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人知识分子观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指引——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比较
1
作者 张伟 叶政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30-39,46,共11页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探索正确的知识分子观,对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过诸多的探讨,并最终凝结于三个历史决议中。历史决议文本中“知识分子”的词频和叙述变化反映了从革命时期的早期探索,逐步过渡到新中...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探索正确的知识分子观,对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过诸多的探讨,并最终凝结于三个历史决议中。历史决议文本中“知识分子”的词频和叙述变化反映了从革命时期的早期探索,逐步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团结、改造和使用”,到改革开放后的逐渐成熟,以至到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历史演变。第三个历史决议基于前两个历史决议的精神更突出对人才和创新的需求。三个历史决议中的知识分子观充分展示了党对知识分子始终坚持信任和尊重的基本态度、坚持团结和使用的工作原则,以及知识分子自觉肩负传承文化和引领创新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决议 知识分子 人才观
下载PDF
延安时期女性知识分子世界观转变及历史影响
2
作者 易丽华 《时代人物》 2023年第9期242-245,共4页
延安时期的十三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新中国的雏形在这一时期酝酿成形,世界通过延安郑重认识中国共产党,关注马克思主义,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奔赴延安。其中有一部分女性知识分子极其引人注目。作为女性,她们需要克... 延安时期的十三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新中国的雏形在这一时期酝酿成形,世界通过延安郑重认识中国共产党,关注马克思主义,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奔赴延安。其中有一部分女性知识分子极其引人注目。作为女性,她们需要克服外在的社会性别意识差异,其自身内在思想上的局限性也需要跨越,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科学世界观的这一批女性,为中国革命、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历史验证了她们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女性知识分子 世界观转变 历史影响
下载PDF
中国农业区划发展的历史回溯与未来展望
3
作者 孙凯 丁晓蕾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农业区划作为指导农业因地制宜生产和因势利导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要素利用、提振乡村产业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区划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根基,按其思想演变、学术研究和实践历程可以划分为... 农业区划作为指导农业因地制宜生产和因势利导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要素利用、提振乡村产业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区划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根基,按其思想演变、学术研究和实践历程可以划分为古代早期农业分区思想萌芽与涉农土地利用实践、近代农业区划科学发轫与起步探索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工作实务及体系化建设三个发展阶段。针对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出现的新变化,未来中国农业区划需要与时俱进,围绕全球气候变暖、城乡地理空间格局变化、农业新生产要素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等内容,为国家宏观农业发展计划的实施提供前瞻性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区划 发展历程 历史回溯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4
作者 郭英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 美国亚裔文学在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历经“沉默”“觉醒”,走向“发声”,见证了美国亚裔族群的沉浮兴衰,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学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基于此,应在界定美国亚裔文学的基础上,阐明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特别是在中国语境下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必要性,进而梳理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展望其光明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文学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美国华裔文学 历史 现状 未来
下载PDF
我国农村文化养老的历史传承、现实逻辑和未来趋势
5
作者 方爱清 黎丽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文化养老”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农村,文化养老的实践以孝道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宗族文化和村落共同体等要素为传承基础。农村文化养老的需求受到社会变迁与转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养老”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农村,文化养老的实践以孝道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宗族文化和村落共同体等要素为传承基础。农村文化养老的需求受到社会变迁与转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在孝道观念迭代、民俗文化常态化融入、传统艺术与时俱进、宗族文化现代化以及村落共同体维系力量弱化的现实逻辑下,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才和文化资源融合的方向转变、从邻里互助关爱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转变、从单一分散活动向多元焕新活动的转变、从传统居家养老向社区智慧养老的转变、从传统照顾向综合多元服务的转变,将是我国农村文化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养老 历史传承 现实逻辑 未来趋势
下载PDF
未来社会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塑造思想的历史自觉性探析
6
作者 王辉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要实现与追求的有别于旧的社会和旧的时代的理想目标,它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倡导的人类文明将要走向新的进程和篇章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人的历史主体作用表现在不断将整个人类发展与自然客观进程作为一... 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要实现与追求的有别于旧的社会和旧的时代的理想目标,它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倡导的人类文明将要走向新的进程和篇章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人的历史主体作用表现在不断将整个人类发展与自然客观进程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息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以动态的历史自觉性发现世界与人的本质价值,在动态的价值开掘利用过程中永不停息地扩展提升人与自然世界的一切有利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文明塑造思想的历史自觉性是历史主体对于世界文学的动态价值追求,对于世界本质的动态价值发现,对于人的本质的动态价值塑造,从而以动态的进程提升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实践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文明塑造 历史自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7
作者 孙培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9期27-29,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影响中国从历史走向未来的重大时代课题,且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必须立足“两个大局”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现实张力和未来发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影响中国从历史走向未来的重大时代课题,且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必须立足“两个大局”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现实张力和未来发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历程及其三次历史性飞跃,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的现实张力,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根本原因,科学展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发展,以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 现实 未来
下载PDF
近代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世界史”认识
8
作者 周晓霞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根据日本最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2018年修订版)的规定,自2022年4月新学期起,将原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近现代“日本史”和“世界史”两个科目融合成一门新的必修科目——“历史综合”,此举并非表明日本不再重视世界史教育,而是带有培... 根据日本最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2018年修订版)的规定,自2022年4月新学期起,将原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近现代“日本史”和“世界史”两个科目融合成一门新的必修科目——“历史综合”,此举并非表明日本不再重视世界史教育,而是带有培养国民从世界视野重新思考过去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来认识历史的意图。不仅如此,如何在“世界史”的框架下,整合性地理解日本历史,这些问题引发的讨论超越了狭义的历史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学习指导要领》 世界视野 历史学界 高中历史教学 日本知识分子 必修科目 近代初期
下载PDF
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历史演进、现实挑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婷昱 郭思敏 +1 位作者 畅倩 宋嘉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4,共8页
【目的】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国家粮食供给保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事关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方法】在分析“天府粮仓”发展历史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四川粮情农情,梳理打造更高水平“天府... 【目的】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国家粮食供给保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事关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方法】在分析“天府粮仓”发展历史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四川粮情农情,梳理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结果】现阶段,“天府粮仓”面临稳产保供压力增大、种粮主体流失、粮食增产增效空间有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结论】应立足“全产业链”“大食物观”“大治理观”“大空间观”与“两藏”战略,从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粮肉鱼果蔬协同生产、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与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协同赋能等5个方面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粮仓 历史演进 现实挑战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社会批判:大学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与学术责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玲 谢安邦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理应承担特殊的社会使命,也就是其他社会组织无力承担的社会批判责任。大学作为知识分子的社区,是知识分子汇聚的场所,大学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知识分子是大学精神的实践者,是大学社会批判使命的履行者。这... 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理应承担特殊的社会使命,也就是其他社会组织无力承担的社会批判责任。大学作为知识分子的社区,是知识分子汇聚的场所,大学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知识分子是大学精神的实践者,是大学社会批判使命的履行者。这一特殊的使命有起源,有衰落,有在位,也有缺失。中国大学若想实现短时间内的跨越,珍视独立自由的精神,坚持社会批判的立场,这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批判 大学 知识分子 历史使命 学术责任
下载PDF
民国职教知识分子的救国理想及历史境遇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德新 谢长法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9-132,共4页
民国时期,众多知识分子怀抱"职教救国"理想和信念,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拯救国家,振兴民族。这些职教知识分子虽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是他们寄予"救国"厚望的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是遭受到了"学""... 民国时期,众多知识分子怀抱"职教救国"理想和信念,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拯救国家,振兴民族。这些职教知识分子虽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是他们寄予"救国"厚望的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是遭受到了"学""用"脱离、传统观念鄙薄职业教育、外来理论难以适应本国需要的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知识分子 职业教育 救国理想 历史境遇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晓敏 刘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83,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萌动到提出,从比较正确到发生偏差、乃至严重失误,继而又拨乱反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中共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了自己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点、规律的认识,科学地总结在此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萌动到提出,从比较正确到发生偏差、乃至严重失误,继而又拨乱反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中共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了自己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点、规律的认识,科学地总结在此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极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知识分子 政策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悦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58,共5页
所谓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从1936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至1945年抗战结束这一期间集结于延安,经受革命战争洗礼的新型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延安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与近代各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相比,不仅数量较多,地域集中,而且目标一致,信... 所谓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从1936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至1945年抗战结束这一期间集结于延安,经受革命战争洗礼的新型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延安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与近代各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相比,不仅数量较多,地域集中,而且目标一致,信念坚定,在国难当头的岁月中,构成了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知识分子精英队伍,呈现出了一些有别于前几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其历史作用也尤为世人所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群体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知识分子 阶级属性 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 新型知识分子 历史地位 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下载PDF
中美档案界跨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基于中美档案合作项目的案例分析
14
作者 刘舒婷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0,共3页
在梳理中美档案界跨文化交流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交流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未来交流合作路径的选择进行了前瞻性探讨。通过历史考察,将中美档案界跨文化交流历程划分为初步交流、交流中断、交流恢复与深化三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 在梳理中美档案界跨文化交流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交流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未来交流合作路径的选择进行了前瞻性探讨。通过历史考察,将中美档案界跨文化交流历程划分为初步交流、交流中断、交流恢复与深化三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交流的主要特点。在现实困境方面,指出中美档案界在档案认知、管理体制、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制约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展望未来,提出要推进中美档案界在学术交流、数字化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构建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档案界 跨文化交流 历史脉络 现实困境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悄悄变动着的历史观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俐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福柯1977年3月12日回答法国《新观察》专访时曾经这样说:“我认为知识分子……正在抛弃他们过去的预言家功能。”他说自己梦想着,“会有那么一位摆脱了自明与全能的知识分子,他努力在时代的惯性和约束网中探查并指明弱点、出... 福柯1977年3月12日回答法国《新观察》专访时曾经这样说:“我认为知识分子……正在抛弃他们过去的预言家功能。”他说自己梦想着,“会有那么一位摆脱了自明与全能的知识分子,他努力在时代的惯性和约束网中探查并指明弱点、出路与关键联系。他不断更换位置,既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题材 历史 小说 预言家 福柯
下载PDF
论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远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共10页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一个群体。它的形成,不仅对中国革命及其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化与宣传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新中国各项事业特别是宣传文教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领导和骨干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 历史作用
下载PDF
历史、家族与知识分子的悲剧——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书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
由于时代、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茅盾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自问世以来未能得到客观公允的历史与审美评价。笔者认为 ,该作品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艺术整体 ,作者对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工业的合理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无法实现... 由于时代、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茅盾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自问世以来未能得到客观公允的历史与审美评价。笔者认为 ,该作品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艺术整体 ,作者对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工业的合理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无法实现所造成的历史悲剧的艺术再现 ,对张、王、赵、钱等贵族大家庭日益衰亡命运的真实反映 ,对不满现状的青年知识分子彷徨与苦闷的精神状态的准确把握 ,构成了这部小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家族 知识分子 悲剧
下载PDF
论1990年代以来历史散文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小敏 张喜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1990年代社会转型之后,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一大主题,忧天下的民族承担、仕而死的悲壮与尴尬、隐逸的高尚与逃避成为历史散文创作中古今文人对话及互审的重点。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创作者、抒情主体、审美对象在文本内部的重合性,... 1990年代社会转型之后,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一大主题,忧天下的民族承担、仕而死的悲壮与尴尬、隐逸的高尚与逃避成为历史散文创作中古今文人对话及互审的重点。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创作者、抒情主体、审美对象在文本内部的重合性,情感的抒发与理性的反思皆为创作者对审美主体观照后的自我审视,进而折射出当下文人在不断边缘化时确认自我身份的焦虑,也表达出对自我形象建构的期许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形象建构 仕与隐 历史散文
下载PDF
“知青作家”的身份认同——“文革”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历史起源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言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9-125,共7页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文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 ,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 ,与意...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文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 ,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 ,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作家 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 文化大革命后 历史起源 伤痕文学 反思小说
下载PDF
象征中的秩序: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成长”——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再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先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个典型符号,知识分子遵循着阶级论的逻辑"成长",而作为人性化叙述的符号载体,他的"成长"又遵从个体的、人格化的逻辑,两重话语的交错、纠缠造成了人物性格的扭曲或文本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知识分子 成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