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柯的生死爱欲》
- 1
-
-
-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9期134-135,共2页
-
文摘
福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恐怕连福柯本人都说不清楚,或者也不愿意说清楚,因为他从来就反对给自己贴上标签。尽管其很多理论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学术科学的根基,但福柯对个人隐私敏感到夸张的保护,使得大多数关于他的资料中私生活部分不得不付之阙如。严格来讲,本书并不算一本真正的人生传记,而“毋宁是在叙述一个奋斗的人生,这种奋斗旨在实践尼采的箴言:成为自己”。福柯一生追随尼采,这部洋洋洒洒50余万字的传记即以尼采的疑问贯穿始终:“我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我的。我为何要为做现在这个我而受苦受难?如何成为自己?”在詹姆斯·米勒眼中,死亡无疑是福柯对这些问题的完美回答。死亡的意义,也是纠缠了福柯一辈子的迷想之一。
-
关键词
《福柯的生死爱欲》
现代学术
个人隐私
私生活
尼采
詹姆斯
传记
人生
-
分类号
B516.4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本刊1月荐书
- 2
-
-
作者
汪丁丁
-
出处
《财经》
2004年第1期116-116,共1页
-
-
关键词
《金融经济学基础》
《网络中生存》
《经济学如诗》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福柯的生死爱欲》
《管理是什么》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
分类号
F-51
[经济管理]
-
-
题名暖冬里的寒
- 3
-
-
作者
张亚璇
-
出处
《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20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美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在《福柯的生死爱欲》一书中写道,福柯在柏克利碰到过一个年轻学生向他提问,问题是:艺术家有一种身份吗?或者说,艺术家是不是人的一种没有权力的“类型”?……艺术家能够超越“结构”吗?或者这类人注定要被商品化、傀儡化?
-
关键词
《福柯的生死爱欲》
艺术家
美国作家
詹姆斯
商品化
米勒
-
分类号
F-5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