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适:常识论政,启蒙时代
1
作者 高明勇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94-94,共1页
已故国学大家季羡林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文章很长,我只记住了一句话,叫做“还胡适以本来面目”。近年来,在内地,研究胡适,正在从“执拗的低音”转为“昂然的高音”。对于胡适“学术和文化的进步”研究颇... 已故国学大家季羡林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文章很长,我只记住了一句话,叫做“还胡适以本来面目”。近年来,在内地,研究胡适,正在从“执拗的低音”转为“昂然的高音”。对于胡适“学术和文化的进步”研究颇多,而在其“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方面,则相对不足,起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倒是他的一些言论名言到处流传,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启蒙时代 本来面目 季羡林 文章 言论
下载PDF
影响学术大师一生的师友
2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2-112,共1页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泰斗一级的学术大师的身上也是适用的。季羡林先生在《站在胡适之先...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泰斗一级的学术大师的身上也是适用的。季羡林先生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长篇回忆文章中说:“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大师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师友 世界语言 回忆文章 季羡林
下载PDF
季羡林与胡适
3
作者 散木 《书品》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一、"此一时也" 在以前的北京大学,已故季羡林先生与胡适校长有过一段交情。 1999年,多年之后,季羡林先生赴台湾访问,曾特意去台北“中研院”对面的山坡上拜谒了胡适的陵墓,据说当时他两眼热泪凝视着墓碑上毛子水先生题写的碑... 一、"此一时也" 在以前的北京大学,已故季羡林先生与胡适校长有过一段交情。 1999年,多年之后,季羡林先生赴台湾访问,曾特意去台北“中研院”对面的山坡上拜谒了胡适的陵墓,据说当时他两眼热泪凝视着墓碑上毛子水先生题写的碑文:“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向胡适的雕像敬献了鲜花,并行了三叩大礼。此后,季先生有一篇大作——《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发表,此后,这篇文章几乎被收进他所有的选集和文集中,当然也对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北京大学 毛子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