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法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及现代价值刍议——以钱锺书关于《老子》的“两副哲学”观点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182,共11页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人"应该划分为两种人:"大人"(圣人)和"众人"(凡人)。前者属于政治的统治者,他们不仅可以法地,同时也应该法天、道、自然;后者则为被统治者,他们...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人"应该划分为两种人:"大人"(圣人)和"众人"(凡人)。前者属于政治的统治者,他们不仅可以法地,同时也应该法天、道、自然;后者则为被统治者,他们只能法地。政治的对象和基础是凡人,基于天、道和自然的品质特性与人有着巨大的质的差异,如人效法之,将使人抽象化,丧失人之"属地"特性,从而抽调了政治的基础,使政治走上"非政治"的道路。所以,"人法地"成为《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由此派生出《老子》政治哲学的清醒冷静的现实感。这样的特质使之在中国传统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底色作用。现代政治要避免所造成的政治困难,借鉴和反思"人法地"的思想不失为一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政治哲学 “人法地” “两副哲学 冷静清醒的政治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