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治则探微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景景 张立平 赵凯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2-1193,共2页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运之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五郁郁甚治则。"五郁"概念的提出言简意深,历来各家对其有不同程度...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运之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五郁郁甚治则。"五郁"概念的提出言简意深,历来各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本文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运气学特有的时位特点,探讨"五郁"治则的内涵及应用要点,拟揭示"五郁之发"的预防及"五郁之证"的治疗意义,以更好地诠释"五郁"之治"防""治"结合的双重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五郁 治疗
下载PDF
从《素问·天元纪大论》探讨五运六气理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凤 张少强 +1 位作者 朱林平 杜武勋 《河北中医》 2020年第2期297-301,共5页
我们通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并结合其他中医经典理论,探索五运六气的实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方法。经过对经典理论的剖析、推演可知,五运六气理论是古人阐述天地运行规律的模型架构,是对自然界气候、物候、病候规律的概括,体... 我们通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并结合其他中医经典理论,探索五运六气的实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方法。经过对经典理论的剖析、推演可知,五运六气理论是古人阐述天地运行规律的模型架构,是对自然界气候、物候、病候规律的概括,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世界观与方法论;五运六气模型有四层架构。五运六气理论实质及模型架构的明确,对于更好地理解五运六气理论内涵,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以及指导临床疾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气理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 中医学
下载PDF
天人一体话六气 被引量:1
3
作者 翟双庆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第12期75-75,共1页
人跟整个的宇宙,跟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因此,天地间的风、寒、暑、湿、燥、火与人体一样,都是由这一气所化,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存在许多的联系。在上几期,我们谈了《黄帝内经》是如何认识五脏的。那么《黄帝内经》又是如何认识自然界... 人跟整个的宇宙,跟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因此,天地间的风、寒、暑、湿、燥、火与人体一样,都是由这一气所化,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存在许多的联系。在上几期,我们谈了《黄帝内经》是如何认识五脏的。那么《黄帝内经》又是如何认识自然界,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呢?我们知道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在自然界中影响我们人体最多的、人体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自然界的风、寒、雨等等这类物质。人体很多疾病的产生就与这些自然界的邪气干扰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一体 黄帝内经 万物 五脏 邪气 生气通天论 天元纪大论 素问 刺法论
下载PDF
新感温病滥觞于《素问》 被引量:1
4
作者 郜贺 白长川 +1 位作者 庞敏 刘淼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740-1742,共3页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开篇引用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载,作为阐释温热病的依据。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可知,六气的主客加临异常可能导致"有胜则复,无胜则否"的自然规律失常,从而出现"不至而至...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开篇引用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载,作为阐释温热病的依据。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可知,六气的主客加临异常可能导致"有胜则复,无胜则否"的自然规律失常,从而出现"不至而至,至而未至"的反常气候,引起"温病"或"疫疠",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两篇所言"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伏气温病截然不同,此属感而即发的温病,即新感温病。笔者认为新感温病源自《内经》,滥觞于《素问》。本文尝试对新感温病这一概念逐本溯源,纠正当下对其源流的错误认知,旨在更清晰地认识和掌握新感温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温病 内经 素问 元正纪大论 伤寒补亡论 汪石山
下载PDF
从《伤寒论》谈火郁证治当寒温合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胜 朱春冬 李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火郁证治 《伤寒论》 元正纪大论 合法 寒温 “火郁发之” 内伤杂病 外感疾病 素问
下载PDF
试论耳性眩晕的辨证施治
6
作者 齐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4期15-17,共3页
耳性眩晕棣属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由于耳病(包括外、中、内耳)引起的眩晕则称耳性眩晕。耳主听觉;又司平衡,若功能失健或平衡失调,则必生耳聋鸣或有眩晕之发生。本文重点论述有关内耳性眩晕的证治。按其证型可分述如下:一、风阳上... 耳性眩晕棣属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由于耳病(包括外、中、内耳)引起的眩晕则称耳性眩晕。耳主听觉;又司平衡,若功能失健或平衡失调,则必生耳聋鸣或有眩晕之发生。本文重点论述有关内耳性眩晕的证治。按其证型可分述如下:一、风阳上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肝)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目不认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盛,耳鸣头晕,愤愤欲吐。”《河间六书》说:“由风木旺,而木复生火,风火皆阳,多为兼化,阳主孚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 脑转耳鸣 半夏天麻白术汤 痰浊中阻 纳呆 髓海不足 脉弦细数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气机不利
下载PDF
问题解答
7
《中医杂志》 1984年第6期68-69,共2页
问;怎样理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答:“发表”,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应用于表证之发汗解表法;“攻里”即“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应用于里实证之... 问;怎样理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答:“发表”,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应用于表证之发汗解表法;“攻里”即“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应用于里实证之攻下法;“远”,即避免、注意之谓;“寒”、“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汗解表法 温邪 气分 口苦 胆火 温病 外感病 脉弦 阳明腑实 发表不远热 益胃 补法 胆腑 目黄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寒热 问题解答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