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复排歌剧《秋子》的解读
1
作者 陈科宏 《河北画报》 2023年第24期238-240,共3页
《秋子》是中国近代歌剧探索阶段第一部以西方正歌剧形式创作的作品。2014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艺术学院复排歌剧《秋子》,于公祭日前夕在南京艺术文化中心大剧院... 《秋子》是中国近代歌剧探索阶段第一部以西方正歌剧形式创作的作品。2014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艺术学院复排歌剧《秋子》,于公祭日前夕在南京艺术文化中心大剧院公演。1942年《秋子》首演时曾引起了文化界的极大轰动,历时72年之后在南京复排此歌剧不仅缅怀了逝者,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同时也宣扬了珍爱和平的时代主题,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秋子》 复排 音乐文本分析
下载PDF
从歌剧《秋子》想起张权——缅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张权90诞辰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毓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1,共5页
中国第一部歌剧《秋子》的成功演出成就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该剧也成为其音乐生涯的开端。在她坎坷的一生中,始终坚持为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而艰苦斗争,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普通群众的精神要求,奉献给了祖国人民的艺术事业和中... 中国第一部歌剧《秋子》的成功演出成就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该剧也成为其音乐生涯的开端。在她坎坷的一生中,始终坚持为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而艰苦斗争,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普通群众的精神要求,奉献给了祖国人民的艺术事业和中国的声乐教育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秋子》 中国歌剧 声乐 音乐艺术 声乐教育
下载PDF
张权与歌剧《秋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浩 郁正民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张权(1919-1993),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员、声乐教育家,美国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第一个中国女音乐文学硕士。她最早出演了我国第一部正歌剧《秋子》,其演唱的艺术性、技术性和表现力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她在《秋子》中情真意... 张权(1919-1993),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员、声乐教育家,美国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第一个中国女音乐文学硕士。她最早出演了我国第一部正歌剧《秋子》,其演唱的艺术性、技术性和表现力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她在《秋子》中情真意切的演唱备受观众喜爱,并对我国以后的西洋歌剧艺术表演提供了成功范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权 大歌剧 《秋子》 演唱
下载PDF
歌剧《秋子》复排实践中的“协同创新”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钱庆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协同创新"理论是政府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战略构想,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以复排歌剧《秋子》为抓手,整合全校之力,通过创演过程中不同层面、不同阶段... "协同创新"理论是政府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战略构想,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以复排歌剧《秋子》为抓手,整合全校之力,通过创演过程中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协同运作和高效组织,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将该剧成功公演,在践行"协同创新"理论方面初尝甜果,其成就与启示意义值得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秋子》 协同创新 艺术实践
下载PDF
近代中国歌剧作品的整理与复排——以《秋子》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冯长春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50-61,M0002,共13页
近年来,一些被历史遮蔽或遗忘的近代中国歌剧作品的挖掘与复排,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的复排。《秋子》是中国近代正歌剧创作的代表作,其艺术成就代表了那个时代歌剧创作的高度。复排版《秋... 近年来,一些被历史遮蔽或遗忘的近代中国歌剧作品的挖掘与复排,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的复排。《秋子》是中国近代正歌剧创作的代表作,其艺术成就代表了那个时代歌剧创作的高度。复排版《秋子》使这部歌剧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彩。期待有更多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中国近代歌剧能够得以复排,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音乐史 歌剧 《秋子》
下载PDF
侵略战争摧残下的人性悲歌——对两版歌剧《秋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庆利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歌剧《秋子》是我国第一部本土正歌剧,在我国歌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剧以日本随军慰安妇秋子为主人公,以其与新婚丈夫宫毅因战争而引发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表现了鲜明的反战主题。该剧1942年初在重庆首演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而2014年由南... 歌剧《秋子》是我国第一部本土正歌剧,在我国歌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剧以日本随军慰安妇秋子为主人公,以其与新婚丈夫宫毅因战争而引发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表现了鲜明的反战主题。该剧1942年初在重庆首演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而2014年由南京艺术学院出品、修订、复排的修订版歌剧《秋子》亦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在肯定原版《秋子》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剧本、音乐两个主要方面对时隔七十余年的两个版本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秋子》 原版 修订版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秋子咏叹调《想想你的家》演唱艺术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5-171,共7页
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歌剧《秋子》中,秋子咏叹调《想想你的家》采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写成,是#f小调的单二部曲式,通过主音强调、分解和弦式旋律和步伐节奏型来表现秋子压抑徘徊的矛盾情绪和心理变化。这首咏叹调是全剧为数不多展现秋子... 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歌剧《秋子》中,秋子咏叹调《想想你的家》采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写成,是#f小调的单二部曲式,通过主音强调、分解和弦式旋律和步伐节奏型来表现秋子压抑徘徊的矛盾情绪和心理变化。这首咏叹调是全剧为数不多展现秋子和大佐复杂关系的咏叹调,在这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歌剧中有重要地位。笔者结合在复排《秋子》中的演出经验,从音乐分析、演唱技术和表演塑造角色的角度进行研究,深入阐述秋子的内心深层细腻变化,如何用一首歌的时间准确表现出她和大佐的复杂关系,使观众看懂秋子真正的心之所属,从而产生同情、情感共鸣,使剧情发展变化合乎逻辑,让观众为秋子的悲剧心生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秋子》 咏叹调 《想想你的家》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抗战新歌剧《秋子》的创作与演出 被引量:3
8
作者 蒲涛 王珊铭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72,共3页
歌剧《秋子》是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陪都重庆)第一部大型正歌剧,是一部抗战题材的优秀剧目,它的创作和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40年,日本积极推行南进政策,9月6日,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通令,定大后方西南重镇重庆为“... 歌剧《秋子》是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陪都重庆)第一部大型正歌剧,是一部抗战题材的优秀剧目,它的创作和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40年,日本积极推行南进政策,9月6日,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通令,定大后方西南重镇重庆为“陪都”,在民族危亡之际,重庆成为了国统区战时最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子》 重庆 新歌剧 民族歌剧 宫毅 秋子
原文传递
《晏子春秋》词句考辨六则
9
作者 谢祥娟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对《晏子春秋》中的六处词句进行辨析。“臣不敢不知”中的第二个“不”应为衍文,“不敢知”是一个古成语,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难保、不敢保,不敢说”。“固”是一个表程度高的程度副词,用在谓词...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对《晏子春秋》中的六处词句进行辨析。“臣不敢不知”中的第二个“不”应为衍文,“不敢知”是一个古成语,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难保、不敢保,不敢说”。“固”是一个表程度高的程度副词,用在谓词性词语“多心”之前,可释为“本来、确实”。“言不疾、指不及血者死”,不属于盟誓内容,而是交待故事情节发展的叙述性语言。“可立而以闻”中的“立”,应为“泣”之借字,“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是一个假设复句。“臣闻下无直辞……”中的“闻”后,当有“之”字;“仲尼闻之”中的“之”字,也应保留,两者均是回指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歧义辨析 古籍整理 汉语史
下载PDF
《庄子·秋水》“旋其面目”考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剑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庄子·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 《庄子·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义,"旋其面目"不能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来";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即黄河所入之海,在黄河入海口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所视即为"北海",也用不着"转过脸"或"转过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秋水》 旋其面目 北海
下载PDF
元初戏剧的乱离题材及其主题流变——以《黄孝子》《汉宫秋》《赵氏孤儿》为例
11
作者 刘小梅 《云梦学刊》 2021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元初戏剧史上涉及汉民族情绪的戏剧作品是一种很显著的存在。可是其时关汉卿、纪君祥、马致远等著名剧作家作为金地汉人,往往不会具备强烈的汉族本位观,所以他们未必会努力去表达所谓"强烈的民族情绪"。如果把这些"代表... 元初戏剧史上涉及汉民族情绪的戏剧作品是一种很显著的存在。可是其时关汉卿、纪君祥、马致远等著名剧作家作为金地汉人,往往不会具备强烈的汉族本位观,所以他们未必会努力去表达所谓"强烈的民族情绪"。如果把这些"代表民族情绪"的剧目归入"泛乱离题材"类型,在宋元易代民众乱世偷生的普遍心灵创伤史中加以观照,那么对这种戏剧现象之源流会获得新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离题材 民族情绪 《黄孝子》 《汉宫秋》 《赵氏孤儿》
下载PDF
作曲家黄源洛现存音乐手稿整理
12
作者 牛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80,共13页
黄源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除了歌剧《秋子》以外,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却鲜为人知。黄源洛曾留下一批珍贵的音乐手稿资料,其中包括极具史料价值的《秋子》追忆稿。本文分三个部分对黄源洛音乐手稿加以整理,试图揭示他的... 黄源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除了歌剧《秋子》以外,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却鲜为人知。黄源洛曾留下一批珍贵的音乐手稿资料,其中包括极具史料价值的《秋子》追忆稿。本文分三个部分对黄源洛音乐手稿加以整理,试图揭示他的音乐创作面貌,特别是对他1950年之后创作与身份上的转变予以思考。最后希望以黄源洛手稿整理为个案,加强对近现代音乐家手稿的收集、整理、研究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源洛 音乐手稿 《秋子》追忆稿 歌曲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