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老残游记》研究论文选引综述--纪念《老残游记》发表120周年
1
作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0-423,429,431,共16页
2023年是《老残游记》发表120周年的纪念年。一百余年来,众多学者、专家对《老残游记》作出了重要、独到、值得深入探讨的评论,从中可得出结论:《老残游记》是继《红楼梦》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多方面精彩提炼和呈示的高峰之作,不但... 2023年是《老残游记》发表120周年的纪念年。一百余年来,众多学者、专家对《老残游记》作出了重要、独到、值得深入探讨的评论,从中可得出结论:《老残游记》是继《红楼梦》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多方面精彩提炼和呈示的高峰之作,不但具有高度的文化性、思想性、哲学性、文学性、艺术性,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鲜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东方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高度结合的文化经典,对于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走向、发展和升华,都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研究 刘鹗 甲骨文研究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老残游记》沙译本为例
2
作者 吉慧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4期23-26,共4页
文化负载词是一种极具文化特异性的词语,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词语是保证译文的原意,又能保证译文的可读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畹在《老残游记》英译本中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意译法、注释法和部分替代法。本文不仅评价... 文化负载词是一种极具文化特异性的词语,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词语是保证译文的原意,又能保证译文的可读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畹在《老残游记》英译本中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意译法、注释法和部分替代法。本文不仅评价了沙畹翻译策略的有效性,而且指出了其在满足目的论原则——既传达原作文化内涵也适应目标语言用户需求方面取得的成功。研究结果显示,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文化负载词 老残游记 沙译本
下载PDF
形象建构与价值认同——试论《老残游记》中“老残”形象的多面性
3
作者 宋晋海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主题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而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至为关键。在《老残游记》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老残形象自然是作者塑造的重点,也是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本文主要归纳了“老残”形象的多重性并...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主题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而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至为关键。在《老残游记》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老残形象自然是作者塑造的重点,也是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本文主要归纳了“老残”形象的多重性并进行了成因分析,进而分析了“老残”形象所蕴含的文学与现实的双重意义,旨在反观当下文人的创作意识和大众的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人物形象 多面性 意义
下载PDF
刘鹗《老残游记》的思想管窥
4
作者 范学新 陈兴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清末著名的白话小说《老残游记》自问世以来反响很大,赢得了赞誉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这和《老残游记》中所体现的作者刘鹗的思想是分不开的。研究《老残游记》的思想,对于批判继承清末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 清末著名的白话小说《老残游记》自问世以来反响很大,赢得了赞誉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这和《老残游记》中所体现的作者刘鹗的思想是分不开的。研究《老残游记》的思想,对于批判继承清末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清末文学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该文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法和阶级分析法来分析《老残游记》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对于正确认识作品的地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在那个时代,刘鹗《老残游记》中的很多思想别具一格,这些思想是他“哭世”“警世”的写照和“补残”“救世济民”的药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透过他的思想可以窥见其中的无助和无奈,从而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思想的时代和阶级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刘鹗 思想 哭世 警世 “补残”
下载PDF
试析《老残游记》的忧患意识及表现艺术
5
作者 姜维枫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9-110,89,共3页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定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借助老残的“忧患意识”为内在的线索,表现了 作家刘鹗对晚清社会的担忧。刘鹗在表达“忧患意识”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小说的表现艺术,他借用了一系列的象征、 人物语言、内...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定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借助老残的“忧患意识”为内在的线索,表现了 作家刘鹗对晚清社会的担忧。刘鹗在表达“忧患意识”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小说的表现艺术,他借用了一系列的象征、 人物语言、内心独自、写景状物的艺术手法将“忧患意识”表现得含蓄悠远而声情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鹗 《老残游记 忧患意识 艺术
下载PDF
论《老残游记》的地理叙事
6
作者 郑晶晶 袁绣柏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老残游记》的叙事模式是以空间维度为核心的地理叙事,其形成与作者刘鹗的经历有着内在关联。小说中的地理环境描写与人物、事件相统一,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按照地名标示的范围大小,《老残游记》可以分为宏观地理空间和微观地理空间... 《老残游记》的叙事模式是以空间维度为核心的地理叙事,其形成与作者刘鹗的经历有着内在关联。小说中的地理环境描写与人物、事件相统一,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按照地名标示的范围大小,《老残游记》可以分为宏观地理空间和微观地理空间。地理空间的呈现与转换,与故事的发生和情节发展以及叙事的真实合理等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贯穿全文的地理叙事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地理叙事 地理环境 地理空间
下载PDF
从纠缠到独立:刘鹗、《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关系考辨
7
作者 王子恒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刘鹗及其小说《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之间的关系历来充满争议,其核心在于《老残游记》的太谷思想缘起与“二巳传道”说两方面。既往研究多认为小说中的太谷思想是刘鹗对学派的自觉宣传。事实上直到愚园雅集之后,刘鹗才回归隔断数十年的... 刘鹗及其小说《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之间的关系历来充满争议,其核心在于《老残游记》的太谷思想缘起与“二巳传道”说两方面。既往研究多认为小说中的太谷思想是刘鹗对学派的自觉宣传。事实上直到愚园雅集之后,刘鹗才回归隔断数十年的太谷学派,他并非正统的太谷学派传教弟子,并且小说中多是刘鹗融合太谷思想后产生的“刘鹗思想”。这从小说中三位龙子的原型之谜中可见一斑。三位龙子的原型问题又与“二巳传道”说密切相关。“二巳传道”说曾被作出多种解读,辩证地看,李龙川说出“二巳传道”时指的即为黄葆年与刘鹗,只是从学派发展来看是指黄葆年与蒋文田。厘清这些复杂关系,才能让《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的研究各自获得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鹗 《老残游记 李龙川 黄葆年 太谷学派
下载PDF
《老残游记》中的淮安名园与名花
8
作者 邵娟 《华人时刊》 2023年第9期62-63,共2页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不少人读过,但是你读过《老残游记·续集遗稿》吗?作为淮安人,如果你读了其第七回,一定会像我一样,倍感亲切。此回写道:“话说德慧生携眷自赴扬州去了,老残却一车径拉到淮安城内投亲戚。你道他...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不少人读过,但是你读过《老残游记·续集遗稿》吗?作为淮安人,如果你读了其第七回,一定会像我一样,倍感亲切。此回写道:“话说德慧生携眷自赴扬州去了,老残却一车径拉到淮安城内投亲戚。你道他亲戚是谁?原来就是老残的姊丈。这人姓高名维,字日摩诘。读书虽多,不以功名为意。家有田原数十顷,就算得个小小的富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摩诘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淮安
下载PDF
《老残游记》语言面貌管窥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明富 张鹏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3-117,共5页
《老残游记》的语言面貌主要是晚清口语化的白话底子,这种口语成分一部分是唐宋尤其元明以来的近代白话,一部分是清代甚至晚清才新兴的口语成分,另外《老残游记》中也有一些文言成分,一部分是语境的特殊需要,一部分是作者受文言作品不... 《老残游记》的语言面貌主要是晚清口语化的白话底子,这种口语成分一部分是唐宋尤其元明以来的近代白话,一部分是清代甚至晚清才新兴的口语成分,另外《老残游记》中也有一些文言成分,一部分是语境的特殊需要,一部分是作者受文言作品不经意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语言面貌 白话 口语 文言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究——以《老残游记》两译本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庆明 赵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34-137,共4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重视,译者主体性成了翻译研究的新课题。以《老残游记》两译本为例,从传播学角度讨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各个传播要素的影响,包括原作者的...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重视,译者主体性成了翻译研究的新课题。以《老残游记》两译本为例,从传播学角度讨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各个传播要素的影响,包括原作者的创作目的、译者的传播目的、译文的传播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传播学 老残游记
下载PDF
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论《老残游记》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彬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现代叙事学理论引入小说研究 ,使小说叙事模式的探讨成为热点。限知叙事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区分出一部小说采用某种叙事模式 ,固然也可以反映其艺术成就的高下 ,或彰显它对某些艺术特性的有效把握 ,但并不必然说明它的艺术效果及其感... 现代叙事学理论引入小说研究 ,使小说叙事模式的探讨成为热点。限知叙事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区分出一部小说采用某种叙事模式 ,固然也可以反映其艺术成就的高下 ,或彰显它对某些艺术特性的有效把握 ,但并不必然说明它的艺术效果及其感染力。《老残游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近代中国小说中 ,它是较早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模式的小说。在域外小说以及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双重影响下 ,它对这一叙事模式进行了自觉的运用和改造。它的成败得失 ,一方面显示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优势所在 ,同时也提示我们 ,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的定位应有一个明确的依归 ,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艺术效果 《老残游记
下载PDF
《老残游记》非谴责小说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学钧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0-24,共5页
自鲁迅将《老残游记》纳入谴责小说后,便经代代承传,如今已成常识。本文论证,鲁迅在具体的论述中其实并不能按自己的一般论式将谴责小说概念推广到《老残游记》,反而对之作了与贬义性的谴责小说概念相反的赞誉性肯定,落入自相矛盾。这... 自鲁迅将《老残游记》纳入谴责小说后,便经代代承传,如今已成常识。本文论证,鲁迅在具体的论述中其实并不能按自己的一般论式将谴责小说概念推广到《老残游记》,反而对之作了与贬义性的谴责小说概念相反的赞誉性肯定,落入自相矛盾。这是因为《老残游记》并不是鲁迅所定义的那种谴责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刘鹗 《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
下载PDF
“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文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8,共7页
本文对《老残游记》中“游”者视线内外的故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刘鹗的未来想象,揭示了他面对当时文化难题的文化思考。作者认为,刘鹗追求着一种既不否定个人情欲,又有社会整体和谐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
关键词 刘鹗 《老残游记 文化思考 未来想象 和而不同 太谷学派 桃花山
下载PDF
中国长篇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及《老残游记》叙事方法的革新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艳艳 王百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7-70,共4页
20世纪初的二十年 ,是中国长篇小说由传统叙事模式向现代叙事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一批“新小说”家将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 ,在创作实践上进行着艰难的探索 ,对小说叙事角度的转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残游记》
关键词 叙事角度 叙事方法 《老残游记
下载PDF
《老残游记》语言表述的“话语个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春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135,共4页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出自并非写家的刘鹗之手,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家。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所表现出的"话语个性"。刘鹗呼应"纵笔所至不检束"的...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出自并非写家的刘鹗之手,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家。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所表现出的"话语个性"。刘鹗呼应"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时代语言观,运用真切的笔力,创造性地使用多种修辞方式,作品的人物语言充满神肖美。这些元素共同构筑了《老残游记》语言表述的"话语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话语个性 个人象征
下载PDF
最长的一夜:论《老残游记》的整体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怀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61-167,共7页
作为从中国近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过渡标志的《老残游记》,长期被重视的是它在描写上的艺术技巧,以及它在思想上的进步意义。而它在小说审美形态上的“革命性”贡献,尤其是在从文人文言小说、传统白话小说以及晚清各种类型的社会批判... 作为从中国近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过渡标志的《老残游记》,长期被重视的是它在描写上的艺术技巧,以及它在思想上的进步意义。而它在小说审美形态上的“革命性”贡献,尤其是在从文人文言小说、传统白话小说以及晚清各种类型的社会批判小说向五四新小说转型过程中的“过渡阶段”的标志性意义及文本贡献的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或者深入探究。而汉学家普实克、华裔学者夏志清等人对《老残游记》上述“革命性”贡献的阐述,也依然存在着诸多不明晰甚至含混的地方。事实上,《老残游记》在叙述者与小说主题之间所达成的“高度统一性”或者“整体性”,是由该小说文本在主题、人物、语言以及艺术技巧诸多方面的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所共同构建出来的一种叙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整体性 叙述策略
下载PDF
论《老残游记》《孽海花》并非谴责小说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旭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q...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然而,《老残游记》《孽海花》都很少使用讽刺技巧,而是以抒情与浪漫著称。从文类上看,《老残游记》是游记体的抒情小说,《孽海花》则是浪漫抒情式的历史小说。将《老残游记》《孽海花》从"谴责小说"中抽离出去,显然代表着一种整体方向上的估价,即不能以讽刺与谴责的眼光来审视《老残游记》《孽海花》,因为那样会偏离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孽海花 谴责小说 重估
下载PDF
叙事学视野下的《老残游记》及其英译本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小红 杨建国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1-73,共3页
《老残游记》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晚清小说,作者刘鹗在叙事模式方面的创新一直为人所称道,但因其成书于新旧交替的19世纪早期,故不可避免地带着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痕迹。本文采用叙事学的视角,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标记两个方面来对... 《老残游记》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晚清小说,作者刘鹗在叙事模式方面的创新一直为人所称道,但因其成书于新旧交替的19世纪早期,故不可避免地带着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痕迹。本文采用叙事学的视角,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标记两个方面来对比《老残游记》及其沙迪克英译本,分析译者是如何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叙事特点,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在叙事层面上的对等,有效地避免了译文的假象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小说翻译 叙事视角 叙事标记
下载PDF
《老残游记》中“将”的用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衍妮 吕芹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87,共3页
"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它的语法功能可分属不同的类。《老残游记》中使用"将"字的句子共有168句,其中共有181个"将"字,可以作为"将"在近代汉语中进行断代描写的依据。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虚化
下载PDF
以理杀人与有罪推定——《老残游记》对理学化清官的批判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老残游记》中刚弼形象的塑造不是以"攻击官吏"和"揭清官之恶"为出发点和目的,而是寄政治文化反思于刚弼性格的反讽之中,所以赋予他理学化清官的性格,并寄予悔改的期待,而中心在于恢复人民自由权。
关键词 《老残游记 理学化清官 以理杀人 有罪推定 人民自由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