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区寄传》教学实录
1
作者 武亮军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7年第7期116-117,共2页
一、以题导入 师:今天我引荐一位传奇式人物给大家——“区寄”(师板书姓名、读音)。他和大家是同龄人。(师板书“童”)这个传奇人物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童区寄传》(师板书“传”)里的人物。
关键词 《童区寄传》 教学实录 奇人物 板书 同龄人 柳宗元 文学家
下载PDF
机智斗绑匪,英雄出少年——《童区寄传》超前阅读
2
作者 胡善恩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第12期25-27,共3页
自古英雄出少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少年区寄虽然害怕,但却沉着镇定不慌乱,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杀死两个凶恶的绑匪,谱写了一曲正义战胜邪恶的机智凯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看少年区寄怎样成功自... 自古英雄出少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少年区寄虽然害怕,但却沉着镇定不慌乱,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杀死两个凶恶的绑匪,谱写了一曲正义战胜邪恶的机智凯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看少年区寄怎样成功自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区寄传》 少年 机智 英雄 阅读 柳宗元
下载PDF
遇到坏人怎么办——柳宗元《童区寄传》新读
3
作者 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12期8-12,共5页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关键词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文字功底 文言文 侧面 古意
原文传递
不妨讲一点古文字
4
作者 喻遂生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共1页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很高兴地对我说:“我归纳出了中学文言文中‘为’字的50种用法:‘为学’中是‘求’的意思;《伤仲永》‘并自为其名’中是‘题写’的意思:《童区寄传》‘一人去为市’...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很高兴地对我说:“我归纳出了中学文言文中‘为’字的50种用法:‘为学’中是‘求’的意思;《伤仲永》‘并自为其名’中是‘题写’的意思:《童区寄传》‘一人去为市’中是‘谈(生意)’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中学语文教师 《童区寄传》 中学文言文 《伤仲永》 意思 归纳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材词语诠释(二则)
5
作者 秦存钢 《泰安师专学报》 2000年第5期104-105,共2页
本文解释了《童区寄传》中的“布囊其口”之“囊”和《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之“弟”和“阿姨”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材 词语解释 《童区寄传》
下载PDF
“郎诚见完与恩”的句式特点之我见
6
作者 杜燕君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第7期26-27,共2页
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正确分析句式特点,准确判断主动句和被动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翻译句子,并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对文中“郎诚见完与恩”一句,有人认为是被动句。笔者认为欠妥,在此... 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正确分析句式特点,准确判断主动句和被动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翻译句子,并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对文中“郎诚见完与恩”一句,有人认为是被动句。笔者认为欠妥,在此提出拙见与同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特点 《童区寄传》 中学阶段 被动句 文言文 主动句 柳宗元 学习
下载PDF
容易读错的十个姓氏
7
《月读》 2014年第7期94-94,共1页
1.纪:作姓时读j■,如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2.查:作姓时读zhā,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3.区:作姓时读ōu,如唐代柳宗元写有《童区寄传》,描写的是一位叫区寄的孩子的故事。4.仇:作姓时读qiú,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5.那:作姓时读nā... 1.纪:作姓时读j■,如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2.查:作姓时读zhā,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3.区:作姓时读ōu,如唐代柳宗元写有《童区寄传》,描写的是一位叫区寄的孩子的故事。4.仇:作姓时读qiú,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5.那:作姓时读nā,如著名歌手那英。6.任:作姓时读rén,如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任弼时。7.华:作姓时读huà,如我国著名工笔人物画家华三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区寄传》 华三川 工笔人物画
原文传递
觊觎
8
《家教世界》 2017年第5期49-49,共1页
【释义】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辨析】“觊”“觎”都是形声字,都和“看”有关,因此右部均为一个“见”字。【起源与演变】“觊”从见,岂声,意思是希望得到。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 【释义】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辨析】“觊”“觎”都是形声字,都和“看”有关,因此右部均为一个“见”字。【起源与演变】“觊”从见,岂声,意思是希望得到。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其中的“觊其利”就是贪图钱财,说的是越地的人薄情寡义,为了钱,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卖掉。“觎”是非分的希望。“觊觎”作为名词,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作为动词时,指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区寄传》 “见”字 形声字 “看” 柳宗元 孩子 动词
原文传递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
9
作者 刘浩 《新教育(海南)》 2017年第34期43-43,共1页
一、学生活动设计常见的几种问题 1.本末倒置,偏离语文学习。如有位老师在执教《童区寄传》一课时,在"提高拓展"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你被绑架了,你会怎么办?且不说,七年级的学生还仅仅是十二三岁的孩... 一、学生活动设计常见的几种问题 1.本末倒置,偏离语文学习。如有位老师在执教《童区寄传》一课时,在"提高拓展"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你被绑架了,你会怎么办?且不说,七年级的学生还仅仅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面对这个活动,实在是有点恐怖且血腥。仅就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看,全班学生都把课本仍在一旁,热火朝天地讨论逃生技巧、逃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 《童区寄传》 语文学习 活动情况 七年级 课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