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画论及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成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是中国画论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其强调"避俗就雅"痛斥俗学、推崇雅正之思想;其强调师古人,重传统经验,又强调"古中有我"之艺术主张与实践;其强调画家主体修养、胸次、格调与艺术创作关系等等丰...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是中国画论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其强调"避俗就雅"痛斥俗学、推崇雅正之思想;其强调师古人,重传统经验,又强调"古中有我"之艺术主张与实践;其强调画家主体修养、胸次、格调与艺术创作关系等等丰富的画论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画论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对后世绘画理论和创作,均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 画论思想 启示
下载PDF
《芥舟学画编》的画学史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伟 《中国书画》 2019年第8期18-23,共6页
沈宗骞(约1737-1819,字熙远,号芥舟,浙江吴兴人)的《芥舟学画编》(1781年)[1]共四卷。一、二卷为山水画论,具体篇目依次为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穷源、作法、平贴、神韵、避俗、存质、摹古、自运、会意、立格、取势、酝酿,共16篇。... 沈宗骞(约1737-1819,字熙远,号芥舟,浙江吴兴人)的《芥舟学画编》(1781年)[1]共四卷。一、二卷为山水画论,具体篇目依次为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穷源、作法、平贴、神韵、避俗、存质、摹古、自运、会意、立格、取势、酝酿,共16篇。在这一部分,沈氏突破传统提出"不以宗之南北分低昂"的同时,以棋道喻画理,强调画家要善于经营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舟学画编》 价值 学史 山水画论 沈宗骞 布置 用笔 用墨
下载PDF
形神辩证谈——试论《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的形而上学观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简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31-34,共4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
关键词 客观对象 迹化 神遇 画家 美术家 《芥舟学画编》 黄宾虹 形而上学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性格特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 肖像画 谢赫
下载PDF
形神辩证谈——试论《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的形而上学观点 被引量:1
4
作者 简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31-34,共4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的同志甚至把它推为中国画中的"契斯恰柯夫体系"(取其典范意),用以指导我们的中国画实践和艺术教学。在中国绘画史上,对于艺术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对象 迹化 神遇 画家 美术家 《芥舟学画编》 黄宾虹 形而上学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性格特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 肖像画 谢赫
下载PDF
“传神”理论的全面开拓——学习《芥舟学画编》有关著述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涛 《南艺学报》 198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中国人物画很讲求传神。古代画家们前后相续,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对于把握人物面的传神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从画史的记载以及遗存的画迹中,可以找到证明。无论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抑或是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 中国人物画很讲求传神。古代画家们前后相续,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对于把握人物面的传神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从画史的记载以及遗存的画迹中,可以找到证明。无论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抑或是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创作 蒋骥 画史 《芥舟学画编》 用墨 技法 《传神秘要》
下载PDF
“传神”理论的全面开拓——学习《芥舟学画编》有关著述
6
作者 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中国人物画很讲求传神。古代画家们前后相续,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对于把握人物画的传神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从画史的记载以及遗存的画迹中,可以找到证明。无论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抑或是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 中国人物画很讲求传神。古代画家们前后相续,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对于把握人物画的传神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从画史的记载以及遗存的画迹中,可以找到证明。无论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抑或是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创作 蒋骥 顾恺之 吴道子 《芥舟学画编》 用墨 技法 《传神秘要》
下载PDF
《芥舟学画编》“顾源”人名校勘浅谈
7
作者 郭振文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65,共2页
近两个世纪来,学术界对《芥舟学画编》中“顾源”其人各执一词,结合文本语境以及历史背景,本文认为“顾源”当为“顾升”之误。
关键词 《芥舟学画编》 顾源 顾升
原文传递
个性与工笔人物画形象深度析辨——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再读有感
8
作者 黄培杰 《国画家》 2003年第3期66-67,共2页
个性,本是与普遍性相对的概念,但在这里是对画面形象的表现形式而言的,个性的手法去刻画出“个性化”理解的人物形象是画家们的时下追求。深度,是与这里的个性相对的范畴,主要指画面表现内容的思想内涵的程度,也包括表现形式的掌... 个性,本是与普遍性相对的概念,但在这里是对画面形象的表现形式而言的,个性的手法去刻画出“个性化”理解的人物形象是画家们的时下追求。深度,是与这里的个性相对的范畴,主要指画面表现内容的思想内涵的程度,也包括表现形式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当今时代个性的工笔人物画形象“深度”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头像是其中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 工笔人物画 个性 绘画手法 人物形象刻画 艺术审美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广明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中国的艺用人体解剖学著作始于元代王绎的《写像秘诀》,之后有明代翁昂《传真秘要》,清代蒋骥《传神秘要》,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丁皋的《传真心领》(又称《写真秘诀》)以及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抄。以上著作是我国古代艺用人体... 中国的艺用人体解剖学著作始于元代王绎的《写像秘诀》,之后有明代翁昂《传真秘要》,清代蒋骥《传神秘要》,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丁皋的《传真心领》(又称《写真秘诀》)以及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抄。以上著作是我国古代艺用人体解剖理论的主要文献。但是,这些内容总的说都较浅显,和中国人物造型的艺术成就相比显得不相协调。由此回顾中国美术史,从秦兵马俑到大足石刻,从顾恺之到波臣派,人物雕塑绘画独领风骚越千年,写实人物造型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美术传统中有自己的人体解剖学。经过抽取和归纳我国古代人物绘画雕塑发展中的相关信息,进而发现古人对人体结构的认知方法和理论传承形式呈现了一种迥异于西方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中国传统 《芥舟学画编》 中国美术史 人物造型 人物雕塑 古代人物 藏传佛教
下载PDF
关于美术高考的准备
10
作者 张莉 《文理导航》 2012年第13期51-51,共1页
在美术高考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不论习作性素描,还是创作性素描,都含有思想认识和表现技术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青年学者易放松思想认识方面的锻炼,以至于单纯将素描当做一种手艺训练,耗费了时... 在美术高考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不论习作性素描,还是创作性素描,都含有思想认识和表现技术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青年学者易放松思想认识方面的锻炼,以至于单纯将素描当做一种手艺训练,耗费了时间,长进不大。图画的表达能力训练,有如文字的表达能力一样.要由衷而发,要真切,要言之有物,这是陶冶情操的艺术修养过程。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过:“胸无卓识,笔习恒骼,见之所不到,力之所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高考 表达能力训练 《芥舟学画编》 思想认识 考试科目 表现技术 青年学者 艺术修养
下载PDF
沈宗骞的绘画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宏波 《中国花鸟画》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沈宗骞,字熙远,号芥舟,别号砚湾老圃,清乾隆时吴兴人。善画,工山水及人物写真。初学绘画时曾走过弯路,后受张庚指点,始登堂入室。在18世纪中晚期的艺术情境中,沈宗骞感受到一种“正法曰替,俗学曰强”的不安倾向,遂著《芥舟学... 沈宗骞,字熙远,号芥舟,别号砚湾老圃,清乾隆时吴兴人。善画,工山水及人物写真。初学绘画时曾走过弯路,后受张庚指点,始登堂入室。在18世纪中晚期的艺术情境中,沈宗骞感受到一种“正法曰替,俗学曰强”的不安倾向,遂著《芥舟学画编》一书以彰古人之法。全书四卷,包括“山水”和“传神”两个部分,其中第一、二卷“山水”部分为重点,在该部分,沈宗骞阐发了他对明清以来文人画派绘画的基本认识,并强调正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宗骞 绘画理论 《芥舟学画编》 人物写真 艺术情境 18世纪 “传神” 基本认识 山水 张庚 画派
下载PDF
清代画学的特色和理论建树(连载之二)
12
作者 梁江 《艺术探索》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清代 画学 理论著作 美术史 方薰 《山静居画论》 《芥舟学画编》
下载PDF
尚华之观 切实之体——王静三中国画作品点评
13
《美术之友》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王静三,原名金山,字岸白。江苏省涟水县人。1993年毕业于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同年分配至淮安师范学校工作。2002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教授。2005年6月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分配至广州暨... 王静三,原名金山,字岸白。江苏省涟水县人。1993年毕业于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同年分配至淮安师范学校工作。2002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教授。2005年6月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分配至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创作及鉴赏。著作有《文同苏轼》、《南柯之旅》、《三槐堂疏雨》、《"唐伯虎"与"唐白虎"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点评 中国画 《芥舟学画编》 王静 《礼记》
下载PDF
沈宗骞的山水画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新华 《美苑》 2007年第2期46-52,共7页
清代,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山水画派占据绘画主流,在绘画理论领域,肇始于明末董其昌(1555-1636)、完善于王原祁(1642-1715)的“拟古”思想主导绘画创作,并引领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方向。王原祁之后,又有满洲正白旗人唐岱(1673-175... 清代,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山水画派占据绘画主流,在绘画理论领域,肇始于明末董其昌(1555-1636)、完善于王原祁(1642-1715)的“拟古”思想主导绘画创作,并引领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方向。王原祁之后,又有满洲正白旗人唐岱(1673-1756)、江苏太仓人王昱(约1680-1753)、浙江嘉兴人张庚(1685-1760)等人继续著书立说,将其发扬光大;但是,他们的著述理论性、系统性相对欠缺。而浙江湖州人沈宗骞(约1737-1819)完成于清代乾隆中期的《芥舟学画编》在正统派山水画理论业已成熟之时,完成了一次理论的大总结,鸿篇巨制,内容丰富,堪称代表。因此,其思想观念无疑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理论的主导,“窥一斑而知全豹”,研究沈宗骞的山水画观,对于研究清代山水画发展状况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 绘画理论 绘画创作 著书立说 思想观念 王原祁
原文传递
“众色”与“赋彩”——中国古代色彩的认知与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克诚 《中华书画家》 2013年第3期58-65,共8页
一《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段记载,成为讨论中国古代色彩观念时经常被引用的资料,其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黃。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 一《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段记载,成为讨论中国古代色彩观念时经常被引用的资料,其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黃。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园画传》 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 中国画颜料 五色体系 《梦幻居画学简明》
原文传递
中国画肖像艺术的语言探索
16
作者 刘素之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5,共4页
《芥舟学画编》有言:“画法门类至多,而传神写照,由来最古。”关于中国画肖像艺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至商代早期,据《尚书·说命上》记载:“殷高宗武丁梦见上帝赐予良辅,醒后画像于木板求之,终得傅说为相。”肖像画可谓是中国... 《芥舟学画编》有言:“画法门类至多,而传神写照,由来最古。”关于中国画肖像艺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至商代早期,据《尚书·说命上》记载:“殷高宗武丁梦见上帝赐予良辅,醒后画像于木板求之,终得傅说为相。”肖像画可谓是中国画门类中最早出现的形式,但是早期的肖像画实物较少,从现存的汉代帛厕来看,绘画语言的表现还较为简单,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肖像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以线为主的平面造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语言 肖像画 中国画 艺术 《芥舟学画编》 传神写照 造型特点 早期
原文传递
“传神写照”理论及其对当代人物画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悦 《美术文献》 2021年第4期63-64,共2页
"传神写照"理论是中国人物画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一经提出就被各朝各代的人物画家研究、验证。"传神写照"理论在当代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当代人物画发展中的问题。完整地研究、分析&... "传神写照"理论是中国人物画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一经提出就被各朝各代的人物画家研究、验证。"传神写照"理论在当代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当代人物画发展中的问题。完整地研究、分析"传神写照"理论对人物画画家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出发,分析沈宗骞对"传神写照"理论的认识,力求理解"传神写照"的真正含义,更好地完成人物画创作。本文还分析了当代人物画存在的问题,即过度追求形似往往会失去人物画的意义──"神似"。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传神写照"理论,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为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神写照 《芥舟学画编》 人物画
原文传递
《水浒》的绘色艺术
18
作者 汪远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但文学作品同样需要以语言表现出鲜艳的色彩。因为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形态本身总表现为色彩,以它的色彩首先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但文学作品同样需要以语言表现出鲜艳的色彩。因为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形态本身总表现为色彩,以它的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里,所以,作为形式美,色彩的魅力是巨大的,影响是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水浒》 《芥舟学画编》 绘色 文学作品 语言表现 现实生活 色彩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艺术的审美精神之生机勃勃生命感
19
作者 宋民 《东北之窗》 2015年第2期8-9,共2页
生命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本质性、根源性的审美因素,决定了艺术的基本审美价值。在中华民族艺术中,能否具有体现生命活力的"生气",能否显现出生动的气势、气韵,是艺术美的最基本的标准。生气与板、滞、陈、死对立,决定了作品的生机与... 生命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本质性、根源性的审美因素,决定了艺术的基本审美价值。在中华民族艺术中,能否具有体现生命活力的"生气",能否显现出生动的气势、气韵,是艺术美的最基本的标准。生气与板、滞、陈、死对立,决定了作品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们正是以宇宙万物的生气之本作为艺术表现的审美尺度。中国绘画要求"气韵生动",以"生气"来衡量作品。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天下之物本气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顾恺之批评"画列女,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画详》)。王世贞曰:"若形似无生气,神采至脱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生命感 审美精神 中华 《芥舟学画编》 气韵生动 审美因素 审美价值
原文传递
刚健端庄,温润流丽
20
作者 王镛 《艺术市场》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宋代文人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形容刚柔相济的书风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合婀娜。”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分析南北画风的区别说“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 宋代文人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形容刚柔相济的书风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合婀娜。”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分析南北画风的区别说“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砺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当代中国年轻的女画家左文辉的山水画风格一如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健 《芥舟学画编》 山水画 刚柔相济 宋代文人 自然之理 女画家 区别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