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5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童年·少年·青年》中的怀疑意识
1
作者 邢玲 宋德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是“思想的艺术家”,他曾在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明确说到自己对怀疑主义的神往。怀疑意识在这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对宗教、封建制度与文化、个体功利主义的怀疑。托尔斯泰通过“我”... 列夫·托尔斯泰是“思想的艺术家”,他曾在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明确说到自己对怀疑主义的神往。怀疑意识在这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对宗教、封建制度与文化、个体功利主义的怀疑。托尔斯泰通过“我”的视角,对所处的社会、历史等冷静地注视,对集体意识中的“理性”存疑,并在怀疑中建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自传三部曲 童年·少年·青年 怀疑意识
下载PDF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草婴《童年·少年·青年》译本中四字词语的运用
2
作者 于海波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1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以草婴对俄罗斯文化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童年·少年·青年》的译本为主要依据,并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视角剖析了其四字词语的运用。本文的重点内容:首先阐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以及“功能对等”的定义以及其以“... 本文以草婴对俄罗斯文化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童年·少年·青年》的译本为主要依据,并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视角剖析了其四字词语的运用。本文的重点内容:首先阐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以及“功能对等”的定义以及其以“归化”为主要导向的翻译理论;接着剖析了传统汉语中四字词汇在翻译中的优势与应用;最后举例剖析了草婴译本中《童年·少年·青年》的四字词语,在人物心理与形象刻画两方面的使用,论述了草婴先生在译作中对于四字词语在实现“功能对等”原则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草婴 《童年·少年·青年》 四字词语 中译本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童年创伤、心理灵活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
3
作者 张苑 董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5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童年创伤、心理灵活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3月—7月山东省某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房收治的33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童年创伤、心理灵活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3月—7月山东省某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房收治的33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ANSAQ)评分将其分为自伤组(得分≥1分,n=207)和无自伤组(得分<1分,n=123),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童年期创伤问卷-简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评分、中文版承诺行动问卷(Commitment Ac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CAQ-C)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童年创伤、心理灵活性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伤行为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自伤组单亲家庭患者比例高于无自伤组(P<0.05)。自伤组CTQ-SF量表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无自伤组(P<0.05)。自伤组CAQ-C量表中的积极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无自伤组(P<0.05),消极维度评分高于无自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亲家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消极均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积极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童年创伤、心理灵活性低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存在明显相关性,此外,单亲家庭也是导致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抑郁障碍 童年创伤 心理灵活性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下载PDF
童年创伤、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任亮宝 杨静茹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探明童年创伤、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采用儿童创伤问卷、依恋方式问卷和长处困难问卷对3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童年创伤与安全型依恋显著负相关,与不安全型依恋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问题行为与... 为了探明童年创伤、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采用儿童创伤问卷、依恋方式问卷和长处困难问卷对3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童年创伤与安全型依恋显著负相关,与不安全型依恋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问题行为与安全型依恋之间显著负相关,与不安全型依恋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童年创伤可能破坏亲子依恋关系,进而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家长应该为子女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童年经历、高质量的亲子依恋关系意味着更少的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少年 问题行为 亲子依恋
下载PDF
童年创伤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的影响: 抑郁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路月英 孔兰兰 +3 位作者 王思琪 刘淙淙 王紫妍 李幼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21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童年创伤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抑郁自评... 目的:探讨抑郁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21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童年创伤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童年创伤、抑郁、社会支持和自我伤害的关系。结果:(1)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伤害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童年创伤总分与抑郁、自我伤害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6、0.396,均P<0.05);抑郁与自我伤害评分呈正相关(r=0.477,P<0.05);社会支持评分与童年创伤、抑郁、自我伤害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0、-0.376、-0.523,均P<0.05)。(3)童年创伤总分、社会支持和抑郁评分对自我伤害有预测作用(F=46.972,P<0.001),可解释方差变异的39.3%。(4)抑郁和社会支持在童年创伤与自我伤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0.1%和40.2%。结论:抑郁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具有双重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抑郁症 童年创伤 自我伤害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后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HPA轴系统多基因的调节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子豪 刘双金 +8 位作者 杨琴 王宏才 刘承珍 赵纤 孟莉 何震 刘秀茹 黄宁 胡义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109,I0004-I0012,共28页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少年样本(14.15±0.63岁;N=700),采用多位点遗传谱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profile scores,MGPS)计算HPA轴系统多基因得分,利用纵向数据探究其与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亲社会行为和自伤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和亲社会行为)是遗传(HPA轴系统MGPS)、远端环境(童年期创伤)和近端环境(亲子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遗传风险评分的增加,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增加,这意味着遭受过童年期创伤的个体,亲子关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会更加显著,符合差别易感性模型。行为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社会适应 亲子关系 童年期创伤 多基因 HPA 轴系统
下载PDF
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在童年家庭功能障碍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7
作者 侯心怡 万晶晶 +3 位作者 彭莲华 盛江明 龙楠楠 毛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童年家庭功能障碍(childhood household dysfunction,CHD)是一种常见的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对儿童和青少年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TF-CBT)是帮助经历童年创伤的儿童和... 童年家庭功能障碍(childhood household dysfunction,CHD)是一种常见的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对儿童和青少年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TF-CBT)是帮助经历童年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处理创伤记忆的循证心理治疗,旨在提高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应对能力,从而改善其创伤所致的负面影响,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TF-CBT能有效改善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家庭功能。建议今后开展高质量的原始研究,制订基于潜在预测因素的有针对性的TF-CBT干预方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应中国CHD人群的TF-CBT干预模式,以满足CHD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 童年家庭功能障碍 儿童 少年
下载PDF
童年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症全脑灰质体积的影响——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8
作者 李雪 邓霏 +6 位作者 马伶丽 戴林栖 郁仁强 汪星宇 洪素 郑安海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CM)是否会增加青少年罹患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风险以及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改变在CM和青少年MDD关系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寻找青少年MDD可能的神经影...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CM)是否会增加青少年罹患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风险以及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改变在CM和青少年MDD关系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寻找青少年MDD可能的神经影像学指标用以辅助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17岁青少年MDD患者47例(MDD组)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8例(对照组)并进行3DT1加权结构像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比较2组GMV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差异脑区GMV以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与儿童期创伤量表(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TQ-SF)评分的相关性。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探索差异脑区GMV在CM和抑郁之间关系的调控作用,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通过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来分析有统计学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大小在MD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DD组CTQ-SF总分和分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DD组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t=-5.61),右侧颞中回(t=-4.95),左侧背外侧额上回(t=-4.59),右侧中央旁小叶(t=-4.27)的GMV减少(P<0.05,基于体素的FDR校正,体素阈值为1000),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GMV减少对MDD诊断有一定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843,约登指数为0.587。差异脑区GMV与CTQ-SF总分,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EA)评分,躯体忽视(physical neglect,PN)评分或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EN)呈负相关(P<0.05),其中,PN与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相关性通过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P<0.002;CTQ-SF总分(r_(s)=0.611,P=0.000)。EA得分(r_(s)=0.617,P=0.000),EN得分(r_(s)=0.604,P=0.000)和PN得分(r_(s)=0.523,P=0.000)均与HAMD-17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均通过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P<0.008。中介分析发现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颞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右侧中央旁小叶GMV显示了对CM和抑郁之间关系的间接效应;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GMV显示了EN和抑郁之间关系的间接效应;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颞中回GMV显示了PN和抑郁之间关系的间接效应。结论:青少年MDD人群相较于健康人群遭受各个维度CM的情况更严重。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颞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和右侧中央旁小叶GMV的减少在CM经历和青少年抑郁之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的CM类型可以通过不同脑区GMV改变影响抑郁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童年期虐待
下载PDF
自我厌恶在青少年童年不良经历与抑郁焦虑情绪、自杀风险间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程玲飞 王蕾蕾 陈景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自我厌恶在青少年童年不良经历与抑郁焦虑情绪、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5所初中、5所高中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838份,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目的探讨自我厌恶在青少年童年不良经历与抑郁焦虑情绪、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5所初中、5所高中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838份,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访谈检查5.0中文版自杀模块、童年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revised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ACEQ-R)、自我厌恶量表(self-hate scale,SHS)进行相关内容的评估。结果青少年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在女性(P<0.001)、高中年级(P<0.001)的检出率更高。有抑郁情绪、有焦虑情绪、有自杀风险的青少年在童年不良经历、自我厌恶的评分分别高于无抑郁情绪、无焦虑情绪、无自杀风险的青少年(P<0.001)。童年不良经历通过自我厌恶间接预测抑郁,间接效应为0.1488,效果量为60.86%(P<0.001);童年不良经历通过自我厌恶间接预测焦虑,间接效应为0.1524,效果量为62.87%(P<0.001);童年不良经历通过自我厌恶间接预测自杀风险,间接效应为0.0485,效果量为49.44%(P<0.001)。结论童年不良经历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情绪、自杀风险有预测作用,同时通过自我厌恶的中介作用而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情绪、自杀风险发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童年不良经历 自我厌恶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自杀风险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以童年创伤为中介
10
作者 成楠 蒋璧聪 +4 位作者 车佳郡 张琳钰 李晓敏 李宇彤 刘海宁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进行测试,运用SPSS26.0对预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生...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91名河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进行测试,运用SPSS26.0对预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伤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童年创伤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通过童年创伤事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童年创伤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负性生活事件 童年创伤 自伤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11
作者 汤煜尧 袁佳琦 +3 位作者 曾凡洲 胡兰 刘芳 景璐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519,共7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正常青少年在主动遗忘能力上的差异,并探讨该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41例青少年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参与研究。采用定向遗忘(DF)...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正常青少年在主动遗忘能力上的差异,并探讨该能力与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41例青少年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参与研究。采用定向遗忘(DF)任务,以情绪图片为记忆材料,比较两组在再认成绩上的差异。DF效应指“记住”条件再认成绩高于“忘记”条件。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和贝克抑郁量表(BDI-II)评估被试的童年创伤程度和抑郁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抑郁症组仅在正性材料中出现DF效应(P<0.001)。在抑郁症组中,负性材料DF效应值在CTQ-SF得分与BDI-II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10,95%可信区间为0.05~0.17,占总效应21.3%)。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主动遗忘能力部分受损,他们对负性记忆的主动遗忘能力在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状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遗忘 定向遗忘任务 童年创伤 抑郁症状 少年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和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峻 李若瑜 万宇辉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61-965,共5页
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不仅直接损害个体躯体和心理健康,还可能通过代际传递对子代心理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代际健康影响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广泛关注,其中,炎症因子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炎症因子、母亲ACEs和儿童青少年心理行... 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不仅直接损害个体躯体和心理健康,还可能通过代际传递对子代心理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代际健康影响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广泛关注,其中,炎症因子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炎症因子、母亲ACEs和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两两关联,以及炎症因子在母亲ACEs对其子代的儿童青少年期心理行为问题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母亲ACEs代际影响的生物学基础,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不良经历 母亲 炎症因子 儿童 少年 心理健康 代际效应 综述
下载PDF
广东红色报刊 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机关刊物《少年先锋》
13
作者 许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少年先锋》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机关刊物。该刊为旬刊,铅印小32开本,1926年9月1日正式出版,由广州国光书店发行。《少年,先锋》深受广大青年读者欢迎,出版不久发行号就达到6000册,并很快增加到8000册,最多时达到10000册... 《少年先锋》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机关刊物。该刊为旬刊,铅印小32开本,1926年9月1日正式出版,由广州国光书店发行。《少年,先锋》深受广大青年读者欢迎,出版不久发行号就达到6000册,并很快增加到8000册,最多时达到10000册。《少年先锋》的影响远超广东一省,以至波及全国范围。《中国青年》曾对《少年先锋》进行过介绍,称其“文字是短劲的,一句字都不是浪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少年先锋 广州国光 机关刊物 红色报刊 青年 书店 委员会
下载PDF
不同类型童年期处境不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罗苏梅 朱晓炜 +1 位作者 韩小琼 徐文明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童年期处境不利经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ACE-IQ)评估青少年童年期处境不利状况,以及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青少... 童年期处境不利经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ACE-IQ)评估青少年童年期处境不利状况,以及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处境不利经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结果发现,1 616名青少年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2%;童年期处境不利经历的发生率为79.3%;情感忽视、同伴欺凌、家人有成瘾史、家庭暴力和情绪虐待与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青少年普遍存在童年期处境不利经历,其中情感忽视和同伴欺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起到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少年 童年期处境不利 关系研究
下载PDF
正念训练对男性服刑青少年童年期创伤的干预作用
15
作者 郝羽 滕飞 杨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243-1249,共7页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对男性服刑青少年童年期创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93名中重度童年期创伤的男性服刑青少年随机分为正念训练、团体辅导和普通对照3个组别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评估干预开始时(前测)、干预1个月(中测)、干预结束时(后测)...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对男性服刑青少年童年期创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93名中重度童年期创伤的男性服刑青少年随机分为正念训练、团体辅导和普通对照3个组别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评估干预开始时(前测)、干预1个月(中测)、干预结束时(后测)3个时间点童年期创伤的情况,以评估3组干预效果。结果:使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对3组男性服刑青少年的童年期创伤量表进行多因素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Waldχ^(2)=10.708,P<0.05),因此进一步分析单独效应。组间单独效应分析:前测,3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中测,正念训练组得分低于团体辅导组。后测,正念训练组得分低于团体辅导组和普通对照组;时间单独效应分析:正念训练组前中后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中测得分低于前测,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团体辅导组前中后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后测得分低于中测。结论:正念训练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地降低男性服刑青少年的童年期创伤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服刑青少年 童年期创伤 正念训练 广义估计方程
下载PDF
时效激励护理结合放松疗法在伴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白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时效激励护理结合放松疗法在伴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伴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8例,放松疗法)和联合组(48例,... 目的探究时效激励护理结合放松疗法在伴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伴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8例,放松疗法)和联合组(48例,放松疗法+时效激励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失眠情况、心理弹性、幸福指数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力量、乐观、坚韧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学习成长、幸福感、自我肯定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时效激励护理结合放松疗法可减轻伴童年创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失眠程度,增强心理弹性及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抑郁症 童年创伤 时效激励护理 放松疗法
下载PDF
童年期情感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刘存才 蒋瑶琪 +3 位作者 熊世雯 李杨 常艳 王紫霏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了探讨童年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检验破碎世界假设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网络匿名性的调节效应,采用童年期情感虐待量表、破碎世界假设量表、感知网络匿名性量表和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量表对1230名青少年进... 为了探讨童年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检验破碎世界假设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网络匿名性的调节效应,采用童年期情感虐待量表、破碎世界假设量表、感知网络匿名性量表和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量表对1230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情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破碎世界假设在童年期情感虐待和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网络匿名性在中介路径后半段“破碎世界假设→网络攻击性行为”中起调节作用,感知网络匿名性在直接路径“童年期情感虐待→网络攻击性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建议通过降低青少年童年期情感虐待、加强家庭情感温暖建设和降低感知网络匿名性,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世界假设来减少其网络攻击性行为,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建立,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情感虐待 破碎世界假设 感知网络匿名性 网络攻击性行为 少年
下载PDF
清丽当年雏凤声──读《童年·少年·青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秉勋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5年第4期73-75,共3页
清丽当年雏凤声──读《童年·少年·青年》文秉勋文学大师们描写童年的作品,都是饶有兴味的。鲁迅的《朝花夕抬》、郭沫若的《少年时代》,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童趣盎然的美妙世界。在描写童年故事而获得成功的众多作品中,老... 清丽当年雏凤声──读《童年·少年·青年》文秉勋文学大师们描写童年的作品,都是饶有兴味的。鲁迅的《朝花夕抬》、郭沫若的《少年时代》,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童趣盎然的美妙世界。在描写童年故事而获得成功的众多作品中,老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可以说是独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三部曲 屠格涅夫 道德自我完善 少年 农奴制度 《童年 知识分子 列夫·托尔斯泰 典型形象
原文传递
革命文学何以影响时代青年——以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为例
19
作者 王欢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革命作家蒋光慈作为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创作的《少年漂泊者》等作品鼓励了许多少年走上革命道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文学作品却面临失去市场、失去青年读者的尴尬处境。以对蒋光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的... 革命作家蒋光慈作为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创作的《少年漂泊者》等作品鼓励了许多少年走上革命道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文学作品却面临失去市场、失去青年读者的尴尬处境。以对蒋光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的分析为例,革命文学在革命年代产生空前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其以青年的激情和勇气回应时代之问,其时代性的语言表达适合青年读者接受以及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满足青年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漂泊者 革命文学 蒋光慈 革命作家 主旋律文学 青年读者 革命道路 精神内核
下载PDF
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自尊和性别调节的中介模型
20
作者 李中昌 岳鹏飞 《校园心理》 2024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童年不幸经历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学业自我妨碍量表对河南省信阳市2所高中703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 目的探讨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童年不幸经历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学业自我妨碍量表对河南省信阳市2所高中703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呈正相关(r=0.11,P<0.01),与自尊呈负相关(r=-0.19,P<0.01);自尊与学业自我妨碍呈负相关(r=-0.18,P<0.01);自尊在童年不幸经历与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童年不幸经历对女性的自尊有负向预测作用,对男性群体无预测作用。结论童年不幸经历通过自尊影响青少年学业自我妨碍,性别调节童年不幸经历与自尊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童年不良经历 学业自我妨碍 自尊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