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索尔之子》与别样纳粹创伤记忆书写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石从红
-
机构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48-150,共3页
-
文摘
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处女作《索尔之子》一举摘得了第88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影片同样以纳粹为犹太人造成的创伤记忆作为切入点,但独辟蹊径地选择从主人公的个人视点出发,书写一个特殊幸存者难以替代的集中营记忆。影片的影像风格极具特色,几乎全部采用前景聚焦的运动镜头完成拍摄,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独特的视听体验。整部影片以索尔埋葬儿子的事件作为叙述核心,讲述极端黑暗的条件下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索与对信仰的追寻,极具反思深度。
-
关键词
《索尔之子》
历史
纳粹
个人
信仰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电影《索尔之子》中索尔的生存之择
- 2
-
-
作者
马志丹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
文摘
《索尔之子》是一部以索尔埋葬"儿子"为主要情节、反映在极端环境中人如何通过反抗和追求信仰来求得救赎的存在主义电影。影片通过索尔反抗意识的觉醒、对信仰的追寻和最后在精神上的胜利,表现了他为了摆脱荒谬处境所做的种种努力,诠释了他的自我存在价值和对死亡的精神超越。索尔用他的行动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人置身荒谬的处境时,反抗和信仰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是最接近自由的一种生存选择。
-
关键词
《索尔之子》
存在主义
反抗
信仰
救赎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反抗与救赎:论电影《索尔之子》中索尔的生存之择
- 3
-
-
作者
马志丹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44-49,110,共7页
-
文摘
《索尔之子》是一部以索尔埋葬“儿子”为主要情节、反映在极端环境中人如何通过反抗和追求信仰来求得救赎的存在主义电影。索尔以麻木的状态在集中营生活了一段时间直到“儿子”的出现重新点燃了他的信仰,开始了他的反抗之旅。他不顾队友的阻挠,放弃参加集体暴动,最后差点赔上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拉比的生命。可以说,索尔在行尸走肉般的囚徒中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展示着他努力寻找信仰、救赎犹太亡灵的精神力量。电影通过索尔反抗意识的觉醒、对信仰的追寻和最后在精神上的胜利表现了他为了摆脱荒谬处境所做的种种努力,诠释了他的自我存在价值和对死亡的精神超越。索尔用他的行动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人置身于荒谬的处境中时,反抗和信仰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是最接近自由的一种生存选择。
-
关键词
《索尔之子》
存在主义
反抗
信仰
救赎
-
Keywords
Son of Saul
existentialism
resistance
belief
salvation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