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颠覆与重构:从《哈姆雷特》到《葛特露与克劳狄斯》
1
作者 袁新梦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6期151-155,共5页
《葛特露与克劳狄斯》是厄普代克以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为母本创作而成的。该小说填补了《哈姆雷特》中的空缺情节,然而这些情节完全颠覆了原作中的人物设定,作者又加入了大量个人书写,创造了一个完全反转的故事情境。本文... 《葛特露与克劳狄斯》是厄普代克以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为母本创作而成的。该小说填补了《哈姆雷特》中的空缺情节,然而这些情节完全颠覆了原作中的人物设定,作者又加入了大量个人书写,创造了一个完全反转的故事情境。本文将从颠覆与重构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索作者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历史、女性等问题的新的思考与其重构经典的原因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葛特露与克劳狄斯》 颠覆与重构 厄普代克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构《哈姆莱特》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德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97-599,共3页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构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颠覆了后者中的人物关系,把“被说者”变为“说者”,“说者”变成了“被说者”,从而传达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作家对历史、善恶尤其是女性问题所做的辩证性思考。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哈姆莱特> <葛特露克劳狄>
下载PDF
一个关于“第二性”的文本——女权主义视野下《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比较阅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席芳媛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又名《哈姆雷特》前传)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但是该小说与之莎翁的戏剧截然不同,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被完全地解构。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与...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又名《哈姆雷特》前传)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但是该小说与之莎翁的戏剧截然不同,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被完全地解构。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原作(《哈姆雷特》)互文性的比较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性"的全新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特露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 第二性 女性主义男权社会
下载PDF
论《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叙事的新视角
4
作者 李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1-223,共3页
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名著续写的佳品,它重构了莎剧《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模式,以女性、次子和"关怀伦理"的视角,对《哈姆莱特》中以父权制为背景的男性、长子和"公正伦理"的叙... 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名著续写的佳品,它重构了莎剧《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模式,以女性、次子和"关怀伦理"的视角,对《哈姆莱特》中以父权制为背景的男性、长子和"公正伦理"的叙事话语进行了颠覆,重建他者与主体、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的"和"联系的"关系,关注具体情境中的关怀关系。他解构莎剧的深层意念,暗合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盛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其爱情描写,有着对"恶"的形而上学的观照。其女性主义的"性政治"理论,为当代读者提供了评价女性"越规"行为的一个政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葛特露克劳狄斯》 关怀伦理
下载PDF
从情欲的象征性符号到真实的女性——葛特露形象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的解放 被引量:2
5
作者 邬海静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学经典塑造的不少形象在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同时,也开始受到了新一轮的挑战.英国作家琼·里斯(Jean Rhys)不满于《简·爱》对疯女人伯莎·梅森的刻画,认为夏洛蒂·勃朗特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以殖民地宗主国民的天生优越感... 文学经典塑造的不少形象在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同时,也开始受到了新一轮的挑战.英国作家琼·里斯(Jean Rhys)不满于《简·爱》对疯女人伯莎·梅森的刻画,认为夏洛蒂·勃朗特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以殖民地宗主国民的天生优越感,把她贬屈成了兽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当代文学 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形象 《葛特露克劳狄斯》
下载PDF
关注女性:《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6
作者 李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8期12-13,共2页
约翰·厄普代克借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角色和一定的细节,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角度编织了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爱情故事,成功地把宫廷复仇故事重构为一个新的探索家庭关系和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约翰·厄普代克借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角色和一定的细节,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角度编织了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爱情故事,成功地把宫廷复仇故事重构为一个新的探索家庭关系和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克劳狄斯》
下载PDF
复仇与情欲——《哈姆莱特》与《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不同建构
7
作者 吴文杰 《文教资料》 2019年第24期14-16,共3页
本文从《哈姆莱特》和《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不同的文本建构方式入手,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以揭示两部作品的不同主题及作者的不同创作倾向,论述厄普代克解构莎士比亚的深层原因,以及不同文本的想象性重构对其创作和接受的影响。
关键词 复仇 情欲 《哈姆莱特》 《葛特露克劳狄斯》
下载PDF
不同文化孕育出的相同戏剧效果——周朴园与克劳狄斯的相似性比较
8
作者 蔡银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雷雨》和《哈姆雷特》是中西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周朴园和克劳狄斯分别是剧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但是他们在生活的时代特征、在故事中的否定作用以及悲剧性结局等方面又有某些相似性。对他们这些相似性的... 《雷雨》和《哈姆雷特》是中西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周朴园和克劳狄斯分别是剧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但是他们在生活的时代特征、在故事中的否定作用以及悲剧性结局等方面又有某些相似性。对他们这些相似性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部经典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克劳狄 相似性
下载PDF
克劳狄斯新论
9
作者 李伊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哈姆莱特》中的反面人物克劳狄斯并不是什么暴君,因为他缺乏暴君最基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历史上的暴君有三大特征,即疯狂发动战争、横征暴敛和草菅人命.这三条价值标准都同克劳狄斯挂不上钩。因此,克劳狄斯只是一个历史转型... 《哈姆莱特》中的反面人物克劳狄斯并不是什么暴君,因为他缺乏暴君最基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历史上的暴君有三大特征,即疯狂发动战争、横征暴敛和草菅人命.这三条价值标准都同克劳狄斯挂不上钩。因此,克劳狄斯只是一个历史转型期的阴谋家和野心家形象。他的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价值标准.事实上开启了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的野心家形象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克劳狄 野心家
下载PDF
论《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的伪装
10
作者 曾绛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
在《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是宫廷谋杀的实施者,复仇迭起的撺掇者,悲剧续发的始作俑者。在言语伪装和行为伪装的掩饰下,本性“虚伪”“狠毒”“奸邪”和“阴险”的克劳狄斯试图以虚言假行将自己演绎成为一个“真诚”“慈爱”“仁义”和... 在《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是宫廷谋杀的实施者,复仇迭起的撺掇者,悲剧续发的始作俑者。在言语伪装和行为伪装的掩饰下,本性“虚伪”“狠毒”“奸邪”和“阴险”的克劳狄斯试图以虚言假行将自己演绎成为一个“真诚”“慈爱”“仁义”和“负责”的君主。文章在探讨剧中人物行为真与伪的对立关系的基础上,莎士比亚强调了“伪的可憎”和“真的可贵”,还指出了王位继承的合法性和亲民治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克劳狄 伪装 复仇
下载PDF
隐蔽的中心人物——克劳狄斯人物形象分析
11
作者 林巧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1期6-8,共3页
在《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一向被视为次要人物,但他又是剧中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可以说是"隐蔽的中心人物"。他本人受欲望支配,弑兄娶嫂,谋害亲侄。同时,他深谙人性,借"欲望"支配着剧中其他人物的行为,以达到与主... 在《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一向被视为次要人物,但他又是剧中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可以说是"隐蔽的中心人物"。他本人受欲望支配,弑兄娶嫂,谋害亲侄。同时,他深谙人性,借"欲望"支配着剧中其他人物的行为,以达到与主人公哈姆莱特争斗的目的。克劳狄斯对他人的支配间接而隐蔽。这种隐蔽的支配产生了显在的支配所不能产生的审美功能,无形中加深了读者对克劳狄斯的负面印象,同时遮蔽了读者对其正面品质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克劳狄 人物形象 欲望 支配的隐蔽性
下载PDF
从克劳狄斯到麦克白
12
作者 陆克寒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95-98,共4页
从克劳狄斯到麦克白陆克寒对比莎士比亚笔下的克劳狄斯和麦克白两个形象,是一件饶有意趣的事。他们同为“盗国窃位的扒手,从架子上偷下那顶珍贵的王冠,塞在自己的腰包里”,[1]两者的行为虽有细节的差异,但在性质上却全然一致;... 从克劳狄斯到麦克白陆克寒对比莎士比亚笔下的克劳狄斯和麦克白两个形象,是一件饶有意趣的事。他们同为“盗国窃位的扒手,从架子上偷下那顶珍贵的王冠,塞在自己的腰包里”,[1]两者的行为虽有细节的差异,但在性质上却全然一致;然而,几百年来,人们对克劳狄斯,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狄 麦克白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鉴赏情感 人文主义 《哈》剧 焦点 基督教义 文艺复兴
下载PDF
葛特露:一个被消费的女性主义者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1-204,共4页
根据莎剧《哈姆莱特》改写的《葛特露与克劳狄斯》,颠覆了莎剧中所表现的大男子主义歧视女性的特征,表现了作家厄普代克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纵观女主人公葛特露的整个生命历程,她始终处于被利用、被伤害的境地:她的父亲利用她的婚姻... 根据莎剧《哈姆莱特》改写的《葛特露与克劳狄斯》,颠覆了莎剧中所表现的大男子主义歧视女性的特征,表现了作家厄普代克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纵观女主人公葛特露的整个生命历程,她始终处于被利用、被伤害的境地:她的父亲利用她的婚姻达到政治上的目的;他的丈夫老哈姆莱特利用她戴上了丹麦的王冠;甚至在她的情人克劳狄斯的爱情中,也不排除利用她的成分,即借助她的血统与威望,通过与她的婚姻,才能掩饰自己的罪行,平息众人的疑窦,确保王位稳如泰山。葛特露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女性成为被言说和消费的客体,以此深刻地揭示当今世界文化和精神的严重危机,同时强调了这危机依旧是要由女人来承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葛特露与克劳狄斯》 女性主义者 消费
下载PDF
为女性正名——论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新连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莎剧《哈姆莱特》一直被奉为文学经典,各种不同的阐释不绝于耳。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试图扭转人们对这部作品及有关人物形象的思维定式,以戏剧《哈姆莱特》及有关传说为参照,建构了一个具有女性话语特征的文本《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莎剧《哈姆莱特》一直被奉为文学经典,各种不同的阐释不绝于耳。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试图扭转人们对这部作品及有关人物形象的思维定式,以戏剧《哈姆莱特》及有关传说为参照,建构了一个具有女性话语特征的文本《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体现了一位当代作家对于女性、女性命运以及女性与男性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作品进行阐释,认为小说是一部为女性正名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克劳狄斯》 小说 美国 《哈姆莱特》 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宏图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3期44-54,共11页
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 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为,厄普代克对王子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将感性生命置于抽象伦理观念之上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展示带有极大的暧昧性,既表现了复仇事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中陷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特露克劳狄——〈哈姆莱特〉前传》 约翰·厄普代克 复仇题材 正义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古老故事的重新讲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叙事策略与伦理意涵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德发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9,共8页
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新讲述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将"被说者"葛特露变成了"说者",以及"说者"哈姆莱特变成了"被说者"。于是,"说者"(哈姆莱特)的言说变成了... 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新讲述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将"被说者"葛特露变成了"说者",以及"说者"哈姆莱特变成了"被说者"。于是,"说者"(哈姆莱特)的言说变成了"被说者"(葛特露)的言说。通过人物身份和故事模式的改变,小说传达出新的伦理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葛特露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 重新讲述
原文传递
倾听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17
作者 冯海晶 李莉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X期80-81,共2页
约翰·厄普代克的第19部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被称为《哈姆莱特》前传。厄普代克通过运用人物、情节、意象等诸多方面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手法,从女性主义角度为女主人公葛特露塑造了新形象。小说从女性视角,以倾听女主... 约翰·厄普代克的第19部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被称为《哈姆莱特》前传。厄普代克通过运用人物、情节、意象等诸多方面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手法,从女性主义角度为女主人公葛特露塑造了新形象。小说从女性视角,以倾听女主人公诉说的方式讲述了葛特露——即《哈姆莱特》中被称为柔弱﹑水性杨花的皇后——在男权社会中被利用,被残害,被埋没反抗男权压迫呐喊声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克劳狄斯》 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 呐喊
原文传递
论葛特露的女性意识与形象解构
18
作者 杨义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一部对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哈姆雷特》进行质疑并颠覆的佳作。作家对小说的女主人公葛特露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让现代读者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审视这一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葛特露形象解构... 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一部对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哈姆雷特》进行质疑并颠覆的佳作。作家对小说的女主人公葛特露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让现代读者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审视这一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葛特露形象解构的分析,论证了葛特露是一位有着独立鲜明的女性意识,努力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并对她与克劳狄斯的爱情做出了新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特露克劳狄斯》 葛特露 自我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俄底蒲斯、哈姆莱特、戈戈、狄狄比较研究
19
作者 罗明洲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俄底蒲斯王》、《哈姆莱特》、《等待戈多》均以巨大的悲剧力量深深地震撼着当时的和今日的读者。本文针对作品主人公作比较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另一角度观照他们的悲剧意义。 英雄·巨人·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不幸 当距... 《俄底蒲斯王》、《哈姆莱特》、《等待戈多》均以巨大的悲剧力量深深地震撼着当时的和今日的读者。本文针对作品主人公作比较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另一角度观照他们的悲剧意义。 英雄·巨人·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不幸 当距今二千四百余年的雅典伴着蔚蓝色的爱琴海、拥有奴隶制的辉煌时,被誉为“戏剧界的荷马”的索福克勒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索福克勒 作品主人公 《等待戈多》 拉伊俄 世界文学史 生存欲望 悲剧意识 克劳狄 远走他乡
下载PDF
情至深处人孤独——厄普代克新作《乔特鲁德与克劳狄斯》
20
作者 王玉括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4期23-24,共2页
美国当代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代克于2000年出版他的第19部小说《乔特鲁德与克劳狄斯》。作品一反莎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定格,重新阐释《哈姆雷特》一剧当中的人物。因为熟悉莎翁该剧的学生或者学者大都对舞台上那个忧郁。
关键词 美国 小说 厄普代克 <<乔特鲁德与克劳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