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耶路撒冷去来》中的以色列地方书写 |
敬南菲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3 |
0 |
|
2
|
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 |
徐勇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3
|
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评徐则臣长篇新作《耶路撒冷》 |
李惠
陈树萍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5 |
3
|
|
4
|
无处置放的乡愁——论索尔·贝娄的《耶路撒冷去来》 |
武跃速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徐则臣文学版图的合并再生——从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谈起 |
刘欣玥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5 |
2
|
|
6
|
《耶路撒冷史》中的安条克之战史料译注 |
王向鹏
|
《古代文明》
CSSCI
|
2010 |
1
|
|
7
|
“信仰再追寻”——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析论 |
于萌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8
|
“从‘花街’到‘耶路撒冷’徐则臣作品研讨会”会议全程实录 |
李惠
王爱军
陈楠
鲍湘佳
蒋金
季晓燕
郭峥嵘
胡飞
邢莹莹
魏惠惠
吴慧慧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9
|
从《耶路撒冷》到《王城如海》:“70后”的精神转向与叙事嬗变 |
曹霞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0
|
历史主义、物的美学与命运共同体——论徐则臣《耶路撒冷》与《北上》的历史书写 |
杨希帅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1
|
寻找信仰救赎之路——评徐则臣长篇《耶路撒冷》 |
李雪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2
|
出走与回望:一代人的成长史——读徐则臣《耶路撒冷》 |
杨希帅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3
|
一代人的灵魂救赎与自我成长——论徐则臣的《耶路撒冷》 |
王振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个人在场的信仰与充满荒原意识的救赎——论徐则臣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兼及一种代际意识写作 |
杨希帅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5
|
历史、记忆、认同——论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与《北上》 |
薛蒙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1 |
3
|
|
16
|
包容·内倾·自省——论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之江南文化三性 |
熊玫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7
|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叙事与反思——《老生》与《耶路撒冷》的比较浅论 |
黄萍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浅析“运河”意象的多重象征内涵——以徐则臣《耶路撒冷》和《北上》为例 |
吴靖玮
|
《西部学刊》
|
2019 |
1
|
|
19
|
当代文学中的“青年进城”叙事——以《人生》《城市战车》《耶路撒冷》为例 |
刘雯卉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20
|
耶路撒冷:有故事的老城 |
马晓燕
|
《党政论坛》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