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科学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游战洪 刘钝 《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7,共4页
在现代科学与国际政治纠缠的历史上,1955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宣言相继发表.4月12日,18位联邦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哥廷根宣言>.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 在现代科学与国际政治纠缠的历史上,1955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宣言相继发表.4月12日,18位联邦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哥廷根宣言>.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7月15日,5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德国博登湖畔联名发表<迈瑙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帕格沃什会议 帕格沃什运动 核战争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爱因斯坦 科学社会学 罗素 解读 诺贝尔奖 联邦德国
下载PDF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下)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安远 朱婧姝 郭华珍 《中国市场》 2013年第46期200-205,共6页
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和世界级最知名的显赫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和民主、献身科学事业、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科学勇士,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献资料甚多,他创... 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和世界级最知名的显赫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和民主、献身科学事业、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科学勇士,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献资料甚多,他创立的相对论在全世界享誉盛名,本文尝试从一些新颖而独特的视角(爱因斯坦的国籍、爱因斯坦与原配米列娃、爱因斯坦奇迹年、爱因斯坦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中国、爱因斯坦与世界和平、爱因斯坦的大脑、爱因斯坦所获得的主要荣衔以及爱因斯坦的雅称等诸多方面)挖掘信息来全面展示其个人魅力和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奇迹年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光电效应定律 相对论宇宙学 EPR悖论 经典统一场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下载PDF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上)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安远 朱婧姝 郭华珍 《中国市场》 2013年第42期180-188,共9页
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和世界级最知名的显赫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和民主、献身科学事业、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科学勇士,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献资料甚多,他创... 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和世界级最知名的显赫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和民主、献身科学事业、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科学勇士,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献资料甚多,他创立的相对论在全世界享誉盛名,本文尝试从一些新颖而独特的视角(爱因斯坦的国籍、爱因斯坦与原配米列娃、爱因斯坦奇迹年、爱因斯坦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中国、爱因斯坦与世界和平、爱因斯坦的大脑、爱因斯坦所获得的主要荣衔以及爱因斯坦的雅称等诸多方面)挖掘信息来全面展示其个人魅力和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奇迹年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光电效应定律 相对论宇宙学 EPR悖论 经典统一场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下载PDF
爱因斯坦的最后宣言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晨星 《党员文摘》 2020年第9期48-49,共2页
爱因斯坦在去世前几天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签字,即《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签字。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处于冷战的美苏相继成功研制出氢弹,核军备竞赛的阴云笼罩全球。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对核武器的相继问世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意识... 爱因斯坦在去世前几天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签字,即《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签字。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处于冷战的美苏相继成功研制出氢弹,核军备竞赛的阴云笼罩全球。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对核武器的相继问世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意识到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战争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军备竞赛 最后宣言 爱因斯坦 签字 核武器 深入思考 传统意义
原文传递
波茨坦宣言2005——“我们必须学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
5
作者 迪尔 达姆 +4 位作者 利佩 郑玲(译) 黄军英(译) 章琦(校) 赵月瑟(校) 《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
50年前,面临世界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危险,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联合发表宣言,呼吁人类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最终放弃战争,和平解决人类的争端。
关键词 波茨坦 学会 爱因斯坦 思维方式 核战争 人类 罗素
下载PDF
有关“八飞说老爱”系列文章中的一些史实澄清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5年第44期191-204,共14页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泰斗级物理学大师)、思想家、哲学家、和平主义者与人道主义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和集大成者,继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主要因光电效应定律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生...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泰斗级物理学大师)、思想家、哲学家、和平主义者与人道主义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和集大成者,继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主要因光电效应定律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生追求自由与和平。冯八飞博士在大型文学刊物《当代》上连续发表戏说爱因斯坦生平事迹和贡献的"八飞说老爱"系列文章,寓科学性、趣闻性、知识性和史料性于一体,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值得一读。笔者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点就上述系列文章中所存在的一些史实错漏做出澄清,辨析时力求严密而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史实澄清 爱因斯坦奇迹年 光电效应定律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经典统一场论 质能公式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诺贝尔奖(诺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物奖) 诺贝尔奖提名 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物诺委)
下载PDF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游战洪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63,共19页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在冷战时期兴起的主要因素为: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在冷战时期兴起的主要因素为: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用科学知识影响媒体、公众和科学国际共同体,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寻求赞助多元化,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科学分析和理性探讨,影响政府决策人。此外,还简略论述了帕格沃什运动对当今中国科技界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国际义务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帕格沃什会议 帕格沃什运动 核武器 科学家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科学与迷信的对立
8
作者 毛建儒 《前进》 1997年第9期34-35,38,共3页
科学与迷信的对立毛建儒科学是什么?美国1977年出版的百科全书中对其解释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或者看作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系统化的这样一种知识”。日本的世界大百科词典称:“所谓科学,是具备客观性和真理性的具体又普... 科学与迷信的对立毛建儒科学是什么?美国1977年出版的百科全书中对其解释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或者看作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系统化的这样一种知识”。日本的世界大百科词典称:“所谓科学,是具备客观性和真理性的具体又普遍的有体系的学术上的认识。即科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迷信 公理系统 非欧几何 电磁波 爱因斯坦 纳甲筮法 罗素悖论 物质力量 逻辑矛盾 欧氏几何
下载PDF
周培源和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如玲 《科学文化评论》 2005年第6期77-96,共20页
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以下简称"帕格沃什会议")至今已走过48年的历程,它为各国科学家讨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政治问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帕格沃什会议最初主要关注核武器、核裁军、军备控... 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以下简称"帕格沃什会议")至今已走过48年的历程,它为各国科学家讨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政治问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帕格沃什会议最初主要关注核武器、核裁军、军备控制等问题,后来则扩充到包括全球资源与环境、饥饿与贫困、人口膨胀、生命技术、科技伦理等一系列更为广泛的自然与社会议题.初期参与者皆为各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后来逐渐有社会科学家参加进来.这虽是一个民间会议,但所讨论的主题及形成的初步共识,却在国际社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冷战时期,该会议为沟通对立的双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成果为冷战双方政府间正式会谈提供了基础,甚至为政府间签署的协定所采纳.国际科学界高度赞誉帕格沃什会议在推动世界和平运动中的积极作用,该会议本身以及会议的组织者之一罗特布拉特(Joseph Rotblat)教授共享了1995年诺贝尔和平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格沃什会议 爱因斯坦 罗素 核武器试验 周培源
下载PDF
昂利·彭加勒——杰出的科学开拓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年第3期57-69,共13页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而遐迩闻名,赢得了同代人和后辈人的赞誉。英国数学家西勒...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而遐迩闻名,赢得了同代人和后辈人的赞誉。英国数学家西勒维斯特(J.J.Sylvester)在1885年谈到他对彭加勒的印象时说:“当我最近访问彭加勒时,……在他的不可遏止的非凡智力面前,我的舌头一开始就不听使唤了,直到过了些时间(可能是两三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家 彭加勒 爱因斯坦 达尔文 数学家 罗素 真理 逻辑 十九世纪 地球
下载PDF
悖论研究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军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0-55,49,共7页
自伯特兰·罗素等人在素朴集合论中发现悖论以来,悖论研究一直是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甚至是其一定时期的核心课题。然而,以研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哲学,却一直未能给予悖论研究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说明,悖论... 自伯特兰·罗素等人在素朴集合论中发现悖论以来,悖论研究一直是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甚至是其一定时期的核心课题。然而,以研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哲学,却一直未能给予悖论研究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说明,悖论研究在科学方法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逻辑哲学 核心内容 重要内容 语义悖论 集合论悖论 说谎者悖论 罗素悖论 塔尔斯基 科学方法论
下载PDF
不可思议张申府
12
作者 黎明 《青年思想家》 2005年第4期40-46,共7页
1962年3月2日,周恩来在做题为《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演讲时曾深情地谈及: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俩人介绍我入党的。接着又特别强调:张申府的思想很杂,研究罗素哲学着了迷,他想把孔子、罗素、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思... 1962年3月2日,周恩来在做题为《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演讲时曾深情地谈及: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俩人介绍我入党的。接着又特别强调:张申府的思想很杂,研究罗素哲学着了迷,他想把孔子、罗素、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思想熔于一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知识分子问题 弗洛伊德 爱因斯坦 周恩来 马克思 罗素
下载PDF
简论三次数学危机的方法论启示
13
作者 王炳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6-41,共6页
在数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正与负,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与无限,连续与离散,积分与微分等等。整个数学发展史,贯穿着矛盾的斗争与解决。而当矛盾达到白热化以致于影响数学基础时,这就产生了数学危机。作为科学的难(n(?)n)题的悖... 在数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正与负,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与无限,连续与离散,积分与微分等等。整个数学发展史,贯穿着矛盾的斗争与解决。而当矛盾达到白热化以致于影响数学基础时,这就产生了数学危机。作为科学的难(n(?)n)题的悖论在数学基础理论中的出现,就是矛盾出现白热化,从而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引起了普遍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数学史上出现了三次,即古希腊无理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感 数学危机 逻辑基础 形式逻辑 毕达哥拉斯学派 罗素悖论 爱因斯坦 数理逻辑 数学家 集合论
下载PDF
科学本体论与科学认识论的悖论
14
作者 郑玉玲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4期5-10,共6页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将要提出的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之悖论,简称为 OES 悖论。没有人类还有没有自然界没有人类还有没有自然界?有人认为没有人类当然还有自然界,这是近代科学兴起中的一大辉煌思想成就,如 J·莫诺曾说,自然界是客观...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将要提出的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之悖论,简称为 OES 悖论。没有人类还有没有自然界没有人类还有没有自然界?有人认为没有人类当然还有自然界,这是近代科学兴起中的一大辉煌思想成就,如 J·莫诺曾说,自然界是客观的,这一假设是科学方法的基石,有人认为没有人类当然就无所谓自然界;所谓自然界,是人类意识萌发以后,人类在维持生存的实践中,对自身以外的一切(以后又包括自身)所形成的一个概念;自然界,或者说人的外部世界,并无需“自然界”这个名称。如果说,对于“没有人类还有没有自然界”这个问题,科学研究者可以回避的话,那么爱因斯坦从量子力学解释问题中引伸出一个问题,即“月亮在没有人看它的时候,它还存在不存在?”就成为当代科学理论前沿上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体论 科学认识论 认识论思想 自然界 罗素悖论 量子力学 科学哲学思想 科学理论 不确定性 爱因斯坦
下载PDF
索斯比的拍卖帝国
15
作者 南希 《艺术生活》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索斯比度过了两百多年的流金岁月,始终风光无限。随手捻来的几件宝贝,都有不菲的身份和高贵的血统。2002年的秋天,下面这几件艺术品不知花落谁家。在人们记忆犹新的夏季热卖之后,索斯比对深秋的拍卖更是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 网上拍卖 艺术品 拍卖行 夏季热 独立宣言 爱因斯坦 现代艺术 价格 高价 乒乓球拍
下载PDF
你不知道的12月
16
作者 狷介 《小学生作文》 2018年第12期70-72,共3页
一直在进步的书 如今全世界最知名、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非“不列颠百科全书”莫属。诞生于1768年12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囊括了对各个学科、历史事件及各色名人的翔实介绍。爱因斯坦、罗素、萧伯纳等名声显赫的学者都曾为这套书供稿。
关键词 百科全书 历史事件 爱因斯坦 不列颠 罗素
下载PDF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17
作者 史文贵 《党建与人才》 1995年第6期22-22,共1页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史文贵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利用业余时间成就事业者,古今中外,大有人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司马光从政之余,埋头于创作和史学研究,终成名垂千古的文学家、史学家;深圳的安丽娇(安...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史文贵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利用业余时间成就事业者,古今中外,大有人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司马光从政之余,埋头于创作和史学研究,终成名垂千古的文学家、史学家;深圳的安丽娇(安子)是个打工妹,但她利用业余时间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时间 哥德巴赫猜想 工作时间 数学家 打工妹 《独立宣言》 事物发展中 废除奴隶制 斯宾诺莎 爱因斯坦
下载PDF
玻恩在帕格沃什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厚宇德 潜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帕格沃什运动是20世纪著名科学家开始以共同体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科学的社会问题诉求的重要标志。麦克斯.玻恩是这一科学家发声方式的最早提议者,他把科学家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英国带回了德国,引发了德国著名的迈瑙宣言与哥廷根宣言的... 帕格沃什运动是20世纪著名科学家开始以共同体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科学的社会问题诉求的重要标志。麦克斯.玻恩是这一科学家发声方式的最早提议者,他把科学家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英国带回了德国,引发了德国著名的迈瑙宣言与哥廷根宣言的诞生。清晰认识玻恩这些努力的内在思想根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玻恩以及对于破解如何重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都将十分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格沃什运动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迈瑙宣言 哥廷根宣言
原文传递
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我为什么而活着》
19
作者 郭跃辉 《语文学习》 2021年第7期39-42,共4页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罗素自传》是罗素在95岁高龄完成的著作。《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概括,可以说是他的“生命宣言书”。文章由胡作玄、赵慧琪翻译,译文“很好地向我们传达了原...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罗素自传》是罗素在95岁高龄完成的著作。《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概括,可以说是他的“生命宣言书”。文章由胡作玄、赵慧琪翻译,译文“很好地向我们传达了原文的内涵和作者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追求理想、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形式 罗素 我为什么而活着 自传 翻译 宣言
原文传递
从鸡汤到现实:年轻人的世界权力
20
作者 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7年第29期24-25,共2页
发表《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爱因斯坦发布狭义相对论时,26岁;特斯拉发明交流发电机时,24岁……诸如此类的例子自然还有很多,世界的确是由成熟中年主宰,但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来... 发表《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爱因斯坦发布狭义相对论时,26岁;特斯拉发明交流发电机时,24岁……诸如此类的例子自然还有很多,世界的确是由成熟中年主宰,但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来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权力 狭义相对论 交流发电机 爱因斯坦 马克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