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重的小书——读吴全德院士新作《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1
作者 袁明 《民主与科学》 2002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吴全德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中国 纳米科技 学术研究 审美感受
下载PDF
艺术与科学之争: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史学思想探论
2
作者 刘耀辉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强调历史写作的艺术风格,同时重视档案材料的查找和使用。作为一位伟大的“业余者”,弗劳德在处理材料时存在不足,疏于仔细校勘,往往也倚重想象力来描述和解释历史... 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强调历史写作的艺术风格,同时重视档案材料的查找和使用。作为一位伟大的“业余者”,弗劳德在处理材料时存在不足,疏于仔细校勘,往往也倚重想象力来描述和解释历史人物和现象,导致个人的历史作品存在一些事实性错误和夸张之处,从而受到“科学的”史学家的批评。弗劳德是19世纪英国历史学科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精彩的历史叙事培养了大众对历史的热情,而他对原始材料的收集与使用,使得他与其他“科学的”历史学家一起为英国历史研究开辟了重要的新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 E.A.弗里曼 历史科学 艺术
下载PDF
音乐期刊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的探索和实践——以《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为例
3
作者 王悦 《新闻传播》 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
作为中国音乐院校最早的学报,《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承担着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该刊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以“专栏—专题”为形式反映音乐历史变迁、关注“典型音乐人物”、体现上海的本土特... 作为中国音乐院校最早的学报,《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承担着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该刊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以“专栏—专题”为形式反映音乐历史变迁、关注“典型音乐人物”、体现上海的本土特性、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品格。为更好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功能,地方音乐学院学报可尝试从捕捉前沿热点,紧跟时代需求;立足优势学科,把捉内部脉络;观照本土特色,梳理民族文脉;做强品牌栏目,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音乐艺术》为音乐期刊探索和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期刊 《音乐艺术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专栏—专题
下载PDF
科学事实与艺术处理——系列科学动画《九章》的逻辑、生成、表现
4
作者 梁琰 徐若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I0002,共8页
科学动画是科学内容和视觉艺术的结合体,既能够在科学传播和教育中发挥强大作用,同时也具备促进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潜力。本文以展示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系列科学动画《九章》为例,通过分析其视觉呈现和表意策略、科学事实与艺术处理的平衡,... 科学动画是科学内容和视觉艺术的结合体,既能够在科学传播和教育中发挥强大作用,同时也具备促进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潜力。本文以展示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系列科学动画《九章》为例,通过分析其视觉呈现和表意策略、科学事实与艺术处理的平衡,探讨了科学和艺术在科学动画这一媒介中的对话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动画 艺术科学 科学传播
下载PDF
科学与艺术整合过程中深度学习对幼儿创造力提升的影响
5
作者 徐慧芳 陈晓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在实施了一学期的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后,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分数显著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方式的使用频率能显著预测幼儿的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得分;而在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中,集体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方式使... 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在实施了一学期的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后,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分数显著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方式的使用频率能显著预测幼儿的托兰斯创造力测验得分;而在科学与艺术整合课程中,集体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方式使用频率也能显著预测幼儿托兰斯创造力的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中,实验组幼儿在后测中使用深度学习的频率显著高于前测,也显著高于控制组。幼儿通过深度学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广泛联系,并运用非良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非良构问题,运用高阶思维激发了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整合 深度学习 创造力 高阶思维
下载PDF
非遗皮影戏中的服装之美——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6
作者 刘婧怡 王婧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本文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中的服装之美,深入剖析其文化与艺术的紧密交融。研究涵盖了皮影戏服装的独特设计元素、精湛制作工艺以及在表演过程中的艺术呈现等多个层面。通过细致的探索和分析,本文揭示了皮影戏服装所承载的深... 本文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中的服装之美,深入剖析其文化与艺术的紧密交融。研究涵盖了皮影戏服装的独特设计元素、精湛制作工艺以及在表演过程中的艺术呈现等多个层面。通过细致的探索和分析,本文揭示了皮影戏服装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其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艺术价值。这些精美的服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民族的故事,传递着传统的韵味。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升公众对皮影戏服装的认识和欣赏,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期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共同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皮影戏 服装之美 文化 艺术 交融
下载PDF
艺术与科学融合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7
作者 田园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艺术设计的发展交织着科学的进步,本文基于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时代背景和视角,探索研究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重点,总结出注重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塑造、“树”式培养模式、构筑多维度实践体系等多元化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艺术设计的发展交织着科学的进步,本文基于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时代背景和视角,探索研究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重点,总结出注重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塑造、“树”式培养模式、构筑多维度实践体系等多元化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创新意识与前瞻眼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力求为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思路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学 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8
作者 陈正宇 杨硕鹏 路宜贤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9-21,共3页
《本草图经》是在宋代官方指导下修撰、运用版刻形式创作而成的本草图谱。药物图像受“格物致知”、以药为证、刻工技术、写实求真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宋代哲学、科技、艺术相融合的时代特色。《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药物图... 《本草图经》是在宋代官方指导下修撰、运用版刻形式创作而成的本草图谱。药物图像受“格物致知”、以药为证、刻工技术、写实求真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宋代哲学、科技、艺术相融合的时代特色。《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药物图谱高度写实,使图谱具备真实、深入与全面三个特性;其艺术性体现在绘画版刻的构图取舍、形态绘制、风格迥异等方面。《本草图经》图像成为药物形态的科学表现形式,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具有不同的传承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科学 艺术
下载PDF
室内乐《忆江南》词乐交融的艺术手法之阐释
9
作者 桂好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佳作。本文聚焦《忆江南》的音乐体裁、结构和意境,结合汉语与旋律的关系,探究词乐交融的意境营造手法,解读作品蕴含的中国化室内乐体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灏 室内乐 《忆江南》 词乐交融 艺术手法
下载PDF
壮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绽放的艺术之花——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系列之四
10
作者 覃彩銮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壮锦是壮族人民使用棉线和丝线编织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壮锦历史悠久、图案生动、色彩斑斓、工艺精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编织技艺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锦承载着壮族深厚的历史... 壮锦是壮族人民使用棉线和丝线编织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壮锦历史悠久、图案生动、色彩斑斓、工艺精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编织技艺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锦承载着壮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凝聚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锦既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了诸多中原文化元素,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绽放的艺术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锦 编织工艺 艺术特色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交融下的贵州高校艺术赋能易地搬迁社区实践研究
11
作者 袁敏 廖澜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446-452,共7页
贵州省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工作,既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具体实践。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以高校艺术实践为载体,深挖多民族文化内涵与价值,促进多民族之间的文... 贵州省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工作,既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具体实践。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以高校艺术实践为载体,深挖多民族文化内涵与价值,促进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嵌式融合,不仅提高搬迁民众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为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效果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文章认为,在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研究如何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重塑贵州高校艺术人才参与易地搬迁社区艺术实践的特色化内核功能和价值,为艺术赋能贵州易地搬迁社区各族人民文化交融提供了必要的路径。 The relocation of ethnic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is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building a strong national community, but also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onsolidating the resul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rich artistic resources and talent advantages. With the artistic practi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carrier, the multi-ethnic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value are deeply dug, and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multi-ethnic groups is promoted,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identity and belonging of the relocated people to the new environment, but also provides a strong cultural support for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work. The paper holds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thnic cultural integration, the study on how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shape the characteristic core function and value of art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art practice of relocated communities provides a necessary path for art to enable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relocated communities in Gui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艺术赋能 易地搬迁
下载PDF
追忆玉泉山谈话 回首“科学的春天”——访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郭曰方
12
作者 武凤珠 郭曰方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6期52-52,共1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歌词中的“老人”,便是今年正逢120周年诞辰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秘书,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歌词中的“老人”,便是今年正逢120周年诞辰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秘书,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郭曰方参与整理了在1977年8月4日至8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教工作的指导方针文件。近期,他向本刊记者回顾了这一段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 艺术联合会 名誉主席 科教工作 指导方针 郭曰方 玉泉山 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下载PDF
以“暗箱”对维米尔绘画的影响思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13
作者 张娇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125-129,共5页
17世纪荷兰绘画呈现出艺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艺术家借用科学手段来进行艺术创作。尤其是画家维米尔的绘画更加能够体现这一趋势,当代的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试图还原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过程。文章在已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思考,“暗箱”... 17世纪荷兰绘画呈现出艺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艺术家借用科学手段来进行艺术创作。尤其是画家维米尔的绘画更加能够体现这一趋势,当代的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试图还原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过程。文章在已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思考,“暗箱”作为一种科学仪器,为荷兰艺术家绘画风格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揭示出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箱” 绘画 科学 艺术
下载PDF
诗画艺术的互鉴与交融——湖南博物院藏扇面鉴赏
14
作者 杜娟 《中国书画》 2024年第5期64-94,共31页
传统诗歌与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北宋苏轼提出“诗画一律”,将中国画与诗歌提升到了等量齐观的地位,诗人以画为题,画家以诗为意,相互借鉴,交融发展。自宋以来,扇面艺术逐渐兴起,... 传统诗歌与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北宋苏轼提出“诗画一律”,将中国画与诗歌提升到了等量齐观的地位,诗人以画为题,画家以诗为意,相互借鉴,交融发展。自宋以来,扇面艺术逐渐兴起,成为文人墨客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作为诗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尺幅之间便融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力,还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湖南博物院此次扇面展不乏诗画艺术精品之作,现择其重要者鉴赏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艺术 抒情言志 诗画一律 诗歌与绘画 美学价值 表现形式 交融发展 重要载体
下载PDF
民族交融与符号共享:八坊十三巷艺术文化景观的创新实践
15
作者 邵莉媛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了八坊十三巷是如何基于历史、地域文艺符号而形成多民族共享的艺术文化景观;进而探究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共享中华文艺符号的历史形态和现实样貌;阐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机制以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社会功能。以此为基础,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提供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坊十三巷 艺术文化景观 民族交融 符号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外科学的艺术殿堂——国际外科学博物馆
16
作者 陈秋岑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文化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而医学博物馆具有宣传医学知识、传播医学理念的特殊性。大众在享受现代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医学博物馆的科普,可以了解医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的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文化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而医学博物馆具有宣传医学知识、传播医学理念的特殊性。大众在享受现代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医学博物馆的科普,可以了解医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的故事。对于专业人员,正如医史大家程之范先生所说:“医学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回顾过去,更多的是服务现实,进而描绘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医学理念 人类文明进程 艺术殿堂 博物馆 医疗服务 医学知识 科普
下载PDF
基于“心物交融”谈数字艺术的沉浸体验
17
作者 黄晓峰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心物交融”为出发点,挖掘数字时代背景下沉浸式体验开发与用户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适合用户深层级沉浸的设计建议。基于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和技术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挖掘数字艺术设计为用户带来深...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心物交融”为出发点,挖掘数字时代背景下沉浸式体验开发与用户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适合用户深层级沉浸的设计建议。基于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和技术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挖掘数字艺术设计为用户带来深层级沉浸体验的特征。数字艺术作品与用户情感关系尤为重要,作品的内容开发多个细节均能影响用户的沉浸体验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感官交互和情感体验等。数字艺术设计作品所呈现的内容,与观者之间应具有文化认知、事物共情的共性。通过技术手段的巧妙运用调动用户的感官交互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由此使得用户能够获得“心物交融”的沉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物交融 深层级沉浸 数字艺术设计
下载PDF
科学创新的艺术视角:艺术想象力与科学创造力的互动
18
作者 杨子昱 程曦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2期40-43,共4页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长期受到关注,并且围绕两者之间的差异点和相似点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科学和艺术都提倡创造力去开拓创新。那么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艺术的创造力能否为科学所用成为本文的出发点。文章主要根据科学与艺术两者...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长期受到关注,并且围绕两者之间的差异点和相似点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科学和艺术都提倡创造力去开拓创新。那么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艺术的创造力能否为科学所用成为本文的出发点。文章主要根据科学与艺术两者的发展历程,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尝试从中寻找到两者在创造力中的相同点,从艺术学的视角为后期提升科学的创造力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新 艺术视角 创造力
下载PDF
科学和艺术在认识论研究中的不同意义——比较梅洛-庞蒂与卢卡奇对条件反射学说的思考
19
作者 杨文默 《天府新论》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梅洛-庞蒂与卢卡奇曾先后在各自的著作中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进行过完全不同的批判性阐释,尤其后者还从中发展出了全新的语言哲学理论,即第1′信号系统,并借此推进了自己的认识论和美学研究。尽管这两位思想家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 梅洛-庞蒂与卢卡奇曾先后在各自的著作中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进行过完全不同的批判性阐释,尤其后者还从中发展出了全新的语言哲学理论,即第1′信号系统,并借此推进了自己的认识论和美学研究。尽管这两位思想家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但是通过梳理他们围绕这一共同课题所阐发出的不同主题和思路,我们仍然有可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一种开放性的比较研究或交互阐释工作,由此重新审视条件反射学说对于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意义,并进一步比较科学和艺术在认识论研究中可能带来的不同贡献。在这一过程中,现象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甚至也有机会实现一种真正富有建设性的争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卢卡奇 条件反射 科学 艺术 认识论
下载PDF
探究树木种植的科学与艺术
20
作者 杨晓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223-225,共3页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挑战,树木种植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重要手段,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树木种植可以确保树木生长的健康与活力,而树木种植的艺术化处理则能够提升城市空间的审美质量与人们的居住感...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挑战,树木种植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重要手段,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树木种植可以确保树木生长的健康与活力,而树木种植的艺术化处理则能够提升城市空间的审美质量与人们的居住感受。围绕树木种植的科学原则和艺术表现进行探讨,旨在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城市绿化的同时增强其文化和审美价值。通过整合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和景观设计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力图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树木种植策略,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种植 科学与艺术 探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