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莉·史密斯《秋》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1
作者 刘园园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202-204,共3页
作为一门极富生命力的新兴理论体系,女性主义叙事学完美融合了社会身份和叙事形式的研究,丰富了西方经典叙事学范式。苏格兰女性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小说《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法,关注于女性话语权威。因此着眼于苏珊·兰瑟“... 作为一门极富生命力的新兴理论体系,女性主义叙事学完美融合了社会身份和叙事形式的研究,丰富了西方经典叙事学范式。苏格兰女性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小说《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法,关注于女性话语权威。因此着眼于苏珊·兰瑟“女性主义叙述声音”理论中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从性别叙事角度出发有助于分析《秋》是如何消解男性权威,挖掘女性主体意识,并最终通过文本策略建构起女性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莉·史密斯 《秋 苏珊·兰瑟 女性主义叙事学 作者型叙述声音
下载PDF
钱选蔬果题材绘画风格研究——以《秋瓜图》为例
2
作者 郭日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以元初画家钱选的《秋瓜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作品中的用墨、用线、用色、题款以及绘画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从而总结出其艺术特色。梳理钱选蔬果题材绘画的艺术语言对认识钱选绘画艺术风格以及蔬果题材绘画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钱选 蔬果题材 《秋瓜图》
下载PDF
喻昌《秋燥论》治燥五律探析
3
作者 茆春阳 杜燕 牛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4-1796,共3页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可纯用润剂;当非燥病而兼燥者,需慎用燥药,避免以燥治燥,燥上加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秋燥论》 治燥五律 燥病
下载PDF
4
作者 夏伊焓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3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秋》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感性的文章,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著。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作为新月诗社成员,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充满了一种美妙的诗意,于缠绵的情感中不乏哲学... 《秋》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感性的文章,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著。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作为新月诗社成员,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充满了一种美妙的诗意,于缠绵的情感中不乏哲学性的沉思。徐志摩一篇写《秋》的散文,为我打开了认识秋景、秋情的新大门。两年前,在北京,有一次,也是这么一个秋风生动的日子,我把一个人的感想比作落叶,从生命那树上掉下来的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中国现代诗 现代诗人 《秋 新月派 诗社 散文创作
下载PDF
两种《秋香亭记》不同自传心态 被引量:5
5
作者 向志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附录于《剪灯新话》之末和收录于通俗类书的《秋香亭记》,二者异文竟多达47处,其因乃《剪灯新话》成书40多年后,在“旧本失之已久”的情况下,瞿佑重写了《秋香亭记》,后来又将这种重写保存到晚年的校正本中。《秋香亭记》的异文往往文... 附录于《剪灯新话》之末和收录于通俗类书的《秋香亭记》,二者异文竟多达47处,其因乃《剪灯新话》成书40多年后,在“旧本失之已久”的情况下,瞿佑重写了《秋香亭记》,后来又将这种重写保存到晚年的校正本中。《秋香亭记》的异文往往文义俱通,并非文字讹误,实是前后两种不同的自传心态所致。《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初至六月间创作完成,对古代优秀小说进行了因袭和参考,晚年定本很大程度上在涂抹模仿因袭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香亭记》 心态 自传 《剪灯新话》 文字讹误 异文 重写 晚年
下载PDF
《秋菊打官司》的生存文化底蕴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盛枝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张艺谋继他几个获奖作品之后,又推出一部《秋菊打官司》,并再次获得了中国电影史上生活片最高殊荣的第49届威尼斯“金狮奖”和中国首届长春电影节的“金杯奖”。张艺谋的电影现象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其实,张艺谋的影片题材人们并不陌生... 张艺谋继他几个获奖作品之后,又推出一部《秋菊打官司》,并再次获得了中国电影史上生活片最高殊荣的第49届威尼斯“金狮奖”和中国首届长春电影节的“金杯奖”。张艺谋的电影现象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其实,张艺谋的影片题材人们并不陌生,《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而古老的故事。但为什么如此走红,这既是令人兴奋,也令人深思的问题。纵观他的系列获奖作品,不难看出,张艺谋执导的几个片子都比较注意挖掘中国民众深层的民族文化内蕴,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展示中国传统的人生世俗生活相。《秋》片更是执著地发扬这种风格,并采用实地实景的全新记实手法,从更深层次上反映民众群体潜在的生存文化观念。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文化 打官司 影片 《秋 张艺谋 生殖 情感关系 获奖作品 种族繁衍
下载PDF
从“秋草园”到“百草园”:文本对话与经典生成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文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7,89,共10页
表面看来,"百草园"的经典意象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中由鲁迅创造的,但回复到鲁迅写作的具体语境,会发现这一意象其实是在周氏兄弟的系列对话中累积完成的。作为对话的起点,周作人《秋草闲吟序》对鲁... 表面看来,"百草园"的经典意象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中由鲁迅创造的,但回复到鲁迅写作的具体语境,会发现这一意象其实是在周氏兄弟的系列对话中累积完成的。作为对话的起点,周作人《秋草闲吟序》对鲁迅"百草园"经典意象的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鲁迅是在受《秋草闲吟序》的影响并在对其进行趋避的过程中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体现在浓缩在周作人"秋草园"意象中的家族变迁等历史内涵构成了"百草园"文本背后的丰富容量。梳理"百草园"经典意象的塑造过程,可以深化对于作为经典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历史内涵的认知,并为重新思考周氏兄弟研究中的既定思路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草闲吟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周作人日记 《鲁迅的故家》 《知堂回想录》
下载PDF
法译《秋窗风雨夕》:汉法隐喻的对比与翻译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桂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191,共5页
跨语言、跨文化比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同时结合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以《秋窗风雨夕》为例分析汉法隐喻的异同,并通过李治华法译本对诗中典型隐喻的翻译方式探讨诗歌隐喻的法译问题。
关键词 隐喻 法译《秋窗风雨夕》 翻译
下载PDF
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中《秋窗风雨夕》的两种英语译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李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鸿篇巨著,其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长诗之一,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凄婉哀伤,并且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命运。运用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在其诗歌翻译中体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鸿篇巨著,其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长诗之一,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凄婉哀伤,并且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命运。运用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在其诗歌翻译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戴维.霍克思关于《秋窗风雨夕》的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读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秋窗风雨夕》 诗歌翻译 译者主体性理论
下载PDF
正讹补缺 弥足珍贵——论金和《秋蟪吟馆诗钞》稿本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录祥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6,66,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代著名诗人金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了金和诗集《秋蟪吟馆诗钞》的四个版本的异同,并从补充诗作、校勘文字、考见史实等方面,着重指出了国家图书馆所藏稿本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金和《秋蟪吟馆诗钞》 稿本 价值
下载PDF
无限的诗意——析T.E.休姆《秋》之悖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梅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休姆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直以来,却被评论家忽视。本文拟对意象派早期奠基之作《秋》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悖论思想,以期对研究休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休姆《秋》一诗中的悖论不仅体现在词汇的运用上,还体现... 休姆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直以来,却被评论家忽视。本文拟对意象派早期奠基之作《秋》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悖论思想,以期对研究休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休姆《秋》一诗中的悖论不仅体现在词汇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意象塑造,意境营造,创作动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休姆 《秋 悖论
下载PDF
长篇小说《秋》文本修改之考释
12
作者 刘姝 金宏宇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秋》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58年由作者修订后再版。其修改涉及章节结构的调整、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规范化等,幅度之大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版本修订中无疑具有代表性。但现代文学史著... 《秋》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58年由作者修订后再版。其修改涉及章节结构的调整、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规范化等,幅度之大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版本修订中无疑具有代表性。但现代文学史著对《秋》的版本差异问题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对《秋》的述评也并未遵循版本精确所指原则。因此,对《秋》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之考释尤为重要。同时,其文本修改研究对于重新解读20世纪50年代巴金的思想构成及重新发现“当代文学”的内部多质性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 巴金 当代文学
下载PDF
朱湘的《秋》赏析
13
作者 惠军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12期14-14,共1页
朱湘(1904—1933),字子沅,出生于湖南沅陵,祖籍安徽太湖。他1919年考入清华,成为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之一,与饶孟侃(字子理)、孙大雨(字子潜)和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诗才横溢,二十岁便出诗集。
关键词 朱湘 《秋 赏析 清华园 孙大雨 祖籍 诗人 诗才
下载PDF
生活的激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读后感
14
作者 范开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第12期39-39,共1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是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一面鲜明的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巨大。
关键词 《秋 《春》 《家》 三部曲 读后感 中国现代文学史 生活 人性解放
下载PDF
论秋燥咳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惠珍 王同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咳嗽 《内经》 温病学派 《秋燥论》 清燥救肺汤
下载PDF
对侵犯肖像权认定的思考──兼谈《秋菊打官司》的官司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兰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0-92,共3页
对侵犯肖像权认定的思考──兼谈《秋菊打官司》的官司王兰萍肖像是公民形象的客观再现,表现着公民个人的形象,是其神采风貌的真实写照。因此,它是公民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公民人格权利的对象之一。肖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侵犯肖像权认定的思考──兼谈《秋菊打官司》的官司王兰萍肖像是公民形象的客观再现,表现着公民个人的形象,是其神采风貌的真实写照。因此,它是公民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公民人格权利的对象之一。肖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照片、画像,也可以是雕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肖像权 以营利为目的 打官司 社会公共利益 《秋 肖像侵权 社会效益 人格尊严 民法通则 人格利益
下载PDF
简论元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 被引量:2
17
作者 房聚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47-50,共4页
《鲁大夫秋胡戏妻》(以下简称《秋》剧)是元朝石科宝所作的杂剧。石君宝,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女真族,他著杂剧十种,今仅存《秋》剧以及《曲江池》、《紫云庭》三种。而以《秋》剧最为有名。
关键词 元杂剧 大夫 简论 《秋 女真族
下载PDF
18
作者 海彬 晓艳 《国企管理》 2016年第24期88-88,共1页
踩着盛夏的末梢 我们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与秋高气爽并肩前行 用相思写一首小令
关键词 《秋 诗歌 当代文学
下载PDF
《秋刀鱼之味》:日常生活的诗性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8-59,共2页
《秋刀鱼之味》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秋刀鱼之味》着力描绘的是琐碎而富有东方韵味的日常生活。《秋刀鱼之味》是一首东方叙事诗,日常生活的诗性叙事展示了东方特有的韵味与气度。说的是家长里短,蕴含于其中... 《秋刀鱼之味》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秋刀鱼之味》着力描绘的是琐碎而富有东方韵味的日常生活。《秋刀鱼之味》是一首东方叙事诗,日常生活的诗性叙事展示了东方特有的韵味与气度。说的是家长里短,蕴含于其中的情怀却耐人回味,细腻的电影笔法更是打动人心。时光的斑驳,人生的况味,被挥洒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之味》 小津安二郎 日常生活 诗性叙事
下载PDF
各有“一方园地”——比较秦牧和丰子恺同题散文《秋》
20
作者 孙桂芬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秦牧和丰子恺的同题散文《秋》的写作方法差异很大。秦牧的是以“自然之秋”为主 ,引伸到对人生的感悟 ,丰子恺的是以“人生之秋”为主 ,将“自然之秋”的描写作为陪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家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他... 秦牧和丰子恺的同题散文《秋》的写作方法差异很大。秦牧的是以“自然之秋”为主 ,引伸到对人生的感悟 ,丰子恺的是以“人生之秋”为主 ,将“自然之秋”的描写作为陪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家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他们作品所产生的社会作用不同 ,却各有各的美丽 ,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作家 ,若想有所成就 ,应该学会扬长避短 ,在适合于自己“耕耘”的“一方园地”里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比较研究 秦牧 丰子恺 《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