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尔兰母亲或大母神——叶芝剧作《胡里痕的凯瑟琳》中的民族精神悖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48-154,共7页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叶芝最重要的剧作之一,也是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对该剧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分析,集中阐发了在这一政治文化意象中凝聚的爱尔兰民族精神悖论:作为爱尔兰母亲,她召唤民族之子献身于爱尔兰的解放事...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叶芝最重要的剧作之一,也是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对该剧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分析,集中阐发了在这一政治文化意象中凝聚的爱尔兰民族精神悖论:作为爱尔兰母亲,她召唤民族之子献身于爱尔兰的解放事业;作为大母神,她又不断地煽动狭隘、事仇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暴力的群众政治。正是这一民族精神悖论,培育了叶芝对爱尔兰的矛盾情感,并影响他创造性的生命轨迹和个人的情感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胡里痕的凯瑟琳》 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
下载PDF
《胡里痕的凯瑟琳》爱尔兰妇女形象
2
作者 罗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威廉·巴特勒·叶芝1902创作的民族主义戏剧,以1798年爱尔兰武装起义为背景,剧中凸显爱尔兰男人们为国家独立所作的贡献,反而忽视爱尔兰妇女的遭遇。故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受到本土父权制...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威廉·巴特勒·叶芝1902创作的民族主义戏剧,以1798年爱尔兰武装起义为背景,剧中凸显爱尔兰男人们为国家独立所作的贡献,反而忽视爱尔兰妇女的遭遇。故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受到本土父权制和英国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的爱尔兰妇女形象,进而追踪她们是如何被构建成爱尔兰父权社会和英国边缘地带的他者,以及如何丧失发言权继而保持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里痕的凯瑟琳》 后殖民女性主义 双重殖民 性别 他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