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入菩萨行论》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宏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33-39,共7页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著名中观学者寂天有关菩提心修学的著作,对印度大乘佛教后期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大师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达145处,共194颂,引用的内容和次数属于《菩提道次第广论》...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著名中观学者寂天有关菩提心修学的著作,对印度大乘佛教后期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大师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达145处,共194颂,引用的内容和次数属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引引文之首。文章通过统计分析《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引用《入菩萨行论》中偈文的数目及内容,逐一对正出所引偈文的各个品节,并就两部论著在思想、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内容特色,进一步探讨《入菩萨行论》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菩萨行论》 《菩道次第广论》 寂天 宗喀巴
下载PDF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禅法
2
作者 温珍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式,也为后世禅宗五家七宗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 禅宗 禅法体系
下载PDF
宋代译本《菩提行经》初探
3
作者 索南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3期81-89,194,共10页
《菩提行经》是我国北宋时期迦湿弥罗译师天息灾奉宋太宗赵光义之诏翻译的一部大乘佛教典籍,藏传佛教界一般称其为《入菩萨行论》。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部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对这部论典的品章结构、内容特征、翻译特... 《菩提行经》是我国北宋时期迦湿弥罗译师天息灾奉宋太宗赵光义之诏翻译的一部大乘佛教典籍,藏传佛教界一般称其为《入菩萨行论》。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部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对这部论典的品章结构、内容特征、翻译特色及译经题跋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敦煌藏文译本和藏文传世译本,对其进行了对勘,认为这部译本对汉藏佛经文献比较研究和现存《入菩萨行论》梵文原本形成史的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大正藏 《菩提行经》《入菩萨行论》 汉藏佛经对勘研究
下载PDF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思想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瑾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6,共4页
菩提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禅法思想造就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上。从禅宗思想内核来看,达摩后世的中国禅宗,主要遵循并继承着达摩“二入四行”的思想本质。其所开展的理入行入,不但兼容世间、出世间二法,更为中... 菩提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禅法思想造就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上。从禅宗思想内核来看,达摩后世的中国禅宗,主要遵循并继承着达摩“二入四行”的思想本质。其所开展的理入行入,不但兼容世间、出世间二法,更为中国禅宗的终极追求,开创了佛教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 中国佛教
下载PDF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之比较——兼论北朝禅风的转向
5
作者 黄敏 《人文论丛》 2019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的差异可追溯至道宣《续高僧传》对二人的评价。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指出僧稠禅法的基于四念处、十六特胜、五停心等系列小乘禅观修行法而建立,为北朝流行禅法,其禅法的种种神异传说,又体现出佛道交融下禅学与道术的...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的差异可追溯至道宣《续高僧传》对二人的评价。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指出僧稠禅法的基于四念处、十六特胜、五停心等系列小乘禅观修行法而建立,为北朝流行禅法,其禅法的种种神异传说,又体现出佛道交融下禅学与道术的结合,这是其禅法的基本特征。而菩提达摩以二入四行追求契理的无所得智,其以大乘空慧御定,力图还原大乘佛教修行的本来面目。僧稠禅法与达摩禅法的这种差异,折射出当时北方地区禅风的一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稠 四念处 达摩 壁观
下载PDF
菩提之道 明心之道──读《菩提道次第广论》
6
作者 曲甘·完玛多杰 《佛教文化》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菩萨 道次 宗喀巴 明心 十二因缘 自然规律 为举止 大慈法王 明永乐帝
下载PDF
敦煌藏文《入菩萨行论》版本特征及价值研究
7
作者 索南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入菩萨行论》(《菩提行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论典,这部论典的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存有部分《入菩萨行论》藏文写本,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这部论典的形成史以及汉藏佛经文献的比较提... 《入菩萨行论》(《菩提行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论典,这部论典的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存有部分《入菩萨行论》藏文写本,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这部论典的形成史以及汉藏佛经文献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并对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与藏文传世本《入菩萨行论》、宋代汉文译本《菩提行经》的比较,指出了敦煌藏文写本《入菩萨行论》的版本特征及价值,并就同一部经典产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的情况进行了探究。依据藏传佛教相关文献,提出《入菩萨行论》梵文原典有三种不同的主要版本,分别流传于古印度的不同区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是此三种不同版本的相应译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萨行论 行经 敦煌藏文写本
原文传递
戒行合一: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
8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并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 敦煌本《二行论》 声闻戒 般若“六度”如来藏
下载PDF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禅法(上)——禅宗源头“达摩西来意”发微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笑天 《法音》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0,共8页
关键词 禅宗 佛教文化 行论 达摩
原文传递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先林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2,共5页
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 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 禅法精神 顿悟禅
原文传递
佛法戒律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信如 《佛学研究》 1996年第0期180-203,共24页
关键词 一体三宝 菩萨 戒律 小乘 戒体 自性 《四分律》 三聚 佛法
下载PDF
读《华严经》记
12
作者 刘峰 《佛学研究》 1996年第0期254-261,共8页
《华严经》为历代佛教徒阅读之佛典。作者通过阅读此经,认为有三个问题应当注意。一是观佛三身功德,此为修证之问题;二是现法界缘起,此为法义的问题;三是菩萨修行十地和普贤行愿,此为修行的问题。
关键词 华严经 弥勒菩萨 普贤 功德 菩萨 文殊 三昧 缘起 毗卢遮那佛
下载PDF
《地藏菩萨本愿经》释题(上)
13
作者 吴信如 《法音》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4-18,共5页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朝于阗国的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这部经也是武则天请他翻译的。实叉难陀曾经重新翻译过《华严经》,晋朝最早翻译的《华严经》是《六十华严》,实叉难陀翻译的是《八十华严》...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朝于阗国的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这部经也是武则天请他翻译的。实叉难陀曾经重新翻译过《华严经》,晋朝最早翻译的《华严经》是《六十华严》,实叉难陀翻译的是《八十华严》。《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 地藏 菩萨 目犍连 欲望 普贤 佛教戒律 大智慧 《八十华严》
原文传递
德國吐魯番探險隊收集的早期《無量壽經》寫本考釋
14
作者 三谷真澄 陸帥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15年第2期220-242,共22页
關於德藏吐魯番文書的情況,學界已有概述。1筆者在製作這些漢文佛經寫本目録的過程中,2發現了迄今最爲古老的淨土宗寫本。本文的目的,就是對這些寫本進行介紹、録文與考釋。依照藤枝晃先生首創且爲西域文化研究會沿用的書寫年代分期法,... 關於德藏吐魯番文書的情況,學界已有概述。1筆者在製作這些漢文佛經寫本目録的過程中,2發現了迄今最爲古老的淨土宗寫本。本文的目的,就是對這些寫本進行介紹、録文與考釋。依照藤枝晃先生首創且爲西域文化研究會沿用的書寫年代分期法,這些寫本屬於AA期。1從筆迹來看,爲4—5世紀的隸書風格,結合紙質、界高等要素綜合判斷,應書寫於北朝前期(3世紀末至5世紀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藐三 文字 《大正藏》 大阿 作佛 阿羅漢 成佛 世尊 淨土 文書 佛道 取正 梵文 梵字 柏林 德国
下载PDF
“同向毗卢遮那顶上行”──欧阳渐佛法化世理论刍议
15
作者 聂士全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18,共7页
﹃同向毗卢遮那顶上行﹄欧阳渐佛法化世理论刍议聂士全欧阳渐(1871-1944)为民国时期一位影响卓著的佛学思想家,在活跃的近代思想史上,他所建立的佛学理性思辨体系自成一体。欧阳先生为应人应世而借佛法建立一系精神学说①... ﹃同向毗卢遮那顶上行﹄欧阳渐佛法化世理论刍议聂士全欧阳渐(1871-1944)为民国时期一位影响卓著的佛学思想家,在活跃的近代思想史上,他所建立的佛学理性思辨体系自成一体。欧阳先生为应人应世而借佛法建立一系精神学说①,一方面是为了明心见性,实现个体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渐 《文选》 无余涅 如来藏 佛法 菩萨 阿赖耶识 佛学研究 自性清净
原文传递
《入中论》讲记(一)
16
作者 隆莲 《法音》 1984年第1期8-16,共9页
教乘所摄欲释论文,先明本论教乘所摄。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法轮;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法轮;次对一类较钝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辩法轮。此论于三转法轮中,是第二转无相法轮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 教乘所摄欲释论文,先明本论教乘所摄。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法轮;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法轮;次对一类较钝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辩法轮。此论于三转法轮中,是第二转无相法轮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阿难、迦叶、优波离结集小乘三藏;次马鸣、龙树、提婆弘大乘般若之教,多说空义;次无著菩萨,弘扬唯识近于有宗。在佛法流传之三期中,此论是第二期龙树之教所摄。又印度当时佛法之部别,略分为四:一、萨婆多部,依《俱舍》、《婆沙》,称为有宗。二、较有宗稍进步之经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论 龙树 无著菩萨 三转法轮 优波离 教乘 持戒 胜义 成佛
原文传递
河北省正定市广惠寺华塔所藏唐代汉白玉佛坐像铭文略考
17
作者 张南南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3期46-59,共14页
本文对现藏于正定广惠寺华塔的二尊唐代汉白玉佛像的造像铭文进行了分析,结合史料,介绍了铭文中所见的国忌行香仪式,对造像者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证,修正了此前相关文章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正定广惠寺 华塔 造像铭文 国忌 萧(言歲) 卢同宰 唐求法巡礼 瑞像
原文传递
佛言祖语
18
《法音》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共1页
佛言祖语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首),观察善财,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行菩萨行,问诸菩萨所行之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缘。由乐亲近善知识... 佛言祖语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首),观察善财,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行菩萨行,问诸菩萨所行之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缘。由乐亲近善知识故,令一切智疾得成满。是故于此勿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萨 普贤 男子 华严经 文殊 功德 净功 般若 海勤
原文传递
人间佛教要略
19
作者 印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4,共8页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菩萨 中国佛教 佛法 自利利他 缘起性空 修学 乘法 学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