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知本提纲》林业思想及林业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建秋 李嘉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0-195,共6页
作为乾隆年间关中地区的一部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蕴含着丰富的林业思想。《知本提纲》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技术主要体现在“树艺”中。在林业思想方面,《知本提纲》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农林全面发展不... 作为乾隆年间关中地区的一部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蕴含着丰富的林业思想。《知本提纲》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技术主要体现在“树艺”中。在林业思想方面,《知本提纲》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农林全面发展不可有农无林的“大林业”思想,运用以“天人合一论”和“阴阳说”为核心的农业哲学思想来诠释林业生产原理,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林业生产活动中。在林业技术方面,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详细记述了栽树中栽种地和种植季节的选择以及种植、繁殖和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给传统的林业生产注入了理论灵魂。该书所包含的林业思想和所记各项林业技术,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更为当代的林业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林业思想 阴阳说 农林结合
下载PDF
试论《知本提纲》中的传统农业哲学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文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3-62,共10页
《知本提纲》是清代农书中应用传统农业哲学原理阐释农学理论和原理的代表作。其中的“天人合一论”、“三才论”是阐述“天地人物和谐与统一”思想的 ,也就是诠释农业生产系统理论的。“元气论”是用朴素的唯物论阐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知本提纲》是清代农书中应用传统农业哲学原理阐释农学理论和原理的代表作。其中的“天人合一论”、“三才论”是阐述“天地人物和谐与统一”思想的 ,也就是诠释农业生产系统理论的。“元气论”是用朴素的唯物论阐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是“元气”的理论 ,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天地人物”的本原物质都是“元气”。阴阳说 ,应用阴阳对待统一的原理阐释了天地、水火、在阴阳相济、均调和平中化生万物的道理 ;用阴阳对待统一的原理诠释了风、日、水、土的阴阳属性 ,以及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使其均调和平的问题。五行说 ,用“天、地、水、火、气”的新五行说 ,取代了“金、木、水、火、土”的旧五行说 ,以便更适于解释农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传统农业哲学 中国 杨山山 元气论 阴阳说 五行说 天人合一论
下载PDF
从原理到推论的理论系统——《知本提纲》农学阴阳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齐文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8,共7页
《知本提纲》农学阴阳论是传统农学理论的系统总结,主要由作物生成原理、地宜论、时宜论组成。它引入新五行说,提出了"阳变阴化、阴阳交济、阳极阴收、阴敛阳藏"的作物生成原理。生成原理为以"田地五类型"、"... 《知本提纲》农学阴阳论是传统农学理论的系统总结,主要由作物生成原理、地宜论、时宜论组成。它引入新五行说,提出了"阳变阴化、阴阳交济、阳极阴收、阴敛阳藏"的作物生成原理。生成原理为以"田地五类型"、"耕作四原则"为主的地宜论和以"耕耢时宜"、"四时小节"为主的时宜论提供理论依据。总体看来,《知本提纲》农学阴阳论是一个准公理化理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农学阴阳论 作物生成原理 时宜论 地宜论 准公理化方法
下载PDF
论十八世纪中期中英农法演化成就与变革趋势——《知本提纲》与《马力中耕农法》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恺忱 《古今农业》 2007年第3期1-21,共21页
本文分别依据成书于18世纪中英两国的具有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zhiben ti gang)与《马力中耕农法》(The Horse-hoing Husbandry),加以较为详尽的论述对比,来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农业生产的情况及特点。并证实其前期的水平,是以劳动集约... 本文分别依据成书于18世纪中英两国的具有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zhiben ti gang)与《马力中耕农法》(The Horse-hoing Husbandry),加以较为详尽的论述对比,来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农业生产的情况及特点。并证实其前期的水平,是以劳动集约为主侧重种植业的中国,在总体成就上高于英国。而英国的农业在此之前虽已呈现变革的肇端,但尚未完成;至于工业革命是在本世纪后期方始启动仍在进行之中。如仅就农艺学角度来看,18世纪的中国似更先进,实际上英国粮作单产与畜产品供应却都有所增加,其原因则可归之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此之后的发展变革趋势,侧重工程技术的英国随即超过仍沿袭精耕细作仅以生物技术为主的中国,而先于中国实现了农业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马力中耕农法》 农法 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农业经营形态
下载PDF
《知本提纲》所见杨屾对家族秩序的构建
5
作者 龚阔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0-83,共4页
《知本提纲》作为清代关中地区著名农学家、理学家杨屾开馆授学的讲义,集中体现了杨屾的理学思想,其中就有其对于家族秩序的构建。杨屾对于家族秩序的建构,既是其世界秩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于稳固地方政治统治的考量。杨屾从... 《知本提纲》作为清代关中地区著名农学家、理学家杨屾开馆授学的讲义,集中体现了杨屾的理学思想,其中就有其对于家族秩序的构建。杨屾对于家族秩序的建构,既是其世界秩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于稳固地方政治统治的考量。杨屾从家长身范、子姓佐理、内外分职等方面对家族的管理秩序进行了建构,既是其对家族秩序深入探究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关中乡村治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杨屾 家族秩序
下载PDF
论清代农学的实用性趋向——以杨屾“天地水火气”五行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火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8-183,共6页
清代农业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农学思想理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趋向通俗、实用。清代农书与前期相比,呈现出地方性、专业性、全面性的特点。杨屾所著农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他在《知本提纲... 清代农业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农学思想理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趋向通俗、实用。清代农书与前期相比,呈现出地方性、专业性、全面性的特点。杨屾所著农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他在《知本提纲》中建立了五行说,改"金木水火土"为"天地水火气",并将其运用于农业实践的解释,其理论趋向实用化,反映了传统农学在清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农学 《知本提纲》 天地水火气 实用性
下载PDF
论杨屾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清朝鼎盛时期的农学家杨?,一生重视农业和农业技术教育,长期从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范,成绩卓然,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
关键词 杨屾 农业教育 《知本提纲》 养素园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略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文韬 《古今农业》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哲学思想和农学思想两个层次。我们在这篇短文中准备只讨论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的主要内容,而农学思想方面的内容将另文论述。 中国传统哲学同传统农学有着难分难解的血肉联系,这是因为传统农学往往采...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哲学思想和农学思想两个层次。我们在这篇短文中准备只讨论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的主要内容,而农学思想方面的内容将另文论述。 中国传统哲学同传统农学有着难分难解的血肉联系,这是因为传统农学往往采用传统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来阐发农学理论和原理。中国传统农学中常用的哲学概念和范畴主要有:三才、元气、阴阳、五行、圜道、尚中等,我们在这里对其主要内容作以下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哲学 中国传统农学 农学思想 元气论 五行说 农业生态系统 天地人 生态农学 《知本提纲》 农事活动
下载PDF
布衣杨屾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0-52,共3页
杨屾(1687—1685年),号双山,陕西省兴平县桑镇人。是清代初期杰出的农桑学家,理学家。杨(山山)一生以耕读教书为业,在陕西首倡蚕桑事业,给陕西经济注入活力,其影响波及北方各省。著有《豳风广义》,《桑政摘要》,《知本提纲》,《修齐直... 杨屾(1687—1685年),号双山,陕西省兴平县桑镇人。是清代初期杰出的农桑学家,理学家。杨(山山)一生以耕读教书为业,在陕西首倡蚕桑事业,给陕西经济注入活力,其影响波及北方各省。著有《豳风广义》,《桑政摘要》,《知本提纲》,《修齐直指》等四部蚕桑学、农学专著,对陕西及北方的蚕桑事业和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蚕桑事业 陕西经济 陕西黄土高原 明清时期 农业生产 全部生产过程 阴阳五行学 注入活力 历史功绩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文涛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9-59,共11页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包含抽象的农学原则和具体的农学知识,还有艰深的农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表现为,运用气概念和阴阳学说,对农学原则特别是农学知识作出的理论解释。理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秦至宋元时期为初级阶段,其成果杂列各...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包含抽象的农学原则和具体的农学知识,还有艰深的农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表现为,运用气概念和阴阳学说,对农学原则特别是农学知识作出的理论解释。理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秦至宋元时期为初级阶段,其成果杂列各处,不成体系,理论化程度不高;明清时期为成熟阶段,形成了以马一龙《农说》和杨屾《知本提纲》为代表的传统农学理论化的最终成果。气和阴阳是古代学术的通用工具,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作出气与阴阳解释的趋向,开启了古代农学的理论化进程。明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宋明理学的方法遗产,促进了古代农学理论化的深度开展。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逻辑性与体系性。究其本质,是基于古代农作经验知识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农学 理论化 《农说》 《知本提纲》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