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荣生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影》 新课程 “对话” 教师 教法 教学内容 方法问题 导入 节奏 突出
下载PDF
艺术的真谛——读丰子恺《竹影》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崇轩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竹影》 丰子恺 初中 语文教学 阅读鉴赏
下载PDF
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以《竹影》教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红森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56-58,共3页
陈钟操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 陈钟操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是中语界的前辈,心中有学生,教学有针对性,这一点对于他来讲自然不在话下;更高明的,在于他善于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他知道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条件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讲的讲细讲透,不该讲的留着放着以待来日。“三不讲”表现的绝不是方法层面的问题.实在是一种教学眼光,一种教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选择 文本价值 《竹影》 《风筝》 《野草》 批判精神 比赛活动 省会城市
下载PDF
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读丰子恺《竹影》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0,共2页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涵养学生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灵观照世态百相、处理衣食住行,营造审美的生活——这...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涵养学生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灵观照世态百相、处理衣食住行,营造审美的生活——这种审美心灵与审美生活内外和谐的教育,可称为审美人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生活 人生教育 丰子恺 《竹影》 生活美 衣食住行 心灵 学生
下载PDF
从“缘缘堂”到“沙坪小屋”——谈丰子恺的《竹影》和《白鹅》
5
作者 孙良好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丰子恺 《竹影》 《白鹅》 散文教学 初中 语文教学 艺术手法
下载PDF
《竹影》教学设计
6
作者 汤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设计说明】 丰子恺中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必然带有抚今追昔的浓重意味,描影游戏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参与才让人有了更多深厚的体验。他父亲通过游戏,让丰子恺领略到了艺术的美.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艺术启蒙教育,对其人生产... 【设计说明】 丰子恺中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必然带有抚今追昔的浓重意味,描影游戏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参与才让人有了更多深厚的体验。他父亲通过游戏,让丰子恺领略到了艺术的美.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艺术启蒙教育,对其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应为本文教学的立足点。抓住了这一点,就不会设计出诸如“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之类与语文教学相去甚远的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竹影》 艺术启蒙教育 设计说明 童年生活 语文教学 丰子恺 西洋画
下载PDF
“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丰子恺《竹影》的“三重”解读
7
作者 王威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丰子恺《教师日记》)涵养儿童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态”观照世态百相、处理...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丰子恺《教师日记》)涵养儿童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态”观照世态百相、处理衣食住行,营造“审美的生活”,这种“审美心灵”与“审美生活”内外和谐的教育,可称之为“审美人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生 丰子恺 《竹影》 教育 解读 生活美 审美心态 衣食住行
下载PDF
《竹影》是郑板桥“竹论”的同质异构
8
作者 汪昌友 彭泽元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5期44-45,共2页
一、当下对《竹影》的两种误读 (一)中西差异说 认为该文是一篇说理文,作者旨在解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所以课堂引进大量图片,意在变抽象为直观,通过感官的辨别,实现作者意图。
关键词 《竹影》 同质异构 郑板桥 作者意图 中西差异 说理文 西洋画 中国画
下载PDF
《竹影》中的“漫画式比喻”
9
作者 王威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4期51-51,共1页
漫画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给人以愉悦和思考;比喻则使文章形象鲜明,悦人耳目。在《竹影》中,著名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将“漫画”与“比喻”巧手“嫁接”,形成独特的“漫画式比喻”,使文章形象传神、怡情启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 漫画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给人以愉悦和思考;比喻则使文章形象鲜明,悦人耳目。在《竹影》中,著名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将“漫画”与“比喻”巧手“嫁接”,形成独特的“漫画式比喻”,使文章形象传神、怡情启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竹影》 漫画家 幽默风趣 丰子恺 文学家 传神 鲜明
下载PDF
“爸爸”换位为哪般?——也说《竹影》的“情趣理”
10
作者 马乐 程东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爸爸”是谁 《竹影》一文,主人公毫无疑问是“爸爸”。他是孩子们画竹影的发现者,也是画竹影的参与者,还是绘画话题的主讲者。
关键词 《竹影》 换位 情趣 主人公 发现者 参与者 画竹 孩子
下载PDF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闻静 蒋葵林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师:同学们,下午好。看见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我发现你们进入初中,不知不觉已由一个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少年了。不过即使已告别童年,相信你们对自己的童年一定也还保留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两幅游戏画面,它可能会让你们想... 师:同学们,下午好。看见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我发现你们进入初中,不知不觉已由一个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少年了。不过即使已告别童年,相信你们对自己的童年一定也还保留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两幅游戏画面,它可能会让你们想起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录 《竹影》 游戏画面 童年 同学 初中 儿童
下载PDF
《竹影》中的“我”是谁
12
作者 单君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49,共2页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对于文中的“我”是谁,笔者颇有疑问。”我”是作者丰子恺呢,还是丰子恺的子女?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该指丰子恺吧。”上网查了一些课件...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对于文中的“我”是谁,笔者颇有疑问。”我”是作者丰子恺呢,还是丰子恺的子女?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该指丰子恺吧。”上网查了一些课件和资料,发现很多资料对此没有涉及,始终以“我”相称。还有一些资料,很确切地以“我”就是“丰子恺”进行分析。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件中这样提问:“从本文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影》 七年级下册 丰子恺 《语文》 人教版 作者 同事
下载PDF
《竹影》中的“我”是谁?
13
作者 单君 《学语文》 2008年第2期19-19,共1页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的“我”就是丰子恺吗?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该指丰子恺吧。”上网查了一些课件和资料。发现很多资料对此没有涉及。始终...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的“我”就是丰子恺吗?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该指丰子恺吧。”上网查了一些课件和资料。发现很多资料对此没有涉及。始终以“我”相称。还有一些资料。很确切地以“我”就是丰子恺进行分析。可是,凭着以前看过丰先生作品的印象。感觉那里面的“我”不应是丰子恺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影》 “我” 七年级下册 丰子恺 提出问题 人教版 同事 文章
下载PDF
从《竹影》的教学看文本解读的独立性
14
作者 黄晓莉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5期39-40,共2页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无论是教考,还是课外提供的资料,都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感受竹影及中国画的艺术美,体会丰子恺对童年的留恋这两个方面。作者在研读课文和相关背景后,对文本解读产生了质疑,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竹影》教学 文本解读 独立性
下载PDF
《竹影》写景之妙
15
作者 李爱梅 《学周刊(下旬)》 2010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都说苏东坡“诗里有画.画里有诗”.这也是苏轼作为伟大的画家和诗人的完美结合。在初中语文第一册里有一篇丰子恺的《竹影》也体现出了一位画家的风采,文章中处处体现出画家的笔触。
关键词 《竹影》 初中语文第一册 写景 诗人 画家 苏东坡 丰子恺 文章
下载PDF
“板块式”课堂教学设计探微——我教《竹影》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锡权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竹影》 板块式 素质教育观 “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课堂设计 新课程标准 主动发展 初中语文
下载PDF
满满的童真童趣,浓浓的写意文化——《竹影》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桂东 《课外语文(下)》 2012年第10期63-63,共1页
《竹影》一文具有鲜明的色彩特征——满满的童真童趣,浓浓的写意文化。本文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和教学过程等三个角度来论述《竹影》一文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竹影》 童真童趣 写意文化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美文美教 美点寻踪——《竹影》课堂教学反思
18
作者 梁雪 《广西教育》 2015年第25期88-88,96,共2页
余映潮在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特别提出"美文美教"的概念:"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的确,语文... 余映潮在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特别提出"美文美教"的概念:"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的确,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充满着迷人的美,值得我们去咀嚼、品味与感悟,使我们的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影》 教学反思 美文美教
下载PDF
《竹影》备教指要
19
作者 熊芳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竹影》 丰子恺 孩子 “人” 儿童 生活 解读
下载PDF
《竹影》误读都是节选惹的祸
20
作者 宋怀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有丰子恺的《竹影》一文。近期听几位教师讲这篇课文,关于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争议颇多。笔者认为,了解这篇节选课文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对解读此文以及拟定合宜的教学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竹影》 节选 误读 七年级下册 《语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丰子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