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庾蔚之《礼记略解》评述 被引量:2
1
作者 焦桂美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庾蔚之是南朝刘宋时期重要经学家。其《礼记略解》体现出的郑注之外兼采他说;以义理阐释为主,较少文献互证;注重校勘,多得其正;力求对异文做出合理阐释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南朝经学注疏的一般特点。《礼记略解》的成果不仅为唐修... 庾蔚之是南朝刘宋时期重要经学家。其《礼记略解》体现出的郑注之外兼采他说;以义理阐释为主,较少文献互证;注重校勘,多得其正;力求对异文做出合理阐释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南朝经学注疏的一般特点。《礼记略解》的成果不仅为唐修《礼记正义》所吸纳,而且为历代尤其是清代《礼记》研究者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蔚之 《礼解》 阐释特点 意义
下载PDF
卢植《礼记解诂》探微
2
作者 潘斌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卢植《礼记解诂》一书已亡佚,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此书当亡佚于唐末五代时期。从现存的资料来看,《礼记解诂》的训诂内容主要是释词和解句,训诂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声训、义训、征古例和征今例。郑玄在作《礼记注》时曾以卢植《礼记解诂》... 卢植《礼记解诂》一书已亡佚,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此书当亡佚于唐末五代时期。从现存的资料来看,《礼记解诂》的训诂内容主要是释词和解句,训诂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声训、义训、征古例和征今例。郑玄在作《礼记注》时曾以卢植《礼记解诂》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植 《礼诂》 郑玄
下载PDF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对《礼记》经、传的界定
3
作者 叶纯芳 《哲学门》 CSSCI 2014年第1期11-35,共25页
《仪礼经传通解》中,“经”指的是《仪礼》,“传”指的是《礼记》《周礼》等其他经书。在此前提下,朱熹将《仪礼》的<冠礼>等篇,分别以《礼记》的<冠义>各篇作为主从关系配附。但《仪礼》佚失颇多,所存多为士礼,能将二礼整... 《仪礼经传通解》中,“经”指的是《仪礼》,“传”指的是《礼记》《周礼》等其他经书。在此前提下,朱熹将《仪礼》的<冠礼>等篇,分别以《礼记》的<冠义>各篇作为主从关系配附。但《仪礼》佚失颇多,所存多为士礼,能将二礼整整齐齐相配合的情况有限。然朱熹心目中的礼书蓝图,不仅仅着眼于士礼,而是涵盖家、乡、学、邦国、王朝各个层面的礼仪。《仪礼》经文的不敷使用,迫使朱熹不得不转向寻求其他各经的内容以弥补《仪礼》经文的不足。其中,以《礼记》使用最多、拆分最散。朱熹在《通解》中如何定位《礼记》一经?界定《礼记》经、传的标准是什么?当研究焦点都放在朱熹如何整理《仪礼》的同时,笔者以为,在《通解》中,朱熹如何处理《礼记》,也是探讨其礼学非常根本的问题。本文将《通解》所使用到《礼记》的内容与《礼记》原文比对,发现朱熹不仅忽视《礼记》作为经书的地位,对《礼记》做了相当大程度的删改、合并、调整顺序的工作,从实用礼学的角度出发,以经书为基础,重新制作一套新礼仪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仪经传通解》《礼 实用
原文传递
陆佃经学思想刍论
4
作者 杜晓 王心旋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3期56-65,共10页
陆佃的读经之路从《孟子》开始,以孟子的心、性、情为"本",又稽之以天、地、人之"道",作为解释经典之"据"。陆佃的经学著作有《诗讲义》《礼记解》《礼象》《易解》《八卦解》《春秋后传》等,比较有代表... 陆佃的读经之路从《孟子》开始,以孟子的心、性、情为"本",又稽之以天、地、人之"道",作为解释经典之"据"。陆佃的经学著作有《诗讲义》《礼记解》《礼象》《易解》《八卦解》《春秋后传》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诗讲义》和《礼记解》。在《诗讲义》中,陆佃擅长名物释义,融合诸子之说,主张万物一体,并指出前人释义不准确的地方,纠正其误解。陆佃作为神宗时期的礼学大家,融合三教以求"礼"之大旨、"仪"之细节,以深厚的训诂学功底校正《礼记》原文的错失之处,增补佚失,而著成《礼记解》这部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佃 经学 《诗讲义》 《礼记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