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志异》:蒲松龄性灵抒写的舞台
1
作者 丁佐湘 王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性灵文学是指张扬个性、抒发真性情的文学。蒲松龄是位极具个性的文人,其作品《聊斋志异》,可谓是蒲松龄尽情抒写性灵的舞台。《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借“异史氏”身份集中抒发性灵。在书中,蒲松龄抒发真性情,抒发的诸多情感中主导情感... 性灵文学是指张扬个性、抒发真性情的文学。蒲松龄是位极具个性的文人,其作品《聊斋志异》,可谓是蒲松龄尽情抒写性灵的舞台。《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借“异史氏”身份集中抒发性灵。在书中,蒲松龄抒发真性情,抒发的诸多情感中主导情感是孤愤之情。《聊斋志异》展现了蒲松龄的独特个性:崇尚“善良”“德行”“仁义”等美好品性,重视真挚情感,是个极具批判和抗争精神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情感 文言志怪小说
下载PDF
论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中对“奇”的阐释
2
作者 王炜 方健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但明伦在评点《聊斋志异》时,将“奇”作为核心术语,并通过奇文和奇事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就奇文而言,但明伦以“曲”为奇文的构型准则,将创作中曲折变化的叙事手法拢括在奇文的范畴之内,架构了“奇”与文法层面相对应的叙述方式。就奇... 但明伦在评点《聊斋志异》时,将“奇”作为核心术语,并通过奇文和奇事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就奇文而言,但明伦以“曲”为奇文的构型准则,将创作中曲折变化的叙事手法拢括在奇文的范畴之内,架构了“奇”与文法层面相对应的叙述方式。就奇事而论,但明伦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确立“幻”为奇事的内核。在奇文与奇事双向同构的批评维度中,但明伦将“奇”与“理”构于一体,围绕“奇”与因果报应的关系建构起特定的逻辑依据,重构了“奇”的原初义涵。这样,“奇”不仅接续独特、殊异的本义,进而还与社会道德准则、伦理规范形成了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明伦 小说评点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语料库范式下《聊斋志异》英译本微观词汇特征研究
3
作者 谢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通过词汇数量、平均词长和词汇长度、词频特征、词汇密度等参数数据统计,研究发现语料库范式下«聊斋志异»5个英译本具有不同的微观词汇特征。宋贤德译本的词汇参数值整体偏高,选词维度广,词汇多样性强,信息量大;翟理斯译本数... 通过词汇数量、平均词长和词汇长度、词频特征、词汇密度等参数数据统计,研究发现语料库范式下«聊斋志异»5个英译本具有不同的微观词汇特征。宋贤德译本的词汇参数值整体偏高,选词维度广,词汇多样性强,信息量大;翟理斯译本数据值较低,词汇丰富度偏低,长难词比重大,学术性特征明显;闵福德译本词汇数据值适中,词汇富于变化,词汇量丰富,信息量适中;莫若强译本的数据值居中,词汇密度偏低,词汇整体风格较简单、通俗;黄友义译本的词汇参数数值在5个译本中最低,倾向于短小、通俗、简单、更具口语化的词汇,词汇多样性低。分析发现选定的5个英译本适合不同的读者群体,典籍英译未来可尝试“对口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词汇特征 语料库 «聊斋志异»英译本
下载PDF
《聊斋志异》域外交流描写的类别、内涵与意义
4
作者 付岩志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聊斋志异》中有250余篇描写了山东以外的人或事,其中有20余篇甚至涉及域外交流。这些描写,有的单独成篇,有的构成篇中的某处情节,还有的只是提及某些域外物品名称等等。作为涉外交往现象的文学呈现,它包含着政治上和平共处、经济上互... 《聊斋志异》中有250余篇描写了山东以外的人或事,其中有20余篇甚至涉及域外交流。这些描写,有的单独成篇,有的构成篇中的某处情节,还有的只是提及某些域外物品名称等等。作为涉外交往现象的文学呈现,它包含着政治上和平共处、经济上互惠互利、文化上多元共生等多方面内涵。在今天看来,它有着理解蒲松龄内心世界中的情感与哲思、了解涉外交往时的猎奇心理、把握当时涉外交往的文化心态、增进当今的对外交流交往等意义和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丰富内涵和多重意义,可以深化对当时涉外交流交往问题的认知,对现代条件下推进中外交流交往提供历史镜鉴和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域外交流 类别 内涵 价值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镜花缘》科举叙事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尚继武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80-95,共16页
《聊斋志异》《镜花缘》虽然一为文言小说一为章回小说,所叙科举考试故事中应试者的角色身份及应试结果差异较大,但是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科举心态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科举叙事存在的相似处,或许是古代小说科举... 《聊斋志异》《镜花缘》虽然一为文言小说一为章回小说,所叙科举考试故事中应试者的角色身份及应试结果差异较大,但是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科举心态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科举叙事存在的相似处,或许是古代小说科举叙事传统的影响所致,或许是李汝珍可能读过或者听人介绍过《聊斋志异》故事所致,或许是李汝珍与蒲松龄有相似的科场经历与见闻所致;其相异之处,则与各自的作者在家世家境、志趣遭际、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比较研究 《聊斋志异 《镜花缘》
下载PDF
从青柯亭本到《择翻聊斋志异》——兼论《择翻聊斋志异》的价值
6
作者 柏秀叶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2期26-38,共13页
清道光年间,翻译进士布吉尔根·札克丹把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部分作品翻译成了满文,称作《择翻聊斋志异》,因为是满汉对照本,又称《合璧聊斋志异》。这一满文翻译本不仅是满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该... 清道光年间,翻译进士布吉尔根·札克丹把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部分作品翻译成了满文,称作《择翻聊斋志异》,因为是满汉对照本,又称《合璧聊斋志异》。这一满文翻译本不仅是满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该书自刊刻伊始,即在满、蒙、锡伯、达斡尔等民族广泛传播,学界对此已有很充分的认识,但对于此书的价值与汉文本《聊斋志异》的来源还认识不足。通过考查这一择翻本,我们不仅可以明确布吉尔根·札克丹选入的这一百二十九篇作品皆来自于清乾隆年间的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还可以发现,其之所以入选《择翻聊斋志异》,是出于“有功于名教”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爱奇幻曲折、文辞佳丽的作品,而这一选择标准,与他的人生阅历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翻聊斋志异 札克丹 青柯亭本 劝世
下载PDF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的叙事功能探析
7
作者 李奎 刘薇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聊斋志异》对唐人小说多有借鉴,有学者认为《莲花公主》是唐传奇《南柯太守传》的派生文本。而越南汉文小说《花国奇缘》的叙事与中国梦境小说多有关联,与《莲花公主》也有传承关系。从文本比对中可以发现,《花国奇缘》和《南柯太守... 《聊斋志异》对唐人小说多有借鉴,有学者认为《莲花公主》是唐传奇《南柯太守传》的派生文本。而越南汉文小说《花国奇缘》的叙事与中国梦境小说多有关联,与《莲花公主》也有传承关系。从文本比对中可以发现,《花国奇缘》和《南柯太守传》《莲花公主》三者间有相同的叙事情节要素,《莲花公主》一方面对《南柯太守传》借鉴吸收,另一方面又影响《花国奇缘》。同时,三者之间的文本内容与深层内涵也是不断递进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莲花公主》 《南柯太守传》 《花国奇缘》 叙事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程度范畴研究
8
作者 王雪婷 《湛江文学》 2024年第3期0043-0045,共3页
程度范畴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但关于《聊斋志异》中程度范畴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文章通过研究《聊斋志异》中的程度范畴,发现其主要通过重叠这种词法手段,以及前加状语、使用程度副词作状语、修辞成分作状语的句法手段表示程度... 程度范畴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但关于《聊斋志异》中程度范畴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文章通过研究《聊斋志异》中的程度范畴,发现其主要通过重叠这种词法手段,以及前加状语、使用程度副词作状语、修辞成分作状语的句法手段表示程度的深浅,以期为相关《聊斋志异》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程度范畴 重叠式 程度副词
下载PDF
语言结构顺应视域下《聊斋志异》中医内科疾病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9
作者 邓涵予 晏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9期101-104,共4页
中国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与中医相关的知识,本文通过运用语言结构顺应从中医翻译角度对黄友义等英译的《聊斋志异》中医内科疾病进行探究,其中内科疾病包括肺系疾病、脑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因此,《聊斋志异》的英译可以选择... 中国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与中医相关的知识,本文通过运用语言结构顺应从中医翻译角度对黄友义等英译的《聊斋志异》中医内科疾病进行探究,其中内科疾病包括肺系疾病、脑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因此,《聊斋志异》的英译可以选择从中医翻译角度来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为中医翻译学和《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理论 语言结构顺应 英译 中医翻译 《聊斋志异 中医 中医内科
下载PDF
生态美学背景下的《聊斋志异》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睿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8期5-8,共4页
在探索《聊斋志异》所蕴含的深层次生态美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解读这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自然景象、动植物形象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绘。蒲松龄通过其作品中丰富的自然描写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不仅展现了他对... 在探索《聊斋志异》所蕴含的深层次生态美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解读这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自然景象、动植物形象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绘。蒲松龄通过其作品中丰富的自然描写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度理解和热爱,而且表达了对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求。这些故事中的神话色彩不仅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提出了对环境保护的生态警示,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蒲松龄的作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不仅为我们带来文学审美的享受,也深化了我们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该文旨在通过对《聊斋志异》的深入解读,探讨如何通过文学表达生态美学理念,以及这一理念对当代社会实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生态美学 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警示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手稿本修改痕迹看蒲松龄的审美追求
11
作者 张正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
《聊斋志异》文本的来源及其价值历来为研究者关注,蒲松龄手稿本中的修改痕迹显示了该书成书过程中部分文本的动态变化路径,而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和审美追求也可由此管窥一二。通过对手稿本修改痕迹的研究,可以发见蒲松龄详与略之间... 《聊斋志异》文本的来源及其价值历来为研究者关注,蒲松龄手稿本中的修改痕迹显示了该书成书过程中部分文本的动态变化路径,而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和审美追求也可由此管窥一二。通过对手稿本修改痕迹的研究,可以发见蒲松龄详与略之间的创作心路、重视形象连贯性的写人策略和灵活避复的命笔捷思。这些发现可以与以往研究者对其他版本文本的批评互为补充,共同揭示出《聊斋志异》文本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手稿本 写人 审美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序跋看其接受过程中的性质认同与“异”意认识
12
作者 王世鹏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51-62,共12页
除蒲松龄曾于康熙十八年作有《聊斋自志》外,高珩、唐梦赉、余集、赵起杲、孔继涵、但明伦、何彤文、舒其锳等清代文人均曾为《聊斋志异》一书作序题跋。依照其创作的时间顺序梳理分析清人所作诸多序跋,我们可以更好理解与《聊斋志异》... 除蒲松龄曾于康熙十八年作有《聊斋自志》外,高珩、唐梦赉、余集、赵起杲、孔继涵、但明伦、何彤文、舒其锳等清代文人均曾为《聊斋志异》一书作序题跋。依照其创作的时间顺序梳理分析清人所作诸多序跋,我们可以更好理解与《聊斋志异》这一小说作品经典化过程相始终的“‘易’补—‘逸’史—志‘异’”的性质接受历程与“异”之意义的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序跋 性质 接受
下载PDF
犹抱琵琶半遮面--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文化话语重构研究
13
作者 戴文艺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90-102,共13页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是第一个以完整译本形式出版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对后世《聊斋志异》的英语重译和其他语种外译产生了重要影响。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对《聊斋志异》原文的文化话语...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是第一个以完整译本形式出版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对后世《聊斋志异》的英语重译和其他语种外译产生了重要影响。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对《聊斋志异》原文的文化话语进行了重构,本文从文本内容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和参与者再定位三方面,分析了翟译本的文化话语重构策略,并进一步探索译者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寻求译本被英语世界成功接受的有效翻译模式,对当代的中国文学外译和中华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翟理斯 文化话语 重构
下载PDF
浅析《聊斋志异·续黄粱》对《枕中记》的重构
14
作者 韩硕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38,62,共8页
《聊斋志异》中有些篇章改写自前人的作品,《续黄粱》即脱化自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仕途失意的沈既济借助《枕中记》的书写,用卢生入梦的题材表达了“如梦”的人生观。而蒲松龄对沈既济的原作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重构,一改“人生如梦... 《聊斋志异》中有些篇章改写自前人的作品,《续黄粱》即脱化自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仕途失意的沈既济借助《枕中记》的书写,用卢生入梦的题材表达了“如梦”的人生观。而蒲松龄对沈既济的原作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重构,一改“人生如梦”的主题,将其转变为了讽喻贪官污吏及黑暗官场的寓言。文章以《续黄粱》对《枕中记》的重构为视角,通过文本对读,从人物形象的设置、不同的梦境及其中寄寓的观念等几个维度,探讨沈既济与蒲松龄在书写过程中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构思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续黄粱 枕中记 重构
下载PDF
《聊斋志异》民俗英译问题刍议
15
作者 靳亚男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本文从民俗产生的根源出发,按照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的民俗四分法,历时考察《聊斋志异》英译本,分析民俗的特征及其给翻译带来的问题。研究发现:民俗“全人类共同性”为英译提供可能性和现实依据;民俗的历史性和变异性给翻译带来了... 本文从民俗产生的根源出发,按照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的民俗四分法,历时考察《聊斋志异》英译本,分析民俗的特征及其给翻译带来的问题。研究发现:民俗“全人类共同性”为英译提供可能性和现实依据;民俗的历史性和变异性给翻译带来了本体的确定问题,民族性和表演性则造成主体的认知和阐释问题。解决本体问题的办法在于民俗内部,即充分利用民俗的功能性和社会性;改善主体问题的方式则在于人,路径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翻译参与者的有效对话、加工读者的心理认知和允许中国人的逆向“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民俗 英译
下载PDF
由新见日藏汉籍《十二家灯谜稿》论晚清灯谜对《聊斋志异》的措用
16
作者 任增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新见日本实践女子大学庋藏晚清《十二家灯谜稿》为国内缺藏的谜稿版本,共辑录十二位谜家所做灯谜。就所引小说而言,谜稿中与《聊斋志异》相关的灯谜数量最多,且措用形式多样,对《聊斋志异》的篇目、人物、文句与作者俱有涉及。《十二家... 新见日本实践女子大学庋藏晚清《十二家灯谜稿》为国内缺藏的谜稿版本,共辑录十二位谜家所做灯谜。就所引小说而言,谜稿中与《聊斋志异》相关的灯谜数量最多,且措用形式多样,对《聊斋志异》的篇目、人物、文句与作者俱有涉及。《十二家灯谜稿》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晚清通俗化的接受取向,表明《聊斋志异》在晚清时期流传的广度与深度已非其他清代小说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藏汉籍 《十二家灯谜稿》 《聊斋志异 措用
下载PDF
《聊斋志异》“关公”叙事研究
17
作者 唐露铭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清代关公信仰随前代的积累而达到新的高峰,蒲松龄明显受该现象影响,因此《聊斋志异》情节中多次出现关公,或推动情节,或点明主旨,或二者兼有。蒲松龄在时代思想政策与自身儒家道德观共同作用下,借助关公这样一个道德模范敷演情节,其主... 清代关公信仰随前代的积累而达到新的高峰,蒲松龄明显受该现象影响,因此《聊斋志异》情节中多次出现关公,或推动情节,或点明主旨,或二者兼有。蒲松龄在时代思想政策与自身儒家道德观共同作用下,借助关公这样一个道德模范敷演情节,其主要目的是提倡忠孝节义、导人向善,表达自身救世劝世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关公 叙事功用 劝世救世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书生题材小说折射出的蒲松龄思想
18
作者 耿鑫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书生题材的小说,其描写了书生与狐鬼花妖相遇、相伴生发的一段段奇缘。这类文学作品折射出蒲松龄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包含了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体现了科举制度下士子的孤愤与执著;也流露出作者矛盾...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书生题材的小说,其描写了书生与狐鬼花妖相遇、相伴生发的一段段奇缘。这类文学作品折射出蒲松龄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包含了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体现了科举制度下士子的孤愤与执著;也流露出作者矛盾的女性观:既有对女性追求自我人生行为给予的肯定,又坚持用纲常礼教对女性进行严苛要求。蒲松龄是一个时代早觉者,他在封建社会里苦苦挣扎求变,虽不能完全摆脱封建社会落后观念的影响,但他对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的坚守为黑暗的封建社会带来了道德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书生题材 科举 女性观 时代早觉者
下载PDF
文言小说中话语的双声关系--以《聊斋志异》为例
19
作者 章佳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在巴赫金的思想中,语言学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话是他对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而双声语是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所提出的独特见解。而中国小说艰苦的孕育、产生、发展,完全仰仗文言小说的力量;没有文言小说的出世、成长,明清时期... 在巴赫金的思想中,语言学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话是他对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而双声语是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所提出的独特见解。而中国小说艰苦的孕育、产生、发展,完全仰仗文言小说的力量;没有文言小说的出世、成长,明清时期蔚为大观、雄踞文坛的白话小说就不可能出现,也就没有中国文学史上足以同诗、文、戏曲媲美争辉的小说的繁荣。作为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是一个多文体综合的作品,各类体裁在其中相互交融、对话。本文试从巴赫金的视角分析《聊斋志异》中典故运用和“异史氏曰”所体现的话语双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声语 《聊斋志异 作者和叙述者 典故 异史氏曰
下载PDF
电影编剧视域下《聊斋志异》叙事艺术考察
20
作者 龚金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缺乏结构意识或者说对叙事节奏把握的不理想,导致《聊斋志异》的叙事要么铺垫阶段过长,要么人物在“对抗”阶段遇到的障碍没有强度和挑战性,其障碍的解决方式则过分依赖“神迹”。此外,《聊斋志异》的叙事重心在于“事”,尤其是关注“事”之“奇异”,而对人物刻画似乎并不在意,其人物刻画方式单一。《聊斋志异》的叙事手法在当时可能具有合理性甚至超前性,但在进行电影改编时,其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之后,才能符合电影编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电影改编 电影编剧 叙述方式 结构方式 人物刻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