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道德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向度——读《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
1
作者 王莹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法则 康德 崇高 个体道德 人的本质 永恒 教学研究工作 抵御 美好
下载PDF
消费与社会责任:一个关于利益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困境及其出路探究
2
作者 吴金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大来源,在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相应的作用。西方社会中基于市场原理驱动并聚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动响应的社会责任消费发展模式,因其内含自相矛盾的一面而容易被“商业主义”收编而事与愿违。基于此,关注国家在推动社会责任消费中的作用,对于具有“强国家”传统的我国而言,不失为值得期待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社会 利益 道德 国家
下载PDF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道德主体论
3
作者 李萍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承担社会责任扩大了企业的边界,这不仅重申了企业与社会的深度关联,也确立了企业的道德责任主体地位。企业的道德责任通过企业共享意图加以落实。企业具备共享意图并且实际地呈现于企业决策过程、促发具有内在价值的团体行动,这种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扩大了企业的边界,这不仅重申了企业与社会的深度关联,也确立了企业的道德责任主体地位。企业的道德责任通过企业共享意图加以落实。企业具备共享意图并且实际地呈现于企业决策过程、促发具有内在价值的团体行动,这种企业共享意图融摄在企业内部结构和权力关系之中,传达了企业全体人员共享的价值共识,引导企业以共同体方式展开价值求同化行为,推动企业成为道德主体。然而,道德责任主体并非企业内在的属性,一般意义的社会责任外在于企业的原初目标,这表明:企业只是有限的道德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道德主体 共享意图 企业共识
下载PDF
法治社会建设视域下司法促进道德建设的方法论
4
作者 扶庆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21-122,128,共3页
司法具有弥合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功能,对弘扬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司法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道德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具体性、有限性特点。司法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应加强审... 司法具有弥合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功能,对弘扬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司法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道德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具体性、有限性特点。司法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应加强审判过程的释法说理、守住判决结果的公平正义、司法审判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司法宣传机制建设、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司法等。同时,社会的道德建设成效,反过来也会促进司法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司法 道德建设 方法
下载PDF
道德性正义、自然性差别与社会包容——关于正义本质的一种分析
5
作者 欧阳英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2,F0002,237,共9页
将秩序性正义与道德性正义这两个范畴明确区分开来,是准确把握正义本质的关键。柏拉图的正义概念是对秩序性正义的重要阐释,意指金人、银人、铁人与铜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恰到好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道德性正义相... 将秩序性正义与道德性正义这两个范畴明确区分开来,是准确把握正义本质的关键。柏拉图的正义概念是对秩序性正义的重要阐释,意指金人、银人、铁人与铜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恰到好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道德性正义相关,表明需要借助道德性正义来解决人与人之间自出生起便存在的自然性差别。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是建立在自然性差别基础之上的,他希望通过社会包容的方式来解决自然性差别,让更多的弱者借助二次分配改变生存状态。因此严格地说,道德性正义是与社会包容紧密相连的正义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性正义 自然性差别 社会包容 柏拉图 罗尔斯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奠基性贡献
6
作者 金德楠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率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分析中国革命中的道德议题;二是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价值主题;三是科学阐释了一系列指导党、国家和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范式。这三个方面不但呈现出毛泽东道德思想的总体框架,而且标志着毛泽东实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奠基,从根本上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既承继中华优秀道德文明又吸收西方道德价值精粹的主动性道德建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袭开国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索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采用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10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大学生道德自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目的探索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采用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10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大学生道德自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2)道德自我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3)社会支持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1);(4)社会支持在道德自我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预测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5%。结论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预测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社会支持在道德自我和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对于大学生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社会支持 大学生 非安全性行为 影响
下载PDF
职业选择与重建道德社会--《孟子·公孙丑上·术不可不慎章》辨析
8
作者 杨海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41,共13页
《孟子·公孙丑上·术不可不慎章》设定“天之尊爵,人之安宅”的道德形上学、“莫如为仁”的实践伦理学、“人役而耻为役”的王道政治学,旨在论述职业选择与重建道德社会的重大议题。唯有经由道德形上学达成实践伦理学、王道政... 《孟子·公孙丑上·术不可不慎章》设定“天之尊爵,人之安宅”的道德形上学、“莫如为仁”的实践伦理学、“人役而耻为役”的王道政治学,旨在论述职业选择与重建道德社会的重大议题。唯有经由道德形上学达成实践伦理学、王道政治学,“术不可不慎”方能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念兹在兹的大事,慎择职业方能在重建道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此章包含丰富的学理内涵,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值得深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术不可不慎章》 职业选择 道德社会 《孟子》单章研究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道德观阐释
9
作者 张士海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4年第1期19-25,164,165,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要论断,不仅提取和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禀赋和核心价值理念,还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相契合的事实支点。其...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要论断,不仅提取和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禀赋和核心价值理念,还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相契合的事实支点。其中,道德作为衡量个体人格品质、调整社会生活方式、维系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系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生活方式 核心价值理念 人格品质 伦理道德体系 中国语境 道德
下载PDF
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探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10
作者 袭开国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生态道德教育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其知识观和教育观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崭新视角。在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道德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由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建构的;道德教育是互动... 生态道德教育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其知识观和教育观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崭新视角。在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道德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由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建构的;道德教育是互动建构的过程,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意义建构过程,道德教育的实现是双向的。在社会建构主义观照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德育智育化使生态道德的价值教育成为以生态道德知识传授和生态道德认知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的生态道德知识教育,从而导致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发生偏离、生态道德价值理念的内化和践履难以实现。二是教师单主体使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以单向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先在经历和经验被忽视。三是高校缺乏沉浸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氛围,使隐性教育不足、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经验感知的内隐学习相对较少,从而导致生态道德教育场域无法闭环、教育实效受到影响。为此,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提出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路。一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融合,重视大学生对自身所经历生态道德生活场景的认识和感悟,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生态道德两难问题引入课堂,以回归生态道德价值培育本心,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二是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于民主、平等、协商等公共价值原则展开道德“对话”,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实现大学生对道德内容从“不知”到“知”的跨越的同时促进其从“知”到“信”的提升。三是注重文化渗透,通过绿色校园建设打造全方位的生态道德育人场域,依托大学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最后,从以下3个方面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一是将“生态道德基因”作为核心内容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各学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设置,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通识教育课“三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二是通过制定并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建立生态道德教育特聘导师制度等,打造校内外相结合的高素质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三是通过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践行生态道德观、赋予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以生态道德教育功能、将生态道德观念有机融入学校精神文化标识系统、打造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平台等,全方位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社会建构主义 路径 生活实践 师生关系 文化渗透
下载PDF
企业社会创新产品道德属性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
11
作者 范钧 边眺 郑冠亚 《营销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53,共18页
借鉴非纯粹利他主义模型的温情效应和线索一致性理论,并通过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企业社会创新产品道德属性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温情感(或称顾客温情感)的中介效应和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发现:企业社会创新产品的象... 借鉴非纯粹利他主义模型的温情效应和线索一致性理论,并通过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企业社会创新产品道德属性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温情感(或称顾客温情感)的中介效应和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发现:企业社会创新产品的象征性和功能性道德属性均能增强顾客购买意愿;顾客温情感在企业社会创新产品道德属性对顾客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对享乐品而言,象征性道德属性比功能性道德属性更能增强顾客温情感,进而更能增强顾客购买意愿;对实用品而言,功能性道德属性比象征性道德属性更能增强顾客温情感,进而更能增强顾客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创新 产品道德属性 温情感 顾客购买意愿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钊毅 郭英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道德认同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道德认同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自我控制对道德认同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路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得出结论:家庭功能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也可以通过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形成有调节的中介路径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发展以提高其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水平是促进青少年增强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社会行为 行为倾向 道德认同 自我控制 青少年
下载PDF
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选取与实验1不同的333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和控制组,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控制组。研究表明,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的农村初中生在亲社会行为中出现了道德一致性效应,在欺骗行为中出现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的农村初中生无论在亲社会行为还是欺骗行为中,都出现了道德净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道德自我知觉 社会意愿 欺骗行为 道德一致性效应 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道德净化效应
下载PDF
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的关系:独立型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14
作者 胡汉玉 彭明 陈天龙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694,共7页
本研究选取523名被试,进行道德判断、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测量,以探讨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显著正向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2)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 本研究选取523名被试,进行道德判断、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测量,以探讨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显著正向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2)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和道德判断中起遮掩作用。本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性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阶层 自我构念 零和博弈信念 道德判断
下载PDF
现实和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15
作者 徐雅婷 韩布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网络欺凌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为保护大学生安全上网提供依据。方法:问卷施测156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在线社会支持问卷(OSSQ)、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行为问卷(BBQC)、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网络欺凌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为保护大学生安全上网提供依据。方法:问卷施测156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在线社会支持问卷(OSSQ)、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行为问卷(BBQC)、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道德自我认同问卷(MIM)进行调查,进行链式中介作用检验。结果:(1)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公正世界信念、道德认同和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彼此正相关;(2)中介检验表明公正世界信念在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32;道德认同在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047和0.020;公正世界信念和道德认同在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033和0.016。结论:现实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支持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 公正世界信念 道德认同
下载PDF
国外道德判断视角下婴幼儿社会评价研究述评
16
作者 吕雪雯 吴航 《早期儿童发展》 2024年第2期54-64,共11页
出于对道德判断起源的好奇,国外认知心理学界开启了婴幼儿社会评价的新领域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期。现有实验证据表明,婴幼儿对包括帮助/伤害、公平/不公平行为在内的道德相关事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复杂敏感,他们有能力基于意识感知和背... 出于对道德判断起源的好奇,国外认知心理学界开启了婴幼儿社会评价的新领域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期。现有实验证据表明,婴幼儿对包括帮助/伤害、公平/不公平行为在内的道德相关事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复杂敏感,他们有能力基于意识感知和背景信息整合展现出积极评价亲社会者的倾向,这表明婴幼儿有相当的道德意识,暗示道德判断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遍能力。该领域未来研究可能涉及:继续验证基本结论;探明婴幼儿社会评价的影响因素;采用神经学方法厘清社会评价和道德判断的同构性问题;采取多视角、多范式探索道德判断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评价 道德判断 婴幼儿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
17
作者 钟彩英 林小慧 《世纪桥》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弘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首先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重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方式,包括课程设置、教...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弘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首先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重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方式,包括课程设置、教育活动、实践实习等方面。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在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进一步推广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职业道德
下载PDF
论社会学视域中的道德内化
18
作者 罗银科 郑方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205,共10页
从社会学的视域,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道德内化,更深层次理解道德内化对于个体的深刻意蕴,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社会给予个体身份,使其必须进行群体认同的道德内化;另一方面,个体需要道德内化,并进而最终获得社会... 从社会学的视域,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道德内化,更深层次理解道德内化对于个体的深刻意蕴,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社会给予个体身份,使其必须进行群体认同的道德内化;另一方面,个体需要道德内化,并进而最终获得社会系统的归属感。对于个体来说,道德内化能够深化个体道德认同,激发主体道德行为;统整道德知情意行,提升个体道德素养;协助个体自我反思,促进个体自我调节。对于社会来说,道德内化可以建立社会归属纽带,加强个体与社会联结;维持社会运转秩序,形塑社会道德氛围;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正向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来说,道德内化是完全必要的,其帮助人们基于共同的行为准则,界定属于自身的、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认知,从而涵养自身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内化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内化 社会学视域 个体 社会
下载PDF
现代道德秩序及其自然人性基础: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的社会理论意涵
19
作者 向维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78,共32页
17世纪末18世纪初,沙夫茨伯里面临着现代个体产生之后如何安顿个体性日益膨胀的现代人,弥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断裂,重构一个自由而有德性的总体秩序的问题。这意味着他要在霍布斯之后发展一种竞争性的人性论,并由此构筑一种新的道德哲学... 17世纪末18世纪初,沙夫茨伯里面临着现代个体产生之后如何安顿个体性日益膨胀的现代人,弥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断裂,重构一个自由而有德性的总体秩序的问题。这意味着他要在霍布斯之后发展一种竞争性的人性论,并由此构筑一种新的道德哲学。为此,沙夫茨伯里借助神圣秩序观念,为自由而有德性的市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随后,沙夫茨伯里提出了一种以自然情感为第一性的人性观,进而经验性地澄清了人性中自然而固有的那种“非自爱的社会性”,为社会本身的自足性提供了有力辩护。最后,经由共同感和道德感官的社会心理机制,一种道德秩序的可能性便在普遍自然人性的基础上得到了说明。在这一系列理论工作之外,沙夫茨伯里明确主张,一个充分自由、宽和的公共领域,对于良好的道德秩序的真正实现是极为必要的。沙夫茨伯里的道德哲学为后来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乃至整个英美社会理论确立了一种以“社会”逻辑来安顿个体、构造秩序的理论基调,其思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仍具有多方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夫茨伯里 道德哲学 道德秩序 人性论 自然情感 社会
下载PDF
社会分工视角下的职业道德发展
20
作者 曹斯 檀传宝 《福建教育》 2024年第13期46-50,共5页
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职业生活幸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打拼,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及其分工的发展。厘清社会分工的价值对提升职业道德的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道德教育者超越个体角度进行价值思考,澄清职业道德基于社会分工的... 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职业生活幸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打拼,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及其分工的发展。厘清社会分工的价值对提升职业道德的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道德教育者超越个体角度进行价值思考,澄清职业道德基于社会分工的逻辑理路,帮助职业道德学习者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职业道德建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 社会分工 逻辑理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