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转的生命:《石头女人》对皮格玛利翁故事的双重活现
1
作者 杨琳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的“石头”语词重构年老女性病体形象的同时呈示了一种良性的伦理关系和积极看待衰老与死亡的视角;其次,通过将人体的生理性病变活现为人性化的石头图景,小说在由衰至死的病体石化过程和地质学意义上蓬勃生长的地球生命之间实现了转喻对接,揭示出作为自然构素的生命衰死之后复归大自然而流转不息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拜厄特 《石头女人》 活现 皮格玛利翁故事 生命流转
原文传递
舞蹈《石头·女人》的艺术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昕晨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0期112-114,共3页
1998年,舞蹈作品《石头·女人》获得了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银奖和表演铜奖。从编导老师深入惠安女的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开始到完成作品,总共历时六年。创作者在整个作品中并未追求过多的技术技巧,更多地从生活中提炼出“风格... 1998年,舞蹈作品《石头·女人》获得了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银奖和表演铜奖。从编导老师深入惠安女的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开始到完成作品,总共历时六年。创作者在整个作品中并未追求过多的技术技巧,更多地从生活中提炼出“风格化”的舞蹈语汇,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分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特征,探究了编创者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总结作品编创理念的基本特征。在舞蹈语汇层面,本文分析了该舞蹈作品的主题动作语汇及其与作品创作理念背景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特定舞蹈语汇和演员表演来表达作品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女人》 艺术特征 舞蹈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