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研究宁夏史地的力作──评吴忠礼《宁夏志笺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笺证》 宁夏地区 日本国会图书馆 夏史 《明实录》 存史价值 《明史》 史地研究 吴忠 《西夏书事》
下载PDF
彝族史研究的新收获——读《武定凤氏本末笺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惠铨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92-96,99,共6页
本文认为,《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是一部以笺证体裁研究云南古代彝族罗婺部酋长及其后裔武定凤氏历史的传著,它在校点、笺证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撰《武定凤氏本末》的基础上,对彝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考释、深入的研究、严谨的论证,... 本文认为,《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是一部以笺证体裁研究云南古代彝族罗婺部酋长及其后裔武定凤氏历史的传著,它在校点、笺证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撰《武定凤氏本末》的基础上,对彝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考释、深入的研究、严谨的论证,清楚地阐述了云南武定、禄劝一带,自南宋淳熙年间的罗婺部至清朝乾隆年间武定直隶州彝族土司的兴衰史。《笺证》把武定凤氏兴衰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置于彝族史、云南地方史的大范围内进行考察研究,指出元明时期武定的彝族社会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凤氏祖辈担任土官,领有封建王朝授予的领地,剥削和榨取农奴(“蛮民”),这就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武定地区彝族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充实了彝族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封建领主制社会这一重要环节,丰富了彝族史研究的内容,从微观研究的角度扩大了彝族史研究的宏观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史研究 彝族社会 领主制 兴衰史 古代彝族 云南武定 封建王朝 地方史 直隶州 《笺证》
下载PDF
《〈干禄字书〉笺证》与罗振玉早期文字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元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0-68,共9页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有实物资料佐证下,罗氏认识到《干禄字书》是为"时用"而作,并指出许多字组看似舛误,实际为从俗形体的忠实记录,而非考证疏失。罗氏不以社会用字频率判定正体与否,而是注重正字理据的合法性,通过补具经典文献(包括隶省)所析构字理据,来交待字形俗、讹、正的流变。可以看出,是书蕴含了现代科学文字学的理念,并影响到孙祖同和俞鸿筹《笺证补》的形成。罗书作于甲骨、敦煌发掘之前,是今人探析其学术思想历程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干禄字书)证》 文字学思想 字样学
下载PDF
陶渊明诗文与《形影神》互证及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京州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以陶证陶的方法在陶渊明诗文注释和研究中多有运用,然而尚未见有人予以揭示。本文首次提出以陶证陶的概念和方法,并以《形影神》为例分析了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对此方法的运用。其贡献主要在于对惯用语的分析和诗歌意蕴的阐解上,... 以陶证陶的方法在陶渊明诗文注释和研究中多有运用,然而尚未见有人予以揭示。本文首次提出以陶证陶的概念和方法,并以《形影神》为例分析了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对此方法的运用。其贡献主要在于对惯用语的分析和诗歌意蕴的阐解上,而在思想层面则较少发挥,尤其对"形"、"影"、"神"三词的内证付之阙如。三词在陶渊明诗文中屡屡出现,可谓是陶集中的常用语和关键词,《形影神》诗的对话结构,似无需借鉴或反对他人才能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陶陶《形影神》 《笺稿》
下载PDF
《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页序正误
5
作者 钱远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54-61,共8页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反革命的地主武装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历时十四载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中外反革命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据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家中发现的“李秀成供”记载,...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反革命的地主武装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历时十四载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中外反革命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据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家中发现的“李秀成供”记载,在天京城破的那天,李秀成为了要救护幼主,“将战马交与其坐”,自己“另骑不力之马”.先去辞别家人,然后“带主而上清凉山躲避”.是日三更之后,他又“舍死领头冲锋”,护幼主从城墙缺口冲出.因城外湘军“营营炮发、处处喊声不绝”,他“与幼主两下分离”.“走到天明,人人俱散,马不能行.那时无法,是以逃上荒山暂避”.结果他在山上被人发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成 页序 原稿 末行 《笺证》 轻骑 天京 罗尔纲 曾国藩 李世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