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严》不如艮”与宋明儒佛论争 被引量:3
1
作者 翟奎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0,55,共5页
隋唐佛教盛行,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意在尊儒辟佛。北宋理学兴起,诸儒相继阐扬《周易》性天之道以排佛教,周敦颐、程颐的一句闲谈"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被后儒转相称述,这引起了好佛士人及僧人的很大不满,李纯甫、焦... 隋唐佛教盛行,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意在尊儒辟佛。北宋理学兴起,诸儒相继阐扬《周易》性天之道以排佛教,周敦颐、程颐的一句闲谈"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被后儒转相称述,这引起了好佛士人及僧人的很大不满,李纯甫、焦竑等人对周、程这句话多有非议,明末高僧莲池祩宏在其著述里更是多次予以驳斥。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儒、佛既相互融合又相互论争,"《华严》不如艮"是了解宋明儒佛论争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透过"《华严》不如艮"话语的争论,我们看到不论是好儒者的过度自夸,还是好佛者的反唇相讥,双方基本上都有君子风度,都没有把对方骂得一无是处,这显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及"其争也君子"的文明雅度。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即便是争吵,其中也透露出中国文化可爱与幽默的品格,这对宗教文化多元的当今世界如何实现和谐共处也很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艮卦 程颐 袜宏
下载PDF
《华严经》对中华审美意识建构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望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严宗有着重要贡献。华严宗所尊奉的主要经典《华严经》有着浓郁的美学色彩。随着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通行,《华严经》所描绘的华藏庄严世界海的佛国之美,其所运用的"香&quo...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严宗有着重要贡献。华严宗所尊奉的主要经典《华严经》有着浓郁的美学色彩。随着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通行,《华严经》所描绘的华藏庄严世界海的佛国之美,其所运用的"香""光"等重要概念丰富了中国美学的审美范畴;和中国美学中本有的"味""观"一道引导着善财童子在参学于文殊菩萨的"随其心乐现自在身"、普贤菩萨的"清净身"、弥勒菩萨的"自在境界"等五十三位善知识的修行过程中不仅观瞻到了华严世界的无比灿烂、辉煌、壮丽,也达到融实入虚,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的生命创化世界、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这境界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可感的,又是虚幻的;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华严经》的"境界"观成为中国美学境界说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以"平等清净心"为动力以生命创造为行为的最高成果,不是真,也不是善,而是美。华严世界是美的最高境界。华严世界的创造及其中隐喻的身心关系实际上揭示出了中华审美意识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佛教中国化 境界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宋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中的家具图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晓峰 李汇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2,共9页
在描述宋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并探讨其图像作者以及创作诸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家具图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它们体现了高坐家具在中国开始普及时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宋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 家具 图像
下载PDF
汉译佛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共3页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学的体认。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邀请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12卷24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部《中国宗教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清理包括道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在内的宗教徒的文学创作通史,也是国内第一部兼含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西南少数民族语种在内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经过5年的酝酿,在清理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主要内容、写作体例等展开了认真思考,现发表一组笔谈,恳请各位学界前辈、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典 文学研究 展望 《维摩诘经》 印度佛教 《法华经》 《华严经》 南传佛教
下载PDF
华严图像研究论著目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惠民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160,共6页
《华严经》是一部重要的佛经,内容浩繁,唐代译本多达80卷,在东亚佛教中流传很广。根据《华严经》绘制的卢舍那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图像也十分流行。相对于《华严经》的经文,华严图像比较简单。本文介绍了华严图像的主要内容和图像特... 《华严经》是一部重要的佛经,内容浩繁,唐代译本多达80卷,在东亚佛教中流传很广。根据《华严经》绘制的卢舍那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图像也十分流行。相对于《华严经》的经文,华严图像比较简单。本文介绍了华严图像的主要内容和图像特征,收集尽可能完整的华严图像研究论著目录,方便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华严图像 华严经变 五十三参
下载PDF
从“法华观音”到“华严观音”——莫高窟第464窟后室壁画定名及其与前室壁画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元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共13页
关于莫高窟第464窟后室所绘的“观音现身”画面,学界一直认为是一铺观音经变。但近年有研究者提出新说,认为是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绘,故而将其定名为大“乘庄严宝王经变”,并推论南壁所绘“上师”人物形象为该经中提到的“阿苏啰”... 关于莫高窟第464窟后室所绘的“观音现身”画面,学界一直认为是一铺观音经变。但近年有研究者提出新说,认为是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绘,故而将其定名为大“乘庄严宝王经变”,并推论南壁所绘“上师”人物形象为该经中提到的“阿苏啰”、诸多头戴冠饰的形象为“日天”“月天”诸天神。文章通过详细比较、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定名,并对敦煌发现的西夏文《观音经》绘图刻本进行研究后认为,后室“观音现身”是根据《法华经·观音普门品》所绘,仍然是一铺观音经变,画面中出现所绘“国师”或“帝师”形象很可能与窟主个人有关。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后代只重绘了前室和甬道,而有意保留后室壁画,很可能是考虑到“观音现身”与“善财童子寻访善知识”二者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进行了融通,而原本的“法华观音”也就转变为“华严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现身 《大乘庄严宝王经》 西夏文《观音经》 西夏文《华严经》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下载PDF
南宋王朝与观音崇拜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圣铎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559-584,共26页
观音崇拜,近年颇有研究成果,但关于宋代观音崇拜,似未见专论,以下拟专门讨论南宋时期观音崇拜的一些问题。一、前代观音崇拜及北宋时期佛教某些重要变化观音信仰随佛教在东汉以后从印度传入中国,到北宋建国,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 观音崇拜,近年颇有研究成果,但关于宋代观音崇拜,似未见专论,以下拟专门讨论南宋时期观音崇拜的一些问题。一、前代观音崇拜及北宋时期佛教某些重要变化观音信仰随佛教在东汉以后从印度传入中国,到北宋建国,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佛教不同宗派的经典,此前已陆续被译成汉文,加上中国僧人的润色演绎,作为佛教大神的观音的形象逐渐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建立起来,观音崇拜在民间已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宋以前,在一般中国人的心里,观音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首先,观音是大慈大悲的,乐于救苦救难。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岑山 善财 法慧 志磐 天竺寺 《华严经》 祈雨 南宋王朝 大士 瑞相
下载PDF
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立天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1期22-26,共5页
华严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潮,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文殊师利菩萨①的道场。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的流传,五台山因华严学而更著名于世。这篇短文,拟简要地谈谈华严学与五台山的关系。一《华严经》
关键词 华严经 《华严经》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 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 法藏 华严宗 天台宗 报身佛
下载PDF
明清时期流行“童子拜观音”之图像渊源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金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23期44-45,47,共3页
众多观音造像中,有一种观音身旁有一位双手合十施礼的孩童图像的造像组合,这类造像通常被称为"童子拜观音",其创作依据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五十三参"。宋代以后这种图像开始流行,明清时期尤盛,《... 众多观音造像中,有一种观音身旁有一位双手合十施礼的孩童图像的造像组合,这类造像通常被称为"童子拜观音",其创作依据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五十三参"。宋代以后这种图像开始流行,明清时期尤盛,《西游记》成书之后对"童子拜观音"的流传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子拜观音 《华严经》 善财五十三参 《西游记》
下载PDF
浅谈中国佛教的净土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华夏文化》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净土思想是我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的净土便是指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成就的清静国土,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宣扬了很多净土,比较常见的有无量寿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药师佛琉璃... 净土思想是我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的净土便是指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成就的清静国土,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宣扬了很多净土,比较常见的有无量寿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药师佛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琉璃净土,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此外还有《华严经》的华藏世界,《法华经》的灵山净土和《维摩诘经》的唯心净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中国佛教 《华严经》 佛菩萨 往生 妙喜 寿佛 净琉璃 娑婆世界 成佛
下载PDF
2014年第三届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胡可涛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2014年4月25-28日,由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主办,台北市佛教协会、新北市佛教协会协办的第三届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华严莲社顺利举行。来自俄、匈、日、美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约40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 2014年4月25-28日,由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主办,台北市佛教协会、新北市佛教协会协办的第三届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华严莲社顺利举行。来自俄、匈、日、美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约40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华严学"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佛教协会 圆融 莲社 宗密 《华严经》 华严禅 判教 如来藏 智俨
下载PDF
五台山最早的《华严》论师灵辩
12
作者 肖雨 《五台山研究》 2001年第2期17-20,共4页
灵辩法师是北魏五台山清凉寺著名的《华严》论师 ,其《华严经论》中的《如来光明觉品》
关键词 五台山 灵辩论师 《华严经论》 《如来光明觉品》
下载PDF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13
作者 张文良 《佛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华严经论》是现存最早的《华严经》注释书,但关于此论的思想特征及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地位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从《华严经论》与《楞伽经》的关系入手,以“自心所现”、“八识”、“藏识”等概念为中心,分析了《华严经论》与... 《华严经论》是现存最早的《华严经》注释书,但关于此论的思想特征及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地位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从《华严经论》与《楞伽经》的关系入手,以“自心所现”、“八识”、“藏识”等概念为中心,分析了《华严经论》与《楞伽经》在思想上的联系及相异之处。《华严经论》虽然承袭了《楞伽经》的一些概念,但对其内涵重新做了界定,从“真如”而非如来藏的立场把握诸法存在的根据。《华严经论》的立场虽然在地论宗、华严宗中并不是主流,但对地论宗北道派和法藏等的影响仍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辨 《华严经论》 《楞伽经》
下载PDF
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与汉本的别异
14
作者 贾常业 《西夏研究》 2013年第2期27-31,共5页
日本藏西夏文文献《大方广佛华严经》总体上与汉文本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语法上的不同和字义理解上的差别,同时存在衍字与脱字现象,还有一些错误。
关键词 西夏文 佛经 《华严经》
下载PDF
峨眉山华严铜塔
15
作者 魏奕雄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峨眉山华严塔为紫铜冶铸,有7方14层,从下而上依次是须弥座、覆钵、七层大楼阁和七层小楼阁,顶有三重巨大宝珠,大小楼阁之间有塔檐相隔,远望像是大小楼阁相重叠。塔体铸有密密麻麻的大小佛像4700多尊和《华严经》全文195048字,塔... 峨眉山华严塔为紫铜冶铸,有7方14层,从下而上依次是须弥座、覆钵、七层大楼阁和七层小楼阁,顶有三重巨大宝珠,大小楼阁之间有塔檐相隔,远望像是大小楼阁相重叠。塔体铸有密密麻麻的大小佛像4700多尊和《华严经》全文195048字,塔门上额有“南无阿弥陀佛华严宝塔”10字,故名。《华严经》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在七个不同地点九次集会上的演讲词整理而成的,据说每次都有菩萨罗汉天龙八部和众多信士聆听,故塔上雕刻有“七处九会”的重点人物,造型各异,形象生动。《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杂华经》,有晋天竺佛驮跋陀罗等所译60卷本和唐于阗实叉难陀所译80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华严经》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 天龙八部 形象生动 演讲词
下载PDF
龙树论略——兼论龙树与《华严经》的关系
16
作者 桑大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架”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架”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宗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被推为“释迦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树 大乘空宗 《华严经》
下载PDF
灵辨著《华严经论》的戒律观
17
作者 张文良 《佛学研究》 2014年第1期226-239,共14页
《华严经》的戒律思想是中国戒律思想的源头之一,而灵辩所著《华严经论》的戒律观则是在继承《华严经》的戒律思想基础上广泛吸收《楞伽经》和《十住毗婆沙论》等经论的相关思想而成立的。灵辨的戒律观有三个特征:一是基于《华严经》的... 《华严经》的戒律思想是中国戒律思想的源头之一,而灵辩所著《华严经论》的戒律观则是在继承《华严经》的戒律思想基础上广泛吸收《楞伽经》和《十住毗婆沙论》等经论的相关思想而成立的。灵辨的戒律观有三个特征:一是基于《华严经》的相关内容对"三聚净戒"进行了独特的解释,丰富了大乘戒的内容;二是根据"能持"的主体而非"所持"的戒法来区别大乘戒与小乘戒,并力图将小乘戒纳入大乘戒的框架之中;三是导入佛性与如来藏概念来解释大乘戒。透过对《华严经论》戒律观的分析,我们能够对中国佛教戒律思想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辨 《华严经》 《华严经论》 戒律
下载PDF
杂花庄严生活禅——净慧长老的华严思想
18
作者 韩焕忠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2-46,共5页
净慧长老倡导的生活禅具有丰富的华严思想因素。他将《华严经·净行品》视为日常生活之中落实佛教和禅宗宗旨的一部教科书。他鼓励和指导大众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理念体现在当下的生活实践之中。他多次引用华严宗的义理... 净慧长老倡导的生活禅具有丰富的华严思想因素。他将《华严经·净行品》视为日常生活之中落实佛教和禅宗宗旨的一部教科书。他鼓励和指导大众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理念体现在当下的生活实践之中。他多次引用华严宗的义理,充分表明了生活禅与华严宗之间具有一种紧密的关联。净慧长老对《华严经》及华严宗义理的重视为生活禅的义理创新建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慧长老 生活禅 《华严经》 华严宗
下载PDF
《华严经论》中的一乘思想
19
作者 张文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7-75,共9页
《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包括"简别"和"融会"两个方面,"简别"即对"大乘"与"小乘"以及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之间的差异和优劣的判析;"融会"则是以"一乘"... 《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包括"简别"和"融会"两个方面,"简别"即对"大乘"与"小乘"以及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之间的差异和优劣的判析;"融会"则是以"一乘"或"佛乘"来统摄大小诸乘,使一切众生皆入佛道,获得究竟涅槃。《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受到了《十住毗婆沙论》和《涅槃经》等经论的影响,与后来的华严宗的"别教一乘"思想有很大差异。这种独特的一乘思想对理解中国佛教中的一乘思想的嬗变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论》 灵辨 一乘
下载PDF
葆婴 不忘初心
20
作者 黄永建 陈杰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4年第8期16-26,共11页
如果要从中国所有拿牌直销企业中挑选出一个最听话的“乖孩子”,那一定是葆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许,这句出自佛典《华严经》的句子可以很好地解释葆婴融东方智慧与西方精神于一体的经营理念。
关键词 《华严经》 直销企业 经营理念 西方精神 东方智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