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病的对比增强超声显像》
1
作者 潘博 《国外医学情报》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自1999年以来,“微气泡”作为第二代超声显像对比剂的研究,以及各个超声显像设备制造商对特异性对比设备的大力开发,使得对比增强超声显像(CEUS)迅速成为一种可用于临床的影像技术。本书就是探讨第二代超声显像对比剂和CEUS技术在心... 自1999年以来,“微气泡”作为第二代超声显像对比剂的研究,以及各个超声显像设备制造商对特异性对比设备的大力开发,使得对比增强超声显像(CEUS)迅速成为一种可用于临床的影像技术。本书就是探讨第二代超声显像对比剂和CEUS技术在心血管之外领域应用的参考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的对比增强超声显像》 内容评介 微气泡 超声显像设备 对比剂 CEUS技术 新书
下载PDF
超声结合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丽萍 任海波 +3 位作者 郑艳芬 邬彩虹 王道海 朱若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显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病程分为糖尿病≤ 5年组(30例)、糖尿病6~10年组(30例)和糖尿病>10年组(30例),选择30例...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显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病程分为糖尿病≤ 5年组(30例)、糖尿病6~10年组(30例)和糖尿病>10年组(30例),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E-flow显像观察受试者右手中指末节指端微血管血流分布特点,测量其血管/甲床像素比.结果 对照组右手中指末节指端血流信号丰富,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腹动脉、甲床动脉及其细小分支显示清晰;糖尿病各组患者中指末端血流显示欠清晰,连续性不佳,血流分布明显减少.对照组、糖尿病≤5年组、糖尿病6~10年组、糖尿病>10年组血管/甲床像素比分别为0.1640±0.0335、0.1040±0.0140、0.0791±0.0079、0.0555±0.0182.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血管/甲床像素比均减低(F=100.99,P<0.05),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减低更明显.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可以敏感、准确地反映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变化,为临床评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 微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显像
下载PDF
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对大鼠肝肾功能影响的实验性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志宏 李国杰 桂常青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 2 0只SD大鼠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只 ,腹腔内平衡液注射组和正常对照组 ,于注水后的第 3天和第 10天分别对每只大鼠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腹腔内平衡液注... 目的 探讨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 2 0只SD大鼠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只 ,腹腔内平衡液注射组和正常对照组 ,于注水后的第 3天和第 10天分别对每只大鼠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腹腔内平衡液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对大鼠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 大鼠 肾功能 实验性观察 肝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对子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秀华 钱斌 +3 位作者 施红 张宏 李彩云 侍立峰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宫颈癌组25例及对照组20例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显像(CEUS),观察宫颈血流灌注模式及微血管分布特点,并使用QLABROI后处理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及部分参数。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宫颈癌组25例及对照组20例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显像(CEUS),观察宫颈血流灌注模式及微血管分布特点,并使用QLABROI后处理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及部分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EUS诊断宫颈癌21例,另4例ⅠA1早期浸润癌未能检出。宫颈癌CEUS表现为增强早期病灶区局限性团状或环状高增强,增强晚期病灶内部先减退,周边部呈稍高增强。宫颈癌TIC形态呈"高尖"、"快进快出"或"快升缓降"型,而正常宫颈呈"慢进慢出"型。恶性病灶较对照组达峰时间(TTP)、增强时间(?T)明显缩短,增强强度(EI)及单位时间强度变化(K)明显增高(P均<0.05)。宫颈癌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EUS能够提高宫颈癌新生血管的显示能力,为准确评估癌肿血管生成及定量研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增强显像 造影剂 宫颈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黄体酮加葡萄糖溶液对增强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赖瑞青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1期31-32,4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后对提高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具有典型肾绞痛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本院门诊或者住院患者,常规黑白B超发现与疼痛一侧相对应有肾积水,由医生随机给予:单独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或者单...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后对提高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具有典型肾绞痛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本院门诊或者住院患者,常规黑白B超发现与疼痛一侧相对应有肾积水,由医生随机给予:单独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或者单独口服50%葡萄糖溶液20ml后再喝水200~500ml,以及二者联合用药40分钟后再做B超检查,观察病人用药前后结石的变化。结果:葡萄糖溶液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度充盈膀胱,祛除胃肠道气体;肌注黄体酮有扩大输尿管径以及增强输尿管腔无回声透声的作用,使结石强光团容易显示;二药联合应用可达到提高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效果。结论:本法可作为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葡萄糖溶液 超声增强显像
下载PDF
超声增强显像法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水鹰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优于X线检查的趋势。结论超声增强显像法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增强超声显像 输尿管结石 X线检查
下载PDF
超声增强显像法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宁娜 叶任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疑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44例经临床证实为结石,7树无结石。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8.2%。上述三项指... 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疑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44例经临床证实为结石,7树无结石。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8.2%。上述三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优于X线检查的趋势。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无副作用,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超声显像 输尿管结石 X线检查
全文增补中
超声增强显像法与X线平片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冯宁娜 《新医学》 1998年第S1期97-98,共2页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优于X线检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超声显像 输尿管结石 X线检查
下载PDF
超声增强显像法对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冯宁娜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7期502-502,共1页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目的评价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检测51例可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结果药物增强超声显像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8%。上述3项指标与常规B超检查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优于X线检查的趋势。结论超声增强显像法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增强超声显像 输尿管结石 X线检查
下载PDF
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利 王竞宇 +5 位作者 罗燕 何莲 郑仕诚 陈梅 谢春艳 张玉霖 《西部医学》 2020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6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21~82岁,平均(51.5&... 目的探讨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6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21~82岁,平均(51.5±14.24)岁。对66例患者分别采用胃助显剂(胃助显剂组)及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混合液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按2.5∶500配制,分别在常规模式及造影模式下观察胃食管反流声像图的表现特征,频谱多普勒记录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及反流速度,比较胃助显剂组及混合液组对GERD的诊断效能,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胃镜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混合液组在造影模式下检出53例,阳性率80.30%,未检出13例,阴性率19.70%;胃助显剂组检出42例,阳性率63.64%,未检出24例,阴性率36.36%;胃镜检出21例,阳性率31.82%,未检出45例,阴性率68.18%。混合液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胃助显剂组及胃镜组(P<0.05)。5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有11例合并食管裂孔疝。结论口服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剂与胃助显剂混合液在超声造影模式下诊断GERD优于单一胃助显剂及胃镜,可实时客观显示有无反流声像及反流宽度与反流高度等,能明显提高对GERD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GERD开辟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诺维微泡超声增强 胃助 混合液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肿瘤显像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田南 屈亚威 刘海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100-5105,共6页
在医学超声领域,超声微泡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超声微泡可分为普通微泡和靶向微泡,普通微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靶向微泡是一类特殊造影剂,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微米级靶向微泡和纳米级靶向微泡,前者由于粒径较大,不能穿过血管... 在医学超声领域,超声微泡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超声微泡可分为普通微泡和靶向微泡,普通微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靶向微泡是一类特殊造影剂,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微米级靶向微泡和纳米级靶向微泡,前者由于粒径较大,不能穿过血管内皮间隙,仅能进行血池显影,后者则可透过血管内皮间隙对血管外组织进行显影,由于对特定组织或器官具有靶向性,超声联合靶向微泡在增强肿瘤显像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由于其生物毒性未知,在应用方面还存有较大的局限性,超声参数也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超声微泡 增强 肿瘤显像
下载PDF
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5期107-108,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拟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运用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进行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拟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运用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进行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52%、98.19%、96.0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造影增强显像使超声图像的显像质量提高,能够提供丰富的补充信息,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三维 造影 增强显像 原发性肝癌 筛查
下载PDF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殷平 李文巨 李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ascular enhancement technology,VET)在外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52例颈动脉病变、16例下肢动脉病变及22例下肢深静脉病变)应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显示病变的血管,并与传统二... 目的评价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ascular enhancement technology,VET)在外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52例颈动脉病变、16例下肢动脉病变及22例下肢深静脉病变)应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显示病变的血管,并与传统二维谐波及彩色多普勒(CDFI)成像相对比。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检查28例(31.11%)图像不能清晰显示,应用VET技术,86例(95.56%)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血管腔、血管壁及病灶(斑块、血栓)更清晰显示,图像质量评分VET高于传统二维超声,为2.91:2.09,(P<0.01)。结论 VET技术可提高能提高血管与周边组织对比分辨力,更清晰显示血管腔、管壁结构及病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
下载PDF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肾动脉狭窄评估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向彬 蔡雪莲 +3 位作者 杜毅力 曹永政 彭格红 梁红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检测分析22例肾动脉狭窄,探讨VE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CDFI)、二次谐波显像(SHI)技术及VET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采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检测分析22例肾动脉狭窄,探讨VE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CDFI)、二次谐波显像(SHI)技术及VET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ET与SHI技术比较,SHI11例显示不清晰者,VET能显示出7例,诊断狭窄程度>60%者VET多4例,<60%者多3例;VET检查与CDFI比较,CDFI 8例显示不清晰者,VET能检出4例,狭窄程度>60%及<60%者VET均多诊断2例。结论 VET对RAS检出率显著提高,与SHI、CDFI联合应用其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 二次谐波显像 肾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肾细胞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 戴宇平 +3 位作者 万广生 梁月有 邓春华 郭燕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SonoVue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肾占位性病变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CEUS组),同时对其中53例行增强CT检查(CECT组)。连续、实时、动态观测肾肿瘤及周边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 目的:比较研究SonoVue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肾占位性病变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CEUS组),同时对其中53例行增强CT检查(CECT组)。连续、实时、动态观测肾肿瘤及周边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记录注射造影剂后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肿瘤增强形态、强化方式,并与CECT增强全过程相比较。结果:CEUS组癌灶增强主要表现为皮质期等增强,实质期、延迟期低或等增强,仅有少部分表现为三期轻微增强。确诊肾恶性肿瘤42例,误诊4例;确诊良性肿瘤7例,误诊3例。CECT组确诊肾恶性肿瘤38例,误诊5例;确诊良性肿瘤6例,误诊4例。CEUS和CECT诊断肾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阳性预测价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88.4%、93.3%/88.4%、87.5%/81.1%。结论:CEUS和CECT都能敏感显示肾细胞癌血供强化特征,在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增强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细胞癌
下载PDF
应用超声增强剂对肝细胞癌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血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炽敏 朱宁 +3 位作者 吴培 李嘉 李岭 叶国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应用经Levovist增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测肝细胞癌 (HCC)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AE)治疗后的血供变化 ,以评估TAE治疗HCC的效果。方法 :17例HCC患者分别于TAE术前 1周和术后 2~ 4周进行经Levovist增强的CDFI观测 ,肿... 目的 :应用经Levovist增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测肝细胞癌 (HCC)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AE)治疗后的血供变化 ,以评估TAE治疗HCC的效果。方法 :17例HCC患者分别于TAE术前 1周和术后 2~ 4周进行经Levovist增强的CDFI观测 ,肿瘤内的血流分布状况按 0~Ⅳ级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治疗前后两组观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 ,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TAE治疗前 ,17例HCC显示的血流信号分级为Ⅱ~Ⅳ级 ,并全部测到动脉频谱 ,最大血流速度 (Vmax)为 (5 9.64± 16.2 7)cm·s-1,TAE后血流信号分级为 0~Ⅲ级 ,较TAE前明显减少 (P <0 .0 0 5 ) ;TAE后 13例可测得动脉频谱 ,Vmax为(3 7.5 6± 15 .2 4)cm·s-1,较TAE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5 ) ,2例仅测得静脉频谱。结论 :经Levovist增强的CDFI可从血流分布状况和血流速度两个方面估价HCC在TAE治疗后的血供变化 ,从而可以客观地评估TAE治疗HCC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超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在肩袖撕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静静 李廷廷 +2 位作者 张炎晶 郝艳红 韩晓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肩袖撕裂是对中老年群体影响最大的肌肉关节疼痛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高频超声检查具有实时、动态及便捷等优点,在肩袖撕裂的诊疗中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其诊断准确度仍有待提高。超声新技术的应用使... 肩袖撕裂是对中老年群体影响最大的肌肉关节疼痛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高频超声检查具有实时、动态及便捷等优点,在肩袖撕裂的诊疗中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其诊断准确度仍有待提高。超声新技术的应用使超声检查在诊断肩袖撕裂中的实用性更广。本文对超声技术在肩袖撕裂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高频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超微血流成像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超声检查 弹性显像技术 图像增强 超微血流成像 三维
下载PDF
超声显像在阴囊疾患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鲁成发 黄幼珍 王新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42-43,共2页
临床资料1988年7月至1991年5月,我们共检查阴囊疾患40例,年龄在4~75岁之间,平均年龄29岁。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检查方法所用仪器以Aloka SSD-650高分辨实时超声切面显像仪为主,一般采用Asu-32WL7.5兆赫探头,个别... 临床资料1988年7月至1991年5月,我们共检查阴囊疾患40例,年龄在4~75岁之间,平均年龄29岁。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检查方法所用仪器以Aloka SSD-650高分辨实时超声切面显像仪为主,一般采用Asu-32WL7.5兆赫探头,个别肿块较大者和疑盆腔隐睾的患者兼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实时超声 显像 病理检查 隐睾 声像图 大者 良恶性鉴别 后方回声增强 鞘膜积液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超声显像诊断探讨——附110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奇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2期49-50,共2页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腹膜的炎症渗出、粘连及干酪样坏死。超声显像复杂多样,但有一定特点。现就我院94年3月至99年12月用超声显像仪观察110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报道如 下。 资料与方法 本...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腹膜的炎症渗出、粘连及干酪样坏死。超声显像复杂多样,但有一定特点。现就我院94年3月至99年12月用超声显像仪观察110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报道如 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16~52岁,平均25.4岁。手术病理证实5例,膜腔镜检12例,经综合检查,临床抗痨治疗有效长期随访证实93例。使用Aloka—630、RT—3000、Acuson 128 XP—10C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MHz。检查方法:受检查仰卧位,腹部全面多切面探查,详细记录声像特点、部位、范围以及与膜部脏器的关系,加压或振动腹壁、改变体位,看异常回声是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超声显像诊断 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 例分析 宫外孕破裂 大网膜 慢性肝病 肠道肿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超声显像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智章 王文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2期17-19,共3页
一、资料和方法自1984年1月至1988年8月经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并经手术的连续病人共549例,最后经病理及/或手术证实为肝血管瘤的共7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6岁(范围30~63岁)。仪器:采用日立EUB-25。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肝恶性肿瘤 超声显像诊断 边缘增强 原发性肝癌 肝癌病人 管道结构 临床病史 多发性血管瘤 低回声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