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窝头会馆》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毓 杜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窝头会馆》是"京味儿话剧"的又一力作,该剧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独特的视角,粗粝而丰富的语言表达多义性的主题。《窝头会馆》通过小窝头反映大时代,是钱的表达,欲的深化,人性的升华。
关键词 “京味儿话剧” 《窝头会馆》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政治寓言与生命悲歌——《茶馆》与《窝头会馆》审美精神之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穆海亮 《艺术广角》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茶馆》与《窝头会馆》在艺术风格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其审美精神存在本质差异。《茶馆》是一部讲述政治寓言的正剧,寄寓着老舍的政治理想;《窝头会馆》是一部诉说生命悲歌的悲剧,蕴育着刘恒的生命叩问。但是作为正剧的《茶馆》和作... 《茶馆》与《窝头会馆》在艺术风格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其审美精神存在本质差异。《茶馆》是一部讲述政治寓言的正剧,寄寓着老舍的政治理想;《窝头会馆》是一部诉说生命悲歌的悲剧,蕴育着刘恒的生命叩问。但是作为正剧的《茶馆》和作为悲剧的《窝头会馆》都不纯正,前者正中有悲,后者悲中有正。其创作目标与审美实现之间的落差,体现出戏剧家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与官方意识形态博弈的艰辛与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窝头会馆》 正剧 悲剧
下载PDF
论《窝头会馆》与老舍都市平民话剧的互文关系
3
作者 黄岳杰 张娇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窝头会馆》与《茶馆》等同类都市平民话剧在作品语言形式、主体间性和文化视野等三个层面上均呈现出复杂的互文性关系。从《茶馆》到《窝头会馆》长达半个世纪,其间经历了诸多变迁。这些被冠以"民族色彩浓郁"之剧作的长盛不... 《窝头会馆》与《茶馆》等同类都市平民话剧在作品语言形式、主体间性和文化视野等三个层面上均呈现出复杂的互文性关系。从《茶馆》到《窝头会馆》长达半个世纪,其间经历了诸多变迁。这些被冠以"民族色彩浓郁"之剧作的长盛不衰,文学内部传统的互相激发不容忽视。基于此,尝试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茶馆》和《窝头会馆》,可以使我们看出许多文本以外的内容,从而对重新理解类似作品以及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茶馆》 老舍 刘恒 都市平民话剧 互文性
下载PDF
从关联分析的角度探讨《窝头会馆》中的潜台词
4
作者 邓昱凡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9期24-24,19,共2页
《窝头会馆》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创作的献礼话剧,由著名影视编剧刘恒所著。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窝头会馆》中潜台词的表现、特点以及它所具有的魅力。
关键词 《窝头会馆》 关联理论 潜台词
下载PDF
论刘恒《窝头会馆》中的三重生存困境 被引量:3
5
作者 底洁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话剧将视角集中在了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北京一个叫窝头会馆的平民小院儿里,剧中通过窝头会馆中几户小老百姓的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展现了老北平各色人等的... 《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话剧将视角集中在了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北京一个叫窝头会馆的平民小院儿里,剧中通过窝头会馆中几户小老百姓的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展现了老北平各色人等的生活历程。本文试从欲望、信仰和死亡这三重生存困境,分析本话剧的主题创作层次,从而分析在即将解放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小人物生存的艰辛与对在绝境下人性的叩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恒 《窝头会馆》 欲望 信仰 死亡
下载PDF
永恒闪耀的中国梦——论话剧《窝头会馆》与电影《钱学森》的主旋律之“魂”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璐瑶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29-30,共2页
永恒闪耀的中国梦,象征着话剧《窝头会馆》和电影《钱学森》所共有的精髓特质是弘扬主旋律之"魂"。人性的深度思考和爱国情怀的勇敢坚守,不仅是戏剧影视作品所要倾情展现的,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生命主题。
关键词 《窝头会馆》 《钱学森》 主旋律 爱国
下载PDF
话剧《窝头会馆》的艺术特色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涛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17期109-110,114,共3页
《窝头会馆》这部话剧,把故事发生的空间建构于会馆之内,展现出各色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作为一部献礼片,以弘扬主旋律作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同时,在符号化表达、叙事空间表现以及语言风格上,同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符号 叙事空间 语言风格 弑父 《窝头会馆》
下载PDF
《窝头会馆》:新主旋律叙事
8
作者 花曼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
《窝头会馆》是作家刘恒的话剧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写话剧,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表现主旋律上,刘恒的创作体现了新的变化。主旋律很容易使人想到高大全、假大空的文学形象和文学作品,然而《窝头会馆》却避免了这样的弊病,在展现建... 《窝头会馆》是作家刘恒的话剧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写话剧,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表现主旋律上,刘恒的创作体现了新的变化。主旋律很容易使人想到高大全、假大空的文学形象和文学作品,然而《窝头会馆》却避免了这样的弊病,在展现建国前后特殊时代风貌时,作者把落脚点放在永恒的人性上,剧中的人物显得生动可感,"对主旋律的探索能悄悄抵达观众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主旋律 人性
下载PDF
《窝头会馆》对老舍话剧的继承与创新
9
作者 刘海洋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21-21,共1页
《窝头会馆》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渗透着中国传统市民文化的老北京城遗韵的各个角落。那些如同蝼蚁一般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市民们,借一部话剧道出了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此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剖析上,对老舍的话剧亦有... 《窝头会馆》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渗透着中国传统市民文化的老北京城遗韵的各个角落。那些如同蝼蚁一般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市民们,借一部话剧道出了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此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剖析上,对老舍的话剧亦有颇多继承;在人物性格角度分析上,亦有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老舍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论《窝头会馆》的艺术特色
10
作者 沈瑶 李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30期113-113,共1页
京味儿话剧《窝头会馆》以四合院的日常生活反应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与世态炎凉。本文将从以小见大的手法,粗粝的语言,以钱为网的人物关系,以及矛盾的人性四方面谈谈这一话剧是如何成为人们口中的“金窝头”。
关键词 京味儿话剧 《窝头会馆》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浅析话剧《窝头会馆》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家仪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2期162-163,共2页
《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其主演有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徐帆等,一线的专业演员阵容强有力地支撑起了这部既波涛汹涌又温润细腻,既如歌如泣又波澜不惊的历史巨作。通过... 《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其主演有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徐帆等,一线的专业演员阵容强有力地支撑起了这部既波涛汹涌又温润细腻,既如歌如泣又波澜不惊的历史巨作。通过对1948年一座老北京的大院里几户普通人家水生火热的生活现状、坎坷曲折的人物命运、复杂扭曲的人物关系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彼时社会世态的缩影。乱世之下,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国民政府的爪牙肖保长的横征暴敛下,会馆里的底层人物苑国钟、田翠兰、金穆蓉等身负苛捐杂税的重担,为求生存而穷形尽相,迫于在沉重的生活压力,小市民们怀揣着求生的欲望一步一步突破尊严、道德、伦理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群像 困境
下载PDF
流动的时代,永恒的矛盾--话剧《窝头会馆》创作内涵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亚茹 《艺术评鉴》 2020年第6期148-150,共3页
《窝头会馆》这部作品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北京人艺演员倾情打造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话剧。该剧从小处着笔,通过讲述北平解放前夕发生在北京城的窝头会馆里的故事,聚焦小人物命运在大时代里的沉浮,从而展现出一个时代... 《窝头会馆》这部作品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北京人艺演员倾情打造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话剧。该剧从小处着笔,通过讲述北平解放前夕发生在北京城的窝头会馆里的故事,聚焦小人物命运在大时代里的沉浮,从而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缩影。2009年,话剧一经演出便备受观众好评。其深层的创作内涵更是表现出了独特的超越性。超越了时间限制和它最初的功能表达,作品中呈现的高级的矛盾,恰恰是戏剧作品自身张力的体现,是放诸于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褪色的戏剧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矛盾性 戏剧张力 创作内涵
下载PDF
吹不完的口琴--探析中国经典话剧《窝头会馆》
13
作者 冯志程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1期6-8,共3页
《窝头会馆》是编剧刘恒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一部话剧,主要故事集中在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有一个名叫窝头会馆的院子里,有几户平民家庭在这个小院儿里围绕“钱”发生了一些喜、怒、哀、乐的故事。刘恒先生把全剧中心放... 《窝头会馆》是编剧刘恒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一部话剧,主要故事集中在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有一个名叫窝头会馆的院子里,有几户平民家庭在这个小院儿里围绕“钱”发生了一些喜、怒、哀、乐的故事。刘恒先生把全剧中心放在了北平底层人物的家庭,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民不聊生的困境,道出了当时平民百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从而分析出在即将解放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窝头会馆》 小人物 金钱 人物
下载PDF
戏剧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以话剧《窝头会馆》案为例
14
作者 孔亚茹 《艺术科技》 2021年第23期232-234,共3页
戏剧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给观众带来较为直观、生动的艺术体验,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不断传承、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然而近年来,我国戏剧作品侵权现象不断增多,严重影响戏剧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 戏剧作品 《窝头会馆》 演出单位 著作权
下载PDF
深陷泥沼的人,向阳而生的心——话剧《窝头会馆》人物角色塑造赏析
15
作者 周润琳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第10期187-189,共3页
院里院外的老街坊,身处动荡时代的三代人。话剧《窝头会馆》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在一个四合院里,几户人家为生活苦苦挣扎,期盼黑暗中重见黎明的故事。编剧刘恒在每一个角色身上都埋了伏笔,用人物映射出那个时代环境下不同阶级、不同身... 院里院外的老街坊,身处动荡时代的三代人。话剧《窝头会馆》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在一个四合院里,几户人家为生活苦苦挣扎,期盼黑暗中重见黎明的故事。编剧刘恒在每一个角色身上都埋了伏笔,用人物映射出那个时代环境下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人们的缩影,使得观众更加切身体会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生活的不易,以及人们对走向新中国的无比向往。本文将以话剧中人物角色塑造的角度剖析剧本中每一角色间的矛盾冲突点,探究身处“泥潭”中的人们“纯净”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话剧 刘恒 人物塑造
下载PDF
中国话剧创作的病灶及其对策——以《茶馆》《窝头会馆》为例
16
作者 滕朝军 母华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茶馆》和《窝头会馆》两部剧作都是优秀之作,但都不是世界第一流的大作品,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两部作品都受制于潜在的意识形态的拘囿,有太强大的批判性,以至于淹没了剧作的丰富性、复杂性。我们的戏剧要走向繁荣,必须从意识形态的拘... 《茶馆》和《窝头会馆》两部剧作都是优秀之作,但都不是世界第一流的大作品,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两部作品都受制于潜在的意识形态的拘囿,有太强大的批判性,以至于淹没了剧作的丰富性、复杂性。我们的戏剧要走向繁荣,必须从意识形态的拘囿中挣脱出来,多一些终极性的叩问、人文关怀和人性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窝头会馆》 批判性 人性揭示
原文传递
《窝头会馆》指疵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蕊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窝头会馆》是《茶馆》与《日出》的拼凑式复合,它既是对《茶馆》的山寨版模仿,也是对《日出》的添足式移植。《窝头会馆》编剧最大的失败在于"面向过去"。此外,拯救承诺的空洞与变态想像,对宗教的无知,对女性的作践,这些使... 《窝头会馆》是《茶馆》与《日出》的拼凑式复合,它既是对《茶馆》的山寨版模仿,也是对《日出》的添足式移植。《窝头会馆》编剧最大的失败在于"面向过去"。此外,拯救承诺的空洞与变态想像,对宗教的无知,对女性的作践,这些使《窝头会馆》很难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山寨版《茶馆》 添足式《日出》 面向过去
原文传递
北京人艺话剧《窝头会馆》中小人物生存困境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菊芹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0,共4页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知名编剧刘恒创作了话剧《窝头会馆》。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多位艺术家联袂倾情演绎,创造了我国话剧史上又一个经典力作。《窝头会馆》将视角集中于北平解放前一年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知名编剧刘恒创作了话剧《窝头会馆》。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多位艺术家联袂倾情演绎,创造了我国话剧史上又一个经典力作。《窝头会馆》将视角集中于北平解放前一年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通过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在绝境中求生存而又希望渺茫的悲欢离合,将老北平的世间百态、冷暖人生尽收眼底。话剧《窝头会馆》从不同的视角深度解析剧中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剧本创作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窝头会馆》 小人物 生存困境
原文传递
以史为鉴,史中觅诗——浅谈《窝头会馆》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笑寒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0,共4页
《窝头会馆》以史为鉴,鉴古至今是其创作成功的文化源泉;于细微处展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其盘活整体剧作的基本思路;而"以小见大"则是其铸造时代精品、引领观剧风尚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窝头会馆》 “小人物”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从《窝头会馆》看主旋律话剧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宗世龙 台梦雅 《当代戏剧》 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我国,主旋律话剧从"战斗传统"到"以人为本"的戏剧创作模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成为主旋律话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梳理我国主旋律话剧发展的脉络,并且以话剧《窝头会馆》为切入点,客观... 在我国,主旋律话剧从"战斗传统"到"以人为本"的戏剧创作模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成为主旋律话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梳理我国主旋律话剧发展的脉络,并且以话剧《窝头会馆》为切入点,客观审视我国主旋律话剧发展的现实问题,厘清以《窝头会馆》为代表的新创作主旋律话剧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头会馆》 主旋律话剧 文本艺术 启示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