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戒》和《第四十一个》里的“孤岛之爱”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涛 郑绍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异质环境”是指迥然于人物日常熟悉的生存环境,人物的真性情在日常环境中往往处于被掩盖状态,而当人物被命运抛入这种环境之中,人的生存悖论在这里激化,人性所具有的丰富与复杂都要在此上演。小说《第四十一个》和电影《色·... “异质环境”是指迥然于人物日常熟悉的生存环境,人物的真性情在日常环境中往往处于被掩盖状态,而当人物被命运抛入这种环境之中,人的生存悖论在这里激化,人性所具有的丰富与复杂都要在此上演。小说《第四十一个》和电影《色·戒》提供两个相类似的范本,两场异质环境里的异质爱情向我们展示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同时也证明用一种简单的二分法去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态度的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个》 《色·戒》 “孤岛之爱”
下载PDF
十字架下的浪漫——《第四十一个》宗教情结初探
2
作者 孙建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5,共6页
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方面。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在讲述惊险离奇的浪漫故事时,不只是写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更遵循俄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在人物、语言、意象、情节等方面都可找出与圣经的一一对应关... 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方面。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在讲述惊险离奇的浪漫故事时,不只是写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更遵循俄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在人物、语言、意象、情节等方面都可找出与圣经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整部作品成为一个象征结构,传达出民族心态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宗教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夫列尼约夫 小说 《第四十一个》 宗教
下载PDF
论《第四十一个》中意象的主题意义
3
作者 张龙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第四十一个》是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俄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爱情悲剧。作者在描写这段爱情时,刻意营造了一些意象,如"诗""荒岛""蛇"等。笔者通过挖掘这些意象的... 《第四十一个》是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俄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爱情悲剧。作者在描写这段爱情时,刻意营造了一些意象,如"诗""荒岛""蛇"等。笔者通过挖掘这些意象的象征性内涵,来解读这段凄美的爱情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荒岛” “蛇” 《第四十一个》 意象
下载PDF
浅谈《第四十一个》中玛柳特卡与奥特罗克的修辞身份
4
作者 陈奕寒 《求知导刊》 2017年第7期153-155,共3页
文章从分析《第四十一个》中玛柳特卡和奥特罗克的身份符号入手,讨论了不同身份符号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的主体间关系、导致不同身份符号及其主体间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身份符号形成不同主体间关系对小说主旨意义表达的贡献,探... 文章从分析《第四十一个》中玛柳特卡和奥特罗克的身份符号入手,讨论了不同身份符号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的主体间关系、导致不同身份符号及其主体间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身份符号形成不同主体间关系对小说主旨意义表达的贡献,探究身份符号对文本情节的推动与影响,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小说的修辞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个》 身份符号 文学修辞
下载PDF
分享的世界 多极的介入——重解《第四十一》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培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4-47,共4页
世界朝向多极发展。海德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分享的世界,一个被一种分享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创造和保持的世界。因而理解具有语言性、历史性,又具有本体性。文学向来也不是封闭机制。“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正如它表达给解释者的那样)不仅... 世界朝向多极发展。海德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分享的世界,一个被一种分享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创造和保持的世界。因而理解具有语言性、历史性,又具有本体性。文学向来也不是封闭机制。“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正如它表达给解释者的那样)不仅仅只是依赖于其作者和作者的最初读者所规定的因素。对作品意义来说,它也总是由解释的历史背景,即由历史客观进程的整体而决定的……。一部作品的意义超越其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偶然而历来如此。因此,理解不是一个复述(作者所表容的意义)的过程,而总是一个创造作品意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特卡 重解 力比多 白匪 红军 蓝眼睛 弗洛伊德 作品意义 文学
下载PDF
《第四十一》:走向女性主义中心的范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培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0-82,共3页
《第四十一》:走向女性主义中心的范例张培勇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传统阐释学向来注重对此作阶级性、生物性的论证,如果我们将其置人女性主义文评之中,其情形将是如何呢?视角的转换将会改变一切。法国后结构主义... 《第四十一》:走向女性主义中心的范例张培勇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传统阐释学向来注重对此作阶级性、生物性的论证,如果我们将其置人女性主义文评之中,其情形将是如何呢?视角的转换将会改变一切。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克里斯多娃界定,“女性”是一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女性主义 后结构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俄罗斯 女性意识 《鲁滨逊飘流记》 社会主义 生存与死亡 女性中心
下载PDF
苏联小说《第四十一》的叙述修辞
7
作者 谭学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80,共9页
重释苏联小说经典《第四十一》,分析女主角与男主角从各自所属共同体"红军/白军"的身份区隔向被动重建的临时共同体"咱们"位移。漂泊孤岛的两个脆弱个体共同构建的"咱们"、以及伴随"咱们"角色... 重释苏联小说经典《第四十一》,分析女主角与男主角从各自所属共同体"红军/白军"的身份区隔向被动重建的临时共同体"咱们"位移。漂泊孤岛的两个脆弱个体共同构建的"咱们"、以及伴随"咱们"角色关系变化的爱情发生、爱情速冻、爱情解冻和爱情之殇,修辞化地包装并延缓了注定的死亡,反预期的叙述交织着"敌人→人→恋人→敌人(恋人)"的身份转换与纠结以及爱情生态的变化,从不同层面展示人的精神自主和身体自主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人面向"是如何""能如何"的选项,未必完全符合"应如何"的逻辑。"存在"的真相不是"恒在",而是"变在";当复杂变化的身份主体、不该发生的爱情与被动位移的共同体产生冲突时,身份主体的自我意识被重塑但不稳定,作家的修辞处理力求不稳定中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爱情包装 叙述修辞 拉夫列尼约夫
下载PDF
人性与文明视角下的阶级搏杀——《第四十一》仇敌相爱的战争叙事
8
作者 曾思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94-99,共6页
国内关于《第四十一》至今仍有不同的见解,但主要探讨的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而很少涉及小说的艺术形式。这是一部战争小说,它在苏联战争小说的战争叙事上有新的开拓,表现为创造了一种仇敌相爱型模式或荒岛相爱型模式,较为深入地展示了人... 国内关于《第四十一》至今仍有不同的见解,但主要探讨的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而很少涉及小说的艺术形式。这是一部战争小说,它在苏联战争小说的战争叙事上有新的开拓,表现为创造了一种仇敌相爱型模式或荒岛相爱型模式,较为深入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表现了人性对阶级性以及文明对"野蛮"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人性 文明 阶级 战争
下载PDF
接受视野下的《第四十一》
9
作者 朱红琼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第四十一》是苏联作家拉夫尼列约夫写于1927年的中篇小说,随后被鲁迅先生介绍到我国,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对进步青年产生良好影响。五十年代由苏联"新浪潮"领军人物丘赫莱依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一举夺奖。随着中... 《第四十一》是苏联作家拉夫尼列约夫写于1927年的中篇小说,随后被鲁迅先生介绍到我国,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对进步青年产生良好影响。五十年代由苏联"新浪潮"领军人物丘赫莱依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一举夺奖。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引进的影片被禁并遭严厉批判,电影及书本被视为"毒草"。20世纪80年代,《第四十一》作品再版,电影解禁,重新焕发迷人光彩。从《第四十一》在我国八十年的接受历史中可以看到,文本面向未来无限的开放性和读者、观众的参与性理解是作品历史性存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小说 电影 接受
下载PDF
《第四十一》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沁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拉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对女主人公马柳特卡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十一》的弗洛伊德趋向主要表现在:马柳特卡的人格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马... 拉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对女主人公马柳特卡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十一》的弗洛伊德趋向主要表现在:马柳特卡的人格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马柳特卡打出第41枪的抉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更是正合卯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马柳特卡 自我 本我 超我 死亡本能 反向作用 弗洛伊德 心理学分析 人格结构理论
下载PDF
《第四十一》的遭遇及原因
11
作者 王书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5期62-64,23,共4页
关键词 《第四十一 鲁迅 人物性格 “同路人” 文学作品 左翼文学 阶级意识 革命文学 左翼作家 台静农
下载PDF
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从《色·戒》和《第四十一》谈起
12
作者 王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女性 《色·戒》 《第四十一 爱情 命运
下载PDF
枪声与祈祷——《第四十一》与《土牢情话》之比较
13
作者 叶继宗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64-68,共5页
现实生活中竟有这样的事情吗?红军女战士爱上了她所押送的俘虏,女看守与她看管的囚犯谈恋爱。人们会认为这荒唐,是歪曲生活,更有甚者会认为是宣扬抽象的人性论和爱情第一。然而复杂的生活有时偏偏出现了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竟有这样的事情吗?红军女战士爱上了她所押送的俘虏,女看守与她看管的囚犯谈恋爱。人们会认为这荒唐,是歪曲生活,更有甚者会认为是宣扬抽象的人性论和爱情第一。然而复杂的生活有时偏偏出现了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苏联早期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我国当代作家张贤亮的《土牢情话》都写了这样的故事。作家以惊人的胆略和洞察力,冲破了题材的禁区,超越了爱情模式的藩篱,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对丰富、复杂的人性进行探索,从而表现深刻的、发人深思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情话 现实生活 祈祷 当代作家 爱情模式 中篇小说 人性论
下载PDF
名作《第四十一》的撞击
14
作者 孙冬强 《作文成功之路》 2004年第Z2期91-94,共4页
[小引]那时我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学术讲座,使我知道了"异质环境"这个词。讲演者是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先生。他讲的其他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异质环境"这个词和他介绍的小说《第四十一》,我记忆犹新。印象中,... [小引]那时我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学术讲座,使我知道了"异质环境"这个词。讲演者是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先生。他讲的其他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异质环境"这个词和他介绍的小说《第四十一》,我记忆犹新。印象中,他说的"异质环境"就是指一种特定的环境,一种与人物熟悉的环境迥异的新环境。他说,小说家要善于把人物置于异质环境中,道理很简单,人置身于异质环境时性情往往暴露无遗。从某种程度上说,异质环境是人物性格、情感的试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异质环境 人物性格 学术讲座 孙绍振 新环境 小说家 讲演者 三年级 试金
下载PDF
诗、知、思及其它──《第四十一》误读
15
作者 廖学新 《河池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第四十一 中篇小说 俄国 十月革命 战争题材
下载PDF
阶级话语与人性言说——《红豆》《第四十一》“跨阶之恋”叙事比较谈
16
作者 吴晓婷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5期52-55,共4页
百花文学代表作品《红豆》与俄国作家拉夫列尼约夫于1924年发表的《第四十一》两篇文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跨阶之恋”这一题材模式——一对立阶级青年男女“情投道不合”终致生离抑或死别结局,来书写革命女性扬弃私人小爱、皈依集体大... 百花文学代表作品《红豆》与俄国作家拉夫列尼约夫于1924年发表的《第四十一》两篇文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跨阶之恋”这一题材模式——一对立阶级青年男女“情投道不合”终致生离抑或死别结局,来书写革命女性扬弃私人小爱、皈依集体大我的神圣时代命题。两部作品于文本内外鲜明的互文性使得指向“阶级性”与“人性”话语运作及呈现形态异同的对照讨论成为可能。借此,本文由所涉概念的历史脉络切入,力图探询阶级话语是如何在异质同构中塑造了两篇文本的显在主题动机,而在场域设置、结构布局、叙事视点、修辞表达等具体叙事运作中“人性”话语的介入又何以使个体感性形象大于革命理性、使爱情审美化肉身化一面逸出政治寓言。阶级和人性话语来往回合、交锋联袂所塑就的多重暧昧叙事形态,可以被视作一种意味深长的症候式表达,宗璞与拉夫列尼约夫殊异的话语资源背景亦使之传递出不同艺术质地的情感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阶级性 《红豆》 《第四十一
下载PDF
非凡的经历 踏实的耕耘——曹靖华的风范(一)
17
作者 周流溪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31,共4页
非凡的经历踏实的耕耘——曹靖华的风范(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流溪中国当代外语教师中不但是个教育家,而且是个革命文学家的人物,当首推曹靖华(1897-1987)。曹靖华的经历同中国革命的进程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到北伐战... 非凡的经历踏实的耕耘——曹靖华的风范(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流溪中国当代外语教师中不但是个教育家,而且是个革命文学家的人物,当首推曹靖华(1897-1987)。曹靖华的经历同中国革命的进程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他生于河南省卢氏县(豫西伏牛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十一 《铁流》 瞿秋白 契诃夫 未名社 中苏文化 苏联卫国战争 鲁迅 苏联文学 革命文学
下载PDF
文化“窃火者”的足迹——曹靖华与俄苏文学
18
作者 王立明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化“窃火者”的足迹———曹靖华与俄苏文学谨以此文纪念曹靖华诞辰100周年王立明沈阳师范学院曹靖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散文家和教授。20、30年代,他曾两次赴苏求学和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 文化“窃火者”的足迹———曹靖华与俄苏文学谨以此文纪念曹靖华诞辰100周年王立明沈阳师范学院曹靖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散文家和教授。20、30年代,他曾两次赴苏求学和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苏联文学研究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先生 《铁流》 俄苏文学 《第四十一 文学作品 瞿秋白 国民党 苏联 中国现代文学 契诃夫
下载PDF
乌鲁谢夫斯基创造性的摄影
19
作者 伊·索柯洛夫 曲维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СергейУрусевский),曾经拍摄了《乡村女教师》、《生活的一课》,特别是《第四十一个》和《雁南飞》等著名的影片,被公认是当之无愧的、最优秀的苏联摄影师之一。他拍摄的影片都很好,而且是一... 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СергейУрусевский),曾经拍摄了《乡村女教师》、《生活的一课》,特别是《第四十一个》和《雁南飞》等著名的影片,被公认是当之无愧的、最优秀的苏联摄影师之一。他拍摄的影片都很好,而且是一部胜过一部。彩色片《第四十一个》和黑白片《雁南飞》是他创作上的顶峰。这是高水平、严谨的电影摄影艺术的卓越典范。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是从绘画和造型艺术转到电影摄影艺术的。他不仅是卓越的电影摄影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谢夫斯基 《第四十一个》 《雁南飞》 影片 导演 总摄影师 电影摄影艺术
下载PDF
车轮声中的爱与恨──影片《窃贼》的时代悲剧
20
作者 戴光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爱与恨 影片 恩卡 主人公 极端利己主义 《第四十一 妇女们 主体意识 时代悲剧 保护和帮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