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敬吾心室钟鼎款识》稿本析论 兼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续编诸问题
1
作者 李霏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101,共16页
《敬吾心室钟鼎款识》稿本,六册,清道光年间朱善旅编集,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书高39厘米,宽25.8厘米,封题“敬吾心室钟鼎款识”,金镶玉装。据朱善所自书题识,此稿本为道光年间续编《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产生的两部底稿之一、另一部经龚... 《敬吾心室钟鼎款识》稿本,六册,清道光年间朱善旅编集,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书高39厘米,宽25.8厘米,封题“敬吾心室钟鼎款识”,金镶玉装。据朱善所自书题识,此稿本为道光年间续编《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产生的两部底稿之一、另一部经龚自珍、陈庆铺、吴荣光先后编纂,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吴荣光在粤刊刻为《筠清馆金石文字》(以下简称《筠清》)。稿本对于厘清《积古斋钟鼎季器款识》续编史实及相关文本、《筠清》编纂过程,提供了一手文献和研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鼎彝款识 金石文字 编纂过程 道光年间 龚自珍 稿本 研究线索
原文传递
从《两罍轩彝器图释》成书见吴云的积古之志
2
作者 王思凡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62-63,共2页
《两罍轩彝器图释》是清代金石学家吴云的著作之一,在金石考据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文以《吴云函札辑释》中吴云致多方友人的信札为基础,从定名方面对此书的成书过程进行考证。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信札中提及的诸多称名看似都是指... 《两罍轩彝器图释》是清代金石学家吴云的著作之一,在金石考据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文以《吴云函札辑释》中吴云致多方友人的信札为基础,从定名方面对此书的成书过程进行考证。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信札中提及的诸多称名看似都是指代《两罍轩彝器图释》,实则是说《吉金款识》与《彝器图释》并非一书。《吉金款识》本是吴云所作《积古斋彝器款识》之续,但因遗漏太多便中途辍业,而《彝器图释》是其集一家所藏著录而成,即现存的《两罍轩彝器图释》一书。《吉金款识》的辍业意味着吴云积古之志的破灭,虽后寄予陈介祺、吴大澂二人,但终未顺遂,遗憾至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云 两罍轩彝图释 吉金款识 之志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萌芽期与形成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荣 朱露萍 《文物世界》 1999年第1期83-87,共5页
本文所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夏商周时期的古青铜器。一从古代文献提供的线索来看,东周时一些学者为了阐明古代文物制度或宣扬自己的伦理政治主张已经注意到了实物资料。《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孔子对“矢”的研究;《论语... 本文所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夏商周时期的古青铜器。一从古代文献提供的线索来看,东周时一些学者为了阐明古代文物制度或宣扬自己的伦理政治主张已经注意到了实物资料。《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孔子对“矢”的研究;《论语八佾》中谈到孔子对鲁桓公之庙中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青铜 《考图》 萌芽期 铭文 历代钟鼎彝款识 欧阳修 《吕氏春秋》 《说文解字》
下载PDF
清代的青铜器研究
4
作者 李海荣 《文物世界》 1999年第2期78-81,88,共5页
清代的青铜器研究李海荣(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青铜器研究的形成期是在宋代。在宋代有一批学者投身于古青铜器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研究古青铜器的较为科学的方法,并出现了一批有关青铜器的著作,而元明两代青铜器的研究则几乎处于停滞状... 清代的青铜器研究李海荣(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青铜器研究的形成期是在宋代。在宋代有一批学者投身于古青铜器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研究古青铜器的较为科学的方法,并出现了一批有关青铜器的著作,而元明两代青铜器的研究则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满清入关后,最初在全国范围内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历代钟鼎彝款识 孙诒让 金石学 《说文解字》 铭文 铭文考释 陈介祺 程瑶田
下载PDF
吉金乐石 积古论今——清阮元金石学著作二论
5
作者 金丹 《荣宝斋》 2014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清代的金石学,是继宋代的金石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成为金石学史的重要历史时期。而乾嘉学者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的金石学研究也是成果卓著、成就斐然。阮元将其聚集古物之所名为"积古斋"。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清人所绘《积古图... 清代的金石学,是继宋代的金石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成为金石学史的重要历史时期。而乾嘉学者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的金石学研究也是成果卓著、成就斐然。阮元将其聚集古物之所名为"积古斋"。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清人所绘《积古图》一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岳华山 中国国家图书馆 吉金 华山碑 乐石 钟鼎彝款识 引首 乾嘉
原文传递
曶鼎诸铭文拓片之比勘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朝远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1期6-13,共8页
曶鼎,西周中期的青铜重器,以"匹马束丝"与人夫交换等两个司法案例而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制度的重要史料,亦因它的四项因素俱全的记时铭文而成为青铜器排谱的重要资料。"鼎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毕沅得... 曶鼎,西周中期的青铜重器,以"匹马束丝"与人夫交换等两个司法案例而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制度的重要史料,亦因它的四项因素俱全的记时铭文而成为青铜器排谱的重要资料。"鼎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毕沅得于西安,并为之所藏,晚清毁于兵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中期 比勘 牛首 司法案例 山左金石志 博物馆藏 束丝
下载PDF
阮元摹刻宋拓《钟鼎款识》始末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霏 《艺术工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0,共15页
南宋王厚之辑《钟鼎款识》,自南宋辗转流传,屡经鉴赏名家之手,至清嘉庆七年(1802)归阮元积古斋收藏。阮元对册中款识重加考释摹锓,于是年秋刻成《宋王复斋钟鼎款识》一书。阮元考释具有续成王氏之作的意义,并增加了其学术影响。考释摹... 南宋王厚之辑《钟鼎款识》,自南宋辗转流传,屡经鉴赏名家之手,至清嘉庆七年(1802)归阮元积古斋收藏。阮元对册中款识重加考释摹锓,于是年秋刻成《宋王复斋钟鼎款识》一书。阮元考释具有续成王氏之作的意义,并增加了其学术影响。考释摹锓此册的过程,又衍生了阮氏一部重要吉金著作《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本文重在对摹刻背景、阮元题识内容作出论述,次则尝试从乾嘉之际金石鉴赏、两浙金文研究等角度,对阮氏积古斋影刻本提出一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刻 《宋王复钟鼎款识》 《伯右甫吉金文释》
原文传递
学人游幕与金石学术——以朱为弼客居阮元幕府期间为中心
8
作者 余阔洋 唐楷之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金石学人参与金石学事业无法离开相互之间的交游往来。清嘉庆时期朱为弼于浙江阮元幕府期间的交游活动,可视为金石学人往来之缩影。以朱为弼为主体视角的研究个案,有裨于明晰阮元幕府金石学人游幕时段的交游史实及艺术生态。本文以朱为... 金石学人参与金石学事业无法离开相互之间的交游往来。清嘉庆时期朱为弼于浙江阮元幕府期间的交游活动,可视为金石学人往来之缩影。以朱为弼为主体视角的研究个案,有裨于明晰阮元幕府金石学人游幕时段的交游史实及艺术生态。本文以朱为弼为线索,以述学人游幕与金石学术之大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幕府 朱为弼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考释
原文传递
同年殊途:朱为弼与张廷济职业生涯对比研究
9
作者 周成 《艺术工作》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朱为弼与张廷济都是清代书法史上写金文的先驱,但两人的职业生涯迥然不同,一个是学者型官员,一个是收藏家。这一点,只要对二人在科试之后的人生历程进行细致的对比追踪,便一目了然。但后世的研究者常因二人同为金文书家而将两人都归入... 朱为弼与张廷济都是清代书法史上写金文的先驱,但两人的职业生涯迥然不同,一个是学者型官员,一个是收藏家。这一点,只要对二人在科试之后的人生历程进行细致的对比追踪,便一目了然。但后世的研究者常因二人同为金文书家而将两人都归入学者之列,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鉴赏张廷济的书法,极具误导性。本文的写作,正为澄清有关张廷济身份的这一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为弼 张廷济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清仪阁所藏物文》
原文传递
吉金丛谈·曶鼎
10
作者 丛文俊 《艺术品》 2019年第11期68-72,共5页
曶鼎,西周懿王时器,铭文下部残坏,存二十四行三百八十余字。据阮元《积古斋钟鼎器款识》记载,此鼎初由毕沅得之于西安。近年先后在陕西抉风发现昝尊、效卤等器,效即曶鼎铭文中的诉讼对象效父,是曶鼎亦当出于该地。
关键词 周懿王 曶鼎 吉金 款识 此鼎 铭文 丛谈
原文传递
十四、金石小品
11
作者 施蛰存 《文史知识》 1988年第9期65-70,共6页
金石学本来只是以三代青铜彝器铭文和历代石刻碑版文字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古代文物大量出土,金属文物已不限于三代彝器,石刻文物也扩大到与它们相邻的品种。于是金石研究的对象愈来愈多,金石学的领域也愈来愈广。现在谈一些近一二百... 金石学本来只是以三代青铜彝器铭文和历代石刻碑版文字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古代文物大量出土,金属文物已不限于三代彝器,石刻文物也扩大到与它们相邻的品种。于是金石研究的对象愈来愈多,金石学的领域也愈来愈广。现在谈一些近一二百年来新加入金石学的古代文物,因为它们都是小件,故名之曰'金石小品'。古兵古代的兵器都刻有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文物 碑版 甲骨文字 商周 符牌 仰瓦 货布 光绪二十四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