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衣》、《葛生》之比较阅读——兼论其对悼亡诗的影响
1
作者 李丽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9期1-3,共3页
作为我国抒情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在历代知识分子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抒情着眼点、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这些异同层面上对后... 作为我国抒情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在历代知识分子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抒情着眼点、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这些异同层面上对后世悼亡诗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衣》 《葛生》 悼亡诗 情感内容 抒情手法
下载PDF
阿部知二《大河》《绿衣》中的中国人原型考
2
作者 邵迎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3期104-111,共8页
1943年及1944年秋,日本小说家、英文学者、翻译家阿部知二在上海停留过两次,第二次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认识张爱玲。战后发表了以上海为舞台,描写日本人与中国人交友关系的系列小说,《大河》《绿衣》为代表作。两文浓墨重彩地描画了... 1943年及1944年秋,日本小说家、英文学者、翻译家阿部知二在上海停留过两次,第二次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认识张爱玲。战后发表了以上海为舞台,描写日本人与中国人交友关系的系列小说,《大河》《绿衣》为代表作。两文浓墨重彩地描画了中国知识人"范士杰"及现代女性"李嵋"。本文将考察、对照当时上海的文人传记及话剧史实,探寻阿部文本中中国男女主角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部知二 《大河》 《绿衣》 人物原型
下载PDF
“现实主义”标签下被遮蔽的德意志精神——凯勒《绿衣亨利》的密托斯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共14页
德语作家凯勒的“形成小说”《绿衣亨利》被标示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我们的研究却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绿衣亨利》传承了经典—德意志浪漫精神,作品不仅充盈着密托斯气韵,更是由密托斯支撑与构架起来;主人公即自述者相信... 德语作家凯勒的“形成小说”《绿衣亨利》被标示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我们的研究却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绿衣亨利》传承了经典—德意志浪漫精神,作品不仅充盈着密托斯气韵,更是由密托斯支撑与构架起来;主人公即自述者相信有着高于人、规定人的更高存在。将《绿衣亨利》削足适履于人本主义—光照思潮统摄的现实主义范畴,将其从德意志浪漫家族谱系中剔除,是一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文化制造行为。德意志浪漫之家才是《绿衣亨利》安身立命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勒 《绿衣亨利》 密托斯 德意志浪漫精神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想象性模仿——以《绿衣骑士》为例
4
作者 岳国法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艾丽丝·默多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她的哲学思维潜移默化赋予了她审视和书写当代人生存状况的独特视角。由于受柏拉图思想以及她亲身经历战争的影响,默多克没有将创作用于客观表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对当代人的所... 艾丽丝·默多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她的哲学思维潜移默化赋予了她审视和书写当代人生存状况的独特视角。由于受柏拉图思想以及她亲身经历战争的影响,默多克没有将创作用于客观表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对当代人的所思所想进行想象性摹仿,展示人与真实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 想象性模仿 《绿衣骑士》
下载PDF
“空”与“有”——评《绿衣骑士》中主人公对佛教理想人生的追求
5
作者 李馥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3,共5页
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绿衣骑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复仇事件为中心,展示了人们在伦理道德失衡的状态下所呈现的意识倾向和人生选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重塑道德准则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 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绿衣骑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复仇事件为中心,展示了人们在伦理道德失衡的状态下所呈现的意识倾向和人生选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重塑道德准则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观理念为依据,沿着小说主人公彼得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这一主线展开分析,我们看到,默多克试图打破伪佛教徒彼得的二元对立善恶观,探讨构建人类伦理道德世界中的一种生存模式,从而进入佛教中"空"、"有"统一的境界。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默多克作品中的佛教思想,更加深刻理解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默多克 《绿衣骑士》 佛教思想 “空”与“有”
下载PDF
未完结的成长——《绿衣亨利》中的另一种启蒙
6
作者 林雅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绿衣亨利》作为晚期成长小说的代表,以其未完结的特质,构成了与传统成长小说之间的最大差异,同时也提示着将要来临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大潮。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恰恰突出了来自于德国现代化传统中对审美现代性的特殊青... 《绿衣亨利》作为晚期成长小说的代表,以其未完结的特质,构成了与传统成长小说之间的最大差异,同时也提示着将要来临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大潮。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恰恰突出了来自于德国现代化传统中对审美现代性的特殊青睐。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和矛盾是塑造成长小说后续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也是《绿衣亨利》作为一种富有超越性的变体在成长小说发展史上的价值所在。因此,对现代性危机的自觉反思,是成长小说突破自身固有格局的一种潜在动力,也是构成现代成长小说的基本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成长小说 《绿衣亨利》 未完成
下载PDF
消失的叙述者——《绿衣亨利》的文体传承与自我书写
7
作者 丁君君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19世纪瑞士作家凯勒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有两个版本,其1854/1855年的初版面世时,正值法国文学走向现代主义的转折时代,然而这部与《包法利夫人》有颇多共通之处的小说却因为文体结构的失衡遭到市场冷遇,经历了大幅改动后于18... 19世纪瑞士作家凯勒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有两个版本,其1854/1855年的初版面世时,正值法国文学走向现代主义的转折时代,然而这部与《包法利夫人》有颇多共通之处的小说却因为文体结构的失衡遭到市场冷遇,经历了大幅改动后于1879/1880年再次出版,后成为德语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绿衣亨利》的成书史以及版本差异问题出发,将初版小说置于德语文学启蒙以来的叙事体裁传统中,并借助福柯对欧洲主体伦理实践的考察来理解其作为自我书写的内在逻辑,反思19世纪德语现实主义小说所面对的历史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勒 《绿衣亨利》 异闻小说 自我技术
原文传递
《诗经》人物新论——论庄姜 被引量:5
8
作者 谭德兴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4期34-38,共5页
庄姜是《诗经》学所关注的主要人物之一。古今《诗》学对庄姜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分析《诗》学界关于庄姜形象认识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历史人物庄姜的一些基本属性试作新的探讨。
关键词 《诗经》 庄姜 《终风》 《绿衣》 《燕燕》 《日月》 《硕人》
下载PDF
“甲兮乙兮”格式中甲、乙的結構關係——兼論鄭箋改字之誤
9
作者 嚴旭 宋哲 《中国经学》 CSSCI 2015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詩·邶風·緑衣》的主旨,毛傳、鄭箋、孔疏都認爲是"莊姜傷己",但傳、箋起興的方式有所不同:毛傳以間色正色顛倒比喻賤妾上僭;鄭箋則改"緑"爲"褖",以褖衣失制比喻嫡妾錯亂。本文發現《詩經》... 《詩·邶風·緑衣》的主旨,毛傳、鄭箋、孔疏都認爲是"莊姜傷己",但傳、箋起興的方式有所不同:毛傳以間色正色顛倒比喻賤妾上僭;鄭箋則改"緑"爲"褖",以褖衣失制比喻嫡妾錯亂。本文發現《詩經》乃至古今歷代語料"甲兮乙兮"格式中甲、乙的結構關係共有三種情況:並列關係最多,其次爲重疊,再次爲主謂,没有發現甲、乙是偏正關係的用例,由此證明鄭箋改"緑"爲"褖"有誤。"緑兮衣兮"、"緑兮絲兮"中"緑"和"衣"、"緑"和"絲"都應是主謂關係。顔色詞作主語的句式早在《詩經》中就已經産生,並非杜甫首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緑衣》 甲兮乙兮 結構 鄭箋改字
下载PDF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看郑玄《绿衣·笺》改字之误——兼论郑玄笺《诗》改字致误的原因
10
作者 梁锡锋 《诗经研究丛刊》 2004年第1期12-19,共8页
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可定《诗经·绿衣》郑玄改'绿'为'祿'有误。其原因在于郑玄拘于以礼说《诗》,抛开诗义,脱离文本,断以已意,致有失焉。此诚不足为训。但毕竟郑学宏通,易字非是臆改,故不可一概否定。且郑玄改字... 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可定《诗经·绿衣》郑玄改'绿'为'祿'有误。其原因在于郑玄拘于以礼说《诗》,抛开诗义,脱离文本,断以已意,致有失焉。此诚不足为训。但毕竟郑学宏通,易字非是臆改,故不可一概否定。且郑玄改字是为了昭著显白作者之志,态度亦甚谨慎。此又当为后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笺《诗》改字 《绿衣》 上博简《孔子诗论》 失误原因 评价
原文传递
试析《诗经·邶风·绿衣》之“绿衣”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荣 《汉字文化》 2006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诗经》 《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绿衣》 悼亡诗 朱熹 礼制 绿衣
原文传递
绿萝裙
12
作者 沐墨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5年第11期60-60,共1页
读古诗《绿衣》的时候,这跌宕自喜的初夏早已身披碎金点点,裙子的褶皱里储满了盛大的热情和喜悦。诗中故事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心情在瞬间秋去春来,春去夏至,人去裙空,情更切,此爱绵绵无绝期,只愿这每一个不等自来的季节,都能... 读古诗《绿衣》的时候,这跌宕自喜的初夏早已身披碎金点点,裙子的褶皱里储满了盛大的热情和喜悦。诗中故事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心情在瞬间秋去春来,春去夏至,人去裙空,情更切,此爱绵绵无绝期,只愿这每一个不等自来的季节,都能圆满世间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衣》 古诗 跌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