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赵孟頫“以书入画”美学思想——以《秀石疏林图》为例
1
作者 刘懿玟 《书画世界》 2024年第6期90-91,共2页
元代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可归功于元初赵孟提出的重要美学思想——“以书入画”。赵孟頫重视笔墨意趣,“以书入画”。随着“以书入画”美学思想的提出,中国画不再只是对具体物体的简单描绘,而开始表现绘画中的韵味与精神... 元代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可归功于元初赵孟提出的重要美学思想——“以书入画”。赵孟頫重视笔墨意趣,“以书入画”。随着“以书入画”美学思想的提出,中国画不再只是对具体物体的简单描绘,而开始表现绘画中的韵味与精神。他的美学思想开辟了元代文人画的新风,对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赵孟頫 “以书入画” 《秀石疏林图》
下载PDF
从“画”到“写”——赵孟 《秀石疏林图》与宋元绘画之变
2
作者 杨桐岭 《书画世界》 2024年第3期36-39,F0002,共5页
当前学术界多将赵孟的《秀石疏林图》视为其个人绘画风格演变中的代表作,未能突破个案研究的局限而作宏观历史视野的考察。事实上,该图诞生于由宋入元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绘画产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若将此图放置在宋元绘画变革的历史坐标... 当前学术界多将赵孟的《秀石疏林图》视为其个人绘画风格演变中的代表作,未能突破个案研究的局限而作宏观历史视野的考察。事实上,该图诞生于由宋入元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绘画产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若将此图放置在宋元绘画变革的历史坐标上,可以得到新的意义阐释:赵孟在此图的自题诗中提出“书画本来同”的观点,将唐代以来的“书画同源”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书画同法”,体现了其高屋建瓴的理论观念;赵氏在该作中对书法性用笔的运用,则体现了宋元绘画变革进程中由“画”到“写”的转变。《秀石疏林图》是赵孟以书入画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阐释的典型之作,由此也成为我们观察宋元绘画变革的绝佳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秀石疏林图》 书画同法 以书入画
下载PDF
画线与写线,书画艺术是否“同源”?——以元代赵孟頫《秀石疏林图》释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家乐 《艺术品鉴》 2015年第1期186-187,159,共3页
元代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笔线描绘出了中国不朽的书法艺术,也描绘出了独特的中国画。本文将通过探讨书画同源、文人画的发展、赵孟頫《秀石疏林... 元代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笔线描绘出了中国不朽的书法艺术,也描绘出了独特的中国画。本文将通过探讨书画同源、文人画的发展、赵孟頫《秀石疏林图》来释读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的笔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意志 同源 文人画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
原文传递
《格古要论》节译
4
作者 陈永胜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9年第12期64-64,共1页
古人云:"画无笔迹,如书之藏锋。"尝见赵魏公自题己画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正所谓"书画一法"也。注释:赵魏公:赵孟兆页,元代著名文人、书法家、画家,为宋宗室,宋亡后被迫出仕元朝,名满四... 古人云:"画无笔迹,如书之藏锋。"尝见赵魏公自题己画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正所谓"书画一法"也。注释:赵魏公:赵孟兆页,元代著名文人、书法家、画家,为宋宗室,宋亡后被迫出仕元朝,名满四海,荣际五朝,故后赠魏国公,谥号"文敏",因此亦称"赵魏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石疏林图》 书画同源 《格古要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