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麻地”文学世界之美学建构研究——以曹文轩《草房子》《红瓦》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尹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童年时期的故土家园为原型展开的“油麻地”文学世界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地,也是其创作美学探索与生成的精神原乡。《草房子》《红瓦》这两部作品标志着“油麻地”文学世界落成及美学风格走向成熟。以此为切入口,追溯“油麻地”... 以童年时期的故土家园为原型展开的“油麻地”文学世界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地,也是其创作美学探索与生成的精神原乡。《草房子》《红瓦》这两部作品标志着“油麻地”文学世界落成及美学风格走向成熟。以此为切入口,追溯“油麻地”文学世界的诞生过程,透视作家在对这方文学世界的建构中凝结着的美学理想,剖析作家在文学书写中如何营造出独特美感,内置何种文学思考和主张,从深层次阐释“油麻地”这一看似为文学地理学建构,实则是美学世界建构的审美存在物对当代文学及当代儿童文学的突出贡献与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油麻地 《草房子》 《红瓦》 美学建构
下载PDF
曹文轩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以长篇小说《红瓦》为例
2
作者 李娜 张玉莲 《南腔北调》 2023年第2期13-19,共7页
曹文轩是中国首位斩获国际儿童文学奖项的作家,其长篇小说《红瓦》曾入选韩国国民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从《红瓦》入手分析曹文轩作品在韩成功传播的原因,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苦难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古典美学的风格... 曹文轩是中国首位斩获国际儿童文学奖项的作家,其长篇小说《红瓦》曾入选韩国国民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从《红瓦》入手分析曹文轩作品在韩成功传播的原因,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苦难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古典美学的风格能跨越国别和文化获得共鸣;韩国开放包容的出版文化和译者出色的翻译水平为译介提供了条件;并且,曹文轩的作品契合韩国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启示作家: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需要立足中华文化背景创作具有普适性的文学作品,重视翻译质量并利用海外平台主动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瓦》 传播 曹文轩 译介 期待视野
下载PDF
苦涩而温情的成长之旅——试论小说《红瓦》中的成长叙事
3
作者 张萌萌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5-79,共5页
作为《草房子》"续集"的《红瓦》相较《草房子》而言,在国内读者和研究界中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却引起异国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对于《红瓦》研究的某些缺失遮蔽。笔者认为《红瓦》凸显了个体在成... 作为《草房子》"续集"的《红瓦》相较《草房子》而言,在国内读者和研究界中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却引起异国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对于《红瓦》研究的某些缺失遮蔽。笔者认为《红瓦》凸显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几种困境:父辈影响所带来的焦虑、朦胧无措的情感欲求产生的精神病痛及面对昔日兄弟情谊即将结束所感到的孤独怅惘,读者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是进行自我的心灵对话,增进内在的自我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瓦》 成长叙事 焦虑 孤独 精神病痛
下载PDF
古典的诗性之美——曹文轩《红瓦》的艺术特色
4
作者 黎佳晔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0-143,148,共5页
曹文轩一直强调古典形态的美感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净化。在《红瓦》这部小说中,他刻意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宁静纯朴的苏北水乡,隔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纷扰,以清丽纯粹的语言和真挚自然的情感营造了古典而诗意的美感氛围。可以说在这部... 曹文轩一直强调古典形态的美感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净化。在《红瓦》这部小说中,他刻意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宁静纯朴的苏北水乡,隔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纷扰,以清丽纯粹的语言和真挚自然的情感营造了古典而诗意的美感氛围。可以说在这部作品中曹文轩重建了古典的审美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感、真情与道义的坚守。他将深刻寓于平淡的叙事之中,将美感寓于现实的审美追求里面。整部作品寓教于美,文笔细腻,意味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红瓦》 美感 叙事
下载PDF
《红瓦》走红的奥秘:曹文轩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乃禹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翻阅韩国各大书店的中国文学专柜,可以发现中国文学在韩国译介与传播的版图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典'和'当代文学'两大版块。首先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传统文学经典被大量译介,这源自于韩国对中国传... 翻阅韩国各大书店的中国文学专柜,可以发现中国文学在韩国译介与传播的版图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典'和'当代文学'两大版块。首先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传统文学经典被大量译介,这源自于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袭承,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在一衣带水的邻邦异域延伸的重要表现。其次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和传播,伴随中韩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小说越来越受到韩国读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红瓦》 传播与接受
原文传递
流经生命的成长——读曹文轩《红瓦黑瓦》
6
作者 梅小思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0年第4期24-24,共1页
成长像一条河,我们趟着河水前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左偏或右偏,那些冲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河滩,都是我们成长的痕迹,只是水流不可能回头。
关键词 曹文轩 《红瓦》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
下载PDF
同故事叙述、可靠性与《红瓦黑瓦》
7
作者 张妍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5期237-237,共1页
从叙述者与故事关系的角度区分,《红瓦黑瓦》属于同故事叙述,一方面叙述者是叙事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叙述者只起次要作用,扮演观察者和见证人的角色。这两方面统一于同一文本,相对应地带来了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对《红瓦黑瓦》中的叙... 从叙述者与故事关系的角度区分,《红瓦黑瓦》属于同故事叙述,一方面叙述者是叙事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叙述者只起次要作用,扮演观察者和见证人的角色。这两方面统一于同一文本,相对应地带来了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对《红瓦黑瓦》中的叙事技巧的探讨,试图将理论与文本相映照,同时寻求叙事的一般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瓦》 同故事叙述 预叙 可靠性
下载PDF
苦难·悲悯·诗意——从“成长三部曲”看曹文轩小说里的成长美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古婷婷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曹文轩在"成长三部曲"中,分别讲述了桑桑、林冰、根鸟三位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长。作品中所蕴含的以苦难、悲悯、诗意为核心的成长美学是一致的。即成长充满苦难,苦难却并未打倒成长中的少年,而是让少年满怀悲悯,以一颗敏... 曹文轩在"成长三部曲"中,分别讲述了桑桑、林冰、根鸟三位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长。作品中所蕴含的以苦难、悲悯、诗意为核心的成长美学是一致的。即成长充满苦难,苦难却并未打倒成长中的少年,而是让少年满怀悲悯,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观照外在世界的人和事。同时,乡村美好的自然景色,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也都让这成长充满着浓浓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成长三部曲” 成长美学 《草房子》 《红瓦》 《根鸟》
下载PDF
珍重现世人生的情意——曹文轩小说论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少卿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136,共6页
“油麻地"世界之诞生“油麻地”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是在曹文轩写于1994年的长篇小说《红瓦》①中。它本是香港的一个地名,一次偶遇使曹文轩将之作为自己乡村的命名。这个地名的出现和反复使用意味着曹文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根据地... “油麻地"世界之诞生“油麻地”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是在曹文轩写于1994年的长篇小说《红瓦》①中。它本是香港的一个地名,一次偶遇使曹文轩将之作为自己乡村的命名。这个地名的出现和反复使用意味着曹文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根据地。此前曹文轩小说中的村子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如白水荡、小豆村等,与之对应,他的乡村叙事的主线也摇摆不定。《红瓦》之后,曹文轩找到了确定的道路,强化了个人特征,开创了后来被人们称为“新浪漫”“新古典”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曹文轩 情意 人生 《红瓦》 乡村叙事 个人特征 地名
原文传递
曹文轩乡土美学的生成——围绕“油麻地”文学世界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欣玥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1997年12月与1998年4月,曹文轩在相隔仅半年的时间内接连出版了两部具有浓郁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与《红瓦》,很快引发了文坛的热烈反响。曹文轩在这两部作品中前所未有地大量调动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回忆,分别讲述了小男孩桑桑... 1997年12月与1998年4月,曹文轩在相隔仅半年的时间内接连出版了两部具有浓郁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与《红瓦》,很快引发了文坛的热烈反响。曹文轩在这两部作品中前所未有地大量调动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回忆,分别讲述了小男孩桑桑与少年林冰在油麻地小学、油麻地中学的成长遭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文学世界 美学 乡土 1998年 《草房子》 《红瓦》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