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英双语纪录片《万象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1
作者 高姝 《传媒》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近年来,多部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广泛传播,生动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好评。《万象中国》这部中英双语短纪录片通过一系列跨文化传播策略,运用影像叙事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打破了语言壁垒,向国际... 近年来,多部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广泛传播,生动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好评。《万象中国》这部中英双语短纪录片通过一系列跨文化传播策略,运用影像叙事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打破了语言壁垒,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片接轨国际表达,以中国故事为切入点,满足了西方受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不断开拓多元传播渠道,助力纪录片创新传播,成功传递了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双语纪录片 《万象中国》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的中国形象塑造及文化意义构建
2
作者 齐鑫 李雯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向国际传播优秀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出发吧!去中国》为研究对象,探究跨文化视域下中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文化意义的构建,探讨如何通过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国际...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向国际传播优秀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出发吧!去中国》为研究对象,探究跨文化视域下中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文化意义的构建,探讨如何通过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对外话语权。研究发现,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通过其独特的叙事策略、丰富的视觉语言以及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塑造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开放包容的东方大国、以人为本的感性集体等更具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新时代中国形象;此外,该纪录片通过把握受众心理,改进传播策略等方式展示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及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对外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出发吧!去中国》 中国形象 文化意义 文化传播视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主流媒体时政微纪录片的人民性品格——以《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为例
3
作者 杨玉妮 刘箫锋 龙方成 《东南传播》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新成果,是人民性品格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以来,随着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众多温度深度兼备、形式鲜活、短小精悍的时政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新成果,是人民性品格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以来,随着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众多温度深度兼备、形式鲜活、短小精悍的时政微纪录片应运而生。《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坚持人民立场,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和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成功转型打造出特色品牌。未来,主流媒体时政类短视频创作应继续坚持人民立场,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国式表达,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展现中国审美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主流媒体 时政微纪录片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
下载PDF
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传承·光影见证”
4
作者 王杰群 《传媒》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金风送爽,春华秋实。2023年8月29日,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参与、见证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项重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 金风送爽,春华秋实。2023年8月29日,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参与、见证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项重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众所周知,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殿堂中的独特瑰宝,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工程的引领下,在首都文化经济政策的扶持下,全国纪录片工作者,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推出了《领航》《盛会》《我的时代和我》《黄河安澜》《从北京到北京》《加油!新时代》等一大批聚焦时代主题、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应运而生,大会将打造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纪录片展示交流平台,为推动中国纪录片不断提高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提供重要契机和交流窗口,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纪实的力量”。值此全国纪录片人相聚的时刻,为推动首都及国产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笔者分享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 文化传承 文化使命 传承文化 现代文明 艺术殿堂
下载PDF
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与青年文化认同
5
作者 帅立伟 《新闻世界》 2024年第6期93-96,共4页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以网生代青年为主要受众的网络纪录片逐渐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产生认同,以吸引青年观众收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认同的视域出发,探讨网络医疗...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以网生代青年为主要受众的网络纪录片逐渐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产生认同,以吸引青年观众收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认同的视域出发,探讨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是如何通过叙事故事与叙事话语的询唤机制实现青年文化认同。并认为《中国救护》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内容设计,成功地在网络医疗纪录片中与青年文化产生认同,实现了对青年观众的深刻吸引,推动了网络医疗纪录片在当代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医疗纪录片 中国救护 青年文化
下载PDF
《寻古中国》:考古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与文化认同
6
作者 万苗苗 《视听》 2024年第10期90-93,共4页
在普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创新考古纪录片叙事逻辑、展现最新媒介技术应用的多重目的下,考古纪录片《寻古中国》应运而生。其将历史文献线索和最新考古实践相结合,利用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元素创新叙事策略和表现形式,... 在普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创新考古纪录片叙事逻辑、展现最新媒介技术应用的多重目的下,考古纪录片《寻古中国》应运而生。其将历史文献线索和最新考古实践相结合,利用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元素创新叙事策略和表现形式,技术赋能历史场景再现、活化历史想象,通过向观众传达和解读考古发现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构建考古纪录片的文化符码,为未来考古纪录片的创新提供了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古中国》 考古纪录片 创新表达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文化传承 光影见证——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专题
7
《传媒》 2024年第5期8-8,共1页
为进一步发挥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的作用,推动中国纪录片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将北京市东城区打造为首都纪实文化地标,2023年8月28日至31日,以“文化传承光影见证”为主题的2023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为进一步发挥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的作用,推动中国纪录片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将北京市东城区打造为首都纪实文化地标,2023年8月28日至31日,以“文化传承光影见证”为主题的2023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承办。会议举办期间,聚焦“国家高度”,首次联动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台、各大网络视听平台,首次与全国广电新媒体展开融合互动,首次联动国际媒体及时代广场户外大屏播放,发布了2023“纪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片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北京市东城区 广播电视局 文化传承 网络视听 东城区委 文化地标 国家相册
下载PDF
纪录片《何以中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策略探析
8
作者 李晨 《新闻论坛》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历史题材纪录片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何以中国》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本文从纪录片的... 历史题材纪录片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何以中国》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本文从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交织交融、形式创新与思想表达的“双向奔赴”、民族视角与“他者”视角的互文建构等角度出发,分析《何以中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以中国》 历史题材纪录片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文博纪录片出海的创新策略——以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为例
9
作者 吕玲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文博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时面临的各种困境,并结合中英合拍文博纪录片《中国的宝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文博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旨在推动中国文博纪录片的海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博文...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文博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时面临的各种困境,并结合中英合拍文博纪录片《中国的宝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文博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旨在推动中国文博纪录片的海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博文化,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纪录片 文化传播 中国的宝藏》
下载PDF
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为例
10
作者 邓皓蔚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17期22-2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取得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取得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中国硬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各种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软实力,是传媒界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中国纪录片作为讲述国家历史文化、呈现国家发展成就的影视题材,是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选择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成为研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料。为更加具体地分析中国纪录片如何做好跨文化传播,本文选取《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这一纪录片进行分析。该纪录片由《中国日报》领头出品制作,以系列短视频的形式于2018年3月13日发布,主题涉及协调发展、健康生活、生态保护、共同富裕等方方面面,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该纪录片以外国小哥“Greg Fountain”(格雷格·方丹)的视角,探寻中国快速发展背后的秘密。基于该纪录片,本文分析总结出当下中国纪录片应该从寻找共通意义空间、构建新的中国符号、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平台和中国在场的中国公民,以及顺应元宇宙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化传播 《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
下载PDF
微纪录片《万象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君香 《现代视听》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出品的中英文系列微纪录片《万象中国》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艺术创新和时代精神。该纪录片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映...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出品的中英文系列微纪录片《万象中国》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艺术创新和时代精神。该纪录片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映照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二是叙事风格采用了全新影像艺术观念和音画美学,多视角多层次呈现中华文明;三是运用全球化语态和媒体融合渠道提升传播效果,使得国内外受众感受当代中国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万象中国》 中国文化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纪录片人的使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影像书写
12
作者 陈宏 《传媒》 2024年第5期22-23,共2页
纪录片是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影视文化样态,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诉求,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是极具国际化、文化品格和传播力的文化产品,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文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纪录片是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影视文化样态,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诉求,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是极具国际化、文化品格和传播力的文化产品,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文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纪录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动人故事是纪录片人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纪录片 精神文明建设 审美诉求 人的使命 传播力 现代文明 文化品格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纪录片如何“走出去”——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姣 施瑾妍 张发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字幕翻译的适应与选择,提出更优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文化类纪录片“走出去”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纪录片字幕翻译 中国文化
下载PDF
纪录片圆桌二:纪录影像的文化使命与时代责任
14
作者 陈亦楠 陈宏 +4 位作者 夏蒙 张延利 韩芸 王立俊 曹海滨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陈宏:建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理论体系。陈亦楠: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2023年上星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里,继电视剧和新闻节目之后,纪录片的播出时长排名第三。这对于中国纪录片行业来说是非常可喜,同时也是非... 陈宏:建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理论体系。陈亦楠: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2023年上星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里,继电视剧和新闻节目之后,纪录片的播出时长排名第三。这对于中国纪录片行业来说是非常可喜,同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同时,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也开始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不断走红。您如何看待这组数据背后,中国纪录片在过去十年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时代责任 电视节目 纪录影像 文化使命 大数据 互联网 电视剧
下载PDF
展现成就 启航未来——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的里程碑意义与未来展望
15
作者 索强 左志新 《传媒》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2023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标志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 2023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标志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承办,以“文化传承光影见证”为主题,设立大会启动仪式暨2023中国纪录片盛典、学术交流、展播展映、提案大会、产业项目、特色活动、总结仪式七大板块活动。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交流思想、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舞台,也为国内外纪录片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中外纪录片产业的对话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纪录片产业 广播电视局 文化传承 东城区委 学术交流 未来展望 交流与合作
下载PDF
纪录片《中国》破圈密码探析
16
作者 周小蕙 《视听》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纪录片《中国》以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和戏剧性叙事结构,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藏,借鉴中国式审美表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诠释了中国人的文明源流与精神底色,不仅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取得了突... 纪录片《中国》以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和戏剧性叙事结构,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藏,借鉴中国式审美表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诠释了中国人的文明源流与精神底色,不仅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取得了突破,而且通过新媒体平台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中国》 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 创新传播 新媒体互动
下载PDF
美食纪录片中的“一带一路”文化研究与类型创新——以《早餐中国》《风味人间》《丝路味道》等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婧 高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2-96,共5页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主编何苏六提出:“纪录片公众时代是从美食纪录片开始的。”[1]自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2012)播出以来,美食纪录片的内容日益垂直、细分,产生了《风...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主编何苏六提出:“纪录片公众时代是从美食纪录片开始的。”[1]自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2012)播出以来,美食纪录片的内容日益垂直、细分,产生了《风味人间》(2018)、《大地私宴》(2019)和《中国餐馆》(2019)等一系列具有较好口碑、较强影响力的纪录片品牌,美食纪录片在覆盖各类用户的同时,逐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纪录片 传播生态 类型创新 纪录片研究 纪录片发展 一带一路 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的叙事创新及其启示
18
作者 倪莉 《传媒》 2024年第7期61-62,64,共3页
当下为志、过去为史,现今的志即为未来之史。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方志记载习惯。近几年,国家非常注重地方志的修编与传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过多次强调:修史修志需要把书本与文物赋予生命,通过文学出版行业与文化传媒行业的相互配合... 当下为志、过去为史,现今的志即为未来之史。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方志记载习惯。近几年,国家非常注重地方志的修编与传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过多次强调:修史修志需要把书本与文物赋予生命,通过文学出版行业与文化传媒行业的相互配合,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更大范围地传播中国声音,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史志文化的一种创新传播方式,《中国影像方志》就是一系列蕴含浓厚地域情怀和人文精神的现代纪录片作品,是当今的影像志演绎,其对地方志的传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国家文化软实力 纪录片 创新传播 文学出版 人文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影像志
下载PDF
共情传播策略在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应用探析
19
作者 黄嘉蔚 《视听》 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的关键所在。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对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出发吧!去中国》由中国日报网独家...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的关键所在。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对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出发吧!去中国》由中国日报网独家出品,采用独特的“外籍人”视角,用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春风化雨的柔性叙事和生动传神的字幕翻译,精彩呈现瓷器、丝绸、中医、造纸和书法等经典中华文化标识,解锁红色文化基因密码,以美共情、以和共鸣,真实立体地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发吧!去中国》 纪录片 中华文化 共情传播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视角下中国美食英译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
作者 刘元粉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是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现...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是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现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题,不仅展示了食物的多样性,还揭示了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和社会变迁,因此该片的英译工作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美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美食特色,研究了文化翻译视角下的中国美食英译策略,旨在为美食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视角 舌尖上的中国》 英译策略 翻译领域 美食翻译 美食文化 英译研究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