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意识形态的消亡——评《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喜贵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2年第3期28-29,共2页
阿尔弗雷德·B·埃文斯(Alfred B.Evans)在<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Soviet Marxism-Leninism: The Decline of an Ideology, 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1993)中指出,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每一位苏联... 阿尔弗雷德·B·埃文斯(Alfred B.Evans)在<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Soviet Marxism-Leninism: The Decline of an Ideology, 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1993)中指出,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每一位苏联领导人都认识到解释现实的必要性,以便向人民展示,他统治时期的苏联社会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征程中已达到哪一个阶段,同时每一位领导人都感到很难把当时的现实趋势与对共产主义未来的期望很好地协调一致.对这种困难的无能为力终于导致苏联及其意识形态的覆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 阿尔弗雷德·B·埃文斯 政治体制 政治冲突
下载PDF
苏联解体与意识形态的演变
2
作者 赵秀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3-69,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领域 戈尔巴乔夫 教条主义 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斯大林 马列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苏联共产党
下载PDF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四
3
作者 马坚 《真理的追求》 1996年第9期30-33,共4页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四马坚导致苏联演变的原因,有国际的,国内的;国内的又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民族的等等因素。而其中主要的因素是苏联共产党本身出了问题。我们同意下述这样的论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四马坚导致苏联演变的原因,有国际的,国内的;国内的又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民族的等等因素。而其中主要的因素是苏联共产党本身出了问题。我们同意下述这样的论断:“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演变 戈尔巴乔夫 坚持马克思主义 建党路线 苏联共产党 社会主义国家 意识形态 “全民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人民电影”:“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同质”论 被引量:9
4
作者 洪宏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的历史中,一个醒目的相同点是,创建'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是它们的一贯追求。而'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也正是中、苏电影之间最大、最根本性的共同'质&#...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的历史中,一个醒目的相同点是,创建'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是它们的一贯追求。而'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也正是中、苏电影之间最大、最根本性的共同'质'。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在苏联,从'十月革命'到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确立、以及《夏伯阳》等影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人民性 苏联电影 俄国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 美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
5
作者 杨晋川 《当代思潮》 1994年第2期41-51,共11页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社会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苏联演变 “民主化” 意识形态 政治多元化 实践模式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关于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题问
6
作者 王燎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5年第6期30-33,60,共5页
一、苏联当局一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苏联建国近七十年来,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提法和实际做法略有差别,但其重视这一工作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苏联历届领导人和学术界人士都强调。
关键词 苏联 七十年 原则立场 阶级斗争 学术界 意识形态工作 领导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 资产阶级思想 文化教育
原文传递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潮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89,共5页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官方的言论中不再谈论社会主义选择,高校已不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所取代。俄罗斯当局正在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进行社会的改造。更有人宣称应该公开宣判马克思...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官方的言论中不再谈论社会主义选择,高校已不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所取代。俄罗斯当局正在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进行社会的改造。更有人宣称应该公开宣判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有罪的意识形态”。似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已经终结了。但是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并没有消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同时,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失败使得在俄罗斯失势的新自由主义深感理论的贫困,不得不重新向马克思主义求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俄罗斯 经济思潮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社会主义选择 马克思列宁主义 当代 苏联解体后
原文传递
俄罗斯的史学研究——张广翔与加丽娜·德米特里耶芙娜·阿列克谢耶娃的访谈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广翔 《东北亚论坛》 1998年第1期87-91,共5页
俄罗斯的史学研究———张广翔与加丽娜·德米特里耶芙娜·阿列克谢耶娃的访谈录张广翔东北亚论坛1998年第1期〔编者按〕目前,俄罗斯史学界正值多事之秋。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严重挑战,明显处于下风。... 俄罗斯的史学研究———张广翔与加丽娜·德米特里耶芙娜·阿列克谢耶娃的访谈录张广翔东北亚论坛1998年第1期〔编者按〕目前,俄罗斯史学界正值多事之秋。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严重挑战,明显处于下风。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张广翔副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研究 马克思列宁主义 苏联时期 意识形态 史学家 史学危机 苏联 社会主义 俄罗斯
下载PDF
周恩来与中苏关系
9
作者 周尚文 王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6,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凝聚着周恩来的心血。中苏关系无疑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部分,对此,周恩来更是倾注了极大精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80年代,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友好到分裂直至兵戎相见到再实现两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凝聚着周恩来的心血。中苏关系无疑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部分,对此,周恩来更是倾注了极大精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80年代,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友好到分裂直至兵戎相见到再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发展过程。周恩来在处理中苏这两个相邻的社会主义大国间的关系时,表现出了坚定的原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一边倒”方针 意识形态 中苏关系 苏联 独立自主 五项原则 马克思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下载PDF
理论研究的巨太变化——“独联体”印象之一
10
作者 李尚德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1-75,共5页
去年10月,我受国家教委派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莫斯科大学交流、研究,今年5月期满回国。这是我第二为去莫大了:1985年—1988年我曾在莫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教研室进修过“苏联哲学”,时隔七年,当我再次踏上俄罗斯大地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苏联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马克思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国家意识形态 斯大林 俄罗斯哲学
下载PDF
苏联关于“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国家”的一些论点
11
作者 丁沙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3年第3期50-51,89,共3页
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这些国家与苏联关系的亲与疏,是苏联用以划分“进步”和“反动”国家的标准,把前者称为“进步国家”,并把它们纳入社会主义国家的范畴,但由于这些国家不论在意识形态... 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这些国家与苏联关系的亲与疏,是苏联用以划分“进步”和“反动”国家的标准,把前者称为“进步国家”,并把它们纳入社会主义国家的范畴,但由于这些国家不论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还“不允许立即转入社会主义,尚需要资本主义发展或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条件下演变的长期过渡阶段。”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 六十年代 资本主义发展 意识形态 发展方向 资产阶级民主派 马克思列宁主义 经济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关于苏联文学政策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桀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8,共10页
苏联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直接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和得到苏维埃国家的扶植。党通常提出一系列思想原则和制订具体的政策来指导文学活动。因此文学政策的正确与否,对文... 苏联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直接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和得到苏维埃国家的扶植。党通常提出一系列思想原则和制订具体的政策来指导文学活动。因此文学政策的正确与否,对文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苏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赫鲁晓夫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 马克思列宁主义 批判主义文学 意识形态 勃列日涅夫
原文传递
重新评价苏联文学断想──兼及张捷同志新著《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
13
作者 李慕箴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7-133,共7页
重新评价苏联文学断想──兼及张捷同志新著《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李慕箴(一)自从80年代中后期“回归文学”冲击苏联文坛以来,原苏联文学界一些人便不时提出重新评价苏联文学的主张。与此相适应的,是提出重写苏联文学史的口号。... 重新评价苏联文学断想──兼及张捷同志新著《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李慕箴(一)自从80年代中后期“回归文学”冲击苏联文坛以来,原苏联文学界一些人便不时提出重新评价苏联文学的主张。与此相适应的,是提出重写苏联文学史的口号。近年来,在我国的苏联文学研究界,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史 回归文学 索尔仁尼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评价 意识形态 时代精神 苏联解体 俄罗斯文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
原文传递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
14
作者 麦德维杰夫 葛新生(译) 《党建》 2007年第12期62-63,共2页
戈尔巴乔夫思想上的软弱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支柱,所有重大的改革都需要意识形态的依据。对于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来说,寻找这样的依据并不难,因为社会主义的原则总是能够让合理的市场经济需求与新的私人所有关系相兼容... 戈尔巴乔夫思想上的软弱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支柱,所有重大的改革都需要意识形态的依据。对于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来说,寻找这样的依据并不难,因为社会主义的原则总是能够让合理的市场经济需求与新的私人所有关系相兼容。但戈尔巴乔夫不是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理论问题没有深邃的见解。他虽然有过基本理论的学习,但他所学的并非货真价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某些似是而非的赝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市场经济需求 意识形态 党的领导人 所有关系
原文传递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浅析原苏联舆论导向的教训
15
作者 焦平 《理论前沿》 1997年第11期18-19,共2页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浅析原苏联舆论导向的教训焦平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导向正确,...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浅析原苏联舆论导向的教训焦平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导向 社会主义实践 苏联演变 马克思列宁主义 苏联 意识形态工作 戈尔巴乔夫 敌对势力 文学艺术 斯大林主义
原文传递
苏联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总结及展望
16
作者 Б.В.波格丹诺夫 А.Л.安德烈耶夫 李树柏 《世界哲学》 1980年第5期66-68,共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与共产主义建设和当代思想斗争实践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研究精神文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不可能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研究。而为了掌握精神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则会提供极其有价值的材料...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与共产主义建设和当代思想斗争实践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研究精神文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不可能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研究。而为了掌握精神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则会提供极其有价值的材料。批判地领会和掌握以前杰出思想家的思想遗产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苏联的学者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经验。这一切使得我们的研究能够在五十——六十年代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中包括撰述总结性的集体著作和一些专著。在这些著述中,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六卷本的《哲学史》(1957—196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想史 马克思列宁主义 哲学史 思想史研究 学术委员会 精神文化 苏联哲学 发展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