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概》与《乐论》比较研究——以“词曲”与“音词”为切入点
1
作者 武雪瑶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28-32,125,共6页
《艺概》是清代学者刘熙载的文艺美学著作,著作中包含了植根于《易经》的阴阳辩证法、儒释道理论、陆王心学思想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思想。《乐论》是藏族著名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的音乐论著,深植于佛教声明学理论... 《艺概》是清代学者刘熙载的文艺美学著作,著作中包含了植根于《易经》的阴阳辩证法、儒释道理论、陆王心学思想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思想。《乐论》是藏族著名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的音乐论著,深植于佛教声明学理论,分别论述了音、词、音词结合的内容,涉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美学等方面,呈现了基于藏传佛教文化传统下的音乐知识体系。本文对二者进行基于当代艺术理论体系的比较,以期拓宽学术视野,并获取有助于当代音乐发展的借鉴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词曲 《乐论》 音词 古典美学 音乐理论
下载PDF
《艺概》文体互通论初探——刘熙载文体论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士聪 孙宗广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艺概》研究不应该忽视对刘熙载文体理论的研究 ,《艺概》在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比较了不同文体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异同 ,深化了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从而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尤其是文体论做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最后总结。
关键词 《艺概》 《艺概》研究 文体论
下载PDF
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以刘熙载《艺概》研究为探讨平台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中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22,共16页
以刘熙载《艺概》的当今研究为平台,来探讨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有两个意图:一是谨防谈古籍的现代解释伦理时空对空,不接地气,酷似无靶漫射;二是确实想为包括《艺概》在内的古籍今释觅一新路,以举一反三。假如"要在原典语境提... 以刘熙载《艺概》的当今研究为平台,来探讨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有两个意图:一是谨防谈古籍的现代解释伦理时空对空,不接地气,酷似无靶漫射;二是确实想为包括《艺概》在内的古籍今释觅一新路,以举一反三。假如"要在原典语境提纯概念本义",委实能为刘熙载"诗意"概念执行美学洗礼;假如"要在传统谱系还原思辨本味",委实能劝勉同仁不无条件地以今喻古;假如"要在人格根基敬惜先哲本色",委实能提示后学宜沉潜于古籍赖以发生的心理动因深究——此文值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古典文论 《艺概》 现代解释 伦理
下载PDF
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当前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4-78,83,共6页
清朝刘熙载的《艺概》是我国古典文艺批评领域里的一部杰作 ,其文艺批评方法独具特色 :在哲学方法层上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指导 ,注重伦理式批评、知人论世和中庸辩证法 ;在学科方法层上注重阐发前人 ,概论方法和意象批评法。
关键词 清朝 批评 批评方法 《艺概》 刘熙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艺概》选注本六种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津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六种《艺概》选注本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它们在注释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艺概》 选注 六种 评述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艺概》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恩海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1-17,共7页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艺概》因缺乏这种上溯于“道”(本体)的形上意识,故尔其理论性、系统性,均不可与《文心》同日而语,尤其在近代变革动荡的时期缺乏时代气息,而显得传统的包袱相当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艺概》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批评 刘勰 文学理论 形而上理论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奇正”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艺概》是晚清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氏"奇正"理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强调"尚义故正",具有与"真"和"稳"意义相近的特点。"奇"具... 《艺概》是晚清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氏"奇正"理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强调"尚义故正",具有与"真"和"稳"意义相近的特点。"奇"具有强调"缥缈"和雄放的情感等特点。"稳"与"正"、"奇"与"变"是相似的审美价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正” “奇” 审美价值 范畴
下载PDF
从《艺概》、《艺境》到《审艺学》——艺术学理论研究思考兼评梁玖教授的《审艺学》
8
作者 黄永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3,共3页
一、《审艺学》出版的背景 艺术学升格为与文学平起平坐的独立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学术宣传工作。
关键词 术学 《艺概》 《艺境》 学理论 教授 学科门类 宣传工作
下载PDF
《艺概》:一部举少概多的艺术通论
9
作者 王志明 潘世秀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15,共7页
《艺概》是近代经学家、文论家刘熙载(1813—1881)谈艺的著作.其写于同治癸酉(1873年)仲春的《自叙》中说:“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其名也.”据此,我们不但可以明了《艺概》书名的来历,还可断定此书撰定于刘氏晚年,... 《艺概》是近代经学家、文论家刘熙载(1813—1881)谈艺的著作.其写于同治癸酉(1873年)仲春的《自叙》中说:“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其名也.”据此,我们不但可以明了《艺概》书名的来历,还可断定此书撰定于刘氏晚年,是他生平谈艺的言论汇辑.《艺概》一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是文艺通论的总汇巨著,包含有一系列关于文艺的基本原理的精湛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文论家 熙载 经学家 古文运动 经义 风格论 文论史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的词品说
10
作者 王志明 潘世秀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20,共4页
《艺概·词曲概》探讨了创作与评论中的不少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具有基本原理价值的是词品说,在词学史上有首创性。 一、品词的重要性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 《艺概·词曲概》探讨了创作与评论中的不少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具有基本原理价值的是词品说,在词学史上有首创性。 一、品词的重要性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赏和评论。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作家在品评基础上分等级,属于文学品评的具体操作,只是在《序》中阐明了一些诗学观念。《词曲概》并未如《诗品》那样明确地把词家分成几品,并不把品评的实际操作和理论阐述分别进行,而是着眼于品评的标准与过程;即以明确自觉的品评原则去鉴赏、评论词作,把阐述理论和品评作品结合起来,由此阐发其自具特色的词论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刘熙载 词曲 词品说 传统词论 基本原理 刘氏 品词 意境说 东坡词
下载PDF
简论《艺概》之“概”
11
作者 李冠华 何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5-97,共3页
"概"的思想是刘熙载《艺概》一书的主旨,是刘氏美学理论的重点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贡献。"概"并非单纯的"简概",而是在"得其大意"的基础上对各门技艺在更高层次上的把握。该思想... "概"的思想是刘熙载《艺概》一书的主旨,是刘氏美学理论的重点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贡献。"概"并非单纯的"简概",而是在"得其大意"的基础上对各门技艺在更高层次上的把握。该思想在《艺概》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大量相反相成之概念或范畴的出现并形成一定的术语系统。这是其美学思想具有兼容并蓄且睿智融通的辩证思维的表现,而这一点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化,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以声为中心的主要概念
12
作者 李国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50-54,共5页
刘熙载《艺概》有较多涉及诗声的命题。从诵与歌的区分上看,诵侧重在意义,歌重在声情。诵与歌是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歌有较多虚词或结语,诵则更庄重且用词更简练。从乐府之声与古诗之声区别上看,乐府为歌、古诗歌诵兼有,乐府与古诗有不... 刘熙载《艺概》有较多涉及诗声的命题。从诵与歌的区分上看,诵侧重在意义,歌重在声情。诵与歌是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歌有较多虚词或结语,诵则更庄重且用词更简练。从乐府之声与古诗之声区别上看,乐府为歌、古诗歌诵兼有,乐府与古诗有不同的声音系统。言出于声与声出于言的前提是乐歌,表达了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创作方式,是语言中心论与声调中心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下载PDF
论《艺概》对《文心雕龙》的引用
13
作者 朱供罗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7-62,共6页
《文心雕龙》和《艺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两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在引用关系中有明显体现。文章对《艺概》引用《文心雕龙》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有利于了解刘勰与刘熙载对于某些文艺问题的共同关注,... 《文心雕龙》和《艺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两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在引用关系中有明显体现。文章对《艺概》引用《文心雕龙》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有利于了解刘勰与刘熙载对于某些文艺问题的共同关注,也有利于了解刘勰有关文艺思想在刘熙载那里得到的反响与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文心雕龙》 引用 刘勰 刘熙载
下载PDF
论《艺概》关于屈原和《离骚》的评论
14
作者 吴柏森 《三峡论坛》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关于屈原和《离骚》的评说是刘熙载《艺概》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概》对屈原的人格、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本文作了初步的梳理评说,以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艺概》 屈原 《离骚》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下)
15
作者 宗廷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0-73,76,共5页
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下)宗廷虎三、文体修辞论的深入探讨《艺概》论及文体修辞,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如把文、诗、赋、词、曲、八股文等众多文体放在一本书内,分别探讨各个文体修辞的特色。同时,多用比较法,在两两比较中对各自... 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下)宗廷虎三、文体修辞论的深入探讨《艺概》论及文体修辞,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如把文、诗、赋、词、曲、八股文等众多文体放在一本书内,分别探讨各个文体修辞的特色。同时,多用比较法,在两两比较中对各自的特点给予进一步的揭示。下面着重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修辞论 《文概》 《史记》 必有对也 文之为物 文体 刘氏 辩证思维
下载PDF
《艺概》半个世纪前的日本知音——《松阴快谈》论书法
16
作者 祁晓明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期74-75,共2页
江户时期(1603~1868年)是明清文化与日本发生密切联系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汉学家,其中不乏其著作逆输入中华文明故乡的佼佼者。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书法家钱泳(1759~1844年)将荻生徂... 江户时期(1603~1868年)是明清文化与日本发生密切联系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汉学家,其中不乏其著作逆输入中华文明故乡的佼佼者。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书法家钱泳(1759~1844年)将荻生徂徕(1666~1728年)的《弁道》、《弁名》编入《海外新书》在中国印行。而与徂徕享有同样殊荣的,还有长野丰山(1738~1837年),其《松阴快谈》亦流传中土,收入清代刻书家张潮所编《昭代丛书》的《癸集》之中。长野丰山,名确,字孟确,通称友太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艺概》 日本 知音 《昭代丛书》 明清文化 江户时期 杰出贡献
下载PDF
谈谈《艺概》的注释——写在《艺概详注》完成之后
17
作者 袁津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艺概注稿》一书对《艺概》进行了详细注释。重新研读《艺概注稿》而新著《艺概详注》,探讨《艺概详注》学术价值,认为《艺概详注》在《艺概注稿》一书基础上又有三方面的提高:调整底本、增补材料、修订注释。
关键词 《艺概》 注释 《艺注稿》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束舒娅 徐倩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研究史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中的援《易》立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黎星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9年第5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刘熙载 《易》 《文概》 《周易》 《艺概》 本质观 中国古代 “修辞立其诚” 创作 创作主体
下载PDF
重读《艺概》引发的断想
20
作者 陈华东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6期248-250,共3页
众所周知,历尽“文革”浩劫后不久,历史也就逐渐地在恢复着她原本的面貌。时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亦即百废待举之际,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渐变乃至骤变,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各个门类,都在试探着破茧重生,一片文化沙漠更是期待着... 众所周知,历尽“文革”浩劫后不久,历史也就逐渐地在恢复着她原本的面貌。时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亦即百废待举之际,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渐变乃至骤变,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各个门类,都在试探着破茧重生,一片文化沙漠更是期待着绿洲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断想 重读 文化 “文革” 八十年代 出版事业 奋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