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美学的新话语──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1
作者 颜翔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37,共2页
寻求美学的新话语──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颜翔林人类的理性思维及其精神文化的存在意义即在于不断寻求新的话语,获得否定性的新的存在形式,从而为文化发展开拓新的道路。美学由80年代的一度兴盛而转变为90年代的沉寂,其根... 寻求美学的新话语──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颜翔林人类的理性思维及其精神文化的存在意义即在于不断寻求新的话语,获得否定性的新的存在形式,从而为文化发展开拓新的道路。美学由80年代的一度兴盛而转变为90年代的沉寂,其根本性原因之一,即在于它缺乏不断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新话语 审美价值 的本质 诗性直觉 自由本质 精神生命 价值论 逻辑思辨
下载PDF
美是林间自在啼——读《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2
作者 刘业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0-33,共4页
《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站在系统论的高度,将艺术中心论、自然美中心论、社会美中心论统而贯之,扩而充之,别开生面地把美作为一个整体,置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运动中进行观照,建构了独具规模的美学理论大厦;以人类崇尚... 《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站在系统论的高度,将艺术中心论、自然美中心论、社会美中心论统而贯之,扩而充之,别开生面地把美作为一个整体,置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运动中进行观照,建构了独具规模的美学理论大厦;以人类崇尚自由的本质属性作为理论支点,进而认为美是自由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感性升华,使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在生命运动的最高意义上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美的真谛的深层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审美 哲学阐释 系统论 整体性 自由本质 感性确证
下载PDF
评《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3
作者 仇敏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谭容培 学研究 审美价值 思维模式 《美与审美的哲学阐释》
下载PDF
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海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旅游审美观照是连接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并实现旅游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独特的观审角度与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对于旅游主体获得旅游审美感受,实现旅游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审美观照与旅游凝视存在交集,即专... 旅游审美观照是连接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并实现旅游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独特的观审角度与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对于旅游主体获得旅游审美感受,实现旅游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审美观照与旅游凝视存在交集,即专注而投入的视觉凝视,责任和义务的暂时搁置。但另一方面,旅游审美观照具有旅游凝视所没有的主客互融共通的优势,而这恰恰是获得旅游审美意境的重要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具有置身性、知觉性、体验性、非功利性的审美特征,旅游审美观照所追求的是审美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当人们置身于新异性的旅游审美场景中,在非功利性的前提下,经由审美观照,人们可以体验到精神的自由,这反映到生活中便是"诗意地栖居",这也正是旅游审美观照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审美观照 哲学 阐释
下载PDF
被“事后阐释”虚无化了的“事中”之时-空——依据审美时间哲学对伽达默尔节日论的细读与语法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彦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9,共9页
审美阐释学的对象是审美生活,且是原发性的,而不是反思性的;是事中的,而不是事后的。自审美时间哲学来看审美生活,其时机、时态、时体乃原发、事中状态之根本。就伽达默尔《论美的现实性》一文中的“节日论”来看,其审美解释学的贡献在... 审美阐释学的对象是审美生活,且是原发性的,而不是反思性的;是事中的,而不是事后的。自审美时间哲学来看审美生活,其时机、时态、时体乃原发、事中状态之根本。就伽达默尔《论美的现实性》一文中的“节日论”来看,其审美解释学的贡献在于:揭示与部分解决了审美共同体的时间体验、时间结构与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其缺陷在于:在“节日生活”描述中掺杂了过多“事后”反思,这既减弱了审美生活的意义,也削弱了其兴发的“时机”;同时他也显著地缺乏审美生活的“时体”思想及其陈述语法,更欠缺把审美生活作为“流畅”的域状时间意识与艺术作品的空间性整体构成进行统整叙述的时-空语法。他所构想的反思性的“事后阐释”把艺术生活的时空特性虚无化了。本文在辩证分析伽达默尔审美阐释学思想优劣的基础上,对其陈述进行了语法诊断并提出了基于审美生活原发的“事中”状态建构审美阐释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审美阐释 审美时间哲学 时空语法 节日
下载PDF
校门审美化教育意蕴的哲学阐释
6
作者 孙晗 邓沁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2期60-61,共2页
秋高气爽,落叶飞舞;层林尽染,遍地金黄;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悠闲、多彩、雅致。开学第一天,师生和家长们走近学校时,惊讶地发现学校校门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新校门恢宏,大气!”有老师如此评价。“真好看,校门口有一种大自... 秋高气爽,落叶飞舞;层林尽染,遍地金黄;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悠闲、多彩、雅致。开学第一天,师生和家长们走近学校时,惊讶地发现学校校门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新校门恢宏,大气!”有老师如此评价。“真好看,校门口有一种大自然的感觉!”有小朋友这样说。“感觉特别好,但想了好久也想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和赞美!只能竖起大拇指!”有家长这样点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林尽染 哲学阐释 校门口 审美化教育 清风明月 大拇指
下载PDF
再现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英译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179,共5页
哲学阐释学是研究文本意义和解释的理论,它要求译者在理解和解释原文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域并与原文视域交融,实现跨越时空界限的"视域融合"。中国古典诗词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意... 哲学阐释学是研究文本意义和解释的理论,它要求译者在理解和解释原文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域并与原文视域交融,实现跨越时空界限的"视域融合"。中国古典诗词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意境营造的核心词。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积淀的差异,相同意象的诗词可能会在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译者思想中形成不同的理解。因此,译者应从阐释学视角,融合自身和原文视域,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域,正确地呈现意象,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阐释 视域融合 古典诗词 意境
下载PDF
文本阐释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阐释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都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学人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用和理论阐释。在阐释过程中,《手稿》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文本和理论依据,阐释文本也随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理论成果和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学人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用和理论阐释。在阐释过程中,《手稿》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文本和理论依据,阐释文本也随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理论成果和理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阐释 本土化 自然的人化 的规律 实践
下载PDF
从哲学思辨到文学阐释 我在美学热潮中的经历片断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一川 《现代中文学刊》 1996年第6期2-5,共4页
以我的年轻且浅显资历,原是不敢回顾的。走上美学研究道路不过短短18载,自觉尚无满意的成果,一心只想向前,哪敢轻易回顾?但思绪一经触发,我不禁回头想去,倒觉18年确有可忆之处: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中国美学界的由热变冷过程,是那样... 以我的年轻且浅显资历,原是不敢回顾的。走上美学研究道路不过短短18载,自觉尚无满意的成果,一心只想向前,哪敢轻易回顾?但思绪一经触发,我不禁回头想去,倒觉18年确有可忆之处: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中国美学界的由热变冷过程,是那样历历在目。作为普通亲历者,个人诚然微不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辨 学家 文学阐释 体验 审美体验 学研究 中国 文艺 回顾 语言论
下载PDF
论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画色彩审美意象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晓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2期78-79,共2页
  中国画以独特的审美风格自成体系,而其中最能体现其独特风格面貌特征的,便是中国画色彩的审美意象.……
关键词 中国画色彩 审美意象 传统哲学思想 色彩 审美风格 社会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画 虚静 中国水墨画 缥缥缈缈
下载PDF
汉语形式美及其潜在审美价值的美学阐释
11
作者 叶忠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3年第6期3-5,共3页
对汉语形式的美学阐释.就是着重考察语言形式本身的美以及语言形式在突出和强化其表现内容美上所具备的审美价值。懂得汉语音、形结构的形式美.广大教师就会重视汉字的书写和课堂上的美读。
关键词 阐释 审美价值 形式 汉语 语言形式 内容
下载PDF
审美哲学的衰微与重建
12
作者 李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46-51,共6页
最近几年,与审美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众多“形而下”的美学分支如戏剧美学、音乐美学、书法美学、环境美学。
关键词 审美哲学 学研究 当代审美 否定阶段 新三论 学史 的本质 中介方法 选择论 审美心理学
下载PDF
中语教材应增加审美哲学实用文体等内容
13
作者 李宝贵 《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这充分体现语文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这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育 审美哲学 辨别能力 享受
下载PDF
《雨巷》中圆点式审美的存在——试用圆点哲学浅读《雨巷》
14
作者 章国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3期84-85,共2页
一首《雨巷》几乎使戴望舒成了现代诗美的化身,有多少名家、读者对它读了又品,品了评,品了又评,笔者自己也曾一度被这种袭击灵魂的力量所触动,但总是怕自己拙劣的笔触践踏了彷徨在江南悠长雨巷的诗人,直到接触了马建勋的哲学著作... 一首《雨巷》几乎使戴望舒成了现代诗美的化身,有多少名家、读者对它读了又品,品了评,品了又评,笔者自己也曾一度被这种袭击灵魂的力量所触动,但总是怕自己拙劣的笔触践踏了彷徨在江南悠长雨巷的诗人,直到接触了马建勋的哲学著作《圆点哲学》后,自己才知道了自己缘何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巷》 哲学著作 试用 审美 戴望舒 诗人
下载PDF
从境界的审美设定看王国维艺术哲学的逻辑生成
15
作者 王宝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10-16,共7页
王国维的“境界说”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哲学。作为一种广义审美文化形态的“有意味的形式”,“境界”范畴是本体和现象的统一,即美本身与美的显现和表现的统一。本文从艺术本体论和审美辩证法两个方面,说明了王国维艺术哲学的基本... 王国维的“境界说”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哲学。作为一种广义审美文化形态的“有意味的形式”,“境界”范畴是本体和现象的统一,即美本身与美的显现和表现的统一。本文从艺术本体论和审美辩证法两个方面,说明了王国维艺术哲学的基本特征;从现象本体化和本体现象化的双向反馈中,逻辑地考察了这种艺术哲学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境界 真理 王国维 艺术哲学 审美设定 境界说 艺术本体论 审美文化形态 理念 艺术
下载PDF
体育美的本质及审美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永庆 金浩 韩军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体育审美作为人文体育或健康体育的重要内容,很长时期以来很少有人对其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分析以及揭示这种文化现象的哲学意义,这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体育的“美育”功能。因此,用美学的观点和规律来透视体育现象的方方面面,对体育的... 体育审美作为人文体育或健康体育的重要内容,很长时期以来很少有人对其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分析以及揭示这种文化现象的哲学意义,这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体育的“美育”功能。因此,用美学的观点和规律来透视体育现象的方方面面,对体育的审美特性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并附之以足够的理论解释,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当我们对体育及其审美有了新的和更深的了解时,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抽象。体育作为具有审美特性的事物,也就是审美对象,显然是可被认知的,因而具有审美特性。体育的审美就是对体育这个事物外观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育 审美特性 的本质 人文体育 体育审美 哲学意义 文化现象 体育现象
下载PDF
论司空图《诗品》“雄浑美”的特征及其哲学文化基础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景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司空图《诗品》中的"雄浑美"有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审美主体具有雄健浑厚的精神品格、恢弘豪壮的精神气魄和激烈高昂的感情特色;审美境界具有"至大至刚"的审美特征;心物关系上,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 司空图《诗品》中的"雄浑美"有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审美主体具有雄健浑厚的精神品格、恢弘豪壮的精神气魄和激烈高昂的感情特色;审美境界具有"至大至刚"的审美特征;心物关系上,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诗品》中"雄浑美"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中国士大夫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心理结构;"盛唐诸公"特别是李杜诗歌的审美经验、文化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诗品》 雄浑 审美特征 哲学文化基础
下载PDF
美本质与审美价值双重凸显并价值与多元何以相提并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锺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0-26,共7页
文章就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命题,提出问题:1.美本质的存在是否并如何可能?2.审美价值在总体价值中的资源配置以及其自身含量的绝对性存在是否并如何可能?进而,通过命题作文、临响作业讨论:美本质与审美价值,物自体以及绝对意义... 文章就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命题,提出问题:1.美本质的存在是否并如何可能?2.审美价值在总体价值中的资源配置以及其自身含量的绝对性存在是否并如何可能?进而,通过命题作文、临响作业讨论:美本质与审美价值,物自体以及绝对意义,并就方法论问题进行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语境 本质 审美价值 音乐 音乐哲学
下载PDF
死生契阔的生命完满:魏晋审美文化散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少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166,共5页
中国文化是重“生”的文化 ,整个文化体系中对于“生”的热衷与长生不老的渴望 ,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了魏晋时代 ,随着当时人们个性意识的不断强化、审美意识的不断深化 ,以及玄学思辨体系的确立 ,人们对有限的生命形体和无限的... 中国文化是重“生”的文化 ,整个文化体系中对于“生”的热衷与长生不老的渴望 ,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了魏晋时代 ,随着当时人们个性意识的不断强化、审美意识的不断深化 ,以及玄学思辨体系的确立 ,人们对有限的生命形体和无限的生命底蕴进行深入思索。这种思索具象地表现于生命形态的体认 ,便是由延长生命的长度转向了增加生命的密度 ;表现于生命哲学 ,便是由“生”向“死”的转化 ,而从形上的角度看 ,“死”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与思考 ,因此正是这种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艺术 审美文化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 生命哲学
下载PDF
探寻美学的科学属性——评《审美价值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美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曾是很热门的学科,但很快就归于沉寂,进入研究的低潮。在这片沉寂之中,杨曾宪研究员以其《审美价值系统》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试图开辟美学研究的新天地,寻找生机。这是作者继《审美... 美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曾是很热门的学科,但很快就归于沉寂,进入研究的低潮。在这片沉寂之中,杨曾宪研究员以其《审美价值系统》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试图开辟美学研究的新天地,寻找生机。这是作者继《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之后的又一力作。这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系统 科学属性 系统模型 哲学 文化层面 审美文化 科学 学研究 的本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