《相马经》都对战国晚期楚地作家的散体赋进行了全方位的借鉴运用与刻意模仿。《相马经》反映出战国晚期散体赋的体载形式已经基本定型且走向成熟,其在楚国域内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对早期赋体文学研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经》 散体赋 写作年代 赋史价值
下载PDF
馬王堆帛書《相馬經》賦體考略
3
作者 王静 《简帛研究》 2020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馬王堆帛書《相馬經》近似於古代早期一種知識性俗賦。從文體功能看,《相馬經》以大量隱喻性語言來“體物”“狀物”,與賦“鋪陳體物”之性質不謀而合。以文體體制言,《相馬經》鮮明的韻誦體體式,使文本呈現出“合韻上口”的文體特徵,... 馬王堆帛書《相馬經》近似於古代早期一種知識性俗賦。從文體功能看,《相馬經》以大量隱喻性語言來“體物”“狀物”,與賦“鋪陳體物”之性質不謀而合。以文體體制言,《相馬經》鮮明的韻誦體體式,使文本呈現出“合韻上口”的文體特徵,這與賦“不歌而誦”的文體内涵大致相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書《相馬經》 俗賦 體物 隱喻 韻誦體
下载PDF
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重文号的漏抄与误抄
4
作者 张传官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479-485,共7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是早已失传的《相马经》的某种古抄本,弥足珍贵。不过,此抄本存在着漏抄或误抄的问题,我们可以据此对《相马经》的版本价值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关于《相马经》中的脱字与误字,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此不赘述①。此外...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是早已失传的《相马经》的某种古抄本,弥足珍贵。不过,此抄本存在着漏抄或误抄的问题,我们可以据此对《相马经》的版本价值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关于《相马经》中的脱字与误字,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此不赘述①。此外,《相马经》中也有不少误抄或漏抄重文号的情况,本文就集中讨论这个问题。帛书《相马经》共分为三部分,学者多认为第一部分是"经",第三部分是"故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 重文号 版本价值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补识三例
5
作者 高一致 《人文论丛》 2020年第2期84-92,共9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所涉及相马理论古奥难懂,学者对帛书中一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仍有商补余地。(1)帛书3行“百节尽关”,学者无说,比对传世医书的记载可知,它应指马的关节闭合,不松懈弛缓。(2)帛书8行上、55行下所记“十焦”以及27行...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所涉及相马理论古奥难懂,学者对帛书中一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仍有商补余地。(1)帛书3行“百节尽关”,学者无说,比对传世医书的记载可知,它应指马的关节闭合,不松懈弛缓。(2)帛书8行上、55行下所记“十焦”以及27行所记“焦”,并非是所谓“六腑之一”或穴位,而是马匹个体间具有差异性的外部特征。结合《相马经》文本与汉代马式来看,这类“焦”似指马匹肌肉上的褶皱纹理。(3)《相马经》所载“㡿肉”之“㡿”以及全篇同样表示“㡿肉”的“尺”,或皆读作“坼”,分散、散开义。“㡿(坼)肉”意为破散之肉,即《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八肉”。但“八肉”之名源自马额左右盾肌所呈现的直观“八”字形态,“㡿(坼)肉”则得名于肌肉自身摇动破散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相马经》 考释
下载PDF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校讀札記
6
作者 張傳官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18年第1期360-379,共20页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於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是早已失傳的《相馬經》的某種古抄本,彌足珍貴。帛書《相馬經》出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其材料都没有完全公布。1977年,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發表《馬王堆漢墓帛書&...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於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是早已失傳的《相馬經》的某種古抄本,彌足珍貴。帛書《相馬經》出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其材料都没有完全公布。1977年,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發表《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釋文》一文(下文簡稱爲'《相釋》')~①,公布了全套釋文,但圖版則付諸闕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馬經》
下载PDF
“细[金泉]”还是“细锦”?——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释一则
7
作者 刘钊 《中国训诂学报》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有“细■”与“细■”,仅从形体隶定和字形层面上看,只能如此隶定和考释,然而,从更深层次的形体来源和用法探究,只能是“细锦”,“■”是“■”的讹字。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 细■ 细■ 校释
原文传递
从形法到文学:论相马术与唐代咏马诗的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卓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3期18-24,共7页
唐人在咏马时,已在为数不少的篇目里使用相马术语、从相马的角度摹绘马匹了,这些话语在传世《相马经》中历历可寻。这类术数、农学知识进入诗歌,在唐前的诗中不曾见到,是唐代咏马诗的一个发展。唐诗使用相马术语有两方面条件:一方面,相... 唐人在咏马时,已在为数不少的篇目里使用相马术语、从相马的角度摹绘马匹了,这些话语在传世《相马经》中历历可寻。这类术数、农学知识进入诗歌,在唐前的诗中不曾见到,是唐代咏马诗的一个发展。唐诗使用相马术语有两方面条件:一方面,相马术是唐人知识结构中的一环,《相马经》的流传、类书及注释中相马知识的摘引、日常话语的运用,都为相马语入诗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魏晋南北朝马赋已开相马语使用之先河,为唐诗吸收、唐初类书的编撰及选学的风靡则起了推动作用。相马术语的化用,丰富了咏马诗的写作技巧,也折射出唐代诗人咏马的双重心理--诗人既以良马自寓,又以伯乐自居,从而深化了慜骥悲士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 《相马经》 咏马诗 唐代
下载PDF
朝鲜朝闵齐仁赋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受容——以《酒赋》、《相马失之瘦赋》为中心
9
作者 孙惠欣 杜小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0-76,共7页
闵齐仁是朝鲜朝中期文人,《立岩集》收录其赋作16篇。以其《酒赋》和《相马失之瘦赋》为中心,从题材内容、典故化用和新儒学思想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对其赋作创作的影响以及闵齐仁赋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受容。从中不仅反映出朝鲜... 闵齐仁是朝鲜朝中期文人,《立岩集》收录其赋作16篇。以其《酒赋》和《相马失之瘦赋》为中心,从题材内容、典故化用和新儒学思想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对其赋作创作的影响以及闵齐仁赋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受容。从中不仅反映出朝鲜文人创作与中国文学极为密切的关系,也体现出闵齐仁"文以载道"的家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齐仁 《酒赋》 《相马失之瘦赋》 中国文学 影响
下载PDF
汉籍初传日本与马之渊源关系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静永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81,共7页
古代日本何时开始自觉地去学习汉文化和汉字?日本古文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中两则记录马与汉籍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汉文化圈形成的一个基本模式——汉文化之早期传播往往是与实用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实用汉文典... 古代日本何时开始自觉地去学习汉文化和汉字?日本古文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中两则记录马与汉籍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汉文化圈形成的一个基本模式——汉文化之早期传播往往是与实用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实用汉文典籍与其所记录的先进技术一起首先进入了中国的周边区域,让没有文字的周边民族产生了对汉字文明的憧憬;随后以《论语》为嚆矢,中国古代的思想也迅速地在这些周边地区得到深入传播,渐次形成了一个以汉籍为载体的汉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日本 汉文化 汉字 《相马经》 菟道稚郎子 汉文化圈
下载PDF
汉籍初传日本与“马”之渊源关系考
11
作者 静永健 陈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3,共8页
汉字和汉籍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日本的?日本的先民们又为什么要主动去吸收这些在生活中并无多大实际作用的深奥的汉文化思想?这是过去东亚汉文化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未被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汉籍与"马"的传承关系出发... 汉字和汉籍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日本的?日本的先民们又为什么要主动去吸收这些在生活中并无多大实际作用的深奥的汉文化思想?这是过去东亚汉文化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未被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汉籍与"马"的传承关系出发对日中两国的史料进行钩沉后可以发现,生活在中国边缘的东亚各民族正是通过诸如《相马经》之类的实用书籍体会到汉字文明的博大精深,最终迈出了学习儒家经典、积极输入汉字文化思想的重要一步,从而使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汉字文化为主的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汉籍 《相马经》 菟道稚郎子 《文选》
下载PDF
赤兔马的“兔”
12
作者 张港 《文史杂志》 2002年第5期83-83,共1页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赤兔马记载。但是为什么称为赤兔却并没有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
关键词 赤免马 兔毛 《三国志》 《相马经》
下载PDF
按图索骥
13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9年第3期55-55,共1页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他把自己识马的经验写成书,名为《相马经》。这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所以人们把孙阳叫'伯乐'。书上写着:良马有高高的额头,鼓起的眼睛,马蹄是圆圆的。孙阳的儿子熟读了...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他把自己识马的经验写成书,名为《相马经》。这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所以人们把孙阳叫'伯乐'。书上写着:良马有高高的额头,鼓起的眼睛,马蹄是圆圆的。孙阳的儿子熟读了这本书后,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好马。一天,他在路便看见一只癞蛤蟆,前额和《相马经》上好马的特征相符,就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经》
下载PDF
“毛病”一词的来历
14
《农村工作通讯》 2009年第12期47-47,共1页
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成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 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成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词语 “毛病” 《相马经》
下载PDF
熟语典故——按图索骥
15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1年第1期64-64,共1页
有这样一个故事:伯乐的儿子手里拿着伯乐著的《相马经》去找千里马。书中说好马是“隆颡蚨目,蹄如累麴”,也就是高额头大眼睛,马蹄像堆起的酒曲。他儿子按书中所说的样子找到一只大蟾蜍,回去对他父亲说:“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 有这样一个故事:伯乐的儿子手里拿着伯乐著的《相马经》去找千里马。书中说好马是“隆颡蚨目,蹄如累麴”,也就是高额头大眼睛,马蹄像堆起的酒曲。他儿子按书中所说的样子找到一只大蟾蜍,回去对他父亲说:“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道儿子愚笨,转怒为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 素材 《相马经》
下载PDF
按图索骥
16
作者 代云 瘦瘦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10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相马经》
下载PDF
按图索骥
17
作者 代云 瘦瘦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11年第1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相马经》
下载PDF
按图索骥
18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 2024年第7期64-64,共1页
原文伯乐《相马经》有“隆颖蚨日蹄如累”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谓其父日:“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日:“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关键词 伯乐 《相马经》 按图索骥
原文传递
文史快车
19
《文史天地》 2024年第2期95-95,共1页
“毛病”一词本来是指马“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 “毛病”一词本来是指马“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 《相马经》 中说
原文传递
方术、文学、绘画的互动:论相马术对鞍马画的影响及进程
20
作者 姜卓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第4期81-89,共9页
相马术作为对马匹的良莠形象有所规定和描述的技术,对鞍马画的批评话语、审美理论、技法理论、艺术形象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部分关联,又以题马画诗为津梁,呈现出方术、文学、绘画的三方互动面貌。大体表现为:画论家借助相马知识... 相马术作为对马匹的良莠形象有所规定和描述的技术,对鞍马画的批评话语、审美理论、技法理论、艺术形象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部分关联,又以题马画诗为津梁,呈现出方术、文学、绘画的三方互动面貌。大体表现为:画论家借助相马知识描述马画形象、评价画艺,此风气又与题画诗对相马术的运用密切相关。《相马经》中的良相逐渐融入马画,龚开的《骏骨图》最具代表性。明清之时期,马画技法理论进一步吸收相马经验,走向成熟,相关理念与方法至今仍具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马 《相马经》 题马画诗 鞍马画 画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