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衍之数”章与帛书《系辞》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名春 《中国文化》 1994年第1期37-41,共5页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土的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章节、字句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本《系辞》上第九章。即“大衍之数”章,为帛书《系辞》所无。帛书《系辞》在“《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後,紧接的是“...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土的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章节、字句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本《系辞》上第九章。即“大衍之数”章,为帛书《系辞》所无。帛书《系辞》在“《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後,紧接的是“《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章、即今本《系辞》上的第十章。帛书《系辞》的祖本到底有没有“大衍之数”章?或者说,“大衍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衍之数 《系辞》 天地之数 梁丘贺 子弓 触类而长 筮法 田王孙 德义 孟喜
下载PDF
《系辞》中一段文字的解读与后天八卦图正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尚信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后天八卦 《系辞》 先天八卦 地之文 自然之性 宇宙模型 天圆地方 基本结构 阴阳平衡 义理易
下载PDF
论今本《系辞》的涌式言说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朝晖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易经》的阴阳变化与吉凶之几,今本《系辞》发展出了一套与之相适的涌式言说。涌式言说是一种序象描述方式,运用隐显序与性情序聚焦描述的时间焦点,并通过螺旋细描丰富时间焦点的内涵,运用对言互渗实现意义互补与意义互含,从而使... 针对《易经》的阴阳变化与吉凶之几,今本《系辞》发展出了一套与之相适的涌式言说。涌式言说是一种序象描述方式,运用隐显序与性情序聚焦描述的时间焦点,并通过螺旋细描丰富时间焦点的内涵,运用对言互渗实现意义互补与意义互含,从而使对称概念或对称命题的内涵得以完整显现。隐显描述与互渗描述的动态特点使今本《系辞》具有自动聚合与自动扩充的能力,从而使今本《系辞》成为自增值文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式言说 时间焦点 螺旋细描 对言互渗 增值文本 《系辞》
下载PDF
帛书《系辞》新释六则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彬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帛书《系辞》"安地厚乎仁,故能既","既"当从今本读为"爱"。帛书"言行,君子之区几,区几之发,营辰之斗也",与今本异文较多,但皆为假借通用。帛书"夫《易》,古物定命",今本作"夫... 帛书《系辞》"安地厚乎仁,故能既","既"当从今本读为"爱"。帛书"言行,君子之区几,区几之发,营辰之斗也",与今本异文较多,但皆为假借通用。帛书"夫《易》,古物定命",今本作"夫《易》,开物成务",其义差别较大,乃谓《易》为古久之物,可以用来正定人的性命。帛书"故筮之德员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其"员(圆)"谓蓍草之茎的形状为圆,其"方"谓卦符的形状为方。帛书"是故易有大恆,是生两檥,两檥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当读如今本,其义当言筮法。帛书"深備错根,枸险至远,定天下吉凶,定天下之勿勿者,莫善乎蓍龟",与今本异文较多,但多假借通用,其义亦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帛书 《周易》 《易传》 《系辞》
下载PDF
从《系辞》与《内经》思想之异同看医易起源的关系
5
作者 刘媛 司国民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7期653-656,共4页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古代各类学术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系辞》相传为孔子所述,是对《周易》大义的总论,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周易》的思想。对比《周易·系辞》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可发现二者之间...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古代各类学术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系辞》相传为孔子所述,是对《周易》大义的总论,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周易》的思想。对比《周易·系辞》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可发现二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盖天说"的世界观、"天-地-人"的三才模式、阴阳思想的基本规律、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简驭繁的方法论、法天则地的行为观和鉴往知来的预测学思想;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与自然属性认识的差异,阴阳五行体系的差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系辞》 中医 《黄帝内经》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帛书《系辞》新释七则
6
作者 刘彬 《船山学刊》 2014年第3期122-127,共6页
长沙马王堆帛书《系辞》"以行亓挨"句,"挨"当训为等礼,即尊卑贵贱等级差别。帛书"知之而句言"句,当读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拟仪以成其变化"。帛书"人以此佚心"句,当读为"... 长沙马王堆帛书《系辞》"以行亓挨"句,"挨"当训为等礼,即尊卑贵贱等级差别。帛书"知之而句言"句,当读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拟仪以成其变化"。帛书"人以此佚心"句,当读为"圣人以此佚心,内藏于閟,[吉凶]与民同愿","佚心"当训为放心。帛书"《易》有四马"句,"四马"当训为四象,谓七八九六。帛书"为而施之胃之变"句有脱文,本当作"为而施之胃之变,谁而行之胃之迵,举错天下之民胃之事业"。帛书"上"字句,与今本异文较多,疑今本有误,本当作:"吉凶者,尚朕者也。天地之道,尚观者。日月之行,尚眀者。天下之勭,尚于一者也。"帛书"天地之大思曰生","思"当为"惪"或""之形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系辞》 佚心 四马 大思
下载PDF
《系辞》的天人观念及其生态美学意蕴
7
作者 刘长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系辞》的"三才"之道把人与天地看做统一的结构整体,人效法天地发展自我,也顺应着自然世界的演化循环。"生生之德"是人安身立命的自我之德,也包含着人尊重自然生命而参赞化育、与天地合德之意义。这种天人观念显... 《系辞》的"三才"之道把人与天地看做统一的结构整体,人效法天地发展自我,也顺应着自然世界的演化循环。"生生之德"是人安身立命的自我之德,也包含着人尊重自然生命而参赞化育、与天地合德之意义。这种天人观念显现出一种现代伦理意识,即把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大到人之外的整个自然世界。从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来看,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的结合,更有利于改变人们以往错误的文化观念,促进生态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天人合德 生态共同体 生态伦理 生态美学
下载PDF
《系辞》帛书本与通行本的关系及其学派问题——兼答廖名春先生
8
作者 王葆玹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6期42-50,共9页
1992年,我曾发表《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一文(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文章的结论与陈鼓应先生关于《系辞》为道家作品的创见不谋而合。一年之后,廖名春先生又发表《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一文(刊于《哲... 1992年,我曾发表《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一文(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文章的结论与陈鼓应先生关于《系辞》为道家作品的创见不谋而合。一年之后,廖名春先生又发表《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一文(刊于《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针对陈鼓应先生和我的一些见解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细读廖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廖文”)、觉得功力深厚,议论亦颇精致,极有利于推动关于帛书的研究与争鸣,然而廖文中的误会及疏漏之处也有不少。例如,廖文首句说陈鼓应先生和我都受“道家主干说”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通行本 帛书本 大衍之数 《易》学 天一地二 “太极” 道家文化 《汉书·艺文志》 《周易》
下载PDF
《系辞》的“易”与“《易》”
9
作者 张实龙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系辞》第一次对《周易》作了系统的哲学阐释 ,它围绕着“易”与“《易》”的话题 ,从人的生命体验出发 ,不仅提出了生命本体与生命现象之间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命题 ,还揭示了人类文化创造由“象 (言 )”到“意”、再由“意”到“象 (言 )”
关键词 《系辞》 《周易》 哲学 “易” 认识论 本体论 易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0
作者 翟江月 《周易研究》 1997年第3期68-70,共3页
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翟江月《周易》之“经”与“传”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易经》为周初的产物,卜辞中记载了商后期的故事以及大量西周初年的故事,没有西周后期的故事,就是明证;《易传》7种10篇则是战国时的产物... 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翟江月《周易》之“经”与“传”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易经》为周初的产物,卜辞中记载了商后期的故事以及大量西周初年的故事,没有西周后期的故事,就是明证;《易传》7种10篇则是战国时的产物,其大部分产生于战国中期或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老子》 《易经》 文学批评 《周易》 儒家思想 司马迁 《易传》 对立统一 道家
下载PDF
试析欧阳修“《系辞》等非圣人之作”说及其经学
11
作者 黄卓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9-22,共4页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其在经学方面也有独创的见解,提出了"《系辞》等非圣人所作"这一极具震撼力的论断,这一观点虽曾一度遭到不少学者的非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从中也体现出欧阳修的远见卓识...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其在经学方面也有独创的见解,提出了"《系辞》等非圣人所作"这一极具震撼力的论断,这一观点虽曾一度遭到不少学者的非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从中也体现出欧阳修的远见卓识和严谨的治经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系辞》 经学 《易传》 治经态度 文风
下载PDF
试析欧阳修“《系辞》等非圣人之作”说
12
作者 黄卓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活跃在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政治舞台。其在经学方面也有独创的见解,提出了“《系辞》等非圣人所作”这一极具有震撼力的论断,这一观点虽曾一度遭不少学者的非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活跃在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政治舞台。其在经学方面也有独创的见解,提出了“《系辞》等非圣人所作”这一极具有震撼力的论断,这一观点虽曾一度遭不少学者的非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从中也体现出欧阳修的远见卓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系辞》 《易传》 疑古
下载PDF
试析《系辞》的理论结构
13
作者 聂启阳 《华夏文化》 2015年第4期14-17,共4页
《系辞》是对先秦哲学的融合,并且在先秦哲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完善的哲学体系,本文通过对《系辞》所包含的天论、辩证法思想和易学思想梳理和分析,力图说明《系辞》是一套完整且承前启后的体系,并可能对当前哲学发展提供某些意义。
关键词 《系辞》 结构 先秦哲学 哲学体系 辩证法思想 易学思想 承前启后 哲学发展
下载PDF
王弼注《易》若干佚文考论——兼论王弼注《系辞》问题
14
作者 杨鉴生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文章在前贤辑录《谷梁传注疏》、《毛诗正义》、李善《文选注》中王弼佚文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谷梁传注疏》一则王弼佚文,讨论王弼佚文的义理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王弼注《系辞》问题。
关键词 王弼 《周易》 佚文 《系辞注》
下载PDF
帛书《系辞》和帛书《黄帝四经》
15
作者 陈鼓应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1期12-18,共7页
考察帛书《黄帝四经》和《易传·系辞》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联系,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黄帝四经》产生于战国早期之末或中期之初,是现存最早的道家黄老作品,而《系辞》过去则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是,正如我在... 考察帛书《黄帝四经》和《易传·系辞》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联系,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黄帝四经》产生于战国早期之末或中期之初,是现存最早的道家黄老作品,而《系辞》过去则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是,正如我在以前几篇文章中反复论证过的,《系辞》由于其与老庄道家的多方面联系,因而并不能被看作是儒家学派之作。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系辞》与道家黄老学派的联系,同时也使《系辞》道家说有了更充足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帛书《黄帝四经》 《易传》 天动地静 黄老道家 稷下道家 思维方式 《庄子》 三极之道 《老子》
下载PDF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新释——兼论《系辞》的宇宙论
16
作者 郭沂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61,共12页
历代学者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解读都存在问题。在《系辞》原文中,这两句话冠以“是故”,表明是对前面“乾坤其易之缊邪”一段的进一步推论和说明。《系辞》中的“易”有《易》之书、易道和宇宙本原三种用法,而“缊”... 历代学者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解读都存在问题。在《系辞》原文中,这两句话冠以“是故”,表明是对前面“乾坤其易之缊邪”一段的进一步推论和说明。《系辞》中的“易”有《易》之书、易道和宇宙本原三种用法,而“缊”于、“立乎”乾坤的“易”为本原易存在于乾坤的形式,可称为次生易,亦即易道。“形”义为形成,“而”犹“其”也,“上”“下”分别指抽象、超验的方面和具体、经验的方面。据此,这两句话正确的句读方式应该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意是乾坤形成,其抽象、超验的方面叫做“道”;乾坤形成,其具体、经验的方面叫做“器”。前者指存在于乾坤的次生易,即易道;后者为乾坤的物质存在形态。因而,将“metaphysics”译为“形而上学”是一场基于误读的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形而上 形而下
原文传递
理学工夫论视域下的感应之道——以《系辞》“屈伸相感”一节的解读为中心
17
作者 罗慧琳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3,共11页
虽然各理学家对工夫的论说不尽相同,但都可以纳入“内外交相养”的框架当中。这一理学工夫论的群体共法,经过朱子的整理、吸收和发扬,已形成一脉传统。《系辞》中“憧憧往来”至“德之盛也”一段,从自然感应之道说向为学交养之功,理学... 虽然各理学家对工夫的论说不尽相同,但都可以纳入“内外交相养”的框架当中。这一理学工夫论的群体共法,经过朱子的整理、吸收和发扬,已形成一脉传统。《系辞》中“憧憧往来”至“德之盛也”一段,从自然感应之道说向为学交养之功,理学家据此将“内外交相养”的工夫论原理追溯至感应之道。在天道层面,感应发生于既有所分别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当中,其根据在于感应之理,而感应之理又可以使一感一应循环不断、生生不息。在人道层面,感应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既有高层次的“感而遂通”,也有低层次的“憧憧往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基础且首先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感应之道,继而落实到工夫论层面,为学的过程就是借助于遍在的感应之道开启“内外交相养”,以达至“感而遂通”的圣人境界。其中“交相养”和“互相发”含义不同,学者当于两边同时用力,将感通之效交付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感应之道 理学工夫论 内外交相养
原文传递
陆贾治道哲学的易学诠释——以《新语》与《系辞传》为中心
18
作者 杨易辰 《哲学分析》 2023年第4期78-89,197,198,共14页
西汉陆贾的《新语》以治道方略立论,是一部通过反思、总结秦亡教训,为西汉前期君主专制体制建构及普遍政治原则提供指导的重要著作。陆贾引用《周易·系辞传》,将“天人合策”与“统物通变”作为根本性的治道方法,他不仅提出了“圣... 西汉陆贾的《新语》以治道方略立论,是一部通过反思、总结秦亡教训,为西汉前期君主专制体制建构及普遍政治原则提供指导的重要著作。陆贾引用《周易·系辞传》,将“天人合策”与“统物通变”作为根本性的治道方法,他不仅提出了“圣人治迹”这一理想化的政治治理模式,又将阴阳之理作为“仁义之治”的内核,以凸显仁义和教化的积极作用。陆贾统合了《系辞传》中的天人哲学与伦理思想,意在论证“天道不改而人道易”之大势中“法先圣”“行仁义”的重要性。此一治道哲学的易学诠释方法涵蕴了践履人伦道德规范和创造不朽功业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新语》 《系辞传》 治道
下载PDF
再读帛书《系辞》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5-12,共8页
本文继续对帛书《系辞》下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一方面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另一方面,由帛书《系辞》之易旨,结合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些新... 本文继续对帛书《系辞》下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一方面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另一方面,由帛书《系辞》之易旨,结合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由帛本"易有大恒",及师卦"开国承家"一句的今、帛、竹本异文,探讨对刘邦、刘恒、刘启之避讳,以证今、帛本确为汉人所抄成;今本改"爱民安行"为"禁民为非",体现了儒生们在整理今本《系辞》时,为迎合皇权政治的需要所进行的文字修改;观象制器章中,针对观离卦之象"作结绳而为罔罟",结合今本《说卦》、帛书《衷》篇、清华简《筮法》等资料,探讨离卦作"罗"为水、而坎卦为火的古义。与今本《系辞》相比,帛本缺少"大衍之数"章,我们认为,此非帛书本漏抄,而是其原本就无此章内容;今本之"大衍之数"章乃是汉代博士整理《易传》时所添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系辞》 《易传》
原文传递
《系辞》帛书本与通行本的关系及其学派问题──兼答廖名春先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葆玹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54,62,共9页
关键词 《系辞》 通行本 帛书本 大衍之数 《易》学 “太极” 天一地二 《汉书·艺文志》 道家文化 子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