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笑声悲凉——观《秀才与刽子手》有感
1
作者 刘苇 《戏剧之家》 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
《秀才与刽子手》是一出带有怪诞色彩的黑色喜剧,以带有喜剧色彩的正剧形式,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和酷刑毒害下小人物的无奈和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秀才”和“刽子手”这两个社会角色的人格扭曲,以及他们在面临社会大变革后的尴尬... 《秀才与刽子手》是一出带有怪诞色彩的黑色喜剧,以带有喜剧色彩的正剧形式,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和酷刑毒害下小人物的无奈和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秀才”和“刽子手”这两个社会角色的人格扭曲,以及他们在面临社会大变革后的尴尬境遇,是一部反封建的话剧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才与刽子手》 悲凉 笑声 喜剧色彩 封建科举制度 社会角色 人格扭曲 封建社会
下载PDF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对传统戏曲的汲取与运用
2
作者 高已原 《三峡论坛》 2017年第4期98-103,共6页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采用程式化表演方式,灵活的调度时空,诗化的舞台美术和写意的人物塑造,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吸收传统表演方法的实践。当代话剧人要懂得回望过去,从传统中汲取养分。
关键词 话剧 《秀才与刽子手》 汲取与运用 戏曲色彩
下载PDF
京剧传统唢呐曲牌的再创作探索--由自由体戏曲《秀才与刽子手》的曲牌创作引发的思考
3
作者 王欢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本文通过对“京剧传统唢呐曲牌”的渊源、基本特性以及其在现代京剧音乐创作中的现象简述,并以自由体戏曲《秀才与刽子手》的实践创作为主要思考对象,认为“京剧传统唢呐曲牌”的形式功能和创作方法在当今戏曲创作中是完全能发挥其传统... 本文通过对“京剧传统唢呐曲牌”的渊源、基本特性以及其在现代京剧音乐创作中的现象简述,并以自由体戏曲《秀才与刽子手》的实践创作为主要思考对象,认为“京剧传统唢呐曲牌”的形式功能和创作方法在当今戏曲创作中是完全能发挥其传统优势,为编导演的创作提供多方面的形象启迪,在增强戏剧感染力的同时,使旧曲散发出新的音乐审美价值,从而成为整体剧目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传统唢呐曲牌 再创作 《秀才与刽子手》
原文传递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秀才与刽子手》赴俄演出成为当地中俄文化交流盛事
4
作者 徐谦 《话剧》 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
2008年5月.《秀才与刽子手》剧组一行31人.应邀前往俄罗斯巴什科勒托斯坦共和国的首府乌法进行了两场演出。
关键词 《秀才与刽子手》 中俄文化交流 俄罗斯 中国 话剧
原文传递
试论傩面具在当代戏剧中的运用
5
作者 高已原 翁敏华 《艺术教育》 2017年第7X期118-121,共4页
傩,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傩戏是傩祭之后的余兴节目,表演者戴上面具之后即刻成为神灵,脱下面具还原为人。傩戏是一种假面艺术,时至今日傩戏表演大部分仍然是内容上的神鬼剧,形式上的假面剧。傩面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表达了驱鬼... 傩,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傩戏是傩祭之后的余兴节目,表演者戴上面具之后即刻成为神灵,脱下面具还原为人。傩戏是一种假面艺术,时至今日傩戏表演大部分仍然是内容上的神鬼剧,形式上的假面剧。傩面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表达了驱鬼避邪、祈福纳吉、除病消灾的主题,还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变化,具有宗教和民间艺术的特征。同时,傩面具还为当代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文章以傩戏、傩面具为切入点,以话剧《伏生》《秀才与刽子手》、肢体剧《1971》为例,重点论述傩面具在当代戏剧中的运用。傩面具不仅丰富了当代戏剧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段,还能够提升艺术高度,使当代戏剧更具观赏性与民族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面具 当代戏剧 话剧《伏生》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肢体剧《197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