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劝学》英译文本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传达——诺布洛克英译本中国文化意象的译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红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诺布洛克(Knoblock)英译《荀子》是综合其学术研究和英文翻译的巨著,选取几例理解与表达的特色之处,考证《荀子·劝学》的训诂,讨论其英文表达与汉语源语言的差异,探讨中国文化意象传达的得失,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保留原文本的... 诺布洛克(Knoblock)英译《荀子》是综合其学术研究和英文翻译的巨著,选取几例理解与表达的特色之处,考证《荀子·劝学》的训诂,讨论其英文表达与汉语源语言的差异,探讨中国文化意象传达的得失,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保留原文本的语言和文化特色的翻译方式,提出适当运用"中国英语"的翻译原则、中西译者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以促进《荀子》英译事业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劝学》英译文 语言转换 文化传达
下载PDF
制造“篇章”:统编教材对《劝学》的编写失误
2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
统编教材把《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独立成段并作为“中心论点”,是制造“篇章”的努力。但据《劝学》原文介乎语录体和专论体之间的写作体例和先提出观点后比喻佐证的论述风格,选文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不可以已”“学胜于思”“积善成... 统编教材把《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独立成段并作为“中心论点”,是制造“篇章”的努力。但据《劝学》原文介乎语录体和专论体之间的写作体例和先提出观点后比喻佐证的论述风格,选文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不可以已”“学胜于思”“积善成德”,并不围绕“学不可以已”论述,也不是严格的“篇章”。纠正这一编写失误,有利于从写作体例和论述风格入手,正确理解“劝学”思想,进而为正确开展古文思辨性教学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 荀子 篇章 思辨性教学
下载PDF
《荀子·劝学》中“积”的教育意涵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德玉 许露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荀子·劝学》集中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积"的重要性。"积"依赖人为,既是学习过程的体现,又是学习方法的提炼,还是"化性起伪"的必要准备。荀子"积"之思想的教育... 《荀子·劝学》集中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积"的重要性。"积"依赖人为,既是学习过程的体现,又是学习方法的提炼,还是"化性起伪"的必要准备。荀子"积"之思想的教育意涵精深旨远:从我"积",凸显主体挖潜能;从小"积",积微见著有成效;从本"积",透过现象看本质;持续"积",锲而不舍贵有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 “积”
下载PDF
学以成人——《荀子·劝学》札记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国荣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注重"学",构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儒家那里,为"学"过程与成人过程无法分离:"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使人由"野"(前文明)而"文"(文明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学"本... 注重"学",构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儒家那里,为"学"过程与成人过程无法分离:"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使人由"野"(前文明)而"文"(文明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学"本身也首先以"成人"为目标。荀子之论"学",其内在之旨同样是"学"以成人。在突出"学"的同时,荀子又强调"积"(为学的过程性),进而将"学"以成人与"积"以成"圣"联系起来。荀子同时区分身心之学与口耳之学,身心之学以"美其身"为指向,后者意味着达到自身的完美、提升自身的德性。在这一意义上,身心之学同时表现为"为己之学"。口耳之学则停留于口耳之间,仅仅为了示之于人,从而流于"为人之学"。对荀子而言,唯有身心之学(为己之学),才构成了"学"以成人、"积"以成"圣"意义上的真切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劝学 成人 成圣
下载PDF
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同名作《劝学篇》之学习观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天桥 金凤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的同名著作《劝学篇》中,其学习观既有共同之处,如均论述了为什么学习、应当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习等问题,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荀子《劝学篇》主张学以成人,注重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福泽谕吉《劝学篇》强... 在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的同名著作《劝学篇》中,其学习观既有共同之处,如均论述了为什么学习、应当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习等问题,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荀子《劝学篇》主张学以成人,注重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福泽谕吉《劝学篇》强调学习是为了培养独立人格,重在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张之洞《劝学篇》提倡学习要以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福泽谕吉 张之洞 劝学篇》 学习观
下载PDF
“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篇》解读——兼论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强 张传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荀子·劝学篇》是最早论述学习的名篇,它提出"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观,这些观点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深入... 《荀子·劝学篇》是最早论述学习的名篇,它提出"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观,这些观点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深入、缺乏写作训练的弱点。借鉴《荀子·劝学篇》的学习思想,研究生应采取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写作等学习策略来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劝学篇》 “入乎耳 著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研究性学习 问题与策略
下载PDF
《荀子·劝学》篇“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说新释 被引量:8
7
作者 廖名春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7-51,2,共5页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说亦见于《大戴礼记·劝学》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语丛三》,"柱"字有"折"、"梪"、"树"的异文。认为杨倞和王念孙两派的释字释义都有...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说亦见于《大戴礼记·劝学》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语丛三》,"柱"字有"折"、"梪"、"树"的异文。认为杨倞和王念孙两派的释字释义都有问题,"柱"当读为"斲",也就是"";郭店简的"梪"、"树"都当读为"",也就是"斲"。而《大戴礼记·劝学》的"折",则是"斲"的同义换读。"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是说坚硬则自招致被用于砍斲,柔软则自招致被用于捆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 柱读为斲 折伐 郭店楚简
下载PDF
《荀子·劝学》“完”字解诂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智荣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荀子·劝学》中“巢非不完也”之“完”字,当前学界以“完整”或“完善”“完备”“完美”相释。但考之于上下文义和事理,均有窒碍难通之处。而将此“完”字训释为“结实”,则既合于事理,又有训诂根据。
关键词 《荀子·劝学 结实
下载PDF
荀子“劝学”之德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金妍妍 《武陵学刊》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劝学"在《荀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既具有成就个体道德生命,彰显个体生命价值的作用,又具有塑造君子型人才的善的品质。道德个体采用"君子结于一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积善成德"以成... "劝学"在《荀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既具有成就个体道德生命,彰显个体生命价值的作用,又具有塑造君子型人才的善的品质。道德个体采用"君子结于一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积善成德"以成就好学的美德。"劝学"之德在促进道德个体向上,加强官德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方面给予了我们重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 德性 现代启示
下载PDF
荀子《劝学》思想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菲菲 《知与行》 2019年第4期120-125,共6页
研究生学术交流是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伴随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成为摆在研究生培养机构面前的新课题。古代哲... 研究生学术交流是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伴随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成为摆在研究生培养机构面前的新课题。古代哲学家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哲学思想,其终身学习、善假于物及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理念都应作为理论依据,应用到今天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畛域中,从而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相结合,将高层次人才培养同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相结合,为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学术平台的建设工作,有效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系统性、深入性、延续性培养方式作有益的尝试,让古代先贤的教育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大潮中绽放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 研究生 学术交流
下载PDF
《荀子·劝学篇》校释订补四则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天海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1-74,共4页
对先秦名著《荀子》的校释 ,自唐人杨所传注本后 ,明清以来 ,代不乏人 ,然其中疑难未解之处多在。本文仅就《劝学篇》中部分疑难词语 ,在前贤时彦研究基础上深入考究 ,提出新的见解 ,并对旧校释进行订正。
关键词 荀子劝学 校释 订补
下载PDF
荀子《劝学篇》对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12
作者 韩殿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S1期61-63,共3页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今天,重读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很多启示,如能恰当地吸收、实施,必将为我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今天,重读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很多启示,如能恰当地吸收、实施,必将为我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 西藏 高等教育 启示
下载PDF
《荀子·劝学》注商二则
13
作者 邬文清 徐秀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8-109,共2页
本文对《荀子·劝学》的“鼠石鼠五技而穷”和“尸鸠在桑,其子七兮”的古代传注的今人译注做了商榷。
关键词 《荀子·劝学 "Shi鼠" "五技" "穷" "尸鸠" "旦" "下" "暮" "上" 注释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域下提升《荀子·劝学》教学质量的三个维度
14
作者 李宜蓬 张赟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5期46-50,共5页
《荀子·劝学》是千古名篇,历来为人所传诵。深刻充实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比喻,铺陈排比的语言,完整呼应的结构,体现荀子严谨的思维能力,标志着中国古代议论文的成熟。无论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都应该从以文... 《荀子·劝学》是千古名篇,历来为人所传诵。深刻充实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比喻,铺陈排比的语言,完整呼应的结构,体现荀子严谨的思维能力,标志着中国古代议论文的成熟。无论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都应该从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文学、学术和思想的维度来阐释《荀子·劝学》,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有更充分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荀子 劝学》
下载PDF
《劝学》与荀子哲学思想的启示
15
作者 宋桂晶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从文学作品入手,分析阐述荀子蕴含于《劝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出教学应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引导人们对当今教与学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劝学 荀子 哲学 启示
下载PDF
论荀子《劝学篇》的道德理想
16
作者 康素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
苟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苟子生活的时期,战国七雄争强的局面即将结束,封建的大一统即将形成。苟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在继承孔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不仅在政治上影响深远,而且在教育上也建树... 苟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苟子生活的时期,战国七雄争强的局面即将结束,封建的大一统即将形成。苟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在继承孔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不仅在政治上影响深远,而且在教育上也建树卓著。他晚年居家兰陵,著写《苟子》三十二篇,全面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治学思想。其中,《劝学篇》作为《荀子》全书的开篇之作,典型地体现了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在《劝学篇》中,苟子从学习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君子不断学习的目的是要做一个完美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篇》 《荀子 道德理想 《苟子》 政治理想 战国晚期 教育思想 道德思想
下载PDF
解读《劝学》中荀子的德育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振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59-60,共2页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战国纷争已经接近尾声,大统一的时代即将来临。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给社会思想带来了巨大变化,荀子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等观点,《劝学》是他最...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战国纷争已经接近尾声,大统一的时代即将来临。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给社会思想带来了巨大变化,荀子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等观点,《劝学》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道德思想。《劝学》全面阐述了教与治的关系,体现了荀子的道德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君子 劝学》 道德修养
下载PDF
论说文中译英策略——以《荀子·劝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玮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74-77,共4页
论说文以其深入浅出的说理,工整对仗的修辞一直为广大读者所青睐,但论说文虚实结合的用词和简练的说理也一直是译者在翻译时的难点和重点。《荀子·劝学》堪称论说文的经典代表。以本篇文章的多个译本为例进行对比,从文体、选词、... 论说文以其深入浅出的说理,工整对仗的修辞一直为广大读者所青睐,但论说文虚实结合的用词和简练的说理也一直是译者在翻译时的难点和重点。《荀子·劝学》堪称论说文的经典代表。以本篇文章的多个译本为例进行对比,从文体、选词、特殊文化词等角度来探讨论说文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说文 翻译策略 《荀子·劝学
下载PDF
从《劝学》《性恶》的多个比喻看荀子及其后学的人性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云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135,共5页
研究荀子人性论的学者大多被《性恶》反复论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诱导。但是,性恶思想仅见之于《荀子》的《性恶》一篇,其他篇均无此思想。以性恶解读《劝学》,肯定是误读,因《劝学》论述所用的青蓝之喻、冰水之喻、... 研究荀子人性论的学者大多被《性恶》反复论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诱导。但是,性恶思想仅见之于《荀子》的《性恶》一篇,其他篇均无此思想。以性恶解读《劝学》,肯定是误读,因《劝学》论述所用的青蓝之喻、冰水之喻、木金之喻、蓬沙之喻、芷之喻等都不显示人性恶。同时,《性恶》后半篇以良弓、良剑、良马比喻人性,与前半篇以曲木、钝金比喻人性是不一致的。事实上,《性恶》不是荀子本人所作的论说文,而是荀子后学关于人性之杂言杂语的汇集,主张人性恶者背离老师,主张人性不恶者继承老师。荀子后学对人性的看法的分歧体现于《性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比喻 人性论 劝学》 《性恶》
下载PDF
荀子的人性恶论和劝学为善——读《劝学》篇
20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8-52,共5页
《劝学》选自《荀子》,系《荀子》第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文学价值上看,都应该是荀子的代表作。荀子的思想是有体系的,只读《劝学》是不够的。作为儒家之一派,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中有专门的《性恶》篇,直截了当地论断:“君子... 《劝学》选自《荀子》,系《荀子》第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文学价值上看,都应该是荀子的代表作。荀子的思想是有体系的,只读《劝学》是不够的。作为儒家之一派,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中有专门的《性恶》篇,直截了当地论断:“君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是“劝学”的前提。正是因为性恶,才要劝学,劝学的目的是为善,但善又是“伪”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则“劝学”很可能就等于是劝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 劝学 《荀子 性恶论 荀子 君子曰 《性恶》 性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