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译本增用圆括号解析——以《童年哲学》为例
1
作者 付天军 付晓丽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532-539,共8页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圆括号与文体风格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译本中增用圆括号的情形虽时有发生,但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现有文献未见对此现象进行系统描写和深度阐释。本文以汉译本《童年哲学》为例,对增用的圆括号材料进行深入解析。本...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圆括号与文体风格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译本中增用圆括号的情形虽时有发生,但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现有文献未见对此现象进行系统描写和深度阐释。本文以汉译本《童年哲学》为例,对增用的圆括号材料进行深入解析。本文首先对照英语原文,识别出译本中66个增用圆括号实例。然后将这些实例归纳为三种类型:1) 原文为独立成分;2) 原文为非独立成分;3) 非原文文字内容。数据显示,被增用的圆括号多数对应的是原文为独立成分的情况,而被逗号分隔的独立成分占比最高。希望本文的发现对译者创造性使用标点符号提供些许启示。As a rhetorical tool, uses of parenthesi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tylistic features. Although the use of parentheses in the translation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it has not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is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in depth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dded parenthese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being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 66 examples of added parentheses are identified and summarized into three types: 1) the corresponding original text being an independent component;2) the corresponding original text being a dependent component;3) lacking of corresponding content. The data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added parentheses correspond to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original text is in form of independent component. The original texts are mostly separated by commas. It is hoped that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translator’s creative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本 圆括号 《童年哲学》 增译 独立成分 逗号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探索实践——以高尔基的《童年》阅读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英强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0期75-76,共2页
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拟定阅读计划,根据不同文本选择不同批注方式,将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童年 教学策略
下载PDF
生命作文: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本体”——以于漪执教的《童年忆趣》习作讲评一课为例
3
作者 何鑫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5期3-6,共4页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是教育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本体”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倡导将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融入“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是教育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本体”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倡导将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融入“生命”意识,合理设计课程,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写作教学”与“生命教育”联系密切,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来渗透“生命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价值 生命本体 《童年忆趣》习作讲评
下载PDF
保卫童年:反思成人中心主义——基于《童年的消逝》文本解读
4
作者 邓超 张家琼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4年第9期30-35,共6页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一书,提出了“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在北美地区的消逝”的命题。四十年来,《童年的消逝》一书引发众多思考,学界多是赞扬尼尔·波兹曼...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一书,提出了“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在北美地区的消逝”的命题。四十年来,《童年的消逝》一书引发众多思考,学界多是赞扬尼尔·波兹曼对电子媒介泛滥下童年世界存在的文化危机的敏感与批判,以及经由他的警醒对儿童和童年进行反思,探寻教育的拯救之道,但也有学者对其命题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的消逝》 电子媒介 媒介环境 尼尔·波兹曼 文本解读 北美地区 中心主义 童年
下载PDF
基于深度阅读的导读单设计路径探析——以成长小说《童年》为例
5
作者 李莎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4年第11期11-13,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然而,整本书篇幅大,覆盖面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就实践情况而言,如果教师缺乏整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然而,整本书篇幅大,覆盖面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就实践情况而言,如果教师缺乏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经验,易导致学生的阅读陷入浅表化、碎片化的困境。如何引导学生从“在读书”走向“会读书”?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阅读单的有效运用,能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辨,走向深度阅读。下面以成长小说《童年》为例探讨阅读单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深度阅读 整本书阅读 阅读素养 有效运用 成长小说 路径探析 课程内容
下载PDF
联动·融合·拓展:整本书阅读的“三度”达成策略——以统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为例
6
作者 张日品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5期63-65,共3页
统编教材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中,加强了对阅读整本书方法的指导。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法分享阅读心得,积累阅读经验,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阅读要... 统编教材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中,加强了对阅读整本书方法的指导。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法分享阅读心得,积累阅读经验,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阅读要构建真实的阅读情景,融入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兼顾文本与学生,兼顾体验和理解,兼顾语文实践和思维认知,充分体现整本书阅读育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整本书阅读 语文实践 统编教材 新课标 语文课程 课外阅读 思维认知
下载PDF
依托学习工具,品评复杂人物——以成长小说《童年》的深度阅读推进课为例
7
作者 商丽娟 汪慧紫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3期57-59,共3页
在六年级上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学生通过《童年》的整本书阅读,将课内学到的阅读策略付诸实践,实现了学习能力的迁移。《童年》阅读课的设计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使用四种典型的读写工具,深入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及其背后的社会因素。这... 在六年级上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学生通过《童年》的整本书阅读,将课内学到的阅读策略付诸实践,实现了学习能力的迁移。《童年》阅读课的设计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使用四种典型的读写工具,深入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及其背后的社会因素。这种全面的阅读分析能力,不仅为学习六年级上册的鲁迅专题和其他经典小说奠定了基础,还使课外阅读有效促进了课内精读课文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整本书阅读 深度阅读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媒介即环境:波兹曼的童年理论探幽 被引量:9
8
作者 常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历史方法,为童年在欧洲的诞生、在美国的消逝找到了依据。童年的社会本性、弗洛伊德和杜威合成的童年概念基本范例、童年与成年的社会性区别,共同组成波兹曼童年理论的起点;童年、文化与媒介...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历史方法,为童年在欧洲的诞生、在美国的消逝找到了依据。童年的社会本性、弗洛伊德和杜威合成的童年概念基本范例、童年与成年的社会性区别,共同组成波兹曼童年理论的起点;童年、文化与媒介三者的动态关系是其童年理论的主线;媒介即环境的思想则是波兹曼对童年命运做出解释的根本。他从微观媒介符号环境的作用机制和宏观社会传播环境的演进中探索文化变迁的根源,从而揭开了隐藏于童年背后的媒介生态学原理。尽管波兹曼的童年理论存在缺陷,但它却提醒我们关注和思考电子新媒介时代下的童年命运以及本土文化的命运,这是这一理论穿越时空的力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 童年理论 媒介环境 文化
下载PDF
解读罗伯特·舒曼的《童年情景》 被引量:3
9
作者 郑红 张瑞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06-212,共7页
舒曼的《童年情景》是一首旋律轻快的钢琴套曲,科尔托认为它不是儿童音乐,也不是专为儿童写的,舒曼本人也指出:"这些乐曲是一种艺术反映,它们是成人为成人而作的"。事实证明,能演奏好这些作品的人必定是水平高超的钢琴家。那... 舒曼的《童年情景》是一首旋律轻快的钢琴套曲,科尔托认为它不是儿童音乐,也不是专为儿童写的,舒曼本人也指出:"这些乐曲是一种艺术反映,它们是成人为成人而作的"。事实证明,能演奏好这些作品的人必定是水平高超的钢琴家。那些必须进行精雕细刻般练习的远不是普通的音乐作品,所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力所能及。弹奏舒曼的结构一般来说不单是很难,而且是一件绝对繁杂的事。众所周知,作曲家就自己钢琴作品的特点已预先告诉了钢琴演奏家,并建议对"手指的独立性"做专门练习,以便真正达到精准的演奏水平。这首套曲是舒曼于1838年创作的。当时作曲家已经受到抑郁症发作的煎熬。面对儿童的光明世界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找回了失去的创作激情。演奏好舒曼的钢琴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对作品内涵有所了解,并有能够准确诠释的把握,而且在演奏技巧上还应具有与舒曼相似的灵敏、娴熟,否则,舒曼的风格将会得到各种曲解。文章通过分析钢琴家施纳贝尔、霍洛维茨演奏的《童年情景》对浪漫主义大师舒曼的演奏风格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童年情景 》演奏风格
下载PDF
试论舒曼《童年情景》的浪漫主义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建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欧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生于德国撒克逊州的茨维考城,是德国音乐文化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富有深邃而浪漫的诗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体... 欧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生于德国撒克逊州的茨维考城,是德国音乐文化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富有深邃而浪漫的诗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体现了他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特别是在钢琴曲的创作方面,更显示了卓越的才华,有钢琴小品大师的美誉。创作于1838年的钢琴小品集《童年情景》,短小集中,生动形象,在他诸多的钢琴作品中是较晚期、较成熟的作品,因此它与创作于1830-1831年的《蝴蝶》和1834~1835年的《狂欢节》等作品比起来,更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在和声、织体、节奏等方面也有更多创新,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将会有助于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及其技法特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征 《童年情景》 舒曼 音乐评论家 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 钢琴小品 代表人物 个性鲜明 风格独特
下载PDF
童年死亡之后?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霞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架空前的粉碎机,传统的偶像被——送入它不择食的腹中轧破绞碎:上帝“死”了,自我“死”了,历史、社会和意识形态也相继阵亡。与此同时,“童年”这个曾被小心呵护和捍卫着的浪漫国度也遭遇了劫数。上世纪80...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架空前的粉碎机,传统的偶像被——送入它不择食的腹中轧破绞碎:上帝“死”了,自我“死”了,历史、社会和意识形态也相继阵亡。与此同时,“童年”这个曾被小心呵护和捍卫着的浪漫国度也遭遇了劫数。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以其《童年的消逝》一书正式拉开了童年死亡学说的序幕,一时纷争四起,继者不乏。面对被描述成正在“消逝”和“死亡”的童年,怀疑或者拒斥都无力抵消它所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童年 意识形态 80年代 美国学者 “死” 粉碎机 历史 《童年的消逝》
下载PDF
论舒曼《童年情景》主题贯穿性的组合原则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金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4-106,共3页
舒曼的钢琴小品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艺术性很强的作品,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对比手法,揭示出儿童多样化的形象及丰富的内心活动,同时也让主题材料多方位地自由"变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分曲的主题材料仍紧紧地围绕着一个... 舒曼的钢琴小品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艺术性很强的作品,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对比手法,揭示出儿童多样化的形象及丰富的内心活动,同时也让主题材料多方位地自由"变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分曲的主题材料仍紧紧地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加上调性及和声方面的连续发展,使整部套曲犹如有了一根无形的"纽带",形成了整部作品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持·舒曼 钢琴小品套曲 《童年情景》 主题贯穿性组合原则 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
下载PDF
欣赏《童年情景》解析舒曼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小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罗伯特·舒曼,作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之一,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舒曼在自己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其音乐作品风格的独特性给后世钢琴音乐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 罗伯特·舒曼,作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之一,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舒曼在自己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其音乐作品风格的独特性给后世钢琴音乐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影响。本文主要从舒曼著名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入手,对舒曼的音乐风格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舒曼 《童年情景》 音乐风格 解析
下载PDF
不堪回首——《童年》和《我的童年》比较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利 《郭沫若学刊》 2001年第4期59-63,共5页
《童年》、《我的童年》在思想追求上 ,皆能超越自我 ,力求将个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所经历的空前灾难结为一体。两部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但高尔基的忧患意识呈现为沉郁悲慨 ,郭沫若的忧患意识则表现为机巧精微。在艺术技巧上 ... 《童年》、《我的童年》在思想追求上 ,皆能超越自我 ,力求将个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所经历的空前灾难结为一体。两部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但高尔基的忧患意识呈现为沉郁悲慨 ,郭沫若的忧患意识则表现为机巧精微。在艺术技巧上 ,高尔基将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自觉运用到《童年》的创作中 ,而郭沫若以坦诚相告、情感率真来完成《我的童年》中的人物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我的童年 民间文艺 坦诚 忧患意识
下载PDF
《童年情景》的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详解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凤 《歌海》 2009年第6期59-60,71,共3页
本文从罗伯特·舒曼标题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整体结构入手,依据每首小曲之间的依存关系,将全曲分为四个部分。同时结合曲式分析和调性分析手段,对重点曲目《异国和异国人民》、《重要事件》、《梦幻曲》、《过分认真》和《诗人... 本文从罗伯特·舒曼标题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整体结构入手,依据每首小曲之间的依存关系,将全曲分为四个部分。同时结合曲式分析和调性分析手段,对重点曲目《异国和异国人民》、《重要事件》、《梦幻曲》、《过分认真》和《诗人的话》这五首小曲的音乐语言及演奏难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舒曼 《童年情景》 结构 曲式 调性 演奏难点
下载PDF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音乐风格与作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各种题材的作品,其中钢琴套曲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舒曼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童年情景》是舒曼钢琴套曲中最著名的几首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童年情景》的音乐...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各种题材的作品,其中钢琴套曲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舒曼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童年情景》是舒曼钢琴套曲中最著名的几首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童年情景》的音乐特点及其演奏分析,以期更深的理解舒曼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童年情景》 音乐风格 作品分析
下载PDF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春姣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8年第5期34-36,共3页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是蒙氏对儿童之谜的探索和解答,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则与环境,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成人...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是蒙氏对儿童之谜的探索和解答,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则与环境,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其中,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人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的秘密》 儿童教育观 敏感期 读后感 幼儿教育 心理发展 蒙台梭利 幼儿心理
下载PDF
探析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与教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蔚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期47-,共1页
《童年情景》是德国钢琴家舒曼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主要对其风格、曲式和调式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钢琴套曲 《童年憧憬》 演奏 教学
下载PDF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艺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佳 《戏剧之家》 2016年第8期84-84,88,共2页
《童年情景》是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曼的代表作品,既是其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也是其音乐创作观和高超创作技法的集中体现。鉴于此,本文从舒曼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起,就作品所独具的文学性、创新性和情感性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舒曼 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 艺术特征 研究分析
下载PDF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教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丹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8期65-65,共1页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舒伯特众多钢琴套曲中,较为著名,成熟的作品。由于作品技巧相对简单,音乐内容丰富,经常用于钢琴教学中。本文从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演奏与教学上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舒曼 《童年情景》 演奏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